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心包横窦MRI所见与断面解剖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心包横窦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选用正常成人胸部连续断层切片解剖标本4例。收集无心包病变患者MRI例,结合解剖所见,分析MRI上横窦的形态,大小和毗邻关系,横窦分为前垂直部、中间水平部及后垂直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用于检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确诊的CVST患者的MRV表现特征。所有患者均进行MRV检查,2例行DSA脑血管造影。磁共振静脉成像(MRV)采用2D-TOF技术。结果11例患者中,上矢状窦受累8例,横窦受累6例,乙状窦受累4例,MRV表现为静脉窦内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静脉窦闭塞。2例患者一侧颈内静脉不显影。结论MRV是诊断CVST的良好方法,可以旱期准确无创的诊断CVST并可应用于CVST治疗后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先兆子痫(PE)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表现及其与横窦引流模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PE患者临床及MRI资料,其中早发型21例(孕周<32周),晚发型24例(孕周≥32周),根据是否伴有PRES分为PRES组(n=21)和无PRES组(n=24)。观察两组中横窦的引流模式、PRES组中PRES的发生部位及信号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发型PE患者中PRES发生率高于晚发型[66.67%(14/21)、29.17(7/24),χ2=6.19,P=0.02]。PRES组常规MRI均呈长T1长T2,T2WI/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信号,ADC图呈高信号。45例PE患者中横窦引流模式为单侧优势型34例,PRES发生率为55.88%(19/34),均衡型11例,PRES发生率为18.18%(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P=0.02)。结论 PE患者并发PRES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单侧横窦引流模式与PRES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用于检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确诊的CVST患者的MRV特征。MRV采用2D-TOF技术,所有患者均进行MRV检查,2例行DSA脑血管造影。结果上矢状窦受累8例,横窦受累6例,乙状窦受累4例,MRV表现为静脉窦内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静脉窦闭塞。2例患者一侧颈内静脉不显影。结论MRV可以早期、准确、无创诊断CVST,并可应用于CVST治疗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窦汇区解剖形态的 MR血管成像(MRA)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用横窦血液流量MR测量方法对横窦的优势侧及非优势侧进行量化.方法 148例健康志愿者和体检者,用3D PC法进行窦汇区MR血管成像,对其中80例用2D PC法测量双侧横窦血流速度及血液流量.结果①横窦引流优势表现为右侧为主占54例,基本相等71例,左侧为主23例.②按照上矢状窦、直窦和双侧横窦的吻合关系,将窦汇区MR解剖形态分为三型;Ⅰ型,分三个亚型:Ⅰa型,上矢状窦和直窦汇合成一个真正的总池,从总池发出左右横窦.Ⅰb型,上矢状窦和直窦在终末端分成两股,左右分支汇合后构成同侧横窦.Ⅰc型,上矢状窦在末端发出两侧横窦,直窦汇入一侧横窦.Ⅱ型,分两个亚型:Ⅱa型,上矢状窦引流入右侧横窦,直窦引流入左侧横窦. Ⅱb型,上矢状窦引流至左侧横窦,直窦引流到右侧横窦;Ⅲ型,分两个亚型:Ⅲa型,上矢状窦和直窦主要向右侧横窦引流.Ⅲb型,上矢状窦和直窦主要向左侧横窦引流.③右优势侧、双侧等势及左优势侧横窦的总血流量分别为(466.35±104.77) ml/min、(421.65±103.69) ml/min、(496.95±121.47) ml/min.结论 MRI是显示窦汇区解剖形态及脑静脉血流的有效方法,对窦汇区解剖形态的分类和横窦血液流量测量相结合,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MR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20~54岁。全部行MR检查,其中4例行增强扫描,3例行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检查。并与DSA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例血栓位于上矢状窦,1例位于下矢状窦和直窦。脑肿胀6例,脑梗塞2例。增强扫描4例出现脑静脉异常强化。MRI典型表现为脑静脉窦内正常流空效应消失,代之以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呈不规则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完全消失。DSA示病变部位和范围MR所见基本一致。结论:MRI及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头颅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用于检测脑静脉窦血栓(CVT)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CVT患者均行MRI标准自旋回波T1WI、T2WI和VEN/3D/PCA。结果VEN/3D/PCA比标准SE序列T1WI和T2WI多检测出CVT12处,与脑血管造影的结果完全相符。结论头颅MRI和MRV是诊断CVT的主要依据。能够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诊断中的优势。材料与方法 17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中,男6例,女11例。病程3d至1个月,急性期(<1周)7例;亚急性期(1~2周)8例;慢性期(>2周)2例。所有患者均行T1WI、T2WI、FLAIR、DWI检查,14例患者行TOF法MRV检查,11例患者进行MRI增强扫描,8例患者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结果平扫FLAIR、T2WI序列静脉窦流空效应消失,静脉窦内出现各期信号不同的血栓,DWI在急性期患者呈高信号(8例);MRV显示对应静脉不显影或部分显影(14例);增强后对应静脉充盈缺损(10例);SWI序列可见引流区扩张的静脉(5例)。结论多模态MRI包括FLAIR、T2WI及DWI、MRV、增强扫描、SWI对CVST的检出高度敏感,可早期检出血栓并反映其病理演变。  相似文献   

9.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发展很快,在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上高眼压疑似青光眼的病人就会得到特殊重视,在给病人做显然验光及角膜地形图后,应当测量ZOP,排除青光眼患者,因为某些屈光手术在操作中显著升高ZPO,潜在的地加重视神经损害,固而探讨不同个体角膜厚度与眼压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近视眼中央角膜越厚,眼压测量值越高。  相似文献   

10.
刘永强  尹娟  闫琦  张雨 《临床荟萃》2007,22(9):661-66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eerebralve noussinus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由于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诊断治疗较困难,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我院自2001年以来确诊静脉窦血栓形成16例,其中10例确诊前发生误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MRI和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其中急性期(<1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3例,亚急性期(1~2周)13例,慢性期(>2周)4例,作MRISE序列平扫,10例有TOF法MRV,3例有MRIGd-DTPA增强,13例有平扫CT对照。结果: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MRISE序列扫描确诊19例,1例急性期早期MRI平扫漏诊,后经MRV确定。13例CT平扫均未能确定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MRI信号复杂,T1WI呈低、中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亚急性期呈短T1和长T2信号表现典型;慢性期由高信号到低信号,最后血栓吸收,静脉窦再通。MRV表现为静脉窦闭塞或静脉窦内充盈缺损。结论:MRI和MRV是诊断和随访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优于CT,可替代创伤性的DSA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相位对比电影MRI(PC cine MRI)定量测量乙状窦血流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应用PC cine MRI测量20名正常志愿者双侧乙状窦正向峰值流速(PPV)、反向峰值流速(PNV)、平均每搏血流量(AFV/B)、正向平均每搏血流量(APFV/B)、反向平均每搏血流量(ANFV/B)。根据上述测量结果及心率、乙状窦截面积计算平均每分血流量(AFV/M)、正向平均每分血流量(APFV/M)、反向平均每分血流量(ANFV/M)、正向平均流速(APV)、反向平均流速(ANV)及反流分数(RF)。结果左右侧乙状窦PPV分别是:(24.7±7.4)cm/s、(29.8±4.7)cm/s;APV:(10.6±2.9)cm/s、(15.7±3.3)cm/s;APFV/B:(3.8±2.0)ml/beat、(5.2±2.0)ml/beat;APFV/M:(252.3±125.4)ml/min、(345.5±125.8)ml/min;AFV/B:(3.8±2.0)ml/beat、(5.1±1.9)ml/beat;AFV/M:(250.9±126.4)ml/min、(335.4±117.0)ml/min。右侧乙状窦PPV和APV均明显大于左侧(P〈0.05),而左右侧APFV/B、APFV/M、AFV/B和AFV/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乙状窦PNV四分位间距分别是:0.2~34.3cm/s、0~34.4cm/s,ANV:0~0.3cm/s、0~1.0cm/s,ANFV/B:0~0.1ml/beat、0~0.4ml/beat,ANFV/M:0~6.5ml/min、0~30ml/min,RF:0%~2.7%、0%~6.3%。左右侧上述反向血流指标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 cine MRI可用于定量测量乙状窦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横窦是颅内静脉回流重要通路,对维持脑循环及稳定颅内压至关重要。横窦狭窄(TSS)为横窦最常见变异,可致窦腔血流动力学及压力变化,与特发性颅高压、搏动性耳鸣及慢性头痛等密切相关。本文对影像学研究TSS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和MR静脉成像(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特征。材料与方法 14例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都经MRI 平扫和2D-PC法MRV。结果 14例脑静脉血栓形成中,MRI SE序列确诊11例,3例急性早期MRI平扫漏诊,后经MRV确诊。MRI表现静脉窦内短T1、长T2信号,血栓形成的静脉窦闭塞、充盈缺损。结论 MRI与MRV联合检查是诊断CVST的一种最佳方法,MRV是当前无创性、准确、敏感、理想的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重要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MR Venography,MRV)术前评估脑膜瘤与静脉窦关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6例静脉窦旁脑膜瘤的相位对比法MRV图像进行分析,观察静脉窦与脑膜瘤的位置关系,同时观察瘤体对静脉窦的压迫、侵蚀及闭塞程度,并与手术结果进行逐一对照分析。结果26例患者相位对比法MRV图像均显示清晰:(1)11例提示静脉窦不同程度受压,手术证实11例静脉窦均受累,并与肿瘤粘连,两者符合率为100%;(2)6例肿瘤与静脉窦紧贴,手术证实4例静脉窦未见侵犯,另2例静脉窦部分受累;(3) MRV提示肿瘤与静脉窦无关系9例,手术证实9例静脉均无受累。结论相位对比法MRV作为一种经济的、无创的、无需对比剂的影像检查技术,能够评价脑膜瘤与静脉窦的关系,对静脉窦旁脑膜瘤的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术前常规采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在脑静脉窦血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诊疗前后的临床症状、MRI、MRV图像,并对照分析。结果 12例中共形成24个血栓,上矢状窦血栓10个,横窦血栓7个;8例为多发静脉窦血栓形成;治疗前12例MRV均显示受累静脉窦闭塞、充盈缺损,内科溶栓治疗后MRV显示闭塞静脉窦显影;治疗前有5例MRI显示脑实质继发改变,治疗后复查脑内病灶均消失、好转;1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好转。结论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检查是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随访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脑横断面解剖与MRI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脑主要结构在薄层横断面上的形态及其变化规律,为此区域的影像识别与分析提供依据.方法从首例中国可视人数据集中选出大脑有关的横断面图像与相对应的MRI图像对照.结果在人体大脑横断面标本与相应的MRI轴位图像上,清楚显示出大脑主要结构的形态与影像特征.结论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的大脑断面标本图与MRI图像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对照观察,可在MRI上精确识别脑沟、回及脑内结构,为临床影像诊断提供详实准确的断层形态资料,对脑内微小结构占位性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术中MRI系统对于梯度线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重要的是低电感和高效率。本文提出一种设计该种线圈的新方法。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将线圈约束在圆形磁体极面内,并且可以对线圈性能进行整体地优化。结果本文运用该方法设计了一个术中MRI系统的x梯度线圈,计算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论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于设计术中系统专用的高性能横向梯度线圈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