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0月,我科为1例患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实施了同种异体右单肺移植及室缺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4年10月22日,我院成功为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实施了右肺移植、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给予人性化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病历介绍患者男,16岁,体重56Kg。曾因呼吸困难在出生后1个月就诊,心脏彩超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12年前,患者曾行心脏探查术,因艾森曼格综合征终止手术。随着年龄增长,口唇、颜面、四肢出现紫绀,并逐渐加重,以运动时明显。入院后静息状态下SpO288%~91%,吸氧后30m inSpO290%~96%,剧烈活动后SpO257%~58%。心脏彩超示: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中度肺动脉高压;②多普勒…  相似文献   

3.
盛玲  秦佳楠  吴叶 《全科护理》2016,(25):2695-2697
2014年9月我科为1例艾森曼格综合征病人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同期体外膜肺(ECMO)下双肺移植术,给予密切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女,33岁,因“体检发现房间隔缺损1年余,胸闷、气喘2d”入院.心脏超声检查提示:继发性房间隔缺损,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压力120mmHg(1 mmHg=0.133 kPa).9个月前曾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发现肺动脉压力无明显改变,收回封堵器,口服波生坦降低肺动脉压力治疗.入院诊断:房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在全身麻醉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然后在ECMO辅助下行双肺移植.术后42 h撤除ECMO,术后第5天脱离呼吸机,术后31 d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4.
2004年10月,我科为1例患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实施了同种异体右单肺移植及室缺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艾森曼格综合征为肺动脉高压终末期,患者出现右向左分流或双向分流,其治疗为心外科界的一大难题,肺移植治疗心脏疾病主要是先心病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和肺动脉高压,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在成功地为3例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施行了手术的基础上,又于2005年为1例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同种异体单肺移植并同期室间隔缺损修补及三尖瓣成形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康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法安明肌内注射加适量放血等综合措施有效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重症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1病历摘要 男,37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直径达3.1cm)。1976—06 5岁时在沈阳军医总院行心导管术检查发现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无室缺修补适应证。1984年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住院1个月,最后诊断同前。1991年就诊黑龙江省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结论:先心病室缺、艾森曼格综合征,需心肺联合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2006年7月,我院为2例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实施心肺联合移植术,经积极预防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后早期感染预防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本组2例,均为男性,34、36岁。术前明确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心功能Ⅲ级,内科保守治  相似文献   

8.
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指肺动脉高压性右向左分流综合征,可由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大血管分流、动脉导管未闭等引起[1].1897年由艾森曼格报道第1例,1958年由Wood重新命名[2].本病合并妊娠时,由于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血容量、血流动力学发生一系列变化,常发生严重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栓塞,预后很差,因此艾森曼格综合征属妊娠禁忌症.目前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护理国内外报道较少见,我院2006年至2008年共收治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艾森曼格综合征为肺动脉高压终末期,患者出现右向左分流或双向分流,其治疗为心外科界的一大难题,肺移植治疗心脏疾病主要是先心病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和肺动脉高压[1],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在成功地为3例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施行了手术的基础上,又于2005年为1例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同种异体单肺移植并同期室间隔缺损修补及三尖瓣成形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康复良好,现报道如下。病例介绍患者,女,15岁,体重33kg,自出生后生长缓慢,平素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活动耐力差,于4年前渐出现口唇黏膜发绀,现静息状态下口唇黏膜发…  相似文献   

10.
肺移植围术期的并发症处理(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观察肺移植围术期患者重症监护室(ICU)监测与治疗手段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于2002年9月—2005年4月,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有18例肺移植患者,其中肺气肿9例,肺纤维化5例,矽肺、支气管扩张、肺血管平滑肌瘤病及室间隔缺损(室缺)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各1例。手术方式:左肺移植9例,右肺移植5例,室缺修补加右肺移植1例,双肺移植3例。术后带管进入ICU行机械通气、免疫抑制治疗,并预防感染和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的出现。术前常规心脏超声监测肺动脉收缩压并通过动脉血气分析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结果术后机械通气平均脱机时间(7.39±4.89)d,平均ICU停留时间为(9.72±8.32)d。术后1周通过SwanGanz导管测得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较术前有明显下降(48.94±14.45)mmHg比(39.59±7.45)mmHg,1mmHg=0.133kPa,P<0.05;PaO2/FiO2明显改善(263.89±82.09)mmHg比(345.56±92.18)mmHg,P<0.05;PaCO2明显下降(63.29±22.56)mmHg比(38.37±9.19)mmHg,P均<0.05。术后短期内有3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于术后15d死于急性排斥,1例于术后28d死于真菌感染,1例术后36d死于肺梗死。15例恢复良好出院,最长生存达32个月。结论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病患者的最佳选择,而肺移植术后围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是肺移植手术成功和长期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22日,我院为1例患有室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患者实施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术,并同时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经精心治疗监护,对静脉用药进行严格、科学管理,效果满意。现将用药管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患室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行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术及室间隔缺损修补术,60d痊愈出院。2用药管理体会2.1术前用药准备将患者术后可能用到的药物准备齐全,分类放置。如抗感染药物、抗排异药物、血管活性药物、镇静催眠类药物等分类放置,将其名称(包括商品名和化学名)、剂量、常用剂量、用药途径、配置方法、主…  相似文献   

12.
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syndrome)指肺动脉高压性右向左分流综合征,可由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大血管分流、动脉导管未闭等引起111。1897年由艾森曼格报道第1例,1958年由Wood重新命名。本病合并妊娠时,由于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血容量、血流动力学发生一系列变化,常发生严重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栓塞,预后很差,因此艾森曼格综合征属妊娠禁忌症。目前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护理国内外报道较少见,我院2006年至2008年共收治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34例,年龄11月~25岁,体重7.5~55公斤,肺动脉压力8.9~16.5kPa(1kPa=7.5mmHg)。采用右房切口22例,右室切口7例,肺动脉切口4例,肺动脉加右房切口1例。均补片修补室缺:结果:并发低心排9例,死亡2例。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注重围手术期血管扩张剂应用.术中妥善修补室缺,术后呼吸道护理及井发症防治是手术成功的美键。  相似文献   

14.
心肺联合移植术适用于内科治疗无效且不适合常规外科手术治疗的终末期心肺疾病患者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艾森曼格综合征 (Eisenmengersyn drome)是其主要手术适应症。该类病人只有施行心肺联合移植术 ,才能使循环和呼吸疾患得到根本解决[1] 。我院于 2 0 0 0年 4月 2 6日成功地为 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施行了心肺联合移植术 ,术后患者健康生存83d。现将该例患者手术有关护理分析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 ,男性 ,31岁 ,心悸 ,活动后气促、紫绀 2 0余年 ,晕厥伴咳血 ,加重四月…  相似文献   

15.
1991- 6~ 2 0 0 1- 10我们共抢救了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心搏骤停 12例。初级复苏成功9例 ,死亡 4例。现就患儿术后早期心搏骤停诱因、预防措施和抢救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2例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早期发生心搏骤停 ,男 7例 ,女 5例。年龄 2 5~ 10岁 (平均 3 2 5岁 ) ,3岁以下7例 ,术前 9例右心导管检查均证实为中、重度肺高压 ,平均肺动脉压 4 6 5~ 6 4 5mmHg ,平均 5 1 8mmHg,肺血管阻力为 6 5 7~ 15 6 3kPa·s/L(平均 97 3kPa·s/L)。室缺 2例 ,室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3例 ,室缺合并房缺…  相似文献   

16.
1例右肺移植并室缺修补术后患者呼吸功能的支持与监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行同种异体右单肺移植并同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呼吸功能的支持与监护的体会。包括压力控制通气中加强呼吸监测,掌握脱机指征,气道湿化及呼吸机管道消毒;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吸痰管吸痰中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血氧饱和度监测;体位及体疗;重视心理护理等。结果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李颖  翟立红张岩 《现代护理》2007,13(26):2513-2514
目的 通过分析3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症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对策,以期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4年收治的3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症患者.结果 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2例,1例产后产妇突然死亡,2例产后恢复良好.结论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母儿预后很差,加强监护尽最大努力保护母儿的生命安全.全面、正确、有效地护理对策有助于使患者平稳度过围产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3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症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对策,以期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4年收治的3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症患者.结果 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2例,1例产后产妇突然死亡,2例产后恢复良好.结论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母儿预后很差,加强监护尽最大努力保护母儿的生命安全.全面、正确、有效地护理对策有助于使患者平稳度过围产期.  相似文献   

19.
正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VSD)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数的20%以上[1],早期发现及个体化治疗,可有效避免多种并发症,提高预后及生存率[2]。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s syndrome, ES)是指各种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肺血管阻力升高,使肺动脉压力达到或超过体循环压力,导致血液通过心内或心外异常通路,产生双向或反向分流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3]。一旦发生艾森曼格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性,39岁,因胸闷间断发作,呼吸困难4d收入院.患者25 d前患者曾因左侧股骨颈骨折于外院行柯氏钉固定手术治疗.查体:T36.9℃;P 115次/min;R 18次/min;BP 120/86 mmHg(1 mmHg =0.133 kPa),半卧位,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指甲黏膜青紫,心率115次/min;两肺呼吸音粗.影像学检查:(1)急查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显示,右心增大,由下腔静脉向右房内延伸不规则长条形血栓,随心脏舒缩摆动,主肺动脉远端内及左、右肺动脉近段可见血栓,三尖瓣中度反流,根据三尖瓣反流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为55 mmHg,中度肺动脉高压,主肺动脉及其分支增宽.(2)双下肢静脉彩超示,左下肢胫后静脉及肌间静脉血栓.(3)急查CT肺动脉造影(CTPA)示,双侧肺动脉主干及部分分支充盈缺损,符合肺动脉栓塞(图1、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