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盛红艳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464-2465
目的比较铅作业工人和非铅作业工人血铅、尿铅浓度、红细胞锌原卟啉和血常规的差异,探讨铅作业工人红细胞锌原卟啉和血铅、尿铅浓度的相关性。方法以蓄电池企业的252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铅组,电子厂205名非铅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铅、尿铅浓度、红细胞锌原卟啉和血常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接铅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和红细胞、血小板则无差异(P0.05),接铅组红细胞锌原卟啉、血铅、尿铅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尿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系数(r)=0.166,血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系数r=0.406。结论长期接触铅可导致血铅、尿铅浓度和红细胞锌原卟啉升高,血红蛋白降低,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无明显影响,血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性较尿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2,4,6-三硝基甲苯(TNT)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为高原环境因素与TNT交互作用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选择海拔2 300 m地区某硝铵炸药厂接触TNT的生产工人184名为接触组,另选同厂不接触TNT的生产工人127名为对照组,分别对工人进行包括血常规等项目的 职业健康检查,并对工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 2000-2005年被调查的工厂工作场所空气质量TNT浓度均值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接触组血红蛋白低下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长期接触低浓度TNT可对作业工人产生慢性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1270名铅接触工人的血细胞参数,了解职业铅接触对工人造血系统的影响以及血细胞参数的变化.方法 以1270名职业接触铅工人为接触组、696名非铅接触工人为对照组,将2组的血细胞参数进行比对分析.血细胞参数的测定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 接触组的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数目、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红细胞数目P<0.05,其余检测项目P<0.01).接触组贫血25人(1.97%),对照组贫血1人(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铅作业工人的多项血细胞参数发生变化,有贫血倾向.  相似文献   

4.
含苯胶水对制鞋工人血象及血清ALT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接触三苯胶(含苯、甲苯、二甲苯溶剂的胶水简称三苯胶)和混合胶(含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酮、乙酸乙酯、氯仿溶剂的胶水简称混合胶)对作业工人血象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的影响。对某大型外资鞋厂长期接触三苯胶和混合胶的作业工人分为2组,接触三苯胶组352人,接触混合胶组288人,另选择该厂行政人员102人作为对照组,对3组人员进行血常规检查和血清ALT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接触三苯胶组和接触混合胶组白细胞、红细胞降低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降低和血清ALT活力偏高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偏低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触三苯胶和接触混合胶组比较,血象和血清ALT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长期接触三苯胶和混合胶都可导致作业工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血清ALT活力偏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某橡胶厂1,3-丁二烯(BD)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选择该厂BD作业人员200名作为接触组,同厂不接触BD的锅炉工人和行政人员89名作为对照组,比较接触组和对照组血常规主要指标水平。结果表明,接触组肝功能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B超异常率(脂肪肝、肝血管瘤、肝囊肿和胆石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心电图、高血压、高血脂、肾和胆囊B超异常、尿血阳性和白细胞降低(低于4.0×109/L)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或者女性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压积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BD导致工人血红蛋白含量增高,男女工人均如此,男性更为明显。提示,长期接触低浓度BD,对身体各项指标的影响不大,但可引起血红蛋白含量升高,原因尚待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血常规检查作为职业接触噪声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基础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对2015年在秦皇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接触职业噪声工人1 281例,采用全自动血红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控制。结果白细胞降低率男性为2.67%,女性为6.41%;红细胞异常率男性为0.27%,女性为1.92%;血红蛋白降低率男性为0.18%,女性为6.41%;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5、8.05和57.36,P0.05或0.01)。血红蛋白升高率男性为24%,女性为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2,P0.01)。白细胞增高率、血小板增高率与降低率在不同性别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白细胞增高率与降低率、红细胞异常率、血红蛋白降低率与升高率、血小板增高率与降低率在各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触职业噪声人群职业健康检查仍可将血常规作为基础检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低浓度铅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为预防铅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电子玻璃有限公司熔配、锥成型车间2005年从事铅作业工人139名职业性健康体检资料及作业环境卫生检测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并与该企业136名未接触铅的行政后勤人员体检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在铅烟、铅尘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情况下(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容许浓度TWA为0.03 mg/m3),接触组采集的尿样中尿铅含量最高为0.05 mg/L,均低于国家尿铅职业接触限值(0.07 mg/L)。接触组神经衰弱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记忆力下降、疲劳及多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组血压偏高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接触组白细胞偏低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偏低检出率尽管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浓度铅引起作业工人白细胞降低,但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值影响不大。结论低浓度铅同样会对作业工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系统造成影响。应加强作业环境治理,降低生产环境铅浓度。另外,要加强个人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职工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减轻铅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徐鹏 《职业与健康》2013,29(4):432-434
目的 探讨制鞋业苯接触对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作用为制定苯中毒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南通市某制鞋企业接触苯作业的工人246人作为接触组,不接触苯作业的行政人员160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神经衰弱症状、血常规、心电图、B超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苯接触组神经衰弱症状(头晕、头痛,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人数分别为9.3%、7.7%、8.5%、6.9%,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心电图异常率为40.2%,显著高于对照组为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B超异常率为4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检出率为13.8%,显著高于对照组(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鞋业苯作业工人多个系统均可出现比较明显的职业危害,需要加强职业危害健康教育和职业健康监护,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二硫化碳(CS2)接触对作业工人血常规各指标的影响,提出职业健康监护行动水平的建议。方法收集某化纤厂2004—2011年间工作场所空气中CS2浓度或作业工人个体接触CS2浓度的检测资料,并对3 423名接触CS2的作业工人血常规指标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作业工人接触CS2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2~41.0mg/m3,几何均数为2.38mg/m3。其中1 752名作业工人接触CS2的浓度为0.2~2.5mg/m3(≤2.5mg/m3为A组);638名作业工人接触CS2的浓度为2.6~4.8mg/m3(2.5mg/m3并≤5mg/m3为B组);1 033名作业工人接触CS2的浓度为5.1~41.0mg/m3(5mg/m3为C组)。男性红细胞异常率C组高于A、B两组,血红蛋白异常率随CS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异常率在A、C两组之间及B、C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女性血常规各指标异常率随CS2浓度的变化无明显规律,各浓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岁年龄段血红蛋白异常率随CS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且在A、C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a工龄段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异常率均随CS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红细胞异常率A、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红蛋白异常率A、C两组及B、C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议在对CS2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时,执行CS2浓度为2.5mg/m3的行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吕敏 《职业与健康》2011,27(9):986-987
目的了解铅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影响,分析尿铅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关系。方法对202名铅作业工人和213名对照人群进行尿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检测。结果铅作业组的尿铅≥0.34μmol/L的占70.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铅作业组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同性别对照组(男性P<0.01,女性P<0.05);铅作业组红细胞与同性别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红蛋白与尿铅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长期职业接触铅可引起尿铅含量增高和血红蛋白降低含量,血红蛋白含量与尿铅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对比支原体肺炎患儿与正常患儿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其差异性,探讨其在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效率。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8名、女性22名,另选正常儿童5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3名、女性22名,分别对两组入选儿童进行血常规检测,统计并分析各监测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两项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的红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血红蛋白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单核绝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常规检测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其有助于初步了解患儿病情,该方法操作简便、用时短且经济性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广东省惠州市某核电站检修工人血细胞计数变化风险。方法以惠州市某汽车公司269名工人为对照组,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设计回顾评价2012与2018年102名核电站检修工人间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改变情况。结果研究期间核电检修工人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均升高(P0.01),汽车工人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均升高(P0.05)。以汽车公司工人为参照,核电检修工人白细胞异常升高率RR值为1.98(95%CI:0.70~5.56);核电检修工人血小板异常升高率RR值为1.76(95%CI:0.51~6.10)。研究期间两组人群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异常降低例数均不超过1例。核电站检修工人各血细胞数改变情况与汽车公司工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电检修工作不会增大工人血细胞计数变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袁文菊  张本延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223-1226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铅作业工人肾结石患病率以及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以某蓄电池企业222名铅作业工人为观察组,以某卷烟厂的854名工人为对照组。采用B超检查2组工人是否患肾结石,并按性别和不同年龄分组比较肾结石患病率有无差异。用三分类血球计数仪检查观察组工人血液中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检测该蓄电池厂空气中的铅烟和铅尘浓度。结果空气中的铅尘和铅烟超标率分别为62.5%和80%。观察组30~49岁男性肾结石的患病率明显高对照组(P〈0.05)。观察组20~29岁男性肾结石的患病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女性肾结石的患病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观察组男性红细胞计数的中位数是5.37×10^12/L,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的上限值(P〈0.05)。观察组男性的血红蛋白含量和女性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与正常参考值范围的上限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49岁男性接触铅可以使其患肾结石的概率增高,并使其红细胞计数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苯系物作业工人血象特征,了解苯系物对作业工人血液系统的危害现状。[方法]使用东亚Xi-1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接触组(接触苯系物)和对照组(非接触苯系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值以及异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苯系物作业工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P<0.01)平均水平较对照组低;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触苯系物对人体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等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铬酸盐职业接触对血常规的影响,并分析血常规与铬酸盐接触水平的相关性,以判断血常规作为铬酸盐健康监护指标是否可靠且有效。方法选定某工厂115名铬酸盐生产工人作为接触组,无铬酸盐接触的健康成人6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周围血采集、个体空气滤膜采样,检测血常规、红细胞铬和空气铬;比较2组血常规的差异,并分析接触组血常规与红细胞铬、空气铬的相关性。结果接触组和对照组空气铬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7.51±33.25)、(0.16±0.15)μ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白细胞数(W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中间细胞数(MXD#)、中间细胞比例(MXD%)显著高于对照组;接触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数(PLT)均与空气铬、红细胞铬显著相关。此外,根据血常规的参考限值划分,接触组发生血常规异常的危险度是对照组的11.35倍。结论铬酸盐接触使Hb与RBC之间的比例(Hb的含量与红细胞的数量、体积之比)升高,并且可能通过白细胞、中间细胞、淋巴细胞的变化而影响接触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常州市武进区苯接触在岗职工血常规异常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苯所致的职业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苯接触工人健康体检资料,并对其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3 552名苯接触在岗职工纳入分析,共检出血常规异常417人,异常率11.74%.其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异常分别为143人(4.03%)、144人(4.05%)、9人(0.25%)、168人(4.73%)和102人(2.87%).女性的血常规异常率(19.54%)高于男性(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34,P<0.01);随着年龄增加血常规异常率逐渐增加(x2趋势=15.73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女性、工龄和行业是苯接触作业在岗工人血常规异常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苯接触作业在岗职工的血常规异常率较高,应重点关注女性、工龄长、年龄大以及制造业岗位工人的血常规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苯及其同系物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不同浓度苯及其同系物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作业场所的苯及其同系物的浓度进行测定,并对在岗期间的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结果]高浓度接触组以神经衰弱、皮肤粘膜刺激为主要表现的不良症状检出率高于低浓度组和对照组(P<0.05和P<0.01),高浓度接触组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平均值低于低浓度组及对照组(P<0.01);低浓度接触组的头晕、睡眠障碍、记忆减退、胸闷等症状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其他各项异常症状检出率相近(P>0.05),但血红蛋白、血小板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接触不同浓度苯及其同系物对作业工人神经系统及造血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长期接触会严重影响作业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草甘膦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一接触草甘膦原药的男性作业工人27名为接触组,同地域非职业接触工作人员27人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工人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7,P0.01);红细胞分布宽度CV(Z=1.99,P=0.04)、平均血小板体积(Z=2.33,P=0.02)、血小板分布宽度(Z=2.03,P=0.04)、大型血小板比率(Z=2.28,P=0.0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工人直接胆红素(Z=2.91,P0.01)、白球比(Z=2.06,P=0.04)、天冬氨酸转氨酶(Z=2.35,P=0.02)、葡萄糖(Z=2.31,P=0.0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工人肌酐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6,P=0.02);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甘膦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机体的造血功能,长期接触有可能导致贫血。草甘膦可能会对肝细胞产生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沥青烟作业工人肝肾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沥青烟作业工人肝肾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择接触沥青烟工人51名为观察组,选择该厂非沥青烟作业工人50名为对照组,进行肝肾功能指标检查.结果 观察组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分别为(43±23)u/L、(22±9)μmol/L、(5.9±3.1)μmoi/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LT、A/G、TBIL、DBIL、IBIL的异常率分别为43.1%、15.7%、31.4%、29.4%、52.9%,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α1-球蛋白(a1-MG)的异常率分别为19.6%、74.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沥青烟可能引起作业工人肝肾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铅作业工人红细胞锌原卟啉(ZPP)含量及其与血红蛋白(Hb)、血铅(Pb)的关系。方法:采用血液荧光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371名铅作业工人进行红细胞锌原卟啉、血红蛋白及血铅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铅作业工人血锌原卟啉、血铅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工人血锌原卟啉与血红蛋白、血铅均有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309和0.314。结论:血锌原卟啉是铅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的敏感指标,对职业性铅中毒的早期筛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