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吸醇树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环己烷为分散剂,用苯乙烯-N,N-二异丙基丙烯酰胺(DIPAM)共聚物为分散剂,同时加入硝酸镍,进行反相悬浮聚合,制得吸醇性和吸水性树脂,研究了树脂的吸液性能与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所得树脂最大吸醇率达57g/g,吸水率达36g/g。  相似文献   

2.
丙烯酸钠的反相悬浮聚合及吸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环乙烷为连续相,司班60为分散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后期添加聚合单体的办法反相悬浮聚俣合成粒径增大的高吸水性聚丙烯酸钠树脂。研究了分散剂、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后期添加单体量、搅拌速度以及链转移剂对吸液性能和树脂粒径的影响。制得的树脂吸去离子水率为1700mL/g以上,吸0.9%NaCl溶液100mL/g以上。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微波辐射共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添加一定粒径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现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的丙酮溶液为引发剂,在微波照射下进行水溶液聚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聚醋酸乙烯酯的粒径及其添加量诸因素对吸水性能的影响,所得树脂吸水率达980g/g。  相似文献   

4.
高吸水性纤维复合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含聚合引发剂的丙烯酸盐单体水溶液涂布到天然纤维布基材上,在微波辐照下聚合,制得高吸水性纤维复合体。该复合体吸去离子水80g/g,吸0.9%NACl水溶液22g/g。研究了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单体浓度、微波辐照功率;时间及中和度等因素对复合体吸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粒径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合成了聚丙烯酸钠型大粒径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单体添加量、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搅拌转速、分散剂等对树脂吸液率及粒径的影响。得到了粒径在1.57mm、吸去离子水1500g/g左右的大粒子。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基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娜娜  李倩  高宝玉  王瑞  岳钦艳  王燕 《功能材料》2013,44(1):79-83,87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将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化铵(DAC)、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3种单体接枝到纤维素骨架中合成玉米秸秆基两性高吸水性树脂。研究单体用量、秸秆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中和度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液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图、红外光谱图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秸秆、AA、AM、DAC的质量分别为1、5、1和0.5g,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比率为1.2%,交联剂用量占单体总量比率为0.1%,中和度为75%,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60℃的合成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SAR)吸液率达最大,其吸水率为235.9g/g,0.9%NaCl溶液的吸收率为31.3g/g。  相似文献   

7.
微波辐射合成耐盐性羟乙基纤维素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羟乙基纤维素为原料,丙烯酰胺和马来酸酐为接枝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胺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合成一种新型耐盐型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酰胺-马来酸酐接枝共聚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微波辐射功率、混合单体AM/MAA比例、羟乙基纤维素浓度、交联剂以及引发剂用量对树脂吸盐水能力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为400W且间歇加热12min、AM/MAA摩尔比为0.45,羟乙基纤维素浓度为3.0%、交联剂用量为2.0%、引发剂用量为0.15%,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最大吸盐水率达167g·g-1.  相似文献   

8.
敞开体系快速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中和度、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水浴温度等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液倍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5min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高达1600g·g-1,在质量分数为0.9%的食盐水中的吸液倍率达155g·g-...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壳聚糖(CTS)和丙烯酸(AA)为原料进行接枝共聚,制得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AA∶CTS比值、引发剂用量及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条件.利用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AA∶CTS为10∶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5%,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35%,所制得的树脂吸水率最高,其吸蒸馏水率可达964 g/g,吸盐水率可达58g/g.  相似文献   

10.
黄帮裕  杜建军  尹国强  王新爱  卢其明 《材料导报》2012,26(18):104-107,115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耐盐性丙烯酰胺型高吸水性树脂,在系统地考察单体配比、中和度、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加压(约2kPa)吸液性能影响的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制备出加压下在去离子水和质量分数为0.9%的盐水中的吸水倍率分别为75和23.1的高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11.
舒冬梅 《功能材料》2007,38(A09):3387-3390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丙烯酰胺二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及AMPS-AA-AM三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组成、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以自制的高分子吸水树脂(SAP)作为水泥基材料自养护外加剂,利用吸水树脂优良的保水性能,为水泥水化提供较长时间及持续、稳定的水分供应和充分的内部相对湿度,保证水化反应的顺利进行,达到自养护的目的。考察了影响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因素以及掺加吸水树脂的水泥试样的强度、流动度等性能。  相似文献   

12.
耐盐性多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多元聚合合成了丙烯酸/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四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单体组成配比、反应温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共聚反应条件对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酸系聚合大分子链上同时引入适当配比的磺酸基、丙烯酰胺基和羟基能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有效提高树脂的耐盐性及吸水性能。所得产品的最高吸蒸馏水率和吸盐水率分别为690g/g和140g/g,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岭土复合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用红外光谱对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在将聚合反应与树脂的干燥同时进行的基础上探讨了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高岭土添加量等条件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烯酸中和度75%、单体配比3.5:1、高岭土添加量15%、交联剂用量0.02%、引发剂用量0.8%时,树脂的吸液性能整体最好,吸水倍率达698g·g-1、吸盐水倍率110g·g-1。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与高岭土的-OH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14.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法制备出高岭土复合聚丙烯酸-丙烯酰胺超吸水性树脂,讨论了实验中主要因素对其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中和度为80%,高岭土、引发剂和交联剂量分别为丙烯酸单体质量50%、0.3%和0.025%,单体丙烯酰胺与丙烯酸质量比为7:10时所制得复合树脂吸蒸馏水率达960g/g,吸自来水和生理盐水达330g/g和60g/g。  相似文献   

15.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水作溶剂制备了羧甲基马铃薯渣,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作为引发剂,与丙烯酸、丙烯酰胺及氢氧化钾在较低温下接枝共聚合成了含氮钾的高吸水树脂。探究了单体用量、单体与单体质量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氧化还原引发剂用量、总水量对高吸水树脂吸水量的影响。对树脂在不同环境(pH、粒径)下吸液率等性能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高岭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过硫酸铵作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了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高岭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高岭土的添加量、丙烯酰胺用量、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以及交联剂用量等对吸水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中和度为70%,丙烯酰胺、高岭土、引发剂和交联剂量分别为丙烯酸单体质量24%、18%、0.96%和0.09%.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在室温下30min每克吸蒸馏水和自来水分别约为其自身质量的890倍和290g倍.  相似文献   

17.
反相悬浮法制备聚(丙烯酸-丙烯酰胺)/粉煤灰高吸水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Span80为分散剂,环己烷作为油相,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油水比、分散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形态和吸液性能的影响。制备的高吸水树脂最佳吸蒸馏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分别为956g/g和137g/g。引入质量分数为9%的粉煤灰后,树脂仍能保持较高的吸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分别为616.4g/g和66.3g/g。  相似文献   

18.
以丝瓜络为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而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出高吸水性树脂。分析了丙烯酸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达1500g·g-1,在质量分数为0.9%的食盐水中的吸液倍率达115g·g-1。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己烷为溶剂,Span80为悬浮稳定剂,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高吸水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单体配比、交联剂和引发剂的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吸去离子水和0.9%NaCl水溶液的倍率分别为1282和109g/g。并且在同等条件下,该树脂样品与法国爱森(SNF)产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较优异的吸水性能和耐盐性。  相似文献   

20.
耐盐性高吸水树酯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AMPS)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盐-co-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盐)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引发剂用量,AMPS与丙烯酸摩尔比,AMPS水溶液浓度,丙烯酸和AMPS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制得的吸水性树脂30min吸蒸馏水和0.9%NaCl水溶液分别为1350g/g和150g/g,且凝胶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