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亚甲基-丁二酯酐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四氢呋喃中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进行自由基共聚合。由作图法求得这两种单体在66℃的共聚竞聚率:r1=4.22,r2=0.64,表明它们趋于嵌均共聚。用粘度法和GPC测量了共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2.
等规聚苯乙烯的单分子链及单链单晶的尺寸判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等规聚苯乙烯配成苯的稀溶液,在水面上逐滴扩散,制备得到等规聚苯乙烯的超细微粒,并将微粒在448.2K等温结晶.用透射电镜对非晶态和昌态的粒子进行研究.由电镜测量得到的等规聚苯乙烯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与其GPC表征值基本相符,证明我们所得到的超细微粒是单分子尺寸的.  相似文献   

3.
气相渗透法中的溶质吸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相渗透仪上,用四个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和五个已知平均分子量的窄分布聚苯乙烯低聚体,对VPO方法中的溶质吸附效应作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对吸附效应作改正的方法.所得结果表明,在扣除溶质吸附效应后,仪器常数K无分子量依赖性,提高了测定低分子量聚合物数均分子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庚、辛、壬酯的混合物)的基团转移聚合.得到了具有较高分子量和转化率.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合产物.研究了聚合条件对产物的分子量及分布,转化率,聚合速率的影响.探讨了聚合反应动力学.认为聚合体系的非极性不利于催化剂的离解,单体较大的空间障碍使扩散困难.均是表观活化能升高和转化难以完全的原因.发现此类单体的基团转移聚合对温度的依赖性极大,本体聚合无自加速现象,容易得到较高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5.
由于端基对整体高分子链光学性质的贡献,短链高分子的折光指数增量有明显的分子量依赖性.从整体高分子链折光指数增量依从各结构组成单元折光指数增量的重量分数加和律,指示同一高分子链改变端基后,如分别测定它们的折光指数增量。由其差值可以同时获得链干的分子量和折光指数增量,对共聚物言,从链干的折光指数增量又可进而估定共聚物的组成.这一原则特别适用于具有显著端基效应的短链高分子.本工作用定量尺寸排除色谱方法测量具有不同端基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苯溶液的折光指数增量,以考验此原则,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用α 溴代丁酸乙酯为引发剂,CuBr和2,2’ 联吡啶(BPY)为催化剂,研究了MMA、St、MA在80℃下,MMA在室温下(20℃)的自由基活性聚合机理.通过转化率与数均分子量,理论分子量和实测分子量的关系,以及分子量分布,证明这些体系均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计算了三种聚合体系的动力学数据.讨论了温度、单体结构对聚合体系自由基活性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稳定自由基存在下苯乙烯的活性聚合。发现在2,2'-联吡啶的存在下,苯乙烯聚合的分子量控制效果提高,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较窄。在与丙二腈共同作用时,可在4h内达到85%的转化率,分子量分布在1.5以下,分子量控制误差在20%以下。设计分子量在10,000~90,000,实测分子量和理论分子量相近。  相似文献   

8.
用小角X-射线散射,广角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HE-1型钛系催化剂异相聚合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稀溶液的结晶和熔融结晶的熔点,熔化热,结晶度,长周期,晶区厚度和非昌区厚度随分子量与结晶温度的关系.并着重讨论了熔融结晶和初生态结晶的不同过程机理.结果表明:UHMWPE稀溶液结晶的结晶度(Xc%),长周期(L)和晶区厚度(Lc)与分子量Mw无关,随结晶温度升高而增加,非晶区厚度(La)与分子量和结晶温度均无关,熔点Tm随分子量增大稍有升高.熔融结晶样品长周期与分子量无关,却和结晶温度和时间有关.其结晶度和晶区厚度随分子量增大而下降,非昌区厚度和熔点均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大,初生态粉末中没发现长周期,却发现有较高熔点.  相似文献   

9.
从聚丙烯流动曲线估算分子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的控制降解技术由于能够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国内外都在进行研究.其中分子量分布是一个重要数据,它对于聚丙烯的注塑、纺丝、薄膜等加工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分子量分布一般用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之比D=Mw/Mn来表征,称为分子量分布指数.它可以  相似文献   

10.
对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SBXRF)原位测定蛋白质经十二烷基硫酸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后条带中微量元素的方法做了重要改进。通过增加一个于胶步骤,使得本底材料对光源的康普顿散射明显减弱,本底信号降低到约为湿胶的10%,从而可以用来测定蛋白条带内比锌轻的微量元素的相对含量。所提出的方法有望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种态分析方法。对人肝细胞胞质溶胶内金属蛋白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5-95kDa的范围内有6个含锌蛋白,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7.5、20.5、27、35、55及63kDa,其中63kDa蛋白为主要的含锌蛋白;此外至少还有4种分子量分别为20、23、43和83.5kDa的含铁蛋白分布于这个分子量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对十一个未经分级的多分散稀土顺丁橡胶试样作了渗透压和粘度的测量,计算得到的数均分子量n及特性粘数[<η>]列于表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四种照相明胶为研究对象,探讨热处理对照相明胶溶液粘度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上升,照相明胶溶液粘度下降,数均分子量下降。照相明胶溶液粘度和数均分子量密切相关,照相明胶溶液粘度下降发生的内在原因是数均分子量下降。在本实验条件下,惰胶、活性胶的加热温度不超过75℃,PA胶的加热温度不超过60℃。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单烯-二烯自由基共聚合反应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支化点对分子量的分布模型,讨论了用凝胶色谱-特性粘数法表征文化聚合物时,文化点对分子量分布和式[η]0,b/[η]0.1=g0中的指数c对结果的影响.建立了氯乙烯-二烯类单体悬浮聚合凝胶点前的平均支化度模型.用凝胶点前平均文化度和平均分子量模型拟合实验结果发现:a.新的支化分布模型更合理,且c=0.72;b.悬挂双键活性下降一个数量级;c.对本文样品,特性粘数和分了量仍符合Mark-Houwink方程,[η]=0.2357M ̄0.527.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正态分布型模型GPC谱图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用GPC谱图和特性粘数来求样品重均分子量可能引入的误差问题。理论和实验表明,当样品的α在0.6—0.8之间,分子量分散指数(?)_w/(?)_n<10时,利用文献[3]提出的方法计算近正态分布的试样的重均分子量的误差不会大于10%。而且分子量分布越窄,α值越接近0.6185,所得的结果越准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正态分布型模型GPC谱图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用GPC谱图和特性粘数来求样品重均分子量可能引入的误差问题。理论和实验表明,当样品的α在0.6—0.8之间,分子量分散指数Mw/Mn<10时,利用文献[3]提出的方法计算近正态分布的试样的重均分子量的误差不会大于10%。而且分子量分布越窄,α值越接近0.6185,所得的结果越准确。  相似文献   

16.
反应温度对聚二甲基硅烷高压合成聚碳硅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聚二甲基硅烷(PDMS)为原料,在高压釜内高温高压合成了聚碳硅烷(PCS)先驱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合成的PCS的Si—H键含量、支化度、Si—Si键含量、分子量及其分布、软化点及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分子量及软化点均明显增加,分子量分布变宽,支化度升高,Si—Si键含量明显降低.当反应温度低于460℃时,Si—H键含量及产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当反应温度高于460℃时,由于分子间的缩合及热交联二者逐渐降低.在反应过程中PDMS首先转化为小分子量的PCS,然后是小分子PCS分子间发生脱氢及少量脱甲烷缩合使分子量长大.当反应温度高于450℃时,PCS分子量分布出现中分子量峰,Si—Si键含量较低,在室温空气中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从未知样品的特性粘数和GPC图谱计算重均分子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计算窄分布和宽分布的未知Mark-Houwink 常数的样品的重均分子量。用七个不同分子量和不同分布的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结果与已知Mark-Houwink常数用普适校准法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宽分布(M_w/M_n=6.3)及窄分布(M_w/M_n=1.22)两种模型函数,改变一系列加宽因子,“合成”了具有不同加宽程度的GPC谱图,然后计算平均分子量并与原模型分子量进行比较,考察分子量分布对峰加宽改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分布宽、窄在峰形改正上有着明显差异,窄分布要比宽分布改正得多.但对于分子量平均值来说,宽分布与窄分布的峰加宽改正程度是相同的.因此,通常认为宽分布试样在平均分子量计算时可以忽略峰加宽改正的说法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处理了双宫能团引发剂的两个活性基具有不同链引发反应速度常数时,所生成的活性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问题。求得了分子量分布函数和平均聚合度的解析表达式,并讨论了四种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