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图法分类号R975.2兰索拉唑(lansoprazole)是继奥美拉唑之后一种新的质子泵抑制剂。两者结构相似,为苯并咪唑衍生物,均能强有力地抑制胃酸分泌,而不受刺激胃酸分泌的各种始动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兰索拉唑作用机理、药动学、药效学、临床应用及评价...  相似文献   

2.
兰索拉唑(Lomsoprazole)是继奥美拉唑(Omeprazole)之后的新型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细胞H+-K+-ATP酶而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我们采用不同剂量(15mg与30mg)的兰索拉唑(天津武田公司生产)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相似文献   

3.
兰索拉唑是奥美拉唑后的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它能够抑制H+-K+-ATP酶的活性,干扰胃壁细胞中H与小管内的K的交换,从而有效减少胃酸的分泌,是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认可、抑酸疗效最好的药物。随着临床使用量的大幅提升,其用药合理性也更加需要关注。存在不合理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现象,医师在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时,应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治疗指南,避免无明确适用症用药。  相似文献   

4.
林勤 《吉林医学》2012,(30):6580
目的:对比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因消化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各48例,奥美拉唑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兰索拉唑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结果:两组药物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兰索拉唑组胃液内pH值升高程度高于奥美拉唑组,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兰索拉唑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相当,兰索拉唑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和阿奇霉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94例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随机分成兰索拉唑(30 mg/d)加阿奇霉素(0.6g/d)组和兰索拉唑(30mg/d)组治疗4周.结果兰索拉唑加阿奇霉素组溃疡愈合率(94.1%)与兰索拉唑组(90.7%)无显著性差异.但停止治疗后兰索拉唑加阿奇霉素组累积复发率却显著低于兰索拉唑组(P<0.05),兰索拉唑加阿奇霉素组半年和1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2.8%和35.9%,而兰索拉唑组为38.7%和71.0%.兰索拉唑加阿奇霉素组HP清除率(84.3%)及半年和1年根除率(43.6%、20.5%)均显著高于兰索拉唑组(P<0.05).结论兰索拉唑加阿奇霉素根除HP是溃疡复发率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研究兰索拉唑与抗生素联合对酒精型消化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128例,将其随机分为药物联合组与单用兰索拉唑组,每组各有患者64例。单用兰索拉唑组患者给予单独兰索拉唑治疗;药物联合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抗生素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效果、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进行对比。结果:药物联合组患者治疗总疗效跟单用兰索拉唑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相比较:药物联合组高于单用兰索拉唑组P0.05。结论: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应用兰索拉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虽然单独兰索拉唑也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清除幽门螺杆菌,但两种药物联用后在这方面疗效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和阿奇霉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94例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随机分成兰索拉唑(30 mg/d)加阿奇霉素(0.6g/d)组和兰索拉唑(30mg/d)组治疗4周.结果:兰索拉唑加阿奇霉素组溃疡愈合率(94.1%)与兰索拉唑组(90.7%)无显著性差异.但停止治疗后兰索拉唑加阿奇霉素组累积复发率却显著低于兰索拉唑组(P<0.05),兰索拉唑加阿奇霉素组半年和1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2.8%和35.9%,而兰索拉唑组为38.7%和71.0%.兰索拉唑加阿奇霉素组HP清除率(84.3%)及半年和1年根除率(43.6%、20.5%)均显著高于兰索拉唑组(P<0.05).结论:兰索拉唑加阿奇霉素根除HP是溃疡复发率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嗜乳酸杆菌制剂(乐托尔)联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顽固性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Hp顽固性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兰索拉唑三联疗法、乐托尔联合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10天。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兰索拉唑三联组和乐托尔联合兰索拉唑三联组Hp清除率分别为94.8%和97.56%,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然而,兰索拉唑三联治疗组中,1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乐托尔联合兰索拉唑三联组(4例)(P<0.05)。结论乐托尔联合兰索拉唑三联治疗方案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Hp清除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因此,为顽固性Hp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兰索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壁细胞质子泵H~+/K~+ATP酶的活性,而有力并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其抑制胃酸分泌明显优于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且还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现将同期单用上述三种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各50例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刘菲,陆玮(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消化科200040)兰索拉唑(lansoprazole)系作用于壁细胞的H+K+ATP酶,抑制酸分泌最后步骤的质子泵。我们于1995年2月~7月底应用兰索拉唑治疗37例十二指肠球溃疡。对象...  相似文献   

11.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目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埃索美拉唑是新一代PPI,其控制胃酸分泌的能力比其它PPI作用更强、更快,且持续时间更长,用于治疗RE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观察旨在通过埃索美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RE的疗效比对,探索埃索美拉唑治疗RE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胡志明  郑洪裕 《当代医学》2007,(17):135-136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目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埃索美拉唑是新一代PPI,其控制胃酸分泌的能力比其它PPI作用更强、更快,且持续时间更长,用于治疗RE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观察旨在通过埃索美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RE的疗效比对,探索埃索美拉唑治疗RE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韩烨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9):926-927
自质子泵抑制剂(PPIs)临床应用以来,胃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进入了新的时期。雷贝拉唑是继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后的新型苯丙咪唑取代剂,为壁细胞尖端分泌膜内质泵(即质子泵)的强抑制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应用兰索拉唑30mg,1天1次及奥美拉唑20mg,1天1次,治疗4周。结果:兰索拉唑组在缓解腹痛及耐受性方面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结论: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均对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缓解率,且耐受性好。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黄昕  刘明华 《当代医学》2014,(10):138-139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寮步医院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兰索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n=60)。兰索拉唑组: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等。结果兰索拉唑组有54例愈合,4例好转,2例无效。奥美拉唑组有47例愈合,8例好转,5例无效。兰索拉唑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明显比奥美拉唑组好(P<0.05)。兰索拉唑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1.7%)比奥美拉唑组(81.7%)高(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达喜、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及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方法随机将40例具有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的患者(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例,复合性溃疡1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兰索拉唑、达喜;对照组单用兰索拉唑治疗。两组同时应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胃镜下粘膜修复情况综合评价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兰索拉唑、达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及粘膜修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Hp根除率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兰索拉唑、达喜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Hp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别以埃索美拉唑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埃索美拉唑镁、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为基础进行治疗,对比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5周以及治疗后12~24个月的长程维持治疗期内罹患BE的发展变化情况。结果:埃索美拉唑镁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抑制情况和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状缓解情况均优于奥美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P=0.019,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BE的直接治疗作用方面,相对于奥美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埃索美拉唑镁组在治疗后化生长度缩减率(P=0.028 2)、化生面积减小率(P=0.022 6)、鳞状上皮检出率(P=0.001)、混杂上皮检出率(P=0.003)等评价指标上显示其疗效占优;对BE的预防作用方面,通过对比治疗后检出化生程度加剧的病例数(检出率)等指标,埃索美拉唑镁组与奥美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不良反应发生的监测情况,埃索美拉唑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奥美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P=0.013),显示其安全性较高。结论:基于埃索美拉唑镁的治疗方案更加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可以更好的控制Hp感染,抑制胃酸分泌,缓解、消除GERD对食管黏膜上皮的侵蚀,促进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病变组织的修复,遏制了BE向食管腺癌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酒精型消化性溃疡应用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酒精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组有55例患者。奥美拉唑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兰索拉唑组应用兰索拉唑治疗。治疗1周,比较两组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疗效;腹胀、反酸、腹痛消失时间、幽门螺杆菌清除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兰索拉唑组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疗效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兰索拉唑组腹胀、反酸、腹痛消失时间、幽门螺杆菌清除时间短于奥美拉唑组,P0.05;兰索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酒精型消化性溃疡应用兰索拉唑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可加速症状消失,加速幽门螺杆菌清除,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李永超 《吉林医学》2012,33(25):5457-5458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胃炎(CG)和PU并携带Hp阳性患者13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69例,予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1周后,续单予兰索拉唑治疗7周;对照组63例,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1周后,续单予兰索拉唑治疗7周。结果:两组在Hp根除率及溃疡的愈合与症状的缓解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同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30例和奥美拉唑组32例进行治疗。结果兰索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96.8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兰索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奥美拉唑组(3.13%)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兰索拉唑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有效药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