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计算机药物设计是高性能计算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针对药物设计领域,简要介绍了以信息化的手段驱动药物研发的新一轮创新,并作为案例,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的“新药研发集成化平台”,该平台将信息情报系统、GRP实验管理系统、GLP新药申报系统、和新药研发标准化流程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形成的新药研发信息管理支持平台,具有显著的技术集成创新性,可以从整体上提高药物研发的进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仿生水下机器人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来模仿水下生物的各种任务;然而,真实物理环境中的高成本使得仿真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可行工具;目前,多数的仿真平台对于仿真环境的设计较为简单,缺乏在保证模拟真实性的条件下构建大型复杂场景的能力;为了解决仿真平台环境建模能力的不足,提高仿真效果的可视化程度,采用虚幻引擎(Unreal Engine,UE)、AirSim和分布式算法仿真平台(Distributed Algorithm Simulation Platform, DASP)相结合的方案,设计了一款应用于仿生水下机器人的动态交互仿真测试平台;并通过LQR控制器控制仿生机器鱼跟踪目标轨迹对仿真平台的可视化和有效性进行了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平台在交互性、真实性、可视化和仿真效果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教学培训,可使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应急培训教学模拟演练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对应急培训教学模拟演练系统的结构和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及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和设计;给出了提高培训学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以“119”模拟演练应用为目标,构造一个模拟演练课件模型研究并实现一个基于OLE/COM的可视化多媒体创作平台VMPDP(Visual Multimedia Presentation Developing Platform)。该平台以数据库为基础,用户通过定义接口、场景,确定或修改某些参数,创作出所需的模拟演练实例。  相似文献   

5.
应急演练方案动态推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救援指挥部门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后,使用仿真方法进行评估已成为验证方案可行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对于应急演练方案推演系统的构建与研究还不是太多,围绕应急模拟演练系统中的方案推理过程,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Delta3D三维仿真引擎的方案推演系统.详细探讨了该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关键模块以及关键算法步骤的设计.利用该系统能够很好的扩展构建各种用途的模拟演练推演系统,有效提高指挥及救援人员的对方案定量分析的能力和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灾难事故仿真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对灾难仿真系统的实际构建经验,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灾难事故仿真系统.该系统可模拟化工系统灾难事故的发生、发展,是灾难仿真用于研究和演练的有效平台.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石化系统的灾难事故的仿真,这属于新领域的探索.引入泄露、扩散、爆炸等模型呈现事故的动态发展过程,体现化工灾难的特点.对于如何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灾难仿真机理模型进行仿真实现的思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技术成果对今后基于灾难仿真的应急预案的研究、制定和演练工作提供了基础平台.文章对于灾难事故分析、预防、制定和应急演练都有应用前景.北京华康达公司研制出的该仿真系统能较好的模拟出化工企业的灾难事故发生、发展的过程.在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得到了应用,并取得较好的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SoC设计中的高效FPGA验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种针对大规模SoC设计的高效FPGA验证流程,分析了该流程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通用硬件平台设计、FPGA软件环境设计和软硬件协同验证等。采用这些技术,FPGA平台可以快速且真实地模拟芯片应用平台,从而实现软硬件并行设计和协同验证。该验证流程已灵活应用于大规模SoC项目设计中,大大提高了SoC产品的研发效率。  相似文献   

8.
态势回放是模拟演练仿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协助参演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大型模拟演练仿真中,态势回放系统的数据量庞大,并且对绘制的实时性有较高要求.针对以上特点,提出一种海量数据动态调度传输方法和基于OpenGL的实时绘制方法,设计并实现具有良好扩展性和可移植性的态势回放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表现态势丰富清晰,能够满足大型模拟演练系统态势回放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推进剂补加飞控模拟器是飞控中心用来验证推进补加程序和地面测控方案、训练操作人员的模拟仿真系统,为系统演练构造一个尽量逼真的任务环境;提出了一种用于推进剂在轨补加任务准备的飞控模拟器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结构和原理, 给出了系统信息流向、软件设计,最后对主要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说明,该模拟器具有真实性高、通用性高及灵活性高的特点,可以实现对推进剂在轨补加过程的动态模拟,在我国首次推进剂补加任务准备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火灾应急演练的训练能力,提出基于主变起火应急演练的虚拟现实培训方法。在3D虚拟现实视景模型下计算起火环境的单尺度特征参数,并根据参数结果构建图像输出模型,结合主变起火应急演练模糊控制方法进行虚拟现实培训的三维重构,实现主变起火应急演练虚拟现实培训的控制,在虚拟现实系统中进行主变起火应急演练的视景重构,在视点位置中进行主变起火应急演练的3D虚拟现实模拟,实现基于主变起火应急演练的虚拟现实培训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虚拟现实培训系统设计的帧渲染速度快、特征配准率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保持散乱点云的显著几何特征,提高点云简化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点重要性判断点云简化方法.首先,计算点云中点的重要性,并根据重要性提取特征点;然后,采用八叉树算法对非特征点进行简化,从而保留点云的主要细节特征,实现点云简化处理;最后,通过对公共点云和文物点云数据模型的简化实验来验证该点云简化方法.结果表明,该点重要性判断点云简化方法可以在有效保持点云细节几何特征的同时,实现点云的有效简化,是一种快速、高精度的点云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采用点对点通信方式,通过对Modem及串口通信的控制,实现防伪税控软件接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点对点网络资源搜索的效能进行了改良.首先,提出一个以二元平衡树(binary balanced tree)为基础之结构式网络架构,透过控制树结构的高度,搭配可调整的跳跃式快捷搜索,缩短搜索资源所需的时间.另一方面建立一个以群组为基础,并且以节点兴趣相似度(locality of interest)做为分组的原则的点对点网络系统,藉由根据各个节点的不同性质来做适当的分类以局限使用者做搜索的范围,避免一些因搜索范围过大而导致延迟的情形发生,而提升在点对点网络系统的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4.
点云数据压缩中的边界特征检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点云数据压缩是逆向工程产品建模中必要的数据预处理手段之一。常见的数据压缩算法未考虑点云边界数据点的保留问题,因此在大比例压缩过程中会出现边界数据丢失的情况,从而破坏了数据的完整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点云数据小邻域内点的相邻关系来检测边界特征点的算法。该算法能检测出点云数据的内、外边界特征点,同时对边界上的点进行排序,检测出边界特征点中的过渡点,最后构建点云轮廓的边界多边线。该算法不仅能满足在点云数据压缩过程中检测并保留边界特征点的要求,而且生成的边界多边线也为后面的3维模型重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讨论和分析经典特征向量匹配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抗噪性能问题,提出2种新的点匹配算法:加权特征向量算法和顺序匹配算法.加权特征向量匹配算法通过对点集距离矩阵进行特征向量分解获得点集中点的特征向量,而后利用特征值对向量加权,通过比较点的加权特征向量相似性来获取匹配关系.顺序匹配算法避免了矩阵分解,直接对距离矩阵的距离向量进行排序,通过较有序的向量来获取匹配关系.这2种算法,解决了经典特征向量匹配算法中抗噪性能差和高斯参数选择的2个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切实可行,文中结论正确.  相似文献   

16.
Point of View     
《Computer》1973,6(3):49-49
  相似文献   

17.
Les Hatton ("Embedded versus Application—They're Much the Same") and Michiel van Genuchten ("Embedded Software Isn't Future Proof") discuss wheth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embedded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scribes graphic modelling algorithms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for modeling solid objects. The source data is idealized point images containing the corner locations of the objects. The results suggest practical constructive procedures for syntactic primitive detection and primitive sequence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19.
《Software, IEEE》2009,26(6):56-59
The need for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the practicality and efficacy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methods is obvious but most published papers have inadequate experimental design. The assumption that what programmers do is "natural," and somehow right or practical, needs to be questioned seriously. Human beings haven't evolved by natural selection to be good programmers. There are people alive today who worked on the first electronic computers. Further, almost all of today's programmers learned from earlier programmers; either they were explicitly taught or they observed how the programmers that preceded them had done their work. If those pioneers were wrong, the methods that we now perceive as natural or intuitive will also be wrong. We can't simply conclude that what we observe in projects today is the best way to do something.  相似文献   

20.
《Software, IEEE》2008,25(2):64-67
Traditional software engineering jumps too quickly from high-level quality statements to design ideas. To be clear about design, we must add a step to quantify the quality levels required. Words are ambiguous and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Compare ";I want a user-friendly system"; to ";I want a system that reduces the number of accidental errors made by novice users to fewer than five per 1,000 transactions."; You can engineer and prove the latter. The author has defined 10 principles for quantifying quantification and a notation system for th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