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42例败血症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40例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新生儿血清IL-6和PC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中IL-6和PCT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联检测IL-6和PCT的灵敏度要显著高于单独检测IL-6和PCT(P<0.05),但特异度较低,准确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IL-6和PCT(P<0.05)。结论:联合检测IL-6和PCT可以有效检测新生儿败血症,检出率较单项指标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在偃师市中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4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者为观察组,58例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PCT、SAA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SAA水平,以导管血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清PCT、SAA水平联合及单项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PCT、SA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PCT检测,阳性66例,阴性66例;血清SAA检测,阳性65例,阴性67例;两者联合检测,阳性79例,阴性53例。血清PCT、SAA联合检测诊断敏感度(95.95%)、准确度(91.67%)均高于两者单项检测(79.73%、77.03%)、(83.33%、8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PCT、SAA联合检测诊断特异度与两者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PCT、SAA水平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呈异常升高趋势,两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临床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用感染性指标在血液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85例血液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1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均接受血清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比三项检测结果,并观察三项单项检测以及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情况。结果观察组hs-CRP、WBC、PCT水平较对照组来说均更高(P0.05)。观察组hs-CRP、WBC、PCT以及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对照组来说均更高,且观察组中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各单项检测来说均更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感染患者hs-CRP、WBC、PCT水平要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三项联合检验能够提高血液感染疾病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较高,可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9,(12):1729-173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感染性疾病新生儿84例,以及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40例(对照组)。将8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原检查分为细菌感染组(n=36)和非细菌感染组(n=48)。比较三组WBC、CRP、PCT水平及各指标对疾病的检出率,评估各指标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效能,并绘制分析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①三组WBC、CRP、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CPR、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WB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②WBC、CRP、PCT诊断细菌性感染检出率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P<0.05);③各指标诊断中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最高,PCT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均最高;④ROC曲线显示,PCT指标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AUC最大(P<0.05)。结论:降钙素原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效能较高,各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患儿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手足口病(HFMD)继发细菌感染患儿检测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HFMD初诊患儿100例,根据其有无细菌感染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为HFMD未并发感染组,研究组为HFMD继发细菌感染患儿,对比分析检测两组的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研究组患儿的hs-CRP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CT、hs-CRP和IL-6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研究组PCT、hs-CRP和IL-6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2、0.764和0.833,临界值为0.062 ng/m L、10.490 mg/L和15.870 pg/m L,诊断的特异度为95.5%、79.9%和72.1%,灵敏度为82.1%、73.9%和85.1%。PCT的特异度最高,诊断价值最大,IL-6的灵敏度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HFMD继发细菌感染患儿的诊断中,HFMD继发细菌感染患儿PCT、hs-CRP和IL-6水平均增高,根据ROC曲线显示PCT的特异度最高,诊断价值最大,IL-6的灵敏度最高,三个指标均可以作为诊断标准,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应用及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综合比较3组新生儿PCT、hs-CRP及WBC水平;综合比较PCT、hs-CRP、WBC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新生儿PCT、hs-CRP、WBC水平较高(P0.05),而细菌组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P0.05);与单一诊断比较而言,联合诊断检测精确率更优(P0.05)。结论 PCT、hs-CRP、WBC可以有效检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上采取三者联合检测诊断精确率更优,因此,在临床中能够大力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联合检测在胎膜早破孕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同期该院收治的足月正常分娩孕妇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PCT水平、IL-6水平,对两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足月PROM组、PPROM组PCT阳性率、IL-6阳性率及PCT和IL-6联合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绒毛膜羊膜炎PROM组的PCT阳性率、IL-6阳性率及PCT和IL-6联合阳性率均高于无绒毛膜羊膜PRO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T与IL-6检测是诊断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在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中的预测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在本院分娩的妊娠晚期GBS阳性孕妇103例的临床资料设为GBS组,另选取妊娠晚期正常孕妇40例设为对照组。抽取各组孕妇外周静脉血,取上层清液,应用免疫色谱法、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PCT和hs-CRP水平,根据检查结果对GBS组研究对象进一步完成分组,主要分为GBS带菌组、GBS亚临床感染组与绒毛膜羊膜炎组。比较各组孕妇血清PCT、hs-CRP水平,分析PCT联合hs-CRP检测诊断效能。结果:GBS组孕妇PCT、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带菌组、GBS亚临床感染组、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PCT、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组PCT、hs-CRP水平均高于GBS带菌组和GBS亚临床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联合hs-CRP检测诊断GBS感染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各单项检测方法。结论:妊娠晚期GBS感染孕妇血清PCT、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联合检测PCT与hs-CRP对预测宫内感染有重要诊断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儿感染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的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每组30例;另外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又分为重度脓毒症组和轻度脓毒症组,每组30例。另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相关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患儿血清PCT、hs-CRP,并统计WBC。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PCT、hs-CRP、WBC联合诊断对脓毒症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PCT、hs-CRP、WB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PCT、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23.3±3.3)μg/L比(2.2±1.0)μg/L,(41.1±2.2)mg/L比(22.0±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脓毒症组和重度脓毒症组PCT、hs-CRP和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脓毒症组PCT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脓毒症组[(23.0±1.9)μg/L比(2.4±0.3)μg/L,(45.5±2.9)mg/L比(17.7±3.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WBC诊断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的是PCT,其次是hs-CRP、WBC。PCT、hs-CRP、WBC诊断重度脓毒症、轻度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的是hs-CRP,其次是WBC、PCT。结论血清中PCT、hs-CRP、WBC联合诊断不同感染类型和不同严重程度的脓毒症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其中PCT诊断相比hs-CRP、WBC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检测对新生儿肺部感染的诊断意义,为新生儿肺部感染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收治的新生儿肺部感染患儿100例为观察组,同时间段正常新生儿100例为对照组,均行PCT、CRP、IL-6检测,比较两组新生儿各检测指标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各指标表达及联合检测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新生儿PCT、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指标检测中以单纯PCT敏感性83.0%、阴性预测值81.5最高,单纯IL-6特异性83.0%、阳性预测值80.9%最高;二联指标检测中以CRP联合IL-6敏感性93.0%、特异性82.0%、阳性预测值83.8%、阴性预测值92.1%最高;而PCT+CRP+IL-6联合指标检测敏感性98.0%、特异性91.0%、阳性预测值91.6%、阴性预测值97.8%与单一及二联指标检测相比均更高。结论:在新生儿肺部感染诊断中加强对PCT、CRP、IL-6等指标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联合检测利于疾病的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病案服务创新是病案工作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病案服务创新要做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单一服务向全面服务转变,由一般服务向深层次服务转变,从而更好地为医院各项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CBT)在强迫症(OCD)患者各亚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规律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强迫症患者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观察3、6个月。疗效评定分别运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自拟的自评好转程度量表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组31例,临床有效率70.9%,其中治愈率1.8%。单纯药物治疗组24例,临床有效率33.3%。Yale-Brown强迫量表在6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强迫症亚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和反复担心型)的疗效比较,怕脏型在治疗3个月末两组间自评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担心型在治疗6个月末两组间Yale-Brown强迫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检查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强迫症的亚型在治疗中的有效性次序为:反复担心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  相似文献   

15.
郭晓芬  程宇甫 《中国医疗前沿》2012,(13):91+86-91,86
文学是为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彰显着自身存在的价值。正如席勒所说:"审美是人性的完成"。文学和医学是两种互补的认识方式,文学可以说是医学的原动力。文学审美过程是促使医务人员自我完善的过程,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医务人员的医患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患者促排卵治疗的影响.方法:133例临床上有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的不孕患者通过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胰岛素及C肽释放实验,检出胰岛素抵抗(IR)患者81例.将81例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促排卵药、罗格列酮、罗格列酮与促排卵药合用,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比较三组用药前后及用药后三组间的Homa IR(胰岛素抵抗指数)、FFA(游离脂肪酸)、TNFα(肿瘤坏死因子)和排卵率的变化.结果:用罗格列酮治疗前后患者的Homa IR指数、血清FFA和TNFα明显下降(P<0.05).罗格列酮与促排卵药合用排卵率明显优于单用促排卵药(P<0.05)和单用罗格列酮(P<0.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促排卵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探索病案质检工作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莹 《中国病案》2008,9(6):16-17
目的通过探讨病案质检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达到提高病案质量,从而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方法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的理论知识,结合病案质检的实际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之中。结果改进了病案质检的工作模式,由单一质检转变为多元化工作模式。结论环节病历质量、终末病历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强化了临床的质量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脉象与血管容积图的关系,应用“BC-4型”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432例受检者(包括正常脉象和10种常见病脉)进行寸口脉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同步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脉象比较,种种病脉在寸口脉血管容积图上均显示出各种脉象的参数特征,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反映了不同脉象形成的心血管病理生理特点。提示寸口部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为各类病理脉象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化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死亡病案质量、医疗质量和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方法质量控制等有关人员参加死亡病例讨论,找出问题缺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果发现病案首页项目填写错误或漏填较普遍,病历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流于形式,医师自我保护意识差。结论质控人员参加死亡讨论,有利于医护合作、医药配合、科室协作、提高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趋势季节模型在住院人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我院2002年~2006年来各季度的实际住院量变化趋势,预测2007年我院各季的住院人数.方法 运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配合最小二乘法建立线性模型,并利用PEMS3.1统计软件包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趋势季节回归模型为Yc=2530.6 250.35X,方差分析结果P<0.05,显示该方程呈直线相关关系,预测值=季平均预测值×各季的季节比率.结论 通过预测住院人数为医院制定工作计划和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