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T_(10)~L_3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无神经损伤T_(10)~L_3胸腰椎骨折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统计两组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s角。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比,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T_(10)~L_3胸腰椎骨折可缩短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轻,且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Cobb’s角与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行4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比较2组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开始活动时间明显减少;术后1 d、7 d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作用显著,可缩短病程,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吴昊 《河北医学》2016,(6):936-939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实施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对照组使用传统术式,对比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及术后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功能障碍指数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影像学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临床疗效良好,手术情况及术后康复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6例,依据手术方法差异性均为两组。接受开放性手术内固定术治疗的33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的33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疼痛评分和术中出血量较比参照组更优,数据统计后P0.05。研究组患者的椎体前、后缘高度以及后凸Cobb角较比参照组较优,但组间数据统计后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予以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更具优势,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疼痛,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无神经损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72例,其中对照组36例使用传统开放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微创组36例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Cobb’s角改变、术后腰背部疼痛等指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Cobb’s角及伤椎前高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具有切口小、手术创伤小、出血少、肌肉关节后方的血管网破坏少等优势,且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手术治疗单节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6例单节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椎弓跟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术后1周、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4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2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相近,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减轻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路岚超  孙磊  段晓敏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12-351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许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脊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0.73±14.89)min,术中出血量为(20.32±8.51)mL。术后1个月患者后凸Cobb角小于术前,椎体前缘压缩率、后缘压缩率均低于术前(均P<0.05);术后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均P<0.05)。结论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升脊椎功能。  相似文献   

8.
徐修磊 《当代医学》2021,27(29):80-82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MIPPSO)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行MIPPSO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各30例.比较两组术中相关指标、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周,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MIPPSO手术的疗效较传统开放式手术更显著,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等优势,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微创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8月-2018年8月期间5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固定术,观察组则实施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机体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于手术前2组患者的数据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等特点,同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襄阳市中医医院骨科诊断为胸腰椎段脊柱骨折且适宜行手术的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38例(观察组),接受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3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凸Cobb's角、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在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微创、疼痛轻、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