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叶黑三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细叶黑三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细叶黑三棱挥发油,经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其挥发油中分离出11个色谱峰,鉴定出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978%。结论: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3.226%)、亚油酸(14.941%)、邻苯二甲酸双(2-甲氧基)乙酯(13.482%)、邻苯二甲酸双(2-甲基)丙酯(12.382%)。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水蒸气蒸馏(HD)与微波辅助提取(MAHD)天胡荽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提取天胡荽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 - 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在微波辅助提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43种和39种成分,各占总峰面积的94.88%和93.63%.结论 两种提取法得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相对含量上有较大差别,微波提取的挥发油成分种类较多,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景天三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景天三七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含量。结果:鉴定出32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化学成分是六氢法呢基丙酮(25.71%)、异植物醇(10.59%)、油酸甲酯(6.01%)、棕榈酸甲酯(5.70%)、亚麻油酸甲酯(4.87%)、4,8,12,16-四甲基十七烷-4-内酯(3.89%)、亚油酸乙酯(3.25%),占总挥发油的6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野生金线莲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比较不同溶剂萃取野生金线莲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别用正己烷、乙醚萃取后浓缩,通过GC-MS分析,实现对组分的鉴定,同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它们的相对含量。结果:乙醚萃取的挥发油中检出46个成分,鉴定出3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12%,主要成分为:亚油酸(20.570%)、1-辛烯-3-醇(18.460%)、棕榈酸(17.616%)和亚麻酸(4.849%)。正己烷萃取的挥发油中检出35个成分,鉴定出2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68%,主要成分为:1-辛烯-3-醇(22.385%)、棕榈酸(19.573%)、亚油酸(16.725%)和亚麻酸(4.488%)。结论:为金线莲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不同提取方法柴胡挥发油中成分的差异。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酸水蒸气蒸馏法、水蒸馏法、酸水蒸馏法及溶剂提取法提取柴胡挥发油,并采用GC-MS法分析所得挥发油的成分。结果 溶剂提取法的挥发油得油率最高,用酸水处理后再提取的得油率最低;GC-MS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成分为茴香脑及其同分异构体蒿脑,酸水处理后提取的挥发油含有反式-2-壬烯醛、松油醇。结论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主要成分茴香脑及其同分异构体蒿脑在解热方面的药效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美花圆叶筋骨草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美花圆叶筋骨草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从美花圆叶筋骨草挥发油中鉴别出了29个成分,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12%。其中脂肪族烯醇类成分6个,占总量的39.63%;脂肪酸类成分5个,占总量的49.42%。结论:美花圆叶筋骨草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Z,Z,Z]-9,12,15-十八碳三烯-1-醇,含量为34.39%;正十六酸(棕榈酸),含量为42.79%。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山香挥发油,用GC-MS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从SD法挥发油中分离出50个色谱峰,鉴定其中37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5.12%;SFE法挥发油中分离出55个色谱峰,鉴定其中24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3.17 %,二者主要成分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鉴定贵州木姜子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贵州木姜子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分离并鉴定化学成分,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结果贵州木姜子叶挥发油分离出27种成分,共鉴定出21种成分,相对含量占总量的96.9356%,其中α-蒎烯(7.5723),桧烯(19.480),1,8-桉叶素(42.0786),4-萜烯醇(12.0751)等为主要成分。结论明确木姜子果实及叶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性,为木姜子叶药理作用的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飞蓬新鲜叶子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分离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小飞蓬新鲜叶子挥发油得率为0.74%,共可分离30种化合物,鉴定出其中的26种,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6.12%。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金合欢烯(18.13%)、β-毕澄茄烯(15.02%)、橙花叔醇(12.04%)、环己醇(9.28%)和榄香烯(8.46%)。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地杨桃(Sebastiania chamaelea)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地杨桃中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离,通过计算机检索,对照质谱库图谱鉴定挥发油成分,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并鉴定出11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3,7—二甲基—6辛酮、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和n—棕榈酸,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30.86%、19.95%、和12.12%,三占其总量的62.93%。结论 提取的地杨桃挥发油具有药用性,为进一步药用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短柄五加叶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短柄五加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精油进行分析鉴定,并利用柱色谱法对挥发油中部分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辅助鉴定精油化学成分。结果从挥发油中共确定出55种化合物,其中石竹烯相对含量16.26%,氧化石竹烯相对含量13.52%,α-石竹烯相对含量8.64%,为其主要化学成分。结论将短柄五加叶中所含挥发油成分与其根茎挥发油成分对比,发现有部分成分相同,如正二十二烷、亚油酸棕榈酸、氧化石竹烯、菲等。  相似文献   

12.
王勇  陈硕  李泽友  张俊清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2):1701-1703,1707
目的:研究海南产黄皮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皮叶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黄皮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41个峰,分析鉴定了其中的39种成分,所鉴定的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以上,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有β-石竹烯(44.721%)、α-石竹烯(23.236%)、α-葎草烯(6.050%)、石竹烯氧化物(5.511%)、橙花叔醇(3.635%)等。结论:海南产黄皮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倍半萜及其氧化物,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与其他产地黄皮叶挥发油成分及含量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3.
黔产异叶茴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异叶茴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34个化合物。结论: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棕榈酸、亚油酸、吉马烯D、姜烯、Z,E—α法内散、β-红没药烯、反-β-法内散等,它们占挥发油的66.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取桑枝中的挥发油,并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桑枝中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鉴别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 同时蒸馏法萃取提取的桑枝挥发油中鉴定了19个化合物,占总检出量的94.49%,挥发油中含有烷、酸、醛、酮、酯和醇等物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桑枝挥发油中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总检出量的97.12%,挥发油由呋喃、羧酸、酯、醛、醇、酚、酮、烯烃及酰卤等物质组成.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多于水蒸汽蒸馏法.结论 两种提取法的结合,可更加全面地鉴定出桑枝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鸡屎藤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鸡屎藤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鸡屎藤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 me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鸡屎藤挥发油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棕榈酸(25.701%),其次为油酸(21.730%)、亚油酸(12.573%)、2,4-二叔丁基苯酚(8.868%)。结论:鸡屎藤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珊瑚菜根、叶与果实挥发油并进行气相-质谱联用仪分析,分别鉴定出45、48、34种成分。其中,根部挥发油以萜类、醛酮类和酸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36.32%、13.43%和13.85%;叶片、果实挥发油以萜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46.74%、73.34%。为探讨珊瑚菜栽培过程中的生理生态问题及其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枸杞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萃取法以及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枸杞子挥发油,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得到45种,有机溶剂萃取得到47种,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得到51种,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94.43%、91.66%和95.14%。结论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技术具有用量少、快速、简便、能耗低的优点,有利于枸杞子中挥发油活性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提取的苍耳子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74个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被鉴定的成分有69个,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被鉴定的成分有63个,两者共有成分58个。结论两种方法得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大部分一致,但相同成分在两种提取方法中含量也有不同,SEE—CO2方法不能完全替代SD法。  相似文献   

19.
油柑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GC-MS对油柑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药油柑叶中的挥发油,然后经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用归一化法计算含量.结果 从油柑叶挥发油中分离出58个成分,其中鉴定出35个,其主要成分分别为异植物醇(2.64%)、硬脂酸(9.24%)、十四烷酸(41.34%)、叶绿醇(2.67%)、反亚麻酸(14.14%)及亚麻酸(10.61%),占挥发油总含量的78.64%.结论 油柑叶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类,与余甘籽油的成分有一定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连木嫩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连木嫩叶挥发油,对其化学成分采用GC-MS分析.结果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差异,分别鉴定出18种和24种化学组分.其中8种为相同的主要挥发油成分,如β-月桂烯、D-柠檬烯、1-碘代-十六烷等.结论 两种方法提取的黄连木嫩叶挥发油成分种类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主要挥发油成分的提取效果相当,综合考虑需要组分可以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