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Th1/Th2极化改变与儿童cITP之间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21例cITP患儿治疗前后和28例健康者外周血CD3^+CD8^-细胞内IFN-γ和IL-4进行分析。结果:cITP患儿治疗前Th0、Th1细胞和Th1/Th2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Th0、Th1细胞和Th1/Th2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Th2细胞无明显差别(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cITP患儿Th0、Th1细胞增高(P〈0.05),Th2细胞和Th1/Th2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ITP患儿起病时表现为Th1减低,Th2相对优势表达,治疗有效者表现为Th1显著增高,Th2无改变,cITP起病时Th1分泌的IFN-γ分泌减少可促进产生自身抗体,糖皮质激素治疗主要通过增加IFN-γ的分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h1和Th2极化改变及相应分泌的细胞因子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26例ITP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和2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CD4+中Th1细胞和Th2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上述单个核细胞培养16 h后上清液中的IFN-γ、IL-4表达水平.结果 FCM检测显示ITP患儿治疗后Th1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增多,而Th2细胞比例在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ELISA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Th1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增高,而Th2分泌的细胞因子IL-4水平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激素治疗后Th1/Th2细胞极化改变及Th1分泌的IFN-γ增加与ITP治疗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卢寨娥  蒋竞 《浙江医学》2014,(2):118-119,123
目的:探讨雌激素治疗对绝经妇女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生育年龄组、绝经组、雌激素治疗组共3组,每组各10例,分离、培养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ELISA法测培养液上清液IL-4、IFN-γ质量浓度,并计算IFN-γ/IL-4比值。结果绝经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生育年龄组、IL-4水平显著低于生育年龄组、IFN-γ/IL-4比值显著高于生育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雌激素治疗组IL-4水平显著低于生育年龄组、IFN-γ/IL-4比值显著高于生育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雌激素治疗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绝经组、IL-4水平显著高于绝经组、IFN-γ/IL-4比值显著低于绝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绝经后发生Th1/Th2平衡变化,出现向Th1漂移现象,而雌激素治疗能改善Th1/Th2平衡的偏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h极化细胞Th1和Th17细胞数量和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寻常性银属病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上IFN-γ+IL-17- (Th1)、IL-17 +IFN-γ- (Th17)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寻常性银屑病严重指数PASI和Th极化细胞表达量、Th1/Th17比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PBMC中IFN-γ+ Th1细胞的数量、IL-17+ Th17细胞的数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h1/Th17比值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Th17细胞的数量与PASI呈正相关(P<0.01,r=0.726),Th1/Th17细胞比值与PASI指数呈负相关(P<0.01,r=0.573).结论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存在Th1/Th17细胞失衡现象,Th1/Th17比值变化可能参与银屑病患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外周血中CD4^ 和CD8^ T淋巴3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情况以及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的水平,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SLE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SLE患和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和表面抗原(CD4、CD8),用Dot blot法检测IFN-γ和IL-4mRNA的表达。以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LE患外周血中1类辅助T细胞(Th1)、Th1/Th2比率、IFN-γmRNA的表达和IFN-γ水平和IFN-γ/IL-4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而Th2细胞、Th0细胞和IL-4 mRNA表达的水平及其外周血中IL-4的水平则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在SLE患外周血中,Th1细胞的数量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水平均明显下调,提示Th1/Th2细胞的失衡在SLE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FITC/PE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及其Th1亚群CD4^ ,CD45RA^ ,Th2亚群CD4^ ,CD45RO^ 的表达,并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同期检测15例年龄,性别无差异的健康婴儿为对照。结果: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h1细胞CD4^ CD45RA^ 明显下降(P<0.05),Th2细胞CD4^ ,CD45RO^ 虽有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h1/Th2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IFN-γ,IL-4水平均有降低,以IFN-γ水平下降最为明显(P<0.01),IFN-γ/IL-4比值降低(P<0.05),结论:婴幼儿RSV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Th1及其功能下降,Th2及其功能对增强,Th1/Th2的失衡是导致该病发生Th2样反应的重要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7.
钱丽花  李廷俊  李青华  董焱 《西部医学》2020,32(5):704-707+711
【摘要】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LncRNA NEAT1)在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Th1/Th2平衡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68例RRI患儿为RRI组,并选取同期74例健康幼儿为健康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浆lncRNA NEAT1水平;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h1、Th2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计算Th1/Th2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水平;观察RRI患儿血浆lncRNA NEAT1、Th1、Th2、Th1/Th2水平与IFN-γ、IL-4,及lncRNA NEAT1表达水平与Th1/Th2平衡的关系。 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RRI组患儿血浆lncRNA NEAT1表达水平、外周血CD4+Th2细胞比例、IL 4水平明显升高(t=9.198、10.218、27.449,P均<005),外周血CD4+Th1细胞比例、Th1/Th2比值、IFN-γ水平明显降低(t=10.689、14.572、23.665,P均<0.05);RRI组患儿血浆lncRNA NEAT1表达水平与IFN γ呈负相关(r=〖CD*3/5〗0383,P<0.05),Th1/Th2比值与IL-4、lncRNA NEAT1表达水平与Th1/Th2比值均呈负相关(r=〖CD*3/5〗0.428,P<0.05),Th1细胞比例、Th1/Th2比值与IFN-γ呈正相关(r=0.458、0.327,P均<0.05),lncRNA NEAT1表达水平、Th2细胞比例与IL-4(r=0.484、0.537,P均<0.05)呈正相关。 结论 RRI患儿血浆lncRNA NEAT1呈高水平,Th1/Th2比值呈低水平,lncRNA NEAT1与Th1/Th2有一定负相关性,两者可能相互作用,从而共同影响RRI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抑毒调平液对慢性乙肝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分别口服抑毒调平液或安慰剂.收集治疗前、治疗后停药时及停药3月末空腹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另选30例年龄、性别与治疗组、对照组无差异的正常人作正常组.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血清IL-2、IFN-γ、IL-12的水平及IFN-γ/IL-4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IL-4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间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停药时、停药3月末治疗组IL-2、IL-12、IFN-γ、IFN-γ/IL-4的值持续增加(P<0.05),IL-4持续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抑毒调平液上调血清中IL-2、IL-12、IFN-r的含量及IFN-γ/IL-4的比值,下调IL-4的含量,促使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比值恢复平衡,至少维持治疗结束后3个月.  相似文献   

9.
内毒素休克性肺损伤与IFN-γ/IL-4失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内毒素休克肺损伤与TH1/TH2平衡的关系.方法:采用颈静脉注入LPS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用ELISA法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肺损伤组外周血PBMC产生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P<0.05;P<0.001),而IL-4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大鼠发生ALI.结论:LPS休克肺损伤时,体内存在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失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早期Graves眼病(GO)患者(病程<2年)的T细胞亚群和其Th1和Th2细胞因子,探讨免疫机制在GO起病中的作用及与眼病炎症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①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Graves眼病和正常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和CD8-/IL-4 和CD8-/IFN-γ T细胞的百分含量;②对早期GO的临床活动性评分(CAS,clinical activity score )和T细胞亚群、CD8-/IFN-γ T细胞和CD8-/IL-4 T细胞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在早期GO患者中,CD4 T细胞和CD4 T细胞/ CD8 T细胞比值增高,CD8-/IFN-γ 细胞的百分含量和CD8-/IFN-γ T细胞/CD8-/IL-4 T细胞比值显著增高;②在早期GO患者中,CAS与CD8-/IFN-γ T细胞的百分含量和CD8-/IFN-γ T细胞/CD8-/IL-4 T细胞的比值呈正相关(P<0.05),与T细胞亚群、CD8-/IL-4 T细胞的百分含量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①在早期GO中,存在着T细胞亚群的失衡,以CD4 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早期GO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②CD8-/IFN-γ T细胞和CD8-/IFN-γ T细胞/CD8-/IL-4 T细胞的比值可以作为反映GO眼球后组织增生及眼病活动性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CD4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情况,探讨Th1/Th2淋巴细胞类型与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复发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30例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和表面抗原(CD4)进行分析。结果: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较健康志愿者的Th1/Th2比值显著降低(P<0.05),经常复发组较复发组Th2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肾病综合征的复发次数与Th1/Th2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Th2细胞占优势,复发频率与Th1/Th2平衡失调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Th1淋巴细胞类型免疫缺陷是肾病综合征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儿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和Th17)数量和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AD患儿,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h1、Th2、Th17细胞的数量及Th1/Th2比值,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IFN-γ、IL-4、IL-17水平,与同期选择的健康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D患儿PBMC中CD4+IL-4(+Th2)细胞的数量、CD4+IL-17(+Th17)细胞的数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9.56±4.9)%vs(12.91±1.7)%,P0.05;(26.61±2.6)vs(11.4±1.2),P0.05],Th1/Th2细胞的比值低于健康对照组([0.98±0.13)vs(1.84±1.6),P0.05]。结论IL-17+Th17细胞与Th1/Th2比值变化可能参与AD患儿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研究千佛菌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10)水平及IFN-γ/IL-10比值的影响,探讨千佛菌对衰老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千佛菌大剂量组、千佛菌小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均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千佛菌大、小剂量组分别以100%和50%药液0.4 mL/只/日灌胃,其余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测定血清中IFN-γ、IL-10含量并计算IFN-γ/IL-10比值,测定脾脏及胸腺指数.结果 模型组小鼠血清IFN-γ、IFN-γ/IL-10比值、脾脏及胸腺指数均明显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千佛菌大、小剂量组IFN-γ、脾脏及胸腺指数均明显升高,而IL-10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01,P <0.05),IFNγ/IL-10比值恢复;千佛菌大、小剂量组间IFN-γ、IL-10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千佛菌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Th1、型细胞因子IFN-γ水平及IFN-γ/IL-10比值具有升高作用,可使血清中Th2型细胞因子IL-10降低,并能够显著增加小鼠的脾脏及胸腺指数,对D-半乳糖导致衰老的Th1/Th2免疫失衡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使之趋向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h1/Th2淋巴细胞比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A患者Th1/Th2淋巴细胞分布失衡情况及其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40例CA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中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并分析Th1/Th2比值在CA发病中的作用。结果CA患者外周血分泌IFN-γ的Th1细胞显著减少(P<0.05),而分泌IL-4的Th2细胞显著增高(P<0.05);Th1/Th2比值降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CA患者存在Th1/Th2淋巴细胞分布失衡情况。外周血中Th1细胞减少,Th2细胞增多并相对占优势。Th1/Th2淋巴细胞平衡在CA发病机制及复发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gp96多肽复合物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疫苗对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从胃癌组织中提取gp96多肽复合物负载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的DCs,用gp96多肽复合物DC疫苗诱导同一患者Th0淋巴细胞,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10的水平;以胃癌细胞裂解物负载的DC疫苗作对照.结果gp96多肽复合物DC疫苗诱导的T细胞分泌IFN-γ的量为(2 875±177.6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 765±289.07)pg/ml(P<0.01);分泌IL-10的量为(36±6.72)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90±11.26)pg/ml(P<0.05),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915,P<0.01).结论gp96多肽复合物DC疫苗可诱导Th1/Th2平衡向Th1漂移,显示了gp96多肽复合物DC疫苗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为临床免疫干预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及免疫状态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榆林市儿童医院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及治疗后1、4周时Th1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3(IL-13)]和免疫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患儿IL-2 、IFN-γ和IL-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8.52、11.84、6.57),IL-4、IL-5和IL-13明显高于对照组(t=12.98、15.87、1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周后研究组患儿Th1/Th2型细胞因子均明显改善,治疗4周时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儿CD3+、CD4+及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9.23、10.52、8.11),而CD8+则高于对照组(t=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周后研究组患儿各项免疫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4周时CD3+、CD4+、CD8+及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时间段Th1、Th2细胞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3.19、3.25、4.01、2.15、1.81,均P<0.05).研究组各时间段各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4、2.53、3.06、1.98,均P< 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Th1/Th2型细胞因子及免疫状态存在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小鼠过敏性腹泻模型大肠黏膜中T细胞亚群的表达和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和OVA-IgE水平,探讨腹泻小鼠大肠黏膜中T细胞亚群的表达特点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雌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IL-4及OVA-IgE的水平,取大肠组织HE染色观察大肠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明显,上皮不规则排列,腺区存在大量白细胞(WBC)浸润,固有层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CD3,CD4,CD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肠黏膜固有层可见大量CD3+,CD4+,CD8+细胞.实验组IL-4,OVA-IgE分泌水平明显升高,IFN-γ分泌水平和IFN-γ/IL-4比值显著降低(P<0.01).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与CD4+/CD8+比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过敏性腹泻小鼠大肠黏膜局部CD4+T细胞亚群明显增加,CD4/CD8细胞比例失衡,并与Th1/Th2型细胞因子向Th2型漂移及EOS浸润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刘西茹  李尚为  汪燕  樊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12):1265-1267,1307
目的:观察CTLA-4抗体在诱导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Th1/Th2转换中的作用.方法:用人绒毛膜癌细胞株JEG-3制备的滋养细胞抗原刺激3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实验组加CTLA-4抗体(10μg/ml组和1μg/ml组),对照组加IgG(10μg/ml组和1μg/ml组)培养,分别取24h、72h上清液,ELISIA法测其IL-2、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①与同浓度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生的IL-4均显著降低(P<0.01),而产生的IFN-γ、IL-2均明显升高(P<0.05).②与CTLA-4抗体1μg/ml组相比,CTLA-4抗体10μg/ml组产生的IL-4稍低,而IFN-γ和IL-2稍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LA-4抗体可以上调Th1型细胞因子,下调Th2型细胞因子,提示CTLA-4抗体体外阻断CTLA-4可诱导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Th1/Th2失衡更向Th1极化,不利于妊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1例MS患者治疗前(MS组)、泼尼松治疗4周后(泼尼松组)及20例健康者(正常组)外周血Th1(CD4+IFN-γ+)、Th2(CD4+IL-4+)、Th17(CD4+IL-17+)、Treg(CD4+FoxP3+)、Tc1(CD4-CD8+IFN-γ+)和Tc2(CD4-CD8+IL-4+)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流式微球芯片捕获技术(CBA)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7A、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1)FCM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MS组Th1细胞和Th17细胞均明显升高(P<0.05);Treg细胞和Tc1细胞显著下降(P<0.01),Th17/Treg比例明显升高(P<0.01);与MS组比较,泼尼松组Tc1、Tc2和Treg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升高(P<0.01),而Th1和Th17细胞显著下降(P<0.05),Th17/Treg比值降低(P<0.01);(2)CB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MS组IFN-γ和IL-17A含量升高(P<0.05;P<0.01),IL-4和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MS组比较,泼尼松组IL-17A含量明显降低(P<0.01),IL-4和IL-10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MS的发生可能主要与Th17上调和Treg下调有关,提示临床上针对MS靶向下调Th17和上调Treg,纠正Th17/ Treg比例失衡,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外周血Th1/Th2、Tc1/Tc2的平衡状态。方法收集CITP患者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得T细胞,用抗IFN-γ及IL-4单抗结合患者外周血T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Th1、Th2、Tc1、Tc2细胞数以及Th1/Th2、Tc1/Tc2比值。结果 CIT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3+细胞和CD8+细胞明显增加(分别为P〈0.01和P〈0.05),CD4+/CD8+比例倒置(P〈0.05);Th1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Th2细胞下降明显(P〈0.05),Th1/Th2比值上升(P〈0.05)。Tc1和Tc2较正常对照无明显变化(P〉0.05),但Tc1/Tc2显著增加(P〈0.05)。结论 CITP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h1及Tc1/Tc2细胞比例升高,呈Th1类细胞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