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鑫国煤电公司-210m水平二采区(下山开采)地质构造复杂、涌水量大,疏排水系统方案设计制约因素繁多的实际状况,着重从工程的位置选择、布置层位、标高选取的角度考虑,突出强化了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同时也注重提高了疏排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经分析论证,优化了方案设计,保证了疏排水系统稳定性、可靠性,为本区9、10Ⅱ层煤的安全开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立伟 《矿山机械》2004,32(4):80-81
我矿深部工程井下排水系统位于-430m中段,地下水C1浓度为866.18mg/L,水中CF浓度较高,腐蚀性较大。井下正常涌水量为10 000 m3/d,最大涌水量15 000m3/d。选用5台 D280-65/84×9型离心式水泵。水泵的技术参数为Q=280 m3/h,H=596.25m。配套电机型号Y450-4,功率800 kW,电压 6kV。正常情况下,3台泵工作,1 台检修,1 台备用。布置方式为单排布置,1 段排水。井下水从-430 m中段水仓用离心式水泵经主竖井内2条φ351×12排水管路直接排至地表+86m。  相似文献   

3.
赵固一矿12041工作面回采时受顶板裂隙水及底板L8灰岩水影响严重,最大涌水量达486 m3/h,为系统解决工作面排水系统设计不佳及涌水量大的问题,应用工作面、运输巷增设水泵及排水管路、轨道巷挖设水沟及水仓等排水综合措施,同时,优化了注浆加固工艺,保证了工作面安全正常回采。系统改造应用后,探索了一条解决涌水量大的工作面正常生产的途径,介绍了排水设备、沉淀池的布置方式及改造运输系统的措施,为后续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1 概述 鹤煤八矿3水平有2305、2403、2206采区,排水系统3个,每个泵房安装D155-30×6型水泵3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该水平正常涌水量为80 m3/h,其水仓及排水设备都是按正常涌水量设计的,水仓容积及排水能力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矿深部工程主排水系统位于井下-430m中段,日涌水量为13000m3,水仓总容积为4200m3。水仓分为内、外2条水仓,其中外水仓长度340m,内水仓长度为320m。表1设备配置表f×名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数量(台)功率(kW)电机型号油隔离泵2DGN30/8=30m3/h=8MPa190Y315L1-8变频器SANYZN-2PE1110高浓度搅拌桶15001500130Y225M-6空压机CZ10/30F=0.17m3/min=3MPa13潜污泵80WQA=25m3/min=22m17.5潜水泵=24m3/min=93m111单轨小车WA'=1t1手动葫芦Hs'=1t=5m1地面标高为75m。自排水系统投入运行以来,由于井下涌水夹带着泥沙及采场流出的充填废水,经泄水…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矿井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不高、能耗高、控制策略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采用PLC对排水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同时利用“避峰就谷”控制策略,根据时间和涌水量的大小对系统排水进行自动调整,排水系统的电费成本大大降低,排水平均价格由1.66元/m3降至1.25元/m2,在满足排水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排水系统的用电量,实现矿井排水系统自动化及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赵悦文 《中州煤炭》2020,(11):51-55
骆驼山煤矿底板奥灰水的防治措施由疏水降压改为底板区域超前探查与治理,矿井涌水量预计发生较大变化,原设计的2套矿井排水系统已不再适用。通过对矿井涌水量的变化、井下排水系统施工现状、巷道所在地质层位、奥灰水突水威胁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优化了矿井排水系统设计方案,减少了矿井排水系统设备设施数量和排水管路布置,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同时,实现了科学合理排水,对降低矿井建设和维护成本、提高矿井经济效益、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矿井涌水量的准确预测一直是煤矿地质工作者的难题,本文以新安煤矿首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裘布依公式计算了涌水量,通过矿井瞬变电磁勘探探测了首采工作面的顶板富水性分区。计算最大涌水量71.3m3/h,正常涌水量31m3/h。实际开采结果是最大涌水量出现在探测结果富水区为70m3/h,正常涌水量基本处在25~30m3/h。认为矿井瞬变电磁勘探和解析法裘布依公式在工作面顶板富水性探测和涌水量计算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大海则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0 Mt/a,最大涌水量1 000m3/h,采用4个立井井筒开拓。针对该矿井涌水量大的问题,通过对卧泵、排水管路的选型计算以及管路安装方式设计,井下临时泵房布置,形成矿井临时排水系统,满足了矿井二期工程施工排水需求,为二期工程正常高效施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煤矿主排水系统的能耗分析和节能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工会 《矿山机械》2004,32(8):73-75
煤矿主排水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设备,也是煤炭生产的主要能耗设备。焦煤集团是全国统配煤矿中著名的大涌水矿井,平均最高涌水量高达409 m3/min,现有主排水泵190台,主排水管路154条,总长度29.5km,排水设备总装机容量116 MW,年平均排水耗电2.3亿kW·h,占原煤耗电量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钻孔压水试验预测井筒涌水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煤矿凿井施工前需注浆减小井筒涌水量,为准确检验顾桥矿副井注浆堵水效果,利用压水试验和抽水试验2种方法求得该井筒岩层的渗透系数,并采用承压转无压完整井大井法公式分别计算了井筒注浆后的剩余涌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压水试验预测井筒涌水量3.690m^3/h,抽水试验预测涌水量4.660m^3/h。井筒实际开凿涌水量为3.708m^3/h,经比较,压水试验预测涌水量与井筒开凿后实际涌水量相差0.018m^3,比抽水试验结果更为接近实际涌水量。因此,采用压水试验对含水层井筒涌水量进行预测是实用可靠的,且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12.
张扬 《煤炭工程》2012,(9):64-66
 摘 要:针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现有排水和防水系统存在的诸多不足,提出应采用大功率矿用潜水泵进行井下排水。分析了大功率矿用潜水泵的特点和安装布置方式,并对其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了说明。最后通过现场应用证明,大功率矿用潜水泵在煤矿井下排水中效果明显,极具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鉴于磁西超千米深井排水的困难性和复杂性,为确保磁西超千米深井能够如期完成建设并正常投产,根据该矿副井深度和-1150m水平涌水量,提出两种排水方案。方案一,采用一级排水方式,直接从-1150m水平将水排至地面;方案二,采用二级排水方式,将水从-1150m水平排至风井井筒-500m水平腰泵房内,之后接力将水排至地面。经过多方调研国内大容量、高扬程水泵的生产情况以及分析该矿副井深度大、排水困难、涌水量大、开采技术难点多等特点,比较两种排水方式,最后得出:副井确定采用二级排水方式是切实可行的,并经过选型计算由水泵的扬程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计算出的水泵工况点、工况点效率、水泵和排水管路各参数均能满足要求。最终磁西超千米矿井排水系统设计合理解决了排水问题,确保了矿井排水装置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14.
张少星 《山东煤炭科技》2021,(4):181-183,189
井下排水系统是煤矿生产中主要系统之一,担负着井下积水排除的重要任务。山西阳泉煤业集团翼城堡子煤业有限公司正常及最大涌水量较大,排水系统复杂,主排水泵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将会影响到排水系统整体作用的发挥。本文根据该矿实际涌水量,对主排水泵进行选型设计,根据水泵及管路系统的特性,对其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及校验计算,选出了合适的泵型,满足该矿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东河湾铁矿井下涌水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广忠  石银堂 《金属矿山》2003,(3):13-14,29
武安东河湾铁矿3Fe2矿体,井下涌水量1500m^3/h,在疏干排水影响相邻单位用水的情况下,采用井下帷幕注浆堵水方案,使井下涌水量降至400m^3/h。很好地解决了井下排水地面闹水荒的矛盾,并为本矿采矿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投产2年产量翻一番。  相似文献   

16.
 煤矿井下水害不仅直接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且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根据多年对潜水泵排水系统的研究及煤矿抗灾泵站的设计经验,提出采用卧泵加潜水泵排水方案替代传统的井底中央泵房加防水闸门方案的观点,大大提高了矿井抵抗水灾的能力,使防治水工作由被动堵水变为主动防治水。实践证明,对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卧泵加潜水泵排水系统是解决矿井正常排水和抗灾抢险排水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煤矿企业中,井下排水系统一直是生产当中的重中之重。传统的井下排水系统一般都是基于单片机开发的,稳定性还有可靠性都不是很完善,将可靠性、实时性很高的嵌入式系统应用于煤矿井下排水系统中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文章所介绍的系统实现了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网络接入,采用基于ARM处理器网络接口的硬件设计,以及μ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网络芯片对系统提供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以余吾煤矿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矿井的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3号煤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3砂、三灰。采用无限边界的承压一无压公式计算余吾矿正常涌水量为316.61 mVh,最大涌水量为398.4 mTh,并分析了相邻煤矿采空区积水目前对矿井生产影响不大,本井田3号煤采空区积水对生产影响较大,并通过公式计算得到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量为381.7km3.  相似文献   

19.
受含水层岩溶发育不均匀性影响,大水矿山矿坑涌水导水通道空间分布位置的探查存在较大技术难度,难以针对性制定矿山防治水方案。以强岩溶地区某大水矿山矿坑涌水治理工程为背景,选择食盐作为示踪剂,通过连通试验研究了注浆孔揭露岩溶通道与矿坑主要涌水点之间的水力联系,并在标定水样电导率-食盐浓度对应关系的基础上,计算了岩溶通道补给水源汇入涌水点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该岩溶通道与矿坑-30m水平最大涌水点连通性好,示踪剂回收率达到88.45%以上,可判断其为主补给通道。此通道经“投料+注浆”封堵治理后,涌水点水量由2.4万m3/d降至500m3/d,保障了安全生产。研究结果表明:连通试验在岩溶管道流充水矿山导水通道探查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是查明导水通道与矿坑涌水点连通性和补给量的可靠技术手段,能够为大水矿山制定防治水策略提供有效技术依据,避免因条件不清而造成的盲目施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