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脉冲电场引起的红血球内钠离子浓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位移试剂和23Na-NMR的方法研究脉冲电场对正常人红血球内Na+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给出在高强度电场作用下,细胞内Na+浓度增加,并且随脉冲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比指数关系还快.在低强度电场作用下,细胞内Na+浓度减少.乌苯苷能抑制细胞内Na+浓度的减少,抑制程度随乌苯苷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从而证实了低强度的脉冲电场对Na+,K+-ATPase的激活作用,直接测定脉冲电场对红血球血影膜的Na+,K+-ATPase活性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并对在电场作用下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电场对酶的激活作用及电场等外界物理信号是否能跨过细胞膜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王晓冬  王成  马智宏  侯瑞锋  高权  陈泉 《生态学报》2011,31(10):2822-2830
为研究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Na+、K+的吸收和积累规律,以中国春、洲元9369和长武134等3种耐盐性不同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盐胁迫2 d后的根系K+离子流变化,并对植株体内的Na+、K+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短期(2d)盐胁迫对小麦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对根系的抑制大于地上部,耐盐品种下降幅度小于盐敏感品种。盐胁迫下,小麦根际的 K+大量外流,盐敏感品种中国春K+流速显著高于耐盐品种长武134,最高可达15倍。小麦幼苗地上部分和根系均表现为Na+积累增加,K+积累减少,Na+/K+比随盐浓度增加而上升。中国春限Na+能力显著低于长武134,Na+/K+则显著高于长武134。综上所述,盐胁迫下造成小麦组织器官中Na+/K+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根系K+大量外流和Na+的过量积累,耐盐性不同的小麦品种间差异显著,并认为根系对K+的保有能力可能是作物耐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空泡膜类型H+-ATPase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真核细胞内空泡细胞器,如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等,膜上存在的质子泵ATPase 与线粒体类型的质子泵 ATPase 类似.近几年对该类型 H+-ATPase 的结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明这是一类新型质子泵,在进化的过程中与线粒体类型的 H+-ATPase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Na+H+逆向转运蛋白对植物耐盐起着重要作用 ,它利用质膜H+ATPase或液泡膜H+ATPase及Ppiase泵H+产生的驱动力把Na+排出细胞或在液泡中区隔化以消除Na+的毒害。主要讨论植物中Na+H+逆向转运蛋白研究在分子水平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稀土La3+跨PC12细胞膜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AR-CM-M1C阳离子测定系统,发展Fura-2荧光测定技术,将其应用于测定细胞内游离稀土离子La3+,并以此研究了La3+跨PC12细胞(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膜的行为.结果表明:在模拟细胞内离子组分,pH=7.05的溶液中,测得La3+-Fura-2的表观解离常数为3.27×10-11 mol·L-1.对于PC12细胞,静息条件下La3+不能跨越细胞膜进入胞内.与钙离子通道相关的KCl和去甲肾上腺素均不能刺激稀土La3+过膜.用哇巴因(ouabain)使胞内Na+超载后,La3+可过膜进入细胞内,且过膜量与胞外La3+浓度和胞内Na+超载程度有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提示La3+可以经由Na+/La3+交换机制过膜而进入细胞内.  相似文献   

6.
选择分别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Na+/K+-ATP酶基因紧密连锁的3个微卫星座位BMS2258、SOD1和BM723, 采用PCR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在130头荷斯坦牛中的遗传变异, 计算了3个微卫星座位的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遗传杂合度, 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初步探索了它们与荷斯坦牛夏、秋季GSH-Px、SOD、Na+/K+-ATP酶活性及日产奶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3个微卫星座位与其紧密连锁基因的酶活性及日产奶量均存在显著相关(P<0.05)。BMS2258座位182 bp/164 bp的GSH-Px活性和日产奶量对应的最小二乘均值较高; SOD1座位148 bp/146 bp对应的SOD活性的最小二乘均值较高, 148 bp/148 bp对应的日产奶量最小二乘均值较高; BMS2258座位161 bp/111 bp对应的Na+/K+-ATP酶活性和日产奶量的最小二乘均值较高, 它们是各自座位上的最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利用膜片钳技术对模式植物拟南芥根皮层细胞原生质体的内向跨膜钾电流进行了全细胞记录 ,并对内向K+通道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拟南芥根细胞质膜上的内向K+通道由超极化膜电位所激活 ;该通道具有较高的K+/Na+选择性 ,可被TEA+和Ba2 +等K+通道阻断剂所抑制 ,而且对胞内自由Ca2 +浓度变化不敏感 .这为进一步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进行植物K+吸收机制以及植物抗盐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8.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前脂细胞为模型 ,以 2′ ,7′ bis ( 2 carboxyethyl) 5 ( 6 ) carboxyfluorescein (BCECF)作为检测胞内pH(pHi)的荧光探针 ,测定不同生长因子刺激下胞内pH的变化 ,证明大鼠肾周前脂细胞质膜存在Na+/H+交换活性 ,胎牛血清(FCS)能快速激活Na+/H+交换 ,导致pHi升高 (约 0 .2pH单位 ) ,并引起DNA合成 .Ethyl isopropyl amiloride (EIPA)抑制Na+/H+交换与DNA合成 .在无血清条件下 ,胰岛素不刺激DNA合成但引起细胞分化 ,表现为胞内脂滴积累和 3 磷酸 甘油脱氢酶(G3 PDH酶 )活性增强 ,同时激活Na+/H+交换活性导致pHi升高 ;EIPA既抑制胰岛素对Na+/H+交换的激活 ,也抑制G3 PDH酶活性增强 .结果证明 :Na+/H+交换的激活不仅与大鼠前脂细胞增殖相关 ,同时也是细胞分化的早期事件 .  相似文献   

9.
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的红细胞膜ATP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的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均降低,并且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这两种酶活性呈高度负相关,而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Na+-K+-ATP酶活性呈正相关。这些变化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短肽蝎毒素的结构分类与功能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量的资料已证实蝎毒中主要致死成分是一类由60~70个残基组成, 选择性地作用于电压门控Na+通道的长肽毒素.另一类由30~40个残基组成的短肽蝎毒素,由于其具有结构致密,易于合成改造的优点,特别是具有选择性地阻遏K+或Cl通道的特异药理功效,近年来倍受学术界的关注,并在结构与功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大豆液泡膜H+-ATPase功能与构象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液泡膜V型H+-ATPase是ATPases中的一种,它在植物细胞的生长发育中有重要的作用.利用竹红菌乙素(HB)和KI这两种分别猝灭蛋白质疏水区域内源荧光和亲水区域内源荧光的荧光猝灭剂,在不同pH值、温度条件下对纯化的大豆液泡膜V型ATPase进行荧光猝灭实验,初步探讨了V型H+-ATPase的水解活性同其蛋白质折叠状态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通过比较不同pH值、温度条件下蛋白质疏水区域和亲水区域内源荧光的荧光猝灭常数(KSV),发现当环境pH值、温度偏离酶的最适pH值和温度时,蛋白质的内源荧光强度降低且疏水区域和亲水区域内源荧光的荧光猝灭常数(KSV)降低,说明伴随着酶的水解活性降低,蛋白质的折叠状态发生了变化.我们认为蛋白质在膜内的折叠状态变化是酶失活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植物的抗冻和抗盐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Na+/K+)-ATPase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概述(Na+/K+)-ATPase的一般分子性质。介绍神经元和脂肪细胞中两种不同分子形式(Na+/K+)-ATPase的分离鉴定和功能性质,以及(Na+/K+)-ATPase主要功能亚基一级序列和高级结构研究所取得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液泡膜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转入荞麦中,在2.0mg/L 6-BA、0.1mg/L IAA、1mg/L KT、50mg/L卡那霉素和500mg/L头孢霉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从来源于864块外植体的36块抗性愈伤组织中共获得426棵再生植株(转化频率为4.17%)。经PCR、Southern印迹分析、RT-PCR和Northern检测,初步证实AtNHX1基因已整合至荞麦基因组中。用200mmol/L的盐水对转基因植株和对照植株进行胁迫处理6周,转基因植株能够生存,而对照植株死亡。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转基因植株和对照植株,发现Na+及脯氨酸含量在转基因植株中的积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植株,而K+的含量在转基因植株中的积累水平低于对照植株。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芦丁在转基因植株根、茎和叶片中的含量也比对照植株明显要高。这些结果表明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作物的耐盐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液泡膜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转入荞麦中,在2.0mg/L 6-BA、0.1mg/L IAA、1mg/L KT、50mg/L卡那霉素和500mg/L头孢霉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从来源于864块外植体的36块抗性愈伤组织中共获得426棵再生植株(转化频率为4.17%)。经PCR、Southern印迹分析、RT-PCR和Northern检测,初步证实AtNHX1基因已整合至荞麦基因组中。用200mmol/L的盐水对转基因植株和对照植株进行胁迫处理6周,转基因植株能够生存,而对照植株死亡。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转基因植株和对照植株,发现Na+及脯氨酸含量在转基因植株中的积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植株,而K+的含量在转基因植株中的积累水平低于对照植株。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芦丁在转基因植株根、茎和叶片中的含量也比对照植株明显要高。这些结果表明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作物的耐盐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大豆下胚轴质膜H+-ATPase质子转运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豆下胚轴为材料,采用改进的匀浆介质,通过两相法制得具有质子转运活力的高纯度质膜微囊.并且发现冻融处理可以促进质膜微囊的翻转而提高荧光猝灭效率.质子载体和质子转运特性分析表明,由Mg2+-ATP引发的荧光猝灭可以被质子载体CCCP恢复,并被质子通道抑制剂DCCD抑制;并且发现质膜H-ATPase专一抑制剂钒酸钠可以完全抑制荧光猝灭,同时发现荧光猝灭依赖于Mg2+,并受K刺激,最适pH为6.5.以上证明所测荧光猝灭是由质膜H-ATPase所进行的质子转运引起的.结果同时表明,维持H-ATPase合适构象和提高质膜微囊封闭性是制备具有H转运活力质膜微囊的两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冬小麦渗透及离子的毒害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种不同基因型冬小麦为试验材料,利用分根法研究了盐胁迫对小麦的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的效应。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小麦既受渗透胁迫,也受盐离子胁迫。渗透胁迫效应比较快,大约在处理后1-2d内发生;离子毒害效应比较缓慢,大约需3-4d时间。在一半盐胁迫(200mmol/L NaCl)和一半非盐胁迫的分根条件下,小麦没有明显的渗透胁迫效应,小麦植株地上部Na+ 累积到毒性水平之前盐处理对小麦生长无抑制效应。小麦具有将Na+ 从盐胁迫一侧转移非盐一侧的能力,说明小麦吸收的Na+ 有一部分可以从地上部回流到根系中,回流率可达76%-89%。无水分胁迫(不加入PEG)的回流率大于水分胁迫(加入PEG)的回流率。不同基因型小麦在盐分吸收累积和回流,及渗透和离子胁迫的速度和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NR 9405和小偃6号的Na+ 累积速度要少于陕229和RB 6;NR 9405根系排Na+ 能力强于陕229和RB 6。因此,NR 9405和小偃6号的耐盐性高于陕229和RB 6。  相似文献   

17.
选择苗期耐盐性较强的水稻(Oryza sativa)品种(株系)‘AB52’、‘02402’和‘02435’及敏感品种‘日本晴’, 在网室周转箱内,设置5 000和8 000 mg&#8226;L-1 NaCl两种盐处理,以清水为对照, 研究盐胁迫下苗期水稻植株不同部位Na+和K+的吸收和分配与品种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株高、绿叶干重和绿叶面积下降,绿叶中的水分含量降低,但茎鞘中的水分含量有所上升。5 000 mg&#8226;L-1 NaCl胁迫处理10 d,耐盐品种所受的生长影响和叶片伤害程度低于敏感品种,但8 000 mg&#8226;L-1 NaCl胁迫处理下品种间差异变小。盐胁迫下,水稻植株吸收 Na+和置换出K+,但不同器官部位中Na+和K+的区域化分布特征明显,各部位的Na+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绿叶、根、茎鞘和枯叶。下部老叶能优先积累较多Na+而枯黄;绿叶吸收Na+ 相对较少,维持较低的Na+水平,同时保持较高且稳定的K+含量;植株茎鞘通过选择性吸收大量Na+ 和置换出一部分K+到叶片中,保持绿叶较稳定的K+含量和相对较低的Na+含量,维持较高的K+ /Na+比,从而使植株少受盐害。敏感品种‘日本晴’在盐胁迫下绿叶中的Na+含量相对较高,且 5 000 mg●L-1 NaCl胁迫下绿叶Na+含量已接近高值,与在8 000 mg●L-1 NaCl胁迫下差异不大, 而耐盐品种绿叶吸收较少的Na+。另一方面,耐盐品种茎鞘的含K+相对较高,在盐胁迫下能吸收容纳较多的Na+,而绿叶中K+/Na+比较高。可以认为,绿叶的K+/Na+比可作为一个衡量耐盐性的相对指标。  相似文献   

18.
Na+/H+交换泵(Na+/H+ exchanger, NHE)是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细胞中的重要跨膜蛋白,该蛋白质涉及细胞的多种功能,包括细胞内pH值调节、细胞体积的控制以及离子转运等.目前已克隆了五个亚型NHE的cDNA,它们构成了脊椎动物细胞离子转运泵的一个基因家族. 这五个亚型的表达水平及活性可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在肿瘤、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疾病中,已发现NHE-1亚型的表达水平和活性显著增高.因此,研究NHE-1的转录及活性调节机制,将可能为这些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抗VacA+CagA+幽门螺杆菌(Hp)IgY的抗感染作用,以VacA+CagA+Hp为抗原免疫蛋鸡,聚乙二醇法和水稀释法从鸡卵黄中提取抗-VacA+CagA+Hp-IgY,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IgY抗体效价。建立胃腔感染VacA+CagAHp的昆明系小鼠模型,观察抗-VacA+CagA+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多细胞盐腺对阳离子的选择性分泌机理, 在室内水培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盐分胁迫(NaCl, KCl和NaCl+KCl)对多枝柽柳和短穗柽柳Na+, K+的分泌和累积, 以及不同盐腺抑制剂(orthovanadate, Ba2+, ouabain, tetraethylammonium[TEA]和verapami)对Na+和K+分泌的抑制及其在体内累积的影响. 结果表明, NaCl处理明显增加了盐腺对Na+分泌, 而KCl处理则显著促进K+分泌; Na+和K+的分泌量同累积量的比值表明, Na+的比值高于K+; 单一盐溶液中添加不同离子成分后, Na+和K+分泌表现不同: KCl处理中添加NaCl后, K+分泌速率显著降低, 但在NaCl处理中添加KCl, Na+的分泌则不受影响, 这些结果表明, 柽柳对Na+的分泌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此外, 添加盐腺抑制剂后, 柽柳对Na+分泌分别受orthovanadate, ouabain, tetraethylammonium[TEA]和verapami的显著抑制, 而K+的分泌则分别受ouabain, tetraethylammonium[TEA]和verapami的显著抑制. orthovanadate对Na+, K+分泌抑制效应的差异, 可能是引起多细胞盐腺分泌Na+和K+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