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时左室舒张功能的减退发生在左室收缩功能减退之前,故左室舒张功能在反映心肌缺血性病变方面显得更具有敏感性.超声心动图可评价冠心病患者早期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现就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在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疾病时取得的实际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他们均患有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疾病。而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平均有6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使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使用卡维地洛与尼可地尔,最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电图及左室舒张功能情况,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结束之后,所有患者在检查心电图及左室舒张功能时,ST段的压低次数及持续时间都有所减少,且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更为突出,且间隔舒张等治疗指标也都有所改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方面,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药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临床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业已报道,91%的冠心病患者存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冠脉血流突然中断的供氧性缺血,主要损伤收缩功能,伴有轻度的舒张功能异常;但需氧性缺血(如调搏、运动试验)主要引起舒张功能不全,收缩功能相对正常。了解冠心病患者在不同情况下心功能不全的特点,对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一、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特点目前研究证明冠心病患者、尤其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均发生异常,但在多数临床情况下,以舒张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4.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长期血压高可导致左室肥厚,进而可影响心功能,早期主要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异常.而左室肥大与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脑卒中及心脏卒死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临床预后.因而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在于逆转左室肥厚及减轻靶器官损害.我们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替米沙坦(商品名:美卡素)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情况和早期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由于左室后负荷的长期增加,可导致心室室壁厚度及运动改变,常可引起左心室功能下降[1]。而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在收缩功能异常前即已表现出来[2],早期检出舒张功能异常,对高血压患者症状的缓解及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左室心肌肥厚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脑卒中、猝死的发生密切相关[3]。因此,控制血压可阻止心肌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6.
近来研究证实,运动产生的心肌缺血,对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收缩期,对舒张期的左室功能也有影响.且常常收缩期功能正常者即有静息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表现。鉴于收缩功能异常与年龄的关系已有证实,本文旨在证实其舒张功能变化与年龄的关系.作者选择65名CAD 可能性低的20~75岁者用放射性核素进行了左室峰值充盈率及其时间的测定,分析其改变与年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运动时的心排量与左室舒张功能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舒张功能异常时,尽管左室射血分数正常,运动耐量却降低。药物干预可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8.
缺血后适应(PC)是指在冠状动脉再灌注时对冠脉进行短暂、重复的开通及再闭过程,随后恢复冠状动脉血流[1].我们对34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设置缺血后适应方式,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于术后随访其左室舒张功能,探讨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心室舒张功能有否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心肌缺血与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缺血是导致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文中就心肌缺血导致舒张功能异常的机制、临床依据舒张功能异常诊断心肌缺血以及舒张功能与心肌梗死的预后关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衰间的相关性。方法:以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分别检测68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HLVH)患者及3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SHT)患者的心肌供血、心律和心功能。结果:HLVH组心肌缺血、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SHT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组LVEF,CI明显减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组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E峰)、E/A、舒张早期减速度显著减  相似文献   

11.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评价11只犬在定量心肌缺血时的局部左室收缩功能(RLVF)与整体左心泵功能(TLVF)。结果显示:随着冠脉狭窄,左室舒张末期面积和左室收缩末期面积都有增加(P<0.01),左室面积喷射分数(LVAEF)从56%减低到36%(P<0.01)。轻度心肌缺血时,RLVF明显异常,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圆周范围(CERWMA)小于40%。中度心肌缺血,除RLVF异常外,LVAEF出现异常,CERWMA小于50%,TLVF无明显变化。重度心肌缺血,CERWMA大于50%,TLVF出现明显异常。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是检测心肌缺血敏感和特异的技术,RLVF变化明显早于TLVF。同时,CERWMA和心肌灌注缺血区相关较好,为临床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测暂时性心肌缺血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左室舒张功能的参数变化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18例正常人和 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 ,分析比较静息状态与峰值负荷状态下两组左室舒张功能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多巴酚丁胺负荷后 ,两组心率、收缩压均明显增加 ,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左室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 (E)和左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 (RFP)在对照组表现为增加 ,在冠心病组为减低 ;冠心病组出现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RWMA) 2 5例 ,对照组有 1例出现 RWMA。结论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左室舒张功能的参数变化是反映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 ,可为冠心病诊断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衰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分别检测 6 8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 (HL VH)患者及 3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SHT)患者的心肌供血、心律和心功能。结果 :HL VH组心肌缺血、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 SHT组 ;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组 L VEF,CI明显减低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组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 (E峰 )、E/ A、舒张早期减速度显著减低。结论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心衰间关系密切 ,是一项独立的心血管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显像技术评价12例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和20例心绞痛(AP)患者的心功能,并以15例正常者对照.结果显示:SMI组高峰充盈率(PFR)、1/3充盈分数(1/3FF)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与A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SMI可引起左室舒张充盈异常,且出现在收缩功能受损之前;SMI与AP对左室舒张功能(LVDF)有同等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美芳  俞锋 《心功能杂志》1996,8(3):153-156
应用无创左右心功能同步检举义测定原发必血压患者234例的心功参数与4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显示心肌缺血阈值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压力,肺毛细血管平均嵌楔压,心肌耗氧量,左室舒张末期血量,左室射血阻抗和动脉弹性模量等较对照组升高(P〈0.01),原发性高血压的心脏早期病变主要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35%),其受损程度与年龄,病程无相关性,年龄60岁左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维持在55~59  相似文献   

16.
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是评价早期心肌缺血的一项敏感指标。近年来将二尖瓣血流频谱分析研究,作为评价左室功能常用指标的报道较多,与肺静脉血流频谱同时进行对照研究则鲜见报道。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了3组共150例右上肺静脉血流频谱,与二尖瓣血流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讨论二尖瓣与肺静脉血流频谱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进一步确定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发生的时间,以及心肌梗塞对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用彩色多勒超声心动图对58例(164人次)心肌梗塞患者的心脏结构、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等多项指标进行了追踪观察,按患者心肌梗塞后时间的长短分为7组(1周~>1年).结果 心肌梗塞早期(1周)对心功能有较大影响,主要与心肌缺血、心肌顿抑有关,心肌梗塞后3~6个月心功能有所改善,临床上应尽早使用保护心脏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心尖搏动图在定性与定量方面和冠心病诊断的关系,在过去15年中已广为研究,强调了心尖搏动图上的a波幅度和静息时直接从心腔内测量的左室舒张末期压相关。心肌缺血引起左室顺应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对左室在正常或异常情况下,尤其在缺血期的左室收的解剖形态学变化受到重视。近年来,对急性心肌缺血情况下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局部室壁运动、心室射血分数、心室腔径线、室壁厚度、室壁张力和压力-容积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现简要综述如下。 1、急性心肌缺血对心肌收缩和舒张的影响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可引起局部室壁运动和血液动力学异常改变,未缺血区功能代偿性增强。缺血区局部室壁运动减弱,节段性室壁变薄,左室压力最大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同时比较组织多普勒与经二尖瓣口血流速度评价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检出率差异。方法 3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50名无冠心病的体检者,对比观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和二尖瓣环组织运动速度等左室舒张功能评价指标。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观察组左室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并且,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Ve/Va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具有较高检出率。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存在左室舒张功能下降,组织多普勒超声Ve/Va可以作为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