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矿山竖井掘进机施工工况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矿山竖井掘进机使用的支撑系统方案。然后对所设计的支撑系统多个工况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到支撑系统结构应力分布情况,并对风险部位进行补强,解决了矿山竖井掘进机支撑系统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该支撑系统最终作为一个重要部件,装配于国内首台MSJ5.8/1.6D型矿山竖井掘进机上。  相似文献   

2.
我矿自使用AM—50型掘进机以来,在煤巷的使用中,发现该机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切割效率较好。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该机身患百病,大都已不能继续使用,已致报废。由此,我矿把AM—50型掘进机大都更换为S100型掘进机,淘汰AM—50型掘进机。S100型掘进机有以下优点,截割头可以伸缩,有提高机器稳定性的支护装置,装运部、行走部等都采用  相似文献   

3.
矿山竖井掘进机凿井工艺及技术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内外普通凿井、机械破岩为核心的钻井法、竖井掘进机钻井技术的发展,研究提出我国竖井掘进机凿井工艺,即反井钻机钻进导井,竖井掘进机扩大成井,破碎岩石通过导溜进入井下巷道运输。经分析提出采用专用井架提升钻杆实现竖井掘进机上提下放,并通过钻杆悬吊电缆、风水管路,提供竖井掘进机工作所需电力、水源,专用多功能吊盘实现破岩掘进和支护平行作业,通过钻头结构优化设计,采用井架、钻杆一次从井筒内将竖井掘进机直接提吊出井,解决设备井下拆卸难题。同时根据竖井掘进机采用滚刀破岩,依照适应的地层条件、工程条件,在合理的钻进速度基础上,确定了破碎岩石所需钻压和转速、功率、支撑力等参数,为竖井掘进机整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矿山井筒向深部发展,机械化凿井是建井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井筒施工时掘进、排渣、支护平行作业,进行了竖井掘进机钻井工艺及装备研究。介绍了反井钻机钻进导井、竖井掘进机扩钻成井、破碎岩渣通过导井落入下水平巷道运输等竖井掘进机钻井施工工艺,详细阐述了竖井掘进机钻井装备和辅助装备。现场调试结果表明,竖井掘进机钻井技术及装备能够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5.
电气控制系统是煤矿竖井掘进机重要系统,为了提高竖井掘进机电控系统的稳定性,以S7-300作为控制核心,设计了竖井掘进机的电气控制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刀盘控制模块设计、油压控制策略的实现。该系统可实现液压控制、刀盘驱动、远程控制等功能,控制器和外设之间采用总线通信,可提高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在对矿山井筒向深部发展、普通凿井法下井作业人员多与安全事故频发、钻井凿井法仅适合冲积层为主的地层条件、隧道掘进机与反井钻机等机械破岩技术及装备发展迅速等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和进行了矿山竖井掘进机研制及机械破岩凿井新工艺研究。针对有导孔竖井掘进机的特点,研发了机械破岩竖井掘进机凿井工艺,给出了主要技术参数,确定了竖井掘进机推进、旋转、支撑、破岩等主体结构型式、电液伺服系统控制方法以及加工制造工艺,分析了竖井掘进机、吊盘、提升等系统在井筒的空间布置。研究成果将为竖井掘进机的试验与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郭凤海 《煤矿机械》1990,(11):11-13
<正> 在对S 100—41型掘进机引进技术的消化过程中,本文仅就接地比压和行走功率进行如下探讨。一、接地比压接地比压是掘进机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能参数。对设计而言,它是研究机器的行走阻力及转向阻力的大小,确定行走驱动功率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罗宾斯公司于1978年生产了Robbins 121BR型,1979年生产了Robbins 80 BR型两种竖井一反井两用钻机。由于竖井结构复杂、笨重,而反井钻机本来就是为井下钻进用,一般不适用于地面钻进条件。因此,罗宾斯公司在天井钻机结构基础上,采用了竖井钻机所采用的排渣方式,研制了既能钻进竖井,又能钻进天井的两用钻机。这种钻机结构紧凑,扭矩大,重量轻,机动性  相似文献   

9.
<正> 我矿自1978年引进日本MRH—S50—13型掘进机以来,至今已使用4年。该机结构紧凑、可靠耐用.很受工人的欢迎。目前我矿共使用6台,平均使用率达95%,掘进机进尺占我矿总进尺的30%。但是,在使用中,发现日本掘进机个别部位的结构还存在不足,先后分别做了改进,改进后使用效果良好。为大力发展煤矿机械化,为使好,用好现有掘进设备,现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修改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苏联地质保矿部乌拉尔西伯利亚地质总局)苏联地质保矿部中央设计局设计出一种ЩПA-2型浅井联合掘进机,用来在坚硬岩石中掘进勘探浅井和浅竖井(图1)。  相似文献   

11.
L—40型竖井钻机是西德维尔特(WIRTH)公司在L系列竖井钻机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试制成功的新产品。1980年从西德引进了4台L—40型钻机,其中,L—40/400型已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工业性钻进试验,而转入正常钻井使用;而L—40/800型也已完成了验收试钻工作,开始了工业性钻井试验。两种钻机结构基本相似,由于篇幅所限,不予叙述,本文仅就L—40/400型竖井钻机的安装和使用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MSJ5.8/1.6D型竖井掘进机是国家863重点科研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竖井掘进机。介绍了该竖井掘进机设备参数、工作原理以及装配工艺。设备上装配的零部件体积庞大、质量大、加工精度高,各零部件配合精度高。在装配之前,对装配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装配方案。设备的装配分两大部分来进行:支撑推进系统和驱动系统;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对装配中可预见的困难各个击破,最终顺利完成了装配工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煤矿综掘工作面存在的两大安全问题—粉尘和瓦斯,通过在掘进机上集成湿式除尘系统和防突钻机,设计研制出了一种具有除尘和防突功能的EBZ135CT型掘进机。介绍了这种新型掘进机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特点,重点介绍了各个主要部分的设计。该掘进机主要用于中小煤矿半煤岩巷的快速掘进。  相似文献   

14.
由于机器结构、工作情况以及环境的影响,掘进机普遍存在着液压油温过高的现象。本文通过在EBZ—75型掘进机鉴定后改制过程中的研究,分析了液压系统发热的原因,给出了油温平衡的计算,提出了调节和控制油温的方法,经用户使用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矿山竖井掘进机能够实现快速机械破岩和支护,具有机械化程度高、不需爆破作业、所需井下人员少、施工效率高、成井质量好、安全性高等优点,是大型现代化矿井建设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其工作环境恶劣,对电气控制系统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对竖井掘进机施工工艺作了简要介绍。针对施工工艺,设计了一套电气控制方案,重点介绍了4台电机同步运行、液压系统对施工工艺的响应。该方案具有技术成熟可靠、先进稳定、操作方便等特点,能够满足竖井掘进机施工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波兰煤矿,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巷道掘进—传统的爆破掘进和掘进机掘进。用掘进机掘进的比例持续增长,目前约占87%,这就是掘进机的需求量在近几年里不断增长的原因。用户不仅对轻型掘进机感兴趣,也对特定的重型和中型产品表示关注。轻型掘进机重量最多为30t,用最大为100kW的电机驱动截割头。中型掘进机的重量一般为30~50t,用1001~150kW的电机驱动截割头。重型掘进机重50~80t,截割头的电机功率大于150kW。1 目前的设计类型1.1 AM-50z型掘进机及其改进产品AM-50z型掘进机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新颖的电磁闸行走部,可使机器倾斜1…  相似文献   

17.
矿山开采目前多采用竖井开拓方式。探讨在岩层中竖井快速施工技术,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断面竖井掘进机融合了传统竖井施工技术和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理念,是未来竖井施工的发展新方向,在坚硬岩层中有较好的适用性。目前,全断面竖井掘进机在矿山领域鲜有应用,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和成功经验借鉴。本文以国内首个采用全断面竖井掘进机施工的宁海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作为依托,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针对小场地施工、全断面竖井掘进机井下组装和始发掘进中的主要技术难题,提出了主机和后配套吊盘分体组装的二次始发关键施工技术。全断面竖井掘进机的装配分为主机组装和后配套吊盘组装两部分。主机井下组装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依次组装各个部件,下井前在地面完成各个部件的部分安装工作;后配套吊盘连接成整体后由井架进行悬吊。通过人工开挖一定深度后,主机进行始发作业,再安装后配套吊盘,最后安装井架和其他地面系统,开始全断面竖井掘进机正常掘进工作。通过对全断面竖井掘进机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形成全断面竖井掘进机井下装配工艺及始发的关键技术,该研究成果对于中国深部矿产资源开发技术装备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  相似文献   

18.
黄剑  朱昊 《煤矿机电》1998,(5):11-13
l概述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设计、南京晨光集团公司制造的EBJ—100型掘进机。是根据日本MRN一5100一41型掘进机在我国部分矿区的使用情况,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回产化的掘进机。日本的SI00X型掘进机在其行走部液压回路中设有两个限速间组、目的是防止掘进机行走超速,尤其是防止掘进机下坡行走时、固自身重大的作用而产生失控现象。因此,我门对EBJ—100型掘进机的行走部进行设计时.保留了日本5100机型的这一设计思想、并采用了国产限速阀组。2原理及作用两个限速间组分别安装在左右行走部液压回路中。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高压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悬臂式掘进机用第一输送机的具体结构、机器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第一输送机参数计算等,为今后掘进机第一输送机的设计提供了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EM1—30型掘进机是小断面煤巷掘进机,掘进断面为4.7~8.9米~2,机重16吨。EL—90型掘进机,掘进断面为8—12米~2,机重43吨,与前者比较后者可称重型类掘进机,但对新设计的掘进机的划分类型是按切割面大小,还是按被切割物的硬度来分?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