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两种简易的抗肿瘤活性初筛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两种简易的抗肿瘤活性初筛方法杰利·L·麦克劳林(泊杜大学药物化学及分子物理系美国印第安纳州拉法耶47909)顾哲明(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都610000)天然药物化学家需掌握3种技能:①分离技术,②结构解析,③简单的生物活性测试。天然药物化学家多熟悉前2种技能却忽视了最后一项。我们期望通过此文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力财力付之于开发有活性的天然成分,而抛弃那些无益的对非活性天然物的研究。活性测试要从粗提物开始,并在分离每....  相似文献   

2.
近日,由香港中华制药总商会、澳门中华国际医药促进会、中国药学会和大公报社联合举办的“中国药品管理与香港医药发展研讨会”在香港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促进香港药界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政策的了解,促进香港医药事业的繁荣。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在《中国药品监管与发展趋势》的报告中指出,发展中药,机遇好,潜力大。  相似文献   

3.
谈中药复方设计及组方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者人事中药降脂复方的研制过程。详细介绍中药复方设计及组方优化方法的研究思想、方法及步骤,并以系统科学中哈肯协同学理论为依据,讨论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及意义 。  相似文献   

4.
新药(中药)申报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中药新药申报的概况,包括类别、申报资料与审评、“拒绝”的新药申报品种和“再审评”的新药申报品种等。重点指出中药新药申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如提供真实、科学的试验资料,临床医生的早期参与、建立优选意识、注意用药人群的特殊性,实验发现与预期目的不一致时应及时调整等。还探讨了新剂型的开发、毒性药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申报资料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药的加工炮制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科学理论.中药大多是植物,动物,矿物等原生药材.来源于大自然,吸取了天地间有益于人类的精华,也带来了无益的糟粕.此外,各种药物所含的成分并不能完全适合临床治疗的需要,有的甚至有毒.因此,要提高药材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必须对原药材经过适当的加工炮制,才能使用.根据中药炮制不能脱离中医用药特点和临床要求,提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该地区珍稀濒危药物资源的状况、重要品种,并对保护这些珍稀濒危药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药物代谢研究与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药物代谢过程是影响药物发挥作用及产生毒性的过程。中药的配伍变化会直接导致药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发生变化。运用LC/MS^n等现代分析技术手段进行中药复方代谢研究,对于中药现代化有重要意义:研究中药复方体内代谢特征,探索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和配伍原理;通过体内代谢过程研究,寻找新的治疗药物;为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药物鼻饲时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莲珍  韩莹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9):1515-1516
  相似文献   

9.
利福布汀的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亚细胞、器官和整体动物3种水平的代谢实验,研究了利福布汀(rifabutin,RBT)自身代谢以及RBT被连续给药后对自身代谢及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3种水平的实验研究各有空白对照组和RBT给药组(口服灌胃300 mg·kg-1·d-1×7 d)。亚细胞代谢研究利用制备的肝微粒体,体外温孵CYP1A2,CYP2D6,CYP2C9,CYP2E1及CYP3A等几种重要亚酶的特异性底物,通过比较其代谢产物的生成速率来评价RBT对这些亚酶的影响;器官代谢研究采用大鼠原位肝脏灌流方法,整体实验动物代谢研究通过颈静脉插管手术,器官与整体代谢都是比较其代谢参数的差异。结果连续口服7 d RBT之后,酶蛋白水平和总体CYP450活力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84.60%和410.0%。CYP3A及CYP2D6亚酶活性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184.0%及155.7%。器官和整体动物水平都表明RBT连续给药组显著加快了自身药物的代谢,t1/2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58.96%和71.00%,并且器官水平显示AUC也仅为空白对照组的49.06%。结论RBT代谢存在自身诱导,连续服用RBT之后,不仅自身的代谢将会被改变,那些经CYP3A及CYPD2D6代谢的合用药物的代谢也将被改变。  相似文献   

10.
本月起,香港正式实施《中成药注册制度》。  相似文献   

11.
1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6):209-212
"中药不良反应"之说,近年多见。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学科,不难给予此说的本质认识和对待。中医药学无中药不良反应概念,西医药学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显示,此说是西医药学以标准医药学为基础加给中医药学的一种说法,然而西医药学确不是标准医药学。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此说却无病例事实依据;此说以中医药学理论为依据,却是对中医药学的偏见内容。此说不利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故应澄清与解决。现写此文,以求共议,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探讨药房管理工作,如药品采购,药品保管,药品调剂,重点阐述药剂师配合临床医生合理用药,药物咨询等方面,从而提高业务水平,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医院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4.
40年代以来,临床用药以对症治疗和短程疗法为主,因此较少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自青霉素问世以来,药物治疗进人了一个新纪元,大量高效和治疗范围狭窄的药物不断涌现,合并用药和长程疗法不断增加,从而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严重性日益突出。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至60年代初期,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惨剧”,药物不良反应才开始受到医药界的重视。下面就药物不良反应作一简要介绍。1定义、分类、机理1.1定义:药物不良反应(advese drug reactions,ADRS),一般是指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洋湖沼药物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海洋湖沼药物科学的发展与展望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海洋湖沼药物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医药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式批准生产的中成药已发展到40个剂型、7000多个品种,其中有海洋药物参加组方的约700味,湖沼药物参...  相似文献   

16.
谭敦民 《家庭中医药》2007,14(11):28-29
糖尿病,人们一旦患上,往往每天都得用药物维持,很难摆脱纠缠。但是,笔者居然遇到了一位不用药物控制住了糖尿病的人。  相似文献   

17.
18.
许士凯 《新中医》1990,(2):45-47
晚近,一类新型的药物类别——抗衰老药物(Antiaging Drugs)正不断地得到扩充和发展。它们通常是指在衰老学说和抗衰老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有效作用途径,最终以提高生命效率为目的的一类药物。有关抗衰老药物的药理作用已有不少论述,而鉴于抗衰老药物的服用对象主要为中老年人,且多采用大剂量和长疗程,故抗衰老药物源性  相似文献   

19.
20.
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和监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中药不良反应(ADR)的统计资料,分析了中药ADR的严重性和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并提出职药ADR研究和监测是经理研究的新课题,还就中药DR监测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了中药ADR监测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