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5个科室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建立责任小组,确立不同级别人员的职责。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士职业认同感等。结果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临床护理质量、护士职业认同感均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可以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责任制连续性APN排班模式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3~9月科室实施的传统三班倒周期性排班,2010年10月~2011年5月实施责任制连续性APN排班模式,观察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责任制连续性APN排班模式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士满意度均明显优于传统排班模式(P<0.05)。结论:实施责任制连续性APN排班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士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护士分层级管理及大包干责任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及大包干责任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09年1月起本科室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和大包干责任制。比较实施分层级管理和大包干责任制前后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和大包干责任制后病区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操作技能、健康教育和患者对护理工作评价均较实施前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及大包干责任制在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柔性激励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柔性激励及组织文化建设等手段引入优质护理服务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协调护理人员切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选取2011年上半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骨二科为实验组,与同期实施岗位功能制护理模式骨一科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在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柔性激励适用于县级医院护理部,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个人成就感及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对患者、护士和医师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增加护士人力配置,合理调整排班模式,改善工作流程,强化健康教育效果,强化专科业务培训,开展绩效考核等方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统计患者满意度,护士、医师满意度。结果: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能提升患者、护士及医师满意度。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扁平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在神经外科病区实施扁平化管理,落实责任制整体分组护理患者,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医师的满意度,护理人员辞职率及科室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患者、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的辞职率低于实施前(P<0.05),科室的护理质量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应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稳定护理队伍,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将2011年实施功能排班制护理模式的住院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住院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功能排班制工作模式;观察组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即责任护士对分管的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措施。实施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管理工作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可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护士个人素质,大大提升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促使护理工作有序而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预算配置为基础的护理岗位管理模式的建立与临床实施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2月以我院3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建立并实施以预算配置为基础的护理岗位管理,对比实施前(2012年1~7月)和实施后(2012年8月~2013年2月)护士工作业绩、业务水平、职业发展、护士工作满意度,同时选取实施前后患者各500例,对比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以预算配置制为基础的护理岗位管理模式的实施,护理人员流失情况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及分级护理正确执行情况较实施前均明显提高(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建立以预算配置制为基础的护理岗位管理模式,对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减少护理成本,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在血液病区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10月在血液病区实施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推行护士管床、管病人的工作制(病人设为观察组),并与2009年3月~2010年6月实施传统责任制整体护理(病人设为对照组)进行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措施落实、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及满意度比较。结果实施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后,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病区实施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有利于为病人提供专业、全面、连续性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的护理排班模式,确保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落实。方法对传统的"三班制"进行改革,根据护士分层管理和扁平化理念,采用护士分层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评价改革前后6个月的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实施护士分层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较改革前显著提高。结论实施护士分层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有利于优质护理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