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学通讯》2012,(2):38-40
1基本情况 四川省宁南县蚕桑产业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历经40年的发展,养蚕区域已遍布全县25个乡镇,带动全县2.5万户、10.2万农业人口从事蚕桑生产。截至2011年,全县拥有桑园8 000hm^2,年养蚕22.5万张,产茧1万t,农户蚕业收入3亿元,养蚕农户户平收入突破1万元,1年养蚕最高收入15万多元。“蚕茧总产、养蚕单产、人均产茧、蚕茧质量、蚕农收入”五项指标连续11年稳居四川省第一。  相似文献   

2.
马志琴 《北方蚕业》2005,26(4):53-54
<正>沁水县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全县14个乡镇,24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7.02万,将近5万农户。有60%以上的农户从事栽桑养蚕工作,多数农民靠栽桑养蚕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3.
李要君 《四川蚕业》2008,36(2):8-10
1 现状 珙县共17个乡镇,262个村,总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全县有16个乡镇193个村近2万户栽桑养蚕,其中蚕桑重点乡镇11个,重点村100个。目前智溢公司在编员工达413人,其中孝儿丝厂210人,蚕桑生产员工109人,智溢迎宾馆员工94人,总公司下设3个分公司,16个蚕丝生产管理站点。  相似文献   

4.
《四川蚕业》2017,(1):28-29
<正>宁南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积极探索和推行优质高效的现代蚕业生产模式,打造了"产业优势突出,产品质量优异,现代气息浓郁"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截至2015年,养蚕区域已遍布全县25个乡镇,2.5万户、10.2万农业人口从事蚕桑生产。全县桑园23万亩,年养蚕28.08万张,产茧1.286万t,农户养蚕收入4.54亿元,户均养蚕收  相似文献   

5.
普格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幅员面积1918km2,辖34乡镇、15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有彝、汉、苗、回等24个民族,总人口21.14万人,其中彝族人口17.9万人、占84.9%,农业人口18.59万人、占92.7%,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典型的农业县、深度贫困县.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栽桑养蚕规模较小...  相似文献   

6.
大英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宜种性广,幅员面积 703.3平方公里,辖 11个乡镇,35个办事处,2 938个农业合作社,人口 52.3万,其中农业人口 46.2万人,耕地面积24400公顷,其中田666.7公顷,人均耕地0.05公顷,是一个人多地少,土多田少,以种、养殖业为主。1998年全县有投产桑800万株,养蚕农户3.5万户,养蚕1.2万张,产干茧80000公斤,农民茧款收入200万元,属于桑树少,养蚕量小,蚕茧产量低的一个次产区。l 蚕业发展的有利条…  相似文献   

7.
<正>宁南县自上世纪70年代发展蚕桑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围绕"投入与发展并重,创新与升级齐行"的工作理念,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和推行新型蚕业生产模式,打造"产业优势突出,产品质量优异,现代气息浓郁"的优质茧丝基地。截至2013年,养蚕区域已遍布全县25个乡镇,带动全县2.5万户、10.2万农业人口从事蚕桑生产。全县桑园13333.33hm2,年养蚕25.5万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蚕桑产业已成为宁南县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龙头企业的重要依托以及财政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宁南县在栽桑养蚕、收茧缫丝、综合开发、经营模式上不断创新,走出了省内领先、国内瞩目的高效发展道路,这些创新发展做法对于我省的蚕区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013年,全县养蚕区域遍布25个乡镇,带动10.2万农业人口(占到了全部农业人口的60%)从事蚕桑生产。县内拥有桑园1.33万hm2,年养  相似文献   

9.
我县有11个乡镇,耕地40多万亩,总人口58万多人.1981年蚕桑生产分布在四个乡镇,桑园242亩,产茧不足50吨.1985年蚕桑生产已遍及全县11个乡镇,桑园扩大到3219亩,养蚕农户2927户,全年养蚕11651张,总产茧2344吨.总产值991441元.我县蚕桑生产发展之所以比较快,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并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0.
黄双平 《广西蚕业》2005,42(2):29-30
柳江县位于桂中腹地,在柳州市区南部和西南部,辖13个乡镇,人口55.8万,其中农业人口44.7万,耕地面积71.8万亩。气候温和,年平均日照时数1650小时,年平均气温20.4℃,年降雨量1500毫米,非常适宜栽桑养蚕。蚕业生产在柳江相对于周边县(市)属于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1.
鄂州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辖4个区20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全市耕地面积2.76万hm2,农业人口106.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0.1万人。2007年,鄂州市  相似文献   

12.
<正>荣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蚕桑产业已成为该县基地乡镇农民增收的重点支主产业。截止2013年,全县桑园面积达2866.7hm2,养蚕3.5万张,其中小蚕共育2.6万张,产茧1225t,平均单产达到35kg/张,蚕农茧款收入5075万元。2013年,该县承担了省级蚕桑产业发展项目,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现有蚕桑基地乡镇8个,养蚕农户5700户,桑园面积  相似文献   

13.
袁胜国 《四川蚕业》2000,28(1):36-38
<正> 1 安岳蚕业生产现状分析 全县有10个工委,58个乡镇,936个行政村,9725个社,42万农户。现有养蚕的工委10个,乡镇51个,村683个,社6746个,户12万户。其中年养蚕500张以上的村2个,50张以上的社85个,5张以上的户395户,3~5张的户1060户。现有大小行桑5万亩,计2800万株,小桑园6000亩,计600  相似文献   

14.
刘小松 《蚕学通讯》2000,20(4):56-58
中江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部,近邻成都、绵阳、德阳等大中城市,幅员面积20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万公顷,人口138万,辖47个乡镇,800个村,8954个农业合作社。我县地属丘陵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属中性土壤,光热条件好,具有发展蚕桑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全县现有20余万户蚕农养蚕。全县年最高发种量(1993年)达34万张,产茧750万公斤,蚕桑产值过亿元,有8个乡镇产茧过2.5万公斤,12个乡镇产茧过1.5万公斤,年发种300张以上的村400余个。现有丝绸企业9家,缫…  相似文献   

15.
杨刚  邓志强 《四川蚕业》2013,41(1):46-47
<正>乐至县回澜镇是全县15个重点蚕桑乡镇之一,辖29个村,现有桑园520hm2,351万株,年养蚕8760张,养蚕农户1658户。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在家务农人员减少;养蚕人员老龄化,养蚕缺乏技术,老龄蚕农因视力不佳甚至连眠蚕都难以辨认;养蚕设施配套落后,养蚕粗放。往往出现小蚕钻沙蚕多,从而遗失蚕多,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如皋市雪岸镇是栽桑养蚕产业历史悠久的乡镇之一,全镇桑园面积866.7hm2,全年发蚕种4万余张,茧款收入5000余万元,一个只有3万多人口、2666.7hm2耕地的小镇,桑园面积占据了总耕地的三分之一,发种量占全市养蚕总量六分之一,亩桑园养蚕量、单产等均列全市前茅,为了总结经验,我们对该镇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促进和提高全市蚕桑产业水平。  相似文献   

17.
俞焕敏 《蚕桑通报》2004,35(1):52-54
1 蚕桑生产的回顾与现状 丽水市莲都区地处浙西南山区,全区有21个乡镇,369个行政村,农村人口24.79万人,耕地面积11340hm2.该区林地资源丰富,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好,山青水秀,空气质量好,是种桑养蚕的好地方,蚕桑曾是一项重要的产业.  相似文献   

18.
大英县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7年12月由蓬溪区划调整而设立的一个新县,县城位于蓬莱镇.全县幅员面积703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303个村、2938个社、12.8万户、52万人,农业人口46.5万,耕地24333公顷;其中,土15567公顷,人均耕地0.05公顷.现有桑树800万株,常年养蚕1.5万张,产干茧100吨左右.现有6个蚕茧站,11个蚕桑站.我县无蚕种场,无丝厂,1998年4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了大英县蚕丝公司,负责对全县的桑、蚕、种、茧实施经营管理.一、我县蚕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1.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1 基本情况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幅员面积1 373km~2,辖12个乡镇,总人口 48.4万人,是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县、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革命老区县、乌蒙山区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兴文县保持定力、专注发展,坚持将蚕桑产业作为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脱贫攻坚、促农增收的重点产业,全力推动蚕桑产业较快发展,截至2020年末,全县12个乡镇89个村栽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6 780hm~2,养蚕户10000余户,养蚕6.5万张;蚕茧产量325万kg,  相似文献   

20.
婉代芬 《四川蚕业》2000,28(2):39-40
<正> 中江县地属丘陵,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属中性土壤,光热条件好,具有发展蚕桑生产的自然资源优势。全县现有20余万户蚕农养蚕,有8个乡镇产茧过5000担,12个乡镇产茧过3000担,年发种300张以上的村400余个。现有丝绸企业9家,缫丝能力4万绪,年产生丝1000吨,织绸600万米,蚕种生产能力20万张,形成了桑、蚕、种、茧、丝、绸、服装、炼染“一条龙”格局。但我县养蚕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