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株土壤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开发纤维素降解菌剂,分别采用富集培养法、刚果红纤维素培养基法以及滤纸崩解试验,从长沙周边稻田土壤中分离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共获得降解菌34株,其中降解菌Z3的降解效果较好,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为2.69,显著大于2;该菌株能在10 d内将滤纸完全降解;根据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测定以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Z3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环境适应性好,分解纤维素能力强,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产纤维素酶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玉米秸秆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飞  宋洁  马京求  侯艳  郑志辉 《精细化工》2020,37(8):1657-1664,1671
从寒地黑土中筛选得到一株对纤维素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观察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响应曲面法对该菌株降解玉米秸秆的条件进行优化,并对玉米秸秆降解前后的结构变化、主要成分变化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该菌编号为GS-4-21,其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D/d)为5.54±0.20,滤纸酶活、纤维素外切酶活、纤维素内切酶活和β-糖苷酶酶活分别为11.94±0.51、12.07±0.43、32.94±0.83和30.87±1.04 U/mL。经鉴定菌株GS-4-21属于链霉菌属。当以体积分数3%接种至pH为6的发酵培养基中,28℃、160 r/min发酵5 d时,玉米秸秆的降解率可达23.54%。SEM结果表明:菌株GS-4-21具有较好的纤维素降解能力。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0.33%、31.95%、18.91%。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秸秆资源丰富,但由于低温时间长,菌类存活量少,导致秸秆生物转化困难。本研究通过从腐殖质较丰富的哈尔滨平房区农田土地采样,进行分离培养,筛选出7株纤维素降解效果较好的耐低温秸秆降解菌,对各菌株进行刚果红初筛、滤纸条崩解复筛、秸秆降解能力测定、淀粉酶活测定、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等实验。结果表明:这7株菌均可以于低温下在纤维素-刚果红平板上快速生长,D/d最大可达3.23,滤纸条崩解失重率最高可达14%,淀粉水解效果突出,D/d最大值可达15。整体来看,筛选到的菌株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强,低温下环境适应能力强,在废弃纤维素类农作物的治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纤维素选择性培养基为筛选培养基,从内蒙古锡林浩特的冻土中筛选、分离到5株在低温条件下可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分别为F13、F21、F26、F33、F37。将测序成功的16S r DNA序列利用RDP和Blast同源分析,初步确定这5株菌均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并采用DNS法分别对这5株菌的酶活进行了测定,其中F21菌株的相对酶活最高,为12.908 U/ml。  相似文献   

5.
刘杨惠  尧宇翔  肖吾  唐鸿志  许平 《广州化工》2012,40(11):31-34,52
假单胞菌和节杆菌是两种最重要的尼古丁降解菌,目前节杆菌降解尼古丁的代谢途径、代谢相关基因和酶学机制都已经研究清楚,但是对假单胞菌降解尼古丁的研究尚不完善。本文将主要针对假单胞菌,从目前分离到的假单胞菌属微生物的菌株种类、代谢途径、代谢相关基因和酶学机制等方面阐述假单胞菌属微生物降解尼古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从氟苯生产废水流经的下水道污泥中筛选到一株高效苯酚降解菌株FH-12,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培养该菌株,能在48h内将1200mg/L的苯酚完全降解,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研究和16SrDNA菌株鉴定,初步断定其为产碱菌属。通气、温度30℃、pH8.0最有利于该菌降解苯酚,高浓度的氟化钠和苯胺的存在对该菌降解苯酚几乎无影响,添加适量无机盐菌株FH-12在40h内能将氟苯生产废水中含量约为1000mg/L的苯酚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7.
以滤纸条为唯一碳源培养基对富含纤维素的土样微生物进行富集培养,再用刚果红纤维素琼脂培养基筛选降解效果好的菌株,根据菌落形态及显微结构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发酵液的FPAase酶活和对稻草秸秆的降解情况。通过刚果红纤维素琼脂培养基筛选得到的最具纤维素分解能力的真菌经形态鉴定为冬克青霉(Penicillium donkii),该菌在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液体培养基中28℃,180 r/min培养,在第8d酶活力达到最大为15.0 U/m L。接种菌株21d的稻草纤维素含量由接种前的30.30%减少至26.36%。青霉1-4为冬克青霉,对纤维素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可以加速对稻草秸秆中纤维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耐高温秸秆降解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分析复合菌剂的秸秆降解效果。[方法]从河南地区农田腐烂的玉米秆、麦秸秆、枯枝败叶中通过分离培养基分离出4株耐高温且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种,并对其进行16/18SrRNA鉴定,NGW11菌株为米曲霉菌,NGW12菌株为芽枝孢霉菌,NGW13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NGW14菌株为苏云金芽孢杆菌,复合菌液降解菌种组合为3︰1︰4︰2。[结果]通过DNS法测定各菌株对不同秸秆的纤维素降解酶活,结果表明复合菌液对不同秸秆都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出可高效降解棉杆木质素的菌株;(方法)通过平板鉴定法进行初筛及复筛,再由固态发酵培养方式测定菌株对棉杆降解能力,并对棉杆木质纤维素含量的降解率及木质素酶活进行测定;(结果)筛选得到两株可高效降解棉杆木质素的菌株M11,H-1。H-1对棉杆木质素降解率的最大值为47%。而M11对棉杆木质素降解率的最大值为11%;(结论)棉杆木质素降解菌的研究为新疆棉杆的充分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产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微生物对秸秆纤维素降解的影响,从腐化秸秆样品中分离出微生物菌株,经透明圈试验和酶活力测定得到了2株高效的秸秆纤维素降解菌,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显示两株菌均为阴性菌,其中菌株(1)的16S rDNA与Pelomonas.序列比对相似度高达99%,而菌株(2)的16S rDNA与Curvibacter.序列比对相似度高达100%;由此可得,菌株(1)为Pelomonas.属并命名为Pelomonas gx.,菌株(2)为Curvibacter.属并命名为Curvibacter zj.。经拮抗实验可知,两菌株间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并对复合菌系(Pelomonas gx.+Curvibacter zj.)的产酶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菌系Pelomonas gx.+Curvibacter zj.在温度35℃、pH为6.5、蛋白胨为氮源的条件下培养4d产酶最优,产酶能力明显高于单一菌株,其在结合10%Na OH预处理后秸秆降解率最高,秸秆干粉失重率可达78.10%。  相似文献   

11.
磁性纳米粒子介导分离(MMI)技术无需对底物进行标记即可从复杂微生物系统中分离具有活性的功能微生物菌株/菌群,是筛选获取特定功能微生物并丰富完善微生物种质资源的有力工具。针对印染废水特征污染物壬基酚(NP)的污染问题,基于MMI技术进行功能微生物驯化富集与筛选识别,构建了NP关键降解功能菌群,并评估了其对实际印染废水中NP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驯化污泥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水形杆菌属(Undibacterium)、贪铜菌属(Cupriavidus)、unclassified_Enterobacteriaceae和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被识别为NP降解关键功能菌属。通过纯培养筛选获得5株NP降解关键功能菌,其对NP降解率均在70%以上;通过筛选菌株构建了NP降解复合功能菌群,其对NP降解率可达96.87%,最佳应用条件为pH 6.87、温度30.16℃、摇床转速141.57 r/min。复合菌群对实际废水中低质量浓度NP(1 mg/L)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NP半衰期为(7.69±0.05) h;对高质量浓度NP(200 mg/L...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云芝菌株腐朽杨木过程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白腐菌云艺(Coriolusvericolor)三个菌株腐朽杨木的过程,对试材的显微形态变化以及各菌株的降解特性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三个菌株降解木材的性能和方式存在着差异。NFU008对木质素和纤维素均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它在腐朽早期优先降解胞间层中的木质素并能使纤维解离,在腐朽后期,它对纤维素产生强烈降解。NFU006对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是同时进行的,但对纤维次生壁中木质素的降解率明显高于对纤维素的降解率。NFU019降解木质素的能力相对较弱,但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却很强,早期它以降解出生壁的木质素为主,而在腐朽后期它对纤维素产生剧烈降解。三个菌株最终均造成纤维细胞壁不同程度的减薄和破坏。  相似文献   

13.
环境微生物降解二甲戊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持久性生物积累有毒物质,二甲戊灵的广泛应用存在环境污染风险。综述二甲戊灵对环境微生物影响相关文献,认为微生物对其表现出耐受能力,芽孢杆菌、青霉属、曲霉属等细菌和真菌具有降解二甲戊灵能力,同时阐述了不同微生物降解二甲戊灵的代谢途径。展望下步研究方向,提出通过筛选适宜菌株,探索菌株降解机理,推动农药降解菌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短短芽孢杆菌(BB)、竹浆携带微生物区系(HM)、BB+HM(HBB)3种微生物策略降解竹纤维素纤维(BCF)。通过摇瓶发酵实验探究不同微生物策略的产酶和降解功能。借助黏度法、XRD、FTIR和16S r RNA测序技术分析最佳处理组底物结构和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在降解BCF的过程中,HBB表现出最高的主要降解期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性、漆酶活性和丰富的木聚糖酶活性;也观察到BCF纤维尺寸迅速减小、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连接键(LCC)破坏及去除,结晶区缺陷等结构特征的改变;发酵结束时,HBB降解体系的干物质损失达到77.67%。HBB细菌微生物涵盖了18门,26纲,55目,85科,143属,在属水平上,主要降解期和降解后期菌属物种差异较大。德沃斯氏菌属、苍白杆菌属、Taibaiella、短波单孢菌属在主要降解期更加丰富,而假黄单孢菌属、科恩氏菌属、未分类黄杆菌目在降解后期更高。PCo A分析和Anosim分析也表明,降解过程不同时期样本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性差异。HBB能加速BCF的降解,其中短芽孢杆菌属、Devosia、Ochrobactrum、Taibaiella、Pseudoxanthomona、固氮螺菌属、纤维单孢菌属是BCF高效降解的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15.
降解含油废水菌株的选育及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被含油废水长期污染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出能降解该废水的4种不同单一菌株。通过对各菌株降解能力的考察,其中菌株H1降解能力明显高于其它菌株。初步鉴定H1为假单胞菌属。该菌的最适合生长条件为:温度40℃,pH值为9,NaCl浓度为0.5mol/L。该菌株降解含油废水的最佳使用条件为:最佳菌体接种量为每100mL废水中投加2.0mL菌悬液;营养液中,生长因子是必需的营养成分;废水的碳氮质量比为3∶1时,H1菌株的降解率高出市售菌种的降解率2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市售菌种因针对性不强而效果欠佳的难题,有望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采用稀释涂平板法从宁夏湿地土壤样品中筛选出一株纤维素降解活力较高的菌株C6-2,经鉴定该菌株为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es),对菌株C6-2发酵产酶条件及其所产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C6-2的最适培养温度为30℃,该菌株能在以微晶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或小麦秸秆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并可产生具有较好热稳定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大港油田原油样品中筛选到一株荧蒽降解菌,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该菌株为Rhodococcus属红串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并命名为PJR1。菌株PJR1对荧蒽的降解速率与其生长活性呈正相关:在第5~20d,菌株PJR1对荧蒽的降解速率随其生长活性的增强而不断加快;20d后,则随其生长活性的减弱而减慢;30d完成降解,降解率达到76.18%。GC-MS分析表明荧蒽代谢产物为9-芴酮、邻苯二甲酸和苯甲酸。为进一步探讨荧蒽在Rhodococcus属中的代谢路径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将从焦化废水中富集培养筛选到的15株优势菌株逐次组合,最终得到高效降解焦化废水有机物的10株复合菌剂.复合菌剂对焦化废水主要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明显高于单株菌和简单组合菌.COD的降解率与焦化废水中复合菌剂生长量成正相关,探讨了碳源、氮源及pH等生态因子对复合菌剂降解焦化废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效优势降解菌处理樟脑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樟脑废水,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降解樟脑废水的高效优势菌,通过分离纯化,优选出3株适应能力强、生长旺盛的菌株,分别为ZH-1、ZH-2、TZH-2。经初步鉴定分别为动胶菌属、假单胞菌属、短杆菌属。试验测定了樟脑混合菌最佳生长条件的优化组合为:葡萄糖质量浓度20 g.L-1,温度30℃,pH值为7,转速为125 r.m in-1,培养时间55 h。并测定了单株菌和混合菌对樟脑废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混合菌的降解效果最为明显,降解率为75.23%。  相似文献   

20.
敌草隆内生降解真菌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7,(5)
[目的]筛选可降解敌草隆菌株,并研究其降解特性,为微生物降解敌草隆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从植物体内分离内生真菌,并通过摇瓶富集法筛选有降解作用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鉴定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离的内生菌对敌草隆的降解效果,并研究其降解的最适温度、pH值、营养源和降解动力学特性。通过标准品比对鉴定降解产物。[结果]从牛筋草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降解除草剂敌草隆能力的真菌,命名为D12,鉴定为镰刀菌属(Fusarium Lk.ex Fr.)。降解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菌的最佳营养源为淀粉,在35℃和pH值6的条件下对敌草隆具有良好降解作用。以敌草隆50 mg/L为起始质量浓度进行研究,经过7 d培养,降解率达57.42%,半衰期为7.30 d。鉴定其降解产物为1-(3,4-dichlorophenyl)methylurea。[结论]镰刀菌属D12具有降解敌草隆得能力,在微生物降解除草剂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