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柔性辊连续成形是一种新型的曲面成形技术。文章对柔性辊连续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柔性辊曲率对纵向曲率的影响,以及下压量对横向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柔性辊曲率增大时,成形件横向曲率增大,同时纵向曲率也随之增大。下压量增大时,成形件纵向曲率增大,同时横向曲率也随之增大。下压量对横向曲率影响较小,柔性辊曲率对纵向曲率的影响很大。对不同成形条件下柔性辊连续成形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通过双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进行测量分析,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2.
针对辊弯成形过程中因弯曲角度分配不合理出现的应变集中,从而引起扭曲、角部褶皱、边角裂纹和撕裂等缺陷,提出优化弯曲角度分配函数的辊弯成形工艺技术,即依据压型板的截面形状选择优化函数参数及确定成形道次。量化型材断面立边端部水平面的投影轨迹三次曲线,利用曲线函数对弯曲角度合理分配,研究板材在成形道次间的最大等效应变,同时研究了不同板材材料对辊弯产品的影响。通过理论模拟和实验验证最优弯曲角度分配函数。板材厚度为1. 0 mm时,6061铝合金成形道次间等效应变最大值比Q235钢低0. 04%,说明板材材料性能对辊弯成形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三维曲面连续辊压成形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板材成形技术,通过一对可弯曲辊及其形成的辊缝即可实现双向曲率的板料成形。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连续辊压过程中板材的最大压缩率和板材厚度对起皱缺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最大压缩率过大时,凸曲面件中间部位与鞍形件边缘易产生起皱缺陷,起皱程度随最大压缩率增加而增大。增大板材厚度,对失稳起皱具有抑制作用。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利用PRO CMM光学追踪器对实验件进行三维型面测量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单轴变截面辊弯成形机为平台,进行变截面辊弯成形试验研究,完成了U型断面3种类型的变截面辊弯成形样件;对样件出现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其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改进与设计变截面辊弯成形试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塑性工程学报》2015,(4):44-48
基于ABAQUS/Explicit显示动力模块对DP980高强钢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板材成形后的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及截面厚度的分布特点,并进行安全校核。获得了轧辊成形力与板材的回弹量,为轧辊设计提供了依据。通过实验验证了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工艺的可行性及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三维变截面辊弯成形时,辊组共轭空间曲线扫出空间曲面时仅能控制该曲线上的一点,存在非控制区,因此造成变截面辊弯过程中底部腹板具有"自由变形区",出现成形缺陷。基于双齿条单齿轮轴系结构的三维变截面辊弯成形装备,提出缺陷控制方法,并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缺陷优化仿真模型。针对DP980双相钢材料进行某汽车构件成形全流程有限元仿真,获得板材成形过程中复杂的变形规律、轧辊成形力与回弹预测。仿真结果表明,缺陷控制方法效果明显,成形件质量较好。通过成形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缺陷控制的有效性,成形质量与仿真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利用有限元分析通用软件MSC.Marc对变截面U型材辊弯成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本文对变截面辊弯成型仿真采用轧辊轴向加工技术(代替法向加工技术),对角度连续变化的变截面U型材分别进行立辊加工和平辊加工成型模拟分析。得出结论揭示了平辊加工和立辊加工对变截面型材在90°折弯变形时产生的影响,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丽英 《锻压技术》2016,(10):113-117
针对棒材二斜辊矫直机单向和双向反弯辊形曲线选择问题,以分段曲率旋转反弯矫直理论为基础,利用MSC.MARC软件对两种辊形曲线对应矫直过程进行建模和有限元模拟,通过对后处理结果中棒材表面摩擦特性、应力、塑性应变、矫直力等参数的对比,较详细地阐明了单、双向反弯辊形对应的矫直机理、矫直过程的特点及各自的优缺点。为验证模拟结果,分别在小型二斜辊矫直试验机上对两种辊形曲线情况下的矫直精度、棒材表面质量及矫直力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对比,现场试验数据较好地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结果。并通过总结模拟和试验结果提出若干以棒材用途和生产成本控制为导向的辊形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强钢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冷弯型钢,辊弯加工中回弹也就成了辊型设计的难点之一。文章建立了U形型钢辊弯成形回弹的有限元模拟模型,并验证了该模拟建模是可靠的。同时基于该模拟建模方法,探讨了各材料参数及工艺参数对高强钢(屈服强度300MPa~600MPa)辊弯加工产生回弹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材料参数中随着屈服强度和强化系数的增加,产生的回弹明显增加;而随着强化指数和厚向异性系数的增加,产生回弹变化不明显;在工艺参数中随着弯曲角增量的增加,产生的回弹减小;随着机架间距增加,产生的回弹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双直立锁边板的辊弯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成形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成形后锁边板的等效应力分布情况,而后又对边部纵向应变、弯角处厚度、沿宽度方向横向应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了锁边板成形过程中的规律,并通过将横向应变最大值与理论值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板厚、道次间距、下辊半径、成形速度对锁边板回弹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板厚对锁边板回弹的敏感性较大且不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其他三个因素对回弹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为进一步对锁边板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钢厂宽厚板的大量上线,宽厚板轧机前后回转辊道辊的堆焊复合制造以及使用寿命的提高,越来越成为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的研究重点.依据5m 宽厚板轧机前后回转辊道辊使用工况,选择了自行研制的YJ012-S作为打底层和YJ126-S药芯焊丝作为工作层堆焊材料,用自动埋弧堆焊工艺对回转辊道辊进行堆焊制 造.堆焊工艺包括焊前,焊接过程中控制层间温度和焊后热处理等手段对回转辊道辊进行堆焊复合制造,堆焊制造后的回转辊道辊,其强度、耐磨性和抗热疲劳性能在实际生产线上运行考核,完全可以满足回转辊道辊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开发中的冷弯成形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弯成形具有成本低、可加工复杂截面的型材等优点,所成形的冷弯件在汽车、家具和建筑等领域的应用逐年增长。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对工件轻量化和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具有独特的高生产效率、高成材率优点的改进冷弯成形新工艺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了最新研究的5种冷弯成形工艺,包括三维成形技术、非等厚辊弯成形技术、分枝辊弯成形技术、局部加热成形技术、热辊弯成形技术。前3种新冷弯成形工艺充分利用冷弯成形中逐道次成形的工艺特点,丰富了冷弯件的截面形状,打破了冷弯件的等截面、等厚度的固有概念。剩下两种新冷弯成形工艺直接改变了冷弯成形工艺在常温下成形的传统概念,使高强钢材料在冷弯成形工艺中应用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13.
《塑性工程学报》2015,(3):116-120
针对普通四辊轧机因磨削不良而造成的轧辊呈现锥形缺陷而影响成品带钢板形精度的问题,充分考虑到四辊轧机设备与工艺特点,建立了一套适合于四辊轧机轧辊锥形缺陷对板形的影响模型及其治理技术,并以某1420冷连轧机组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不同情况下轧辊锥形缺陷对板形的影响及其治理效果。结果表明,轧辊锥形缺陷所带来的附加板形均为单边浪,通过优化倾辊量可有效治理轧辊锥形缺陷引起的附加浪形,为企业板形的高精度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孟鑫  王宗彦  郑江 《锻压技术》2013,38(2):175-178
传统的零件冷弯成形设计方法存在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反求工程的含义、原理、特点及目前的研究动态,提出了基于反求工程技术设计的冷弯成形轧辊理论,以一种复杂截面冷弯型钢轧辊为例,对零件冷弯成形的变形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叙述了AutoCAD系统冷弯型钢的设计方法,设计考虑了成形过程中辊轮的布置以及轧辊尺寸的确定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宝钢支撑辊的使用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一鸣 《轧钢》2004,21(1):55-58
介绍了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5套板带轧机的支撑辊使用环境、使用技术和使用水平 ,指出适用的轧辊材质和性能、合理可控的换辊周期、优化的配辊和磨削技术 ,以及完善的无损检测是轧辊使用和维护的关键。并对支撑辊使用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钛合金筒形件采用常规滚弯工艺成形时存在的直边长、质量不稳定、加工周期长等问题,选取典型航天产品进行钛合金两轴柔性滚弯工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两轴柔性滚弯成形能力强,无需多次滚弯,且得到的工件直边短,单个钛合金筒形件成形周期可控制在1 min以内;两轴柔性滚弯技术中,超弹性材料的应用提高了钛合金成形精度,得到的试验件...  相似文献   

17.
轧辊堆焊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而被国内外广泛采用,研发优质、高效、低耗、灵活、清洁的先进堆焊技术,是我国轧辊堆焊的必然趋势。从轧辊堆焊的设备、材料和工艺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轧辊堆焊的现状,指出我国现有的堆焊设备中改装设备多专用设备少,自动化程度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堆焊用焊接材料存在系列化程度低、品种少、严重依赖进口等问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焊材是发展方向;堆焊工艺方面,应发展堆焊工艺专家系统,以提高堆焊工艺水平,缩短工艺试验时间。  相似文献   

18.
涡流检测技术在宝钢热轧轧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学雄  陶军  黎润民  董小明 《轧钢》2004,21(5):65-67
介绍了轧辊涡流检测仪的工作要求、设备组成和使用方法,指出对轧辊进行涡流检测可防止爆辊,减少轧辊磨削量。  相似文献   

19.
戴建树 《电焊机》2007,37(9):62-64
在分析了以往焊补的轴颈在使用较短时间内产生裂纹和断裂原因的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了从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确保焊缝质量入手,采用细焊丝、小线能量CO2气体保护焊堆焊轴颈磨损面的工艺和操作要点.使用结果表明:该焊接工艺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轴颈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疲劳裂纹和疲劳断裂的技术问题;较以往焊补的轴颈使用3~5个月就产生裂纹甚至断裂相比,提高了其使用寿命3.6~6.0倍;仅计算提高修复后轴颈的使用寿命和延长其再次修复的时间,对制糖企业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VC轧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一套针对VC轧机的板形控制数学模型,并以板形为优化目标函数,提出一套新的辊型曲线设计方法,设计出合适的工作辊与支承辊辊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提高了轧机的板形控制效果,改善了板形质量,降低了双边浪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