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单一服用利培酮的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药物治疗同时开展内观认知治疗,对照组则继续予药物治疗。治疗观察期为3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周分别以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FI)、自知力、治疗态度问卷(ITAQ)量表进行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及自知力恢复情况的疗效评定。结果实际完成88例,脱落4例,研究组治疗后PANSS、SSPF、ITAQ总分值及各因子分比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治疗后PANSS、SSPF、ITAQ评分值较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内观认知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精神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有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内观认知疗法对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Medline、Web of Science、CBM、CNKI、VIP、万方数据、TWS。检索内观认知 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RCT,试验组389例,对照组393例。结果显示,内观认知疗法 能够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各因子分(P < 0.05)。 结论 内观认知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有效,对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和阴性症状疗效 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痉挛电休克治疗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康复的作用,从而选择最优方式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2年接受无痉挛电休克治疗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45例为研究组,按照病程、病情、性别、年龄等与之匹配的服用奥氮平治疗的45例为对照组,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和韦氏记忆测验的评分。结果研究组在WCST持续反应数和持续错误数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WCST总正确数、总错误数、完成分类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韦氏记忆测验的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无痉挛电休克治疗在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方面优于药物治疗,但对记忆功能的影响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康复干预方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试验组(70例),分别采用正念认知疗法与在此基础上加用利伯曼精神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SDSS评分、SQLS评分、SES评分及GSE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结论强化心理康复干预方案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降低症状严重程度,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改善患者自尊及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氮平片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住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联合安慰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半月、1月、2月、3月采用改良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M-WCST)、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月后,研究组PANSS总评分、阴性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低(t=2.364、1.268,P均0.01),M-WCST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各因子评分和总评分均较治疗前低(t=0.365~4.116,P均0.01);对照组PANSS总评分、各条目评分、M-WSCT各项目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月后,研究组M-WCST正确数、正确分类数高于对照组(t=2.369、5.118,P均0.01),M-WCST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低于对照组(t=1.368~5.118,P均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1,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长期住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优于奥氮平联合安慰剂,前者能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其对睡眠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治疗的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奥氮平治疗,观察组接受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社会评分、动力和精力评分、症状和不良反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3月本院78例诊断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氮平)与治疗组(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每组各39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价患者其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WCST评分和WM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WCST评分和WM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上述各项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将110例应用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做为研究组,102例应用氟哌啶醇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做为对照组,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评定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经过三个月治疗后,研究组家属的SCL-90除偏执因子外,其余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应对方式问卷中研究组的解决问题、求助两个积极因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责、退避两个消极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奥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优于应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家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观心理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人际关系、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观心理疗法,治疗后评估两组社会人际关系、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同时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社会人际关系、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估指标相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敌对因子评分及社会人际关系各因子得分分别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研究组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ocial-Skills for Psychiatric Inpatients,SSPI)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3.33%)及再住院率(1.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0.00%,再住院率11.67%)(P0.05)。结论内观心理疗法可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人际关系、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有效降低复发率及再住院率,在临床中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0例服用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患者(简称研究组)与38例单用西酞普兰(简称对照组),从药物的起效时间、症状的改善时间,治疗2、4及6周时SCL-90各因子分、TESS分值,治疗后3个月内服药的依从性及症状的复燃率,以及缓解期采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对两组患者缓解期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在起效与症状改善时间上均较对照组快;治疗2、4周时两组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及偏执分值上有显著差异,而治疗6周时SCL-90除偏执因子分外,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治疗的依从性上,研究组能够认识自己疾病并坚持服药的例数却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3个月内症状的复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缓解期认知功能比较,研究组D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较单用前者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元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及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奥氮平联合元认知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用奥氮平治疗,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分别对研究组及对照组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贝克认知自知力量表(the Beck cognitive insight scale,BCIS)、失言识别任务量表(faux pas recognition task,FPRT)的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ITAQ、BCIS的自我反省和综合指数及FPR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ITAQ评分、BCIS的自我反省因子及综合指数和FPR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量表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ITAQ、BCIS的自我反省和综合指数及FPRT评分差值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元认知训练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障碍,提高自知力,增强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意念与模仿行为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招募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意念与模仿行为训练,比较两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生活质量以及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前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NSS评分显著降低,SQLS评分逐渐升高,治疗后研究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QL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CCB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意念与模仿行为训练有助于降低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并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对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身症状的作用。方法将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于入组时、入组后2周和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心理干预后2周、4周,干预组患者SAS、SDS标准分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身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氮平治疗)和对照组(氯丙嗪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后的第2周末、第8周末,研究组的BPRS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第2周末、第8周末,研究组的NOSIE的社会功能、个人整洁、总积极因素因子分及病情总估计分均高于对照组,抑郁、迟缓及总消极因素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奥氮平组的不良反应少于氯丙嗪组。结论奥氮平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症状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9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氮平合用氟西汀治疗,30例)和对照组(单用奥氮平治疗,29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12周末使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两组的疗效,药物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第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及SANS总分、情感平淡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TESS评分体质量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明显差异.结论 奥氮平合并氟西汀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精神科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喹硫平药物治疗并给予常规心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认知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6月(2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阴性症状、总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HAMD、HAMA评分较治疗明显降低,PSP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1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χ2=8.7919,P=0.0030)。结论认知行为疗法配合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缓解抑郁、焦虑,恢复其自尊和自知力,促进生存质量的提高,同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预防复发,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收治的21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服用齐拉西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每组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测量表(SCoRS)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2%(94/105),高于对照组的79.05%(83/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各分量表评分、SCoR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PANSS各分量表评分、SCo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后的疗效及其认知功能、血脂代谢水平变化。方法将2013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认知功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及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CCB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和MCCB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LDL-C、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和奥氮平均能够有效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利培酮对血脂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性. 方法: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均给予利培酮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红花注射液20 mg/d静脉滴注,疗程1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WHOQOL-100)进行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评定. 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WCST及WHOQOL-100各因子评分(除环境领域因子外)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均<0.01),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系统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和社会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将28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干预,而对照组只给予一般性随访,共干预1年.在基线及干预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PANSS和SDSS的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DSS总分较基线时显著降低(P<0.05),而PANSS的各因子分和总分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的研究组中,使用非典型杭精神病药物患者的PANSS和SDSS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使用典型杭精神病药物者(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干预可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和社会功能,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