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华蝉素片联合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FOLFOX)治疗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经胃癌手术后进行化疗的79例患者,38例术后给予FOLFOX化疗方案为对照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蝉素片为观察组,根据病情给予3~6个化疗疗程,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术后1年、2年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及化疗期间Ⅲ~Ⅳ级不良反应比例。结果术后1年和2年,观察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率和转移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FOLFOX基础上联合华蝉素片,有助于降低胃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预防胃癌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将54例胃癌术后拟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化疗期间治疗组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不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化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外周血象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生活质量较高,不良反应较小,外周血WBC、Hb、PLT下降幅度较小(P均〈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预防胃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药逐瘀消瘤散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逐瘀消瘤散治疗。结果西医疗效评价,观察组CR率高于对照组41.5%;中医疗效评价,观察组愈显率为19.5%、总有效率73.2%高于对照组的4.9%、43.9%;无效率26.8%低于对照组5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Ⅲ/Ⅳ级不良反应11例,观察组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逐瘀消瘤散治疗恶性淋巴瘤可增进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87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试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可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病情,临床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共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联合化疗用于进展期胃癌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DC-CIK生物治疗联合化疗)和对照组(45例,常规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DC-CIK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后,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率、NK细胞百分比和细胞因子IFN-γ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1、2、3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C-CIK回输过程中少量患者出现轻度发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采用DC-CIK联合化疗治疗方法能够提高免疫细胞功能、减少肿瘤复发率,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肺康饮结合化疗改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8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GP化疗方案,治疗组采用中药复方肺康饮口服液结合GP化疗方案.21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近期疗效、中医临床症候变化、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81.0%;中医临床症候改善有效率为92.9%;生活质量KP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不良反应基本在可控制范围内.结论 肺康饮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高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进行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不接受新辅助化疗,直接进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对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术期指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根治性切除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血液学毒性反应及消化系统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3%、34.29%及22.86%;对照组分别为12.77%,27.66%及21.28%,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对提高手术切除率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老年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河南大学附属淮河医院普通外科收治Ⅲ期胃癌手术老年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热灌注化疗组(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均行D2根治术并完成消化道重建,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抗感染、止疼,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试验组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热化疗灌注机(RHL-2000A)进行热灌注化疗。灌注奥沙利铂100 mg/m~2+地塞米松10 mg溶于4 00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腹腔灌注,1次/d,连续4 d。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及术后肿瘤转移复发时间。结果对照组随访期间发生肿瘤转移或复发14例;试验发生肿瘤转移或复发4例,试验组随访期间肿瘤复发转移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风险比(HR)=0.40,P<0.05];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16.13%)与对照组(13.64%)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肿瘤转移复发风险,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痤疮给予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痤疮患者74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35例(94.6%),高于对照组的29例(78.4%);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治疗后IL-2、INF-γ提高,IL-4、IL-10降低,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痤疮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术后即时采用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联合常规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功能状态、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64.0%,明显高于对照组36.0%(χ2=4.012,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善与稳定患者占78.0%,其中食欲增加35例(70.0%),体质量增加28例(56.0%)。对照组治疗后改善与稳定患者占62.0%,其中食欲增加17例(34.0%),体质量增加12例(24.0%)。两组功能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局部烫伤、骨髓抑制、脱水、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440);治疗组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02);3年随访期间,观察组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8.0%;对照组1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4.0%。两组复发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23 1,P=0.033 4)。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术后早期腹腔联合静脉化疗对Ⅲ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肝转移率、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66例根治术后的Ⅲ期胃癌患者分为早期腹腔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组(实验组,31例)和单纯静脉化疗组(对照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复发、肝转移率、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分别为32.3%和12.9%,对照组分别为57.1%和34.3%;实验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0.3%和70.9%,对照组分别为82.9%和42.9%;除1年生存率外,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期腹腔联合全身静脉化疗能减少Ⅲ期胃癌患者术后的复发率和肝转移率,提高3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区域性缓释化疗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1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及对照组63例。两组手术方法相同;观察组术中行区域性缓释化疗。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吻合口漏、肠梗阻等)及化疗不良反应(严重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发生情况,肠功能恢复时间及适于出院时间,随访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1年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未出现明显化疗不良反应,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区域性缓释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可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14-01/2014-12收治的80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D2根治术且术后病理按UICC/AJCC第7版TNM分期标准证实为Ⅱb-Ⅲc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XELOX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采用XELOX化疗方案的同时联合复方斑蝥胶囊(康赛迪),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KPS评分提高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生存率较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能减少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化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FOLFOX方案化疗对胃癌患者血清INF-γ、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22例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FOLFOX方案化疗组87例(观察组)、卡培他滨化疗组35例(对照组).3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血清INF-γ、IL-4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5.17%,对照组为34.29%,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γ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IL-4水平明显降低(P<0.01),IFN-γ/IL-4水平无明显变化.48例采用FOLFOX方案化疗有效患者血清IFN-γ IFN-γ/IL-4水平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 FOLFOX方案化疗能提高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TCX(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顺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对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局部进展期胃癌(Ⅲa期、Ⅲb期、Ⅳ期)患者9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9例。观察组以TC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对照组不化疗直接手术,术后辅助化疗8周期。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总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神经毒性,多数表现为1级、2级。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和顺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较好,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科收治进展期胃癌伴恶性腹水患者26例,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14例作为观察组,静脉化疗、腹腔置管治疗的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间的差别。结果两组近期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近期疗效优于静脉化疗和腹腔置管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直肠癌术后患者髂内动脉(置化疗泵)区域化疗的疗效。方法对158例直肠癌患者(观察组)行直肠癌切除术,术中于髂内动脉置化疗泵,术后予以区域化疗。另选同样手术治疗,术后予常规全身静脉化疗的142例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相近(P>0.05);观察组完成化疗疗程者152例,对照组112例(P<0.01);术后随访>5 a,观察组无瘤生存率(65.09%)及存活率(78.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6.0%、52.8%),P均<0.01;肿瘤复发率(15.1%)、转移率(14.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1.5%3、3.7%)(P<0.01)。化疗期间观察组化疗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WBC减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对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术中髂内动脉置化疗泵,术后予以区域化疗治疗效果好,患者耐受性高,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泌尿系感染患者43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18例与对照组217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八正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年,观察两组复发率。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2%,高于对照组的73.3%,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头晕、恶心、腹泻、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试验组复发率为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感染较单纯西医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EO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86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予以EOF方案化疗;治疗组43例除采用与对照组同等剂量EOF方案外,化疗时联合应用注射用黄芪多糖.观察2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5.8%和41.9%,治疗组在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OF方案联合注射用黄芪多糖治疗晚期胃癌可以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替吉奥(S-1)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对进展期胃癌围术期化疗临床疗效的评估及其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收集进展期胃癌患者9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术前和术后均按要求行SOX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只在术后按此方案进行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结果两组各种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临床获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并且术后化疗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术前化疗(均P0.05)。结论 SOX方案对进展期胃癌围术期化疗的临床疗效尚可,对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能够耐受,且术前化疗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