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收治的78例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同时采取前列地尔序贯疗法,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Cr、BUN和U-T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抗氧化应激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但是前列地尔作为一种常规的抗氧化剂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文中初步探讨运用前列地尔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1例,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前列地尔治疗组(31例)。治疗前和治疗10d后,检测8-羟基脱氧鸟嘌呤(8-hydroxy-desoxyguanosine,8-OHdG)水平。同期检测65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8-OHdG水平。结果治疗前,正常对照组血8-OHdG水平为(0.72±0.63)ng/ml,糖尿病肾病组血8-OHdG水平为(3.48±1.86)n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10 d后,前列地尔治疗组8-OHdG水平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地尔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过程中有着显著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和氯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早期DN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沙坦钾片50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U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BUN、SCr、24 h UP、TC、TG、SBP及D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BUN、SCr及24 h U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r和24 h U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SBP及DB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C、TG及DB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和氯沙坦联合治疗早期DN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有效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4.
叶小爱 《吉林医学》2014,(18):3971-3971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和缬沙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BG、HbAlc、UAER、SBP、D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BG、HbAlc、UAER、SBP、DBP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可有效调控血压、血糖水平,降低尿蛋白量,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尿蛋白定量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用药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贝那普利常规治疗加用前列地尔能够明显控制尿蛋白,保护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控制情况及肾功能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r、Ccr、24h UAER、Cys C、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6/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联用吡格列酮与前列地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用吡格列酮治疗1个月)和联用组(36例,用吡格列酮联合前列地尔治疗1个月)。将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并借助SPSS23.0检验数据之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24h UAE)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用组均更低(P<0.05);联用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吡格列酮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前列地尔能够有效改善肾功能,疗效理想,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5):717-720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方法:收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3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115)及观察组(n=115)。对照组接受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接受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均持续1个月。治疗后,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估两组肾血流参数,测定外周血及尿液中肾功能指标水平,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超声造影下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TP)水平低于对照组,峰值强度(DP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含量高于对照组,尿液红细胞(R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含量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可优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全身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44-46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及肾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N、Scr、UAER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Scr、UAER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BUN、Scr、UAE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肾功能,促进疾病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白蛋白(24 h UP)]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49/53),高于对照组的75.47%(4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HbA1c和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SCr和24hU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V、LBV和PV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糖指标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前列地尔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则选择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前列地尔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能对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进行显著改善,提高临床疗效,而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灯盏花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灯盏花素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灯盏花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14 d后,对比两组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4 d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6/4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4/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灯盏花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唐丹  张剑彬  陈莉  段雪莲 《重庆医学》2018,(17):2369-2371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损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源于该院的78例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与行常规西医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39例患者.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氧化应激方面,观察组患者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及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水平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免疫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的CD4+、CD8+、早期活化T细胞及总淋巴细胞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损伤的治疗中,及时应用前列地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福辛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共6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另给予前列地尔和福辛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对比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胱抑素C(CysC)水平,综合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MMP-9升高,而TIMP-1和CysC水平大幅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30/31)高于对照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福辛普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血清MMP-9、TIMP-1和CysC水平,增强疗效,且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和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关系密切,本文探讨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方法 选择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比值、临床症状评分、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指标。 结果 治疗前,2组踝肱比值、临床症状评分、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踝肱比值、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8异前列腺素F2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2组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踝肱比值、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治疗前(P<0.05),临床症状评分、8异前列腺素F2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低于治疗前(P<0.05),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列地尔能够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症状和下肢血流,降低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但对体内炎性细胞因子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5):46-4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左卡尼汀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的效果以及临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划分为试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接受前列地尔单一治疗,试验组接受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肌酐、尿微球蛋白、24 h蛋白尿、血尿素氮等各项肾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糖尿病肾病采取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可全面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肾功能的恢复,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纳入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氯沙坦和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氯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BG)、尿蛋白定量(UAER)、血肌酐(Sc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BP和DB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自身治疗后UAER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UAE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8.
张广梅 《吉林医学》2013,(26):5334-5335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前列地尔与银杏达莫疗效是否相同。方法:将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和银杏达莫组,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1周内测血压、体重、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尿蛋白定量、血糖(GLU)、血肌酐(Scr),并根据CG公式计算eGFR。结果:两组相比,年龄、体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两组之间血压、GLU、e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自治疗前、后相比,血压、e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U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地尔组降尿蛋白有效11例,无效5例,银杏达莫组有效9例,无效5例,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胰岛素水平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胰岛素水平及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可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水平,促进肾功能恢复,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7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人,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加用川芎嗪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尿蛋白、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能显著降低Scr、BUN、Ccr、TC、T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之间治疗后也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Scr、BUN、Ccr、TC、T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肾康注射液和前列地尔联合能延缓DN慢性肾衰竭的进展,临床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