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崔玲  周若祁 《华中建筑》2009,27(3):166-171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辉煌时期。然而,隋唐都城长安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森林植被破坏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时期,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时期。该文对唐长安大明宫、兴庆宫用材量首次进行定量估算,进而分析唐长安城大规模建设对周边森林植被、河流水系等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这对于研究特定历史时期里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兴庆宫平面布局研究兴庆宫是唐长安三大宫区之一,位于大明宫之南,也称南内或南宫,此地原为隆庆坊,垂拱载初年间(公元685-689年)坊中一民井,井水涌出,溢浸成池,俗称隆庆池。武则天大足元年赐宅于宁王宪、申王、歧王范、薛王业、临淄王李隆基,号"五王子宅"。后又引龙  相似文献   

3.
窦鹏 《中外建筑》2010,(11):48-51
<正>兴庆宫系唐长安城三大宫殿区之一,始建于公元714年,为盛唐著名的皇家宫苑与政治活动中心。因在大明宫南,又称为"南内",总体面积达1.3km2,其宫城四面辟城门六座,内以隔墙界分为南北两区,北部为宫殿区,有兴庆殿、大同殿、南熏殿等建筑;南部则以兴庆池为中心的风景园林区,周围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建筑。兴庆宫作为盛唐时期的皇宫御苑,唐玄宗建造了许多华贵富丽的宫殿楼阁,并为方便抵达大明宫与曲江池芙蓉园,宫侧还修有勾通之夹城复道。  相似文献   

4.
《建筑与文化》2008,(3):32-33
一、定位构想——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暨大唐博物苑的概念设计1.关于保存哲学a.超越欧洲石造建筑的传统b.在日本的既有贡献之上进一步跳跃c.提出东方土、木营造传统的另类可能性:地以诗传。如:黄鹤楼、滕王阁……,以至于唐长安、唐大明官。2.所有建议方案的共同点都是不破坏,  相似文献   

5.
在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规划过程中,作为遗址性公园的兴庆宫公园是西安城市空间重要节点。通过分析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研究报告及现场调研,按照时间顺序对唐兴庆宫由宫殿到遗址,再由遗址到遗址保护与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兴庆宫公园这一功能角色的演绎过程进行研究探索,并揭示出兴庆宫在隋唐时代和当代在城市空间中相应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形是复原唐兴庆宫的重要线索,然因历史久远、史料稀缺而尚未得到既往研究关注。首先借助考古资料界定唐兴庆宫遗址范围,而后通过实地测绘、地形地势变迁回顾以及相关史料依据,考证唐兴庆宫总体地形地势原貌。反驳“龙池本是平地”之说,推进龙池大体走向认知,补充其宫殿区与园林区方位倒置的原因,并对唐兴庆宫景象原貌进行部分初步推测,以期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大明宫遗址区在新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的理念引导下,进行了遗址公园的建设。通过对唐大明宫遗址公园遗址保护与展示方面的研究,从宏观——遗址公园模式,中观——边界的显现与形象,微观——遗址保护展示方式等层面阐述"大明宫模式"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模式,揭示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在城市文脉的延续、城市特色的彰显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21世纪中国文物保护领域的一次综合性、大规模探索。本文总结了唐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并以全球化的视野、开放的姿态、科学的方法,为使唐大明宫遗址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及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利用的示范性工程。  相似文献   

9.
"天下第一名楼"——盛唐花萼相辉楼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鹏  窦程 《中外建筑》2007,(4):44-48
花萼相辉楼代表了盛唐宫廷建筑的最高成就,在当年号称大唐第一楼,是各种庆典活动的中心,尤其是有唐玄宗与民众同欢共乐的动人故事,并展现过无数气势恢弘的宫廷乐舞艺术而彪炳于世,引起历代文人学者的青昧与瞩目。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山西的鹳雀搂统称为天下五大名楼。遗憾的是被焚毁于唐末之战乱,令世人为之叹息。如何真实、完整的再现盛唐宫廷建筑的雄风,也是千余年来历代艺术家的共同心愿。本文结合研讨文章《唐长安兴庆宫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复原初步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0.
引言"十一五"期间,国家大遗址公园建设拉开了帷幕,大明宫等项目纷纷启动。关于遗址公园如何建,建成什么样引发了诸多讨论,报纸上也不断见诸争议或宣传,规划设计单位也根据各自的理解在一轮轮的投标中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同时,随着对大明宫做法肯定声音的加强,许多最初的困惑与疑问随之明朗,大家对建设思路初步达成了一致,对遗址公园应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这一基本问题有了基本的共识(见《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篇》序言,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相似文献   

11.
高峰 《中国电梯》2012,(17):18-20
讨论了自动扶梯在运转过程中机械振动和噪声的产生和降低乃至消除,以实现自动扶梯运动的平稳性和舒适性;着重介绍了利用吸声材料——硬木实现机械振动和噪声的主动隔振的原理和方法,为解决自动扶梯的振动和噪声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一个大型国有投资集团属下的14家国有全资和控股企业职工董监事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就如何充分发挥职工董监事的作用进行了思考,以规范和推进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郝兰 《山西建筑》2006,32(10):229-230
以装饰设计为例,通过“小中见大”的方法,分析了时代、社会及环境艺术三者的关系,针对性地提出了五点建议和意见,以求尽可能地改善和克服时代、社会与环境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建筑工程规划条件核实、房产和地籍测绘中,建筑基底面积如何计算很多规范没有明确定义,而在规划条件核实和房产及地籍测绘中建筑基底面积是必须核准和测绘的技术指标。作者结合在建筑工程规划条件核实和房产及地籍测绘中多年的实践积累,对建筑基底面积计算与不计算要求细则及范围进行了探讨;对于建筑基底面积计算规范、统一,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钱明亮  张小建  任丽琴 《山西建筑》2008,34(15):349-349
探讨了亭、廊、架的作用及设置原则,提出了园林和绿地中应用亭、廊、架时应遵循宜小不宜大、宜散不宜聚、宜藏不宜露等原则,并结合当地特点、周围环境、绿地性质,以期设计出轻巧别致、新颖美观的亭、廊、架。  相似文献   

16.
新旧的套叠     
在展场设计方案中,37号院的展场正是“叠合院”的简化版,是院落改造方案概念的提示——在水平方向把一个新的小合院嵌套到现状老的合院中,新旧建筑的空间、界面、结构、场景都被叠合在一起.原有小院子的中心地位被加强:场地中间的小院既是原有老建筑的院子,也是新置入的铝网空间的院子.老建筑和新建筑叠合的缝隙形成了曲折绕行的走道,类似园林里曲折有致的游廊空间,透过铝网也提供了多方位看院落的视点.  相似文献   

17.
叶旭明 《建筑创作》2004,(6):108-111
大功率电力电子试验室将建成国际一流的试验室。重点解决好屏蔽和接地是试验室成败的关键。也是预防电磁辐射污染的关键,结构的高性能是关系到建筑的百年大计,装修的风格和标准是影响能否建成国际水平的电力电子系统仿真实验室直观感受。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7)
由于笔者发现了自然卫星和行星的一些变轨机制,从而揭示了月球的形成和演进规律。并根据该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太阳系的形成和演进规律,并能科学地解释为什么环绕太阳的八大行星都是顺行的,为什么八大行星的轨道几乎处于同一个平面,为什么八大行星多数自西向东旋转。该理论还可以用来解释其他宇宙星系的结构、宇宙的膨胀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公路小桥涵位置的设置与形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韩国华 《山西建筑》2009,35(7):342-343
通过对公路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的调查研究,对山岭区、丘陵地带、平原区及不良地质地段小桥涵位置的设置进行了论述,就小桥涵形式的选择作了探讨,以期合理地选择公路小桥涵的位置和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20.
杨本廷 《城市勘测》2015,(2):144-14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2月19日颁布了修订后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该规范对建筑面积的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改。为了保证前后执行标准的一致性,竣工核实将采用与项目审批相同的标准,这就会使新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存在实施。本文对新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以及与《房产测量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应用新旧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