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志远  温天福  冯平 《水力发电》2007,33(2):16-18,48
水库预泄调度是水库防洪调度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可以提高水库防洪能力。为此,针对西大洋水库的具体特点,拟定了可能的预泄调度方案,建立了水库预泄调度多目标风险指标体系及方案优选模型,并进行了实际预泄调度方案优选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10年一遇的洪水,可采用200m^3/s进行72h的预泄,或者采用300m^3/s进行24h或12h的预泄;而对于20年一遇的洪水,可采用200m^3/s进行72h的预泄。研究为西大洋水库预泄调度方案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1993年6至7月,江西北部鄱阳湖水系普降大到暴雨,修河流域拓林水库最大入库流量9110m~3/s(约15年一遇洪水),为了与下游潦河洪水错峰,保证南浔铁路、国家公路干线及城市乡镇的安全,水库关闸错峰,减少下泄流量690m~3/s,取得了较大的防洪效益.本文通过对拓林水库洪水调度过程的分析,提出了水库在工程管理、防洪调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即(1)移民问题影响了水库调度和效益发挥;(2)圩堤防洪标准低等问题不容忽视;(3)应科学合理进行水库调度.  相似文献   

3.
周婷  陈笑  夏萍 《水资源保护》2016,32(S1):26-28
为了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和汛期调度水平,更好保障下游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安全,以共同承担下游防洪任务的磨子潭-白莲崖并联水库群为研究对象进行防洪[JP2]调度方案比较和优选。选取代表性洪水过程,在保障下游安全所需总削峰值的前提下,拟定4种削峰分配方案,对水库群调洪过程进行计算,并对4种削峰方案进行了比选。结果表明:在磨子潭承担230m3/s、白莲崖承担170m3/s方案下,水库总蓄洪量最小(68906万m3),水库总体水位最低,削峰时长最短,说明该削峰分配方案下水库的安全性最高、调度风险最小。  相似文献   

4.
1993年6至7月,江西北部鄱阳湖水系普降大到暴雨,修流域柘林水库最大入库流量9110m^2/s(约15年一遇洪水),为了与下游潦河洪水错峰,保证南浔铁路,国家公中干线及城市乡镇的安全,水库关闸错峰,减少下泄流量690m^3/s,取得了较大的防洪效益效益,本文通过对柘林水库洪水调度过程的分析,提出了水库在工程管理,防洪调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即(1)移民问题影响了水库调度和效益发挥;(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水文计算相结合的办法,研究了梅州水库汛限水位调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根据梅州水库存在的问题,结合增江流域防洪体系的完善以及河道的变化,对其汛限水位进行合理调整。调整后的防洪调度方式为:20年一遇洪水的调度方式为:边蓄洪边以安全泄洪流量限泄,最大下泄流量不大于150 m3/s,库水位不超过54.15 m;超20年一遇洪水的调度方式为:起调水位54.15 m,溢洪道闸门开闸泄洪。汛限水位调整后不会增加水库安全及下游防洪的风险,对工程安全及库区淹没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2022年6月珠江流域西江、北江同时发生编号洪水,其中北江洪水超100年一遇。根据水情预报西江、北江洪峰将在下游遭遇,流域面临严峻复杂防洪形势。在建的大藤峡水利枢纽作为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目前处于初期运行阶段,已能发挥一定的防洪作用,结合水情预报动态调整大藤峡水库调度方式、调度时机和控泄流量,对于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了大藤峡洪水期间调度决策过程,通过构建大藤峡动库调洪模型及珠江三角洲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大藤峡防洪调度效果。结果表明,大藤峡水库根据洪水变化动态调整调度方式,有效削减了西江洪水流量,避免西江、北江洪峰遭遇。最后形成几点思考,为今后大洪水期间水库防洪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察尔森水库是洮儿河上唯一的控制性骨干工程,水库总库容12.53亿m^3,其中防洪库容为3.11亿m^3。水库原设计为补偿调节方式,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近期内难以实施。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确定水库近期洪水调度暂按两级限泄控制运行,5年保民堤。20年保国堤,防洪标准为20年。这一方案存在的问题:一是不能为下游错峰;二是如出现50年一遇洪水,则严重威协下游引水枢纽建筑物的防洪安全;三是如遇50年一遇  相似文献   

8.
2012年6月6~7日,甘肃省酒泉市肃北县石包城乡区域突降暴雨,24h降水量达69mm,强降雨导致甘肃内陆河疏勒河支流榆林河发生特大洪水,最大洪峰流量479m3/s,洪水重现期为60年一遇。瓜州县榆林河水库7日0时最大入库流量410m3/s,洪水重现期为50年一遇,水库及下游瓜州县城、锁阳城镇等防洪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甘肃省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密切监视水情,迅速发出预警,科学调度水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连夜转移下游河道沿岸受威胁区域内群众,经超过10h紧张有序调度、抢险和转移群众,水库安全过洪,下游群众无人员伤亡,水库防洪调度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1问题提出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建成大大缓解了北江大堤的防洪压力,为充分发挥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防洪效益,需对防洪调度方案作深入研究。目前,飞来峡水库防洪调度按近期方案运行:对大于20年一遇的洪水,水库控泄流量均为15 000m3/s,直至达到200年一遇防洪高水位,采用的是“经验控  相似文献   

10.
刘景平  叶泽纲 《人民长江》2001,32(12):35-36
江垭水库是一座以蓄为主的防洪水库,洪水来临时主要考虑下游地区的防洪要求蓄洪错峰,其防洪作用主要在拦洪和削峰上。若江垭水库按超蓄防洪高水位239m设防,可抵御1935年娄不流域的特大洪水10100m^3/s,仅下泄1700m^3/s,减少三江口的流量8300m^3/s。以上分析了江垭水库对典型洪水过程情况下的防洪能力,实际发生的洪水过程是千变万化的,组合情况极其复杂,在进行实时洪水调度时,江垭水库要控制三江口不超过12000m^3/s的洪水,必须随时掌握澧水干流、渠渫水的来水及到三江口的组合情况,搞好实时预报调度,开发计算机联机预报调度系统。掌握江垭水的有关情况,对水库的防洪作用进行分析,以供今后防洪调度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河流防洪系统的不断完善,水库群联合防洪的作用逐渐显现,且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水库优化调度方案越发丰富。针对混联水库群的结构特征,考虑水库群的防洪能力、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及河道洪水演进规律,建立了以最大削峰为目标的混联水库联合调度模型,并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以江苏淮安市盱眙县桂五水库—山洪水库—龙王山水库防洪调度系统为例,将20年一遇设计洪水和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作为输入条件,计算结果显示,经优化调度后龙王山水库最大下泄流量较规程调度分别削减了10.4%、13.5%,且优化调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水库最大占用库容,更有利于下游防洪对象的安全、水库自身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底流式泄洪闸在大流量泄洪时常伴随着闸墩剧烈振动。针对泄洪闸闸墩振动问题,以某水电站为例,基于水弹性物理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提出改善闸墩结构和优化水库调度方案的两种减振措施。物理模型试验为研究闸墩振动提供了数据支撑,而原型观测结果验证了模型试验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当泄流量为5 400 m3/s时,通过优化水库调度,采用“低孔+表孔”联合泄洪的方式,表孔的泄流量从单独泄洪时的5 400 m3/s转变为联合泄洪时的低孔泄流量3 481 m3/s+表孔泄流量1 919 m3/s,表孔闸墩的振动位移标准差可从182.3 μm减小到51.7 μm,振动削减效果为71.6%;当表孔泄流量为10 030 m3/s时,通过对闸墩进行加固,闸墩的振动位移标准差可由288.8 μm减小到129.6 μm,振动削减效果为55.1%。  相似文献   

13.
钟鸣  李奇凤  黄瑾  杨松 《陕西水利》2024,(3):71-72+81
针对望谟县洪灾频发的现状,基于改进惯性权重的PSO算法,以动用新屯、纳坝水库的防洪库容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水库防洪联合调度模型。在保证水库工程安全和控制断面低于保证流量的前提下,通过防洪联合调度,两库(纳坝、新屯)库堤结合方案使望谟县城市防洪标准由现状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50年一遇洪水削峰率约为33.7%。其中,纳坝水库50年一遇洪水的安全下泄量为23.5 m3/s,新屯水库50年一遇洪水的安全下泄量为16.5 m3/s。实例应用可为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依据汾河水库防洪调度规则的演变和现状,对8m泄洪洞启用后水库防洪调度规则进行了探讨。找出一般水库防洪调度共性的调度方法,归纳出一个水库防洪调度的模式。设计出通用型模拟软件。此软件采用编译方式运行,菜单式人机界面,具有分级限泄模拟和较完善的图形功能,不仅可用于频率洪水的计算,还可以做为实时洪水调度系统的组成部分,应用此软件对汾河上游1967年的大洪水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泥沙淤积对防洪的影响,得出目前水库泥沙淤积还未对水库防洪造成较大影响。按1126m的汛限水位,遇到1967年的大洪水,用敞泄调度,最高库水位1127.379m,最大泄量700m ̄3/s,下游和水库无大险情。(朱宗蓉)  相似文献   

15.
影响龙羊峡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的主要因子有黄河上游的洪水起涨特点、水库下游河道的安全过流能力、龙刘水库的联合防洪调度方式、入库洪水预报的精度和预见期等几个方面。龙羊峡水库的预泄模式宜采用固定预泄的方式,洪水预报的有效预见期为7 d,预泄判别流量为1 500 m~3/s,预泄流量为2 000 m~3/s,相应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为2 588~2 590 m,在此区间内水库进行动态调蓄运用,视上游来水预报和水库蓄水情况确定出库流量。水库水位超过2 590 m时,水库按常规防洪运用方式运用;水库水位超过2 594 m时,水库按设计防洪运用方式运用。  相似文献   

16.
梯级水库联合防洪调度对江河防洪具有突出的作用,科学利用洪水资源是防汛抗旱工作的一项新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长葫水库长期防洪调度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长葫水库联合防洪调度与洪水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在满足流域防洪调度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通过两库联合防洪调度,采用上游水库预泄的方式,达到有效利用洪水资源增加发电效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因滁州市某水库特殊的实际运行工况,当遭遇较大洪水时,极易导致水库发生洪水漫顶现象,危害水库安全、降低水库防洪能力.针对这一问题,在充分考虑该水库特殊运行工况及调度约束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在洪水到来前24 h,按一定预泄流量提前将水库水位从汛限水位降至某个水位,增加防洪库容;在洪水经过时,再根据批复的洪水调度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距离输水隧洞小比尺物理模型难以满足阻力相似的问题,依托陕西省某县城分洪隧洞工程,通过对进口闸室段过流能力及隧洞段输水能力进行分别验证,实现了在小比尺物理模型上进行隧洞过流能力的试验研究。基于隧洞段内可以形成均匀流的特点,采用明渠均匀流计算方法对模型实测结果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流量与模型实测流量的最小差值为11.71 m3/s,最小相对误差为1.93%;基于进口闸室段距离短、局部水头损失远大于沿程水头损失的特点,控制隧洞桩号0+099.25 m处水深为隧洞正常水深,可直接验证其过流能力,进口闸室段过流量与实测过流量最大误差不超过1.78%;在30年一遇洪水时,推荐方案闸室和隧洞的过流能力相匹配且与模型实测值基本一致,隧洞的分洪流量达到863 m3/s,较设计分洪流量800 m3/s超泄了63 m3/s,超泄流量占设计过流量的7.88%,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水库防洪调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在分析了水库实时防洪调度与设计阶段防洪调度的差别后,对在实时调度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水库效益的两种主要措施──分期防洪调度,预报调度,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探讨,分期防洪调度应注意摸清分期洪水的规律;正确划分分期时段,按规范的规定和方法计算分期设计洪水;依分期设计洪水拟定分期汛限水位。预报调度必须细致地编制预报调度方案,尽快建设自动测报系统。挖掘水库潜力关键是对来水尽早,尽准确的预知,由于不要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的辽河流域内的7 座大型水库直属省水利厅集中统一管理,实行联合调度,通过多年的洪水和兴利调度实践,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调度措施,为缓解辽宁省水资源紧张的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主要措施有:① 以流域为基本系统,一库为主,实行补偿调节;② 水系内各流域相互调剂余缺;③ 水库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④ 根据实时调度需要,适当调整设计泄流方式;⑤ 利用各种手段,为水库下游削峰和错峰;⑥ 实行分期防洪限制水位,增加水库后期蓄水量;⑦ 实行预蓄预泄措施,提高水库兴利效益;⑧ 预报调度实施,兴利效益明显;⑨ 利用洪水余量及时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