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枫林水电站位于抚松县境内、漫江干流上游,距抚松县城58km。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094km2,流域内森林茂密,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径流量7.16亿m3,多年平均流量22.7m3/s。P=2%洪峰流量1170m3/s,P=1%洪峰流量1.360m3 /s,P=0.1%洪峰流量1960m3/s。工程由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关  相似文献   

2.
介绍三峡二期围堰工程中利用古树岭人工碎石加工系统弃料 (粒径小于 5mm的石屑 )代替部分风化砂作为堰体回填料及配制塑性混凝土 .工程实践表明 ,三峡二期围堰经受了多次洪峰考验 ,最大洪峰流量达 6 10 0 0m3 /s ,渗透量仅为 6 5L/s ,运行安全 ,工程质量良好 .  相似文献   

3.
高桥水电站工程根据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河床狭窄,导流流量较大的特点,选定枯期采用隧洞导流,围堰挡水;汛期采用泄洪表孔、冲砂底孔和导流隧洞联合泄流,坝体挡水的施工导流方案.根据坝址上游年实际历史洪峰资料,工程导流标准定为主汛期10 a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洪峰流量Q=609 m3/s.高桥电站于2003年11月上旬截流,实测截流流量8.9 m3/s,导流建筑物枯期实际最大泄水流量为30.73 m3/s,上游水位1 811.51 m,施工期间汛期最大来水流量为187.60 m3/s,上游水位为1 805.2 m.从电站导流实际实施情况看,施工导流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赵杰  徐怀中 《治淮》2003,(3):45-46
一、工程概况 涡河涡阳闸位于毫州市涡阳县县城北部的涡河上,为涡河本干大型节制闸,闸室总宽118.8m,共22孔,每孔净宽4.0m,具有蓄水、排涝、泄洪等功能。该闸始建于1958年,原设计流量1600m3/s,校核流量2100m3/s,因1963年和1965年洪峰流量均超过设计流量,1969年按3000m3/s(模型试验值,落差0.37m)进行改建,改建工作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0年汛期报汛资料,采用马斯京根法对廖家湾、李家渡水文站洪水进行还原分析,得到廖家湾水文站天然洪峰流量9 620 m3/s,李家渡水文站天然洪峰流量11 900 m3/s.按1952~2010年洪水系列加入历史调查洪水进行频率计算,对2010年洪峰流量的重现期进行分析研究,确认2010年廖家湾站天然洪峰流量的重现期80年一遇,李家渡站天然洪峰流量的重现期30年一遇,该成果可供有关部门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导流采用分期围堰导流的方式,导流明渠截流为第二期,截流设计流量为1 300 m3/s。采用单戗堤两头同时进占的方法,最大流速为3 m/s,设计截流最大落差为2 m。对黄河海勃湾泄洪闸工程二期截流施工进行技术总结,归纳截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1 工程概况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围堰设计挡水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流量17 400 m3/s,1#~4#导流洞下泄流量16 828.3 m3/s,水库水位653.661 m,挡水时段为2008年6月~2010年5月.  相似文献   

8.
东风水电站位于乌江鸭池河中段。该处河床宽50~70m,两岸陡峭,洪枯流量和水位变化大,实测洪水流量最大为8410m~3/s,枯水期最小为44.8m~3/s,相差188倍,水位差达24m。经论证,工程采用右岸隧洞导流,枯水期河床围堰挡水、基坑施工,汛期围堰过水方  相似文献   

9.
湔江在彭州防洪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13年,彭州遭遇“7·9”特大暴雨灾害,湔江洪峰流量为2 490 m3/s,堤防受损达21.94 km/31处.虽然该河道流量不大(10年一遇为2 850 m3/s),却致使堤防重大损毁.旨在通过分析堤防损毁原因,从打破传统的河道治理模式出发,探讨了相关治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玉溪水利枢纽为低水头大流量河床式电站 ,电站设计水头 10 5m ,发电流量 42 8m3/s ,装机 2× 2 0MW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34 0 7km2 ,多年平均流量 113 4m3/s,洪枯流量悬殊 ,洪水暴涨暴落。工程施工导流采用两期导流方式 ,一期先围右岸 ,二期围左岸 ,利用二期围堰挡水 ,电站提前一年发电。对围堰结构型式、截流与度汛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陆虹  韩松林  王鹏 《人民长江》2017,48(8):60-63
研究溃坝(堰)洪水演进对下游区域的灾害预警和防洪决策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HEC-RAS一维非恒定流水力学模型,考虑不同的入库流量及围堰破坏形式,对某水利工程施工期围堰溃决洪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各工况下围堰溃口及河道下游的洪水流量过程、洪峰到达时间等。研究成果可为该工程防洪抢险预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导流设计流量达15500m^3/s,围堰修建在深厚软基上。围堰防冲安全是工程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施工期共和通是技术难点。通过明渠导流和河床导流方案的定床及动床模型试验研究,选择了河床导流方案,并联合使用多种柔性防护措施、增设水平块石护面作为防冲设施的第一道防一,使围堰安全可靠。软基冲刷、度汛、施工通航、船模型研究等均为该工程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凤仪场航电枢纽工程主要泄洪建筑物由3孔冲沙闸和19孔泄洪闸组成,坝轴线长度约657m,河床覆盖层厚度10-16m,工程施工分两期三段进行,一二期导流标准均为10a,围堰挡水时段为枯水期,经计算和2次导流模型试验,汛期围堰表面最大水流流速4.6-7.4m/s,基本为钢筋笼、铅丝笼的抗冲刷流速,因此风仪场二期纵向围堰采用砂砾石填筑,根据围堰表面流速大小,分部位用大块石和钢筋笼防护。  相似文献   

14.
翁建良  徐静 《人民长江》2000,31(12):34-36
王甫洲水利枢纽非常溢洪道建在主河床上石坝上,坝型为砂砾石坝,坝高12m,河床为砂砾石。非常溢洪道泄洪口门宽415.6m,设计最大泄量4960m^3/s,采用在坝体内预留炸药室,爆破引冲自溃分洪方式。分洪后要求控制上游水位,并保护两侧相邻建筑物安全。非常溢洪道泄洪后在汛后修复。设计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非常溢洪道布置位置选择、坝体结构、防渗型式、防冲保护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某一等枢纽工程设计洪水、校核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59700m3/s、67100m3/s,峰高量大。为满足工程运行要求,泄水建筑物共设置了15孔泄洪闸、5孔冲砂闸和1孔围堰改闸。水闸堰型均采用宽顶堰,孔宽不同,堰顶高程各异。现有泄流计算程序多针对单一堰顶高程设计,本工程并不适用。多闸孔、多堰高组合水闸泄流计算是一件繁琐的工作,利用Fortran编写的小程序计算给实际应用带来了极大便利。本文介绍了程序编写的具体过程,并结合具体工程应用实例对程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地震滑坡堵江作用形成的梯级堰塞湖,上下游单元之间存在级联效应,增大了溃决风险和成灾规模。及时合理的应急方案可以有效保证上下游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现阶段缺乏快速定量的梯级堰塞湖的风险分析方法。以溃口洪水计算为核心,结合河道洪水演进计算和水库调洪计算,提出了一种梯级堰塞湖连溃洪水的快速计算方法,并应用至国内外第一个具有详细数据资料的梯级堰塞湖小岗剑梯级堰塞湖溃决实例中。定性分析了堰塞湖风险等级,使用提出分析方法进一步定量反演计算连溃洪水过程,评估了应急处置工程效果,分析不同组合状况下连溃洪水的规模。结果显示:反演计算其连溃峰值流量为3 736 m~3/s,与实测值3 950 m~3/s基本一致。当不开挖泄流槽时,连溃峰值流量高达4 865 m~3/s,泄流槽降低梯级洪峰30%。快速定量连溃洪水计算可以辅助优化联合调度方案,是减轻连溃洪水灾害、保护流域整体安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非工程措施。研究结果可以为梯级堰塞湖定量风险评估以及应急除险预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97年汛期黄河潼关站枯水水少,仅发生一次流量大于3000m^3/s的洪水,汛期水量55.53亿m^3,较多年平均值偏枯69.3%,是1929年以来水文记载的最小值。洪水前,在潼关以下宽浅河段进行清淤疏浚,采用射流冲沙的方法,以冲为主,冲沙与扰流相结合进行作业,疏浚主河道中的浅滩,封堵串流汉道。清淤后,河势趋于规顺,浅滩段比降增大,水流相对集中,河道形态发生有利变化,增大了河道泄洪输沙能力。7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东荆河下游出现洪水位持续偏高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在于:20世纪70年代东荆河治理中仅围挽了联合大垸而并未扩挖深水河槽,后经洲滩民垸持续围垦及淤积,造成杨林尾洪水位偏高。为解决该问题,在深入研究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汉江防洪形势以及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防洪形势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形势下东荆河下游河道治理标准采用东荆河来流4 250 m3/s,相应汉口水位28.28 m,杨林尾控制水位31.0 m为宜;通过河槽疏挖等工程,有效扩大东荆河下游河道泄洪能力。在拟定的3种治理方案中,采用了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比较,计算成果表明,保持现有堤距,扩挖深水槽的方案1具有投资少、施工易、降低洪水位效果明显的优点,因此将方案1确定为治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技术,耦合土石溃堰洪水数值模拟和溃堰动态仿真模型,建立施工洪水演进水力要素、洪水演进过程和河槽空间位置等信息耦合的土石溃堰洪水演进动态仿真架构,在三维可视化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将数值模拟数据及三维动态仿真数据与相应的图元对象建立映射关联,通过动态更新洪水水位、围堰及河道等图元变量和属性变量,直观的表现了土石溃堰洪水演进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探求溃堰发生发展机理及防洪减灾决策分析提供了交互式可视化平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非工程措施建设和全国2013年-2015年度山洪灾害防治建设的推进,宁夏全区防洪减灾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和全面提升.但现阶段尚没有科学、系统、定量的分析研究突发暴雨、洪水、积涝、滑坡、泥石流等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突发性洪涝灾害的应急避灾、紧急处置和抢险救助仍旧十分困难.结合宁夏水系分布与防洪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在参考已有临界雨量推求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暴雨等值线和P-Ⅲ频率曲线表反推不同量级洪水对应的雨量值作为山洪灾害预警值.该方法简单易操作,计算成果对宁夏防洪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