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漆树是主产我国的重要经济树种,具有多种经济用途,其次生产物——生漆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涂料,也是我国的特产之一。发展生漆生产,进行漆树和生漆的研究,需要多种学科联合作战,要求生产、科研和有关高等学校共同协作。在商业部、国家供销总社的组织领导下,从1970年开始,在漆树品种资源优良、品种选育、生物学特性、栽培繁殖、割漆技术、生漆成分,生漆改性加工以及漆  相似文献   

2.
赵侠 《中国生漆》2014,(4):53-53
<正>陕西省林业厅2014年7月前组织召开"陕西生漆文化与产业发展"座谈会,邀请专家,就漆树资源综合开发、漆艺文化产业的现代化、生漆产业发展与新丝路经济带建设等内容进行讨论,交流生漆文化与产业发展思路,探讨生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生漆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生活,从秦兵马俑到精美的古代漆器,均有生漆涂层。直到今天,生漆仍被誉为"黑色黄金"。作为生漆的故乡,陕西已将生漆产业列入全省林业产业发展的议事日程,努力探索生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漆树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漆树(Rhus verniciflua Stokes)属漆树科漆树属的落叶乔木,是一种重要的特种经济林树种,其主要产品——生漆是一种珍贵的天然涂料,素有“涂料之王”之称,它具有防辐射、耐热、耐磨,绝缘的优良特性,是现代工业、农业、国防、科技民用及外贸出口的重要物质。从目前国际市场的形势分析,每年生漆贸易量达50万公斤以上,而  相似文献   

4.
<正> 发展生漆生产,必须在漆树的速生、高产上下功夫。我们在多年生漆生产实践中,初步探索出漆树速生高产的四点做法,现报道如下。确定优良品种漆树是生产生漆的物质基础。发展漆树首先要选育优良品种。根据我县生漆研究所孙克信、张焕文等同志测定,大红袍、金州红、红皮高八尺等品种具有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5.
天然生漆改性研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  石玉  张飞龙 《上海涂料》2010,48(2):30-33
从漆树采割的天然生漆是一种天然树脂,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耐久性等性能,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应用史。作为生物资源的生漆,在当今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着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天然生漆的研究进展,寻找开发生漆应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漆树解剖学的研究——1.各类器官的内部结构(前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漆树(Rhus Verniciflua Stoke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植物之一,其次生产物——生漆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涂料。为了改进漆树的栽培管理技术,制定合理的采割措施,选育优良品种,发展生漆生产,有必要对漆树的内部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关于漆树的内部结构,Harada(1933)曾报道漆树及其同属植物5个种叶片的解剖特  相似文献   

7.
好消息     
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委托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和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共同合作摄制的科教影片《中国生漆》 ,现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已将这部深入浅出 ,全方位介绍中国生漆的科教影片制做成VCD光盘 ,这部影片从漆树的栽培 ,适生的地理环境 ,采割季节 ,采割方法 ,保管运输到最后的使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价值 ,对我国的这一土特产品有着涂料之王美誉的生漆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本片记录了大量关于生漆的珍贵资料 ,而且配以了许多动画效果 ,图象生动 ,通俗易懂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让国人了解认识我国的国宝———生漆的形象教材。该片…  相似文献   

8.
生漆是漆树科植物漆树树皮割取的汁液,为我国特产。作为涂料应用已有6900多年历史。采用漆酚与金属化合物反应合成系列漆酚金属高聚物防腐涂料不仅保持了生漆原有的优良性能,还附与了特殊的耐酸碱、耐高温、干燥快,半导性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9.
李东旭  张飞龙 《中国生漆》2014,(1):27-32,54
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从其韧皮部采割的生漆是一种珍贵的生态材料。除此之外,漆树的叶、花、根、皮、果实、干漆、材质等都可以加工利用,具有很大的潜在开发价值,但是在医学、食品、保健等领域应用不足。本文综述了漆树中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应用研究进展,重点展望漆树中活性成分在医药、食品保健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0.
好消息     
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委托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和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共同合作摄制的科教影片《中国生漆》 ,现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已将这部深入浅出 ,全方位介绍中国生漆的科教影片制做成VCD光盘 ,这部影片从漆树的栽培 ,适生的地理环境 ,采割季节 ,采割方法 ,保管运输到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