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心率变异时域分析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变化,作者对25例AMI患者、2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去甲肾上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T3,T4)进行测定,同时与心率变异性进行对比。证明AMI早期存在心脏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占优势;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及甲状腺分泌全面激活。作者认为,心率变异时域分析是一种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较敏感、可靠的无创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心率变异频谱分析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对25例急性心肌梗塞、28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儿茶酚胺(CA)、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心率变异功率谱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AMI早期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占优势;肾上腺素能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全面激活。作者认为,心率变异频谱分析是一种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心率变异频谱分析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对25例急性心肌梗塞、28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儿茶酚胺(CA)、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心率变异功率谱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AMI早期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占优势;肾上腺素能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全面激活。作者认为,心率变异频谱分析是一种检测心脏自主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HRV)的时域、频域分析指标与散点图指标的相关性。AMI患者44例,男35例、女9例,年龄57.22±9.92岁。于入院后10~14日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器采用西安蓝港电子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动态心电图记录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AT)发作和终止的关系。方法:对20例24hDCG捕捉到的PAT发作前与终止后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应用短时心率变异(HRV)时域、频域分析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及非线性方法进行定性分析。结果:PAT发作前与终上后各项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中TP、VLF、LF、HF无显性变化(P〉0.05),PAT终止后LFn和LF/HF比值均显降低,HFn显升高(P〈0.05),PAT发作前与终止后RR间期散点图多呈彗星状,无明显变化。结论:PAT发作前与终止后存在着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变化,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强与PAT发生明确有关,迷走神经张力的增高有利于PAT的自行终止。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演变和恢复及其相关因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率变异(HRV)的演变情况以及其与心脏组织结构改变之间的关系。彩闭胸式微珠法建立14条犬AMI模型。追踪存活7条犬心肌梗死(MI)后1周、2周HRV动态变化,并与AMI前14条健康犬相对照。处死犬后剖检阻塞血管部位并称重坏死心肌。结果:MI后1周HRV时域、频域所有指标较健康犬MI前明显减低(P均〈0.05),MI后2周部分指标(SDNNin,rMSSD,PNN60  相似文献   

7.
心肌梗塞患者24小时心率变异分析的临床意义武留信,闫春连,王红宇,齐志芬心肌梗塞(MI)后心率变异(HRV)缩小在国际上引起普遍重视,认为是预测MI后心脏事件发生与死亡的一个可靠性指标。作者对48例MI患者与正常人24小时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了分析。对...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率变异与远期死亡率的关系[英]/VaishnaoS//AmJ Cardiol,-1994.73. -653~657近年来心率变异度被广泛地认为是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率变异度(HRV...  相似文献   

9.
陈丽  高海青 《山东医药》1996,36(12):1-2
对30例健康人,30例有自主神经病症状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30例无自主神经病变症状的NIDDM患者进行心率变异(HRV)的分析测定,结果,有自主神经病变症状的NIDDM患者的时域测量(TD)及频域测量(FD)均显著低于正常(P〈0.01),无自主神经病上状的NIDDM患者TD及FD中的高频成分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说明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降低,有自主神经病是交感,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率变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规律,测定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并与5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前臂心肌梗死者低于非前臂心肌梗死者,且随着心肌酶的升高、心功能下降相应下降,发生心脏事件者明显低于不发生心脏事件者。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率变异性指标明显下降,表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1.
应用放免法测定了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和20例健康者血浆内皮素(ET)。发现AMI患者ET的水平显著高于UA、SA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和对照组。广泛心肌梗死、伴严重心力衰竭、休克和严重心律失常者ET显著升高。结果表明,ET对AMI的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室性早搏发生频次的昼夜节奏变化与心率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监测下心率变异分析,研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在冠心病室性早搏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冠心病室性早搏频发组、无室性早搏组20例,正常组20例。进行24小时心率变异时域指标与室性早博发作频次对比分析。结果:连续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5分钟RR间期标准差(SDANN)、RR间期标准差均值(MDS)、标准关的差(SDSD),四项指标在冠心病组明显正常组;SDNN、SDAN居冠心  相似文献   

13.
老年患者心肌缺血和左心室肥大时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心肌缺血(MI)和左心室肥大(LVH)时心脏自主神经张力的变化。方法对73例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30例健康老年人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除低频(LF)外,其余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不同疾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患者组伴有MI和LVH与无MI和LVH患者比较,R-R间期均方根(rMSSD)、R-R间期差值>50ms(PNN50)、高频(HF)和LF/HF比值等参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MI和LVH患者与对照组比较,除HF(P<0.05)外,其余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迷走神经活性减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是导致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减低的主要原因,MI和LVH是引起心脏自主神经张力平衡失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心率变异时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AMI)后老年患者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了解AMI后HRV变化。方法以多单位协作方式对157例AMI后2周的老年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测HRV时域法5项指标,并与健康老年组对比分析。数据经EpiInfo(6.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①AMI患者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低于对照组(P<0.01),而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相邻正常R-R差值大于50ms记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虽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②AMI后HRV时域5项指标男、女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SDNN、SDANN和SDNNIn-dex在心肌梗塞各部位间无显著差异(P>0.05),RMSSD和PNN50前间壁低于下壁心肌梗塞(P<0.05)。结论老年人AMI后HRV降低。反映交感神经活性的SDNN、SDANN和SDNNIndex和反映迷走神经活性的RMSSD和PNN502组指标变化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心率变异(HRV)为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张力,预测心脏猝死的独立指标,以往有许多研究表明,采用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的时域心率变异(HRV)分析,能有效地测量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受损情况并对其预后做出独立的客观评价,对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猝死的发生做出预测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近期(4周一半年内)再次心肌梗死(再梗死RI)和梗死延展(IE)发生后二者梗死面积及心衰、心脏性休克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对232例AMI患者采用Wagner心电图记分法,选取AMI充分发展期及RI和IE后的稳定期,进行QRS记分。结果 IE和RI发生后ARS记分值较两种病变发和匀〈0.01。RI患者ARS记分值多于IE患者,P〈0.05。RI患者心衰及心脏性体克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压力反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1例AMI患者和17例正常对照组的BRS、心率变异以及临床情况。结果AMI患者3周BRS明显小于17例正常对照组(10.7±7.2ms/mmHgvs.4.2±1.5ms/mmHg,P<0.05);心肌梗塞患者随访中猝死2例,其BRS降低最明显;心梗患者的BRS与心率变异各项指标无相关性,与年龄、性别、超声射血分数、心肌酶谱等也无相关性;BRS有较大个体差异。结论BRS在心肌梗塞患者明显下降,并可作为患者的一项独立的预后指标;BRS与心率变异是反映患者自主神经的二个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初步观察(摘要)屠昌华,张国元,罗在明,韩星海,陈琴珍心率变异性(HRV)为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一项无创性指标。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塞(AMI)后HRV降低为心源性猝死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重要预测因素。本文观察了AMI后...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心率变异性分析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微白蛋白尿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24小时动态心率变异性(HRV)频率分析技术,对46例糖尿病患者及31例正常对照者测定了HRV,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作相关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UAE)阶段,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各项指标参数均为降低,其中伴微白蛋白尿组(DMB)较正常蛋白尿组(DMA)HRV各项参数降低更明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纺变异性。方法 对3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人工确认窦性心博后,经计算机处理,算出心率变异(HRV)的时域和频域的各项指标。结果 AMI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心动周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 R-R间期差值〉5ms的百分比(PNN50)、低频(LF)、高频(HF)及L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