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彭小忠  石展英 《医学文选》2005,24(5):745-746
目的评价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结果22例患者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6~36个月),疗效按Dienest功能评估标准:优1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占90.9%。结论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复位效果佳,稳固性好,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彭小忠  石展英 《微创医学》2005,24(5):745-746
目的评价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结果22例患者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6~36个月),疗效按Dienest功能评估标准优1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占90.9%.结论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复位效果佳,稳固性好,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1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结果 18例患者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6~18个月),疗效参照美国骨科协会的标准:优11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占88.89%.结论 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复位效果佳,稳固性好,费用低,痛苦小,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可行性和适应症。方法:自1996年起用自制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25例,结果:经平均随访11月,疗效优19例,良5例,可1例,并发症2例,结论:外固定器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它适用于治疗该类骨折及石膏固定再移位,桡骨轴向缩短者。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2003年9月-2007年12月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或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28例患者资料,按AO分型:A3型9例,C2型14例,C3型5例.随访时间4个月-2年,平均11个月.骨折均在3个月内愈合,无针道感染、桡骨短缩和骨不连发生.按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11例,良14例,可2例,优良率92.59%.显示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6.
彭硕 《微创医学》2012,7(1):28-30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微创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前臂(经腕关节型)外固定器为基础治疗,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和克氏针固定等微创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2例。结果患者经上述治疗后骨折均完全愈合,功能良好;腕关节功能按改良Shea评定法进行评分,随访6~9个月(平均7.5个月),结果优14例,良4例,中4例,差0例,优良率为81.82%;与对侧正常腕关节比较,患侧腕关节的活动范围、桡骨高度和尺偏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掌倾角恢复略小。结论采用前臂(经腕关节型)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和克氏针固定等微创技术能有效维持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复位,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探讨外固定器固定与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器固定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表现、腕关节活动范围等客观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的影像学和腕关节活动范围较固定前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影像学疗效积分等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优于小夹板固定法,更适用于复位固定困难的桡骨远端骨折。但是外固定器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采用改良AO外固定器治疗,术后随访5-8个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和腕关节形态及功能情况,按Jakim评分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优良率为91%。结论: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能较好地防止骨折畸形愈合和保护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桡骨远端骨折为常见骨折,中老年患者多见,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6.2%,约有25%的桡骨远端骨折累及关节面[1],常为不稳定骨折,治疗不当的情况下可以导致患者腕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笔者自2000年应用混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复杂、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获得满意疗效,总结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53~74岁,平均63.5岁。损伤原因:车祸伤7例,意外跌伤11例。右侧7例,左侧11例。Colles骨折12例,Smith骨折3例,Barton骨折3例。X线检查桡腕关节面掌倾角平均-14.5°(-40°~15°),尺偏角平均7.5°(-11.…  相似文献   

10.
殷铁梅 《广西医学》2008,30(4):604-605
我院1999~2005年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2例,经6~36个月的随访,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22例,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18~81岁。所有患者均有骨折移位,其中背侧移位17例,掌侧移位5例。骨折线累及桡腕关节并伴有骨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4月~2007年6月收治的3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应用外固定架治疗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均为C2、C3型骨折,在C臂下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必要时切开复位,辅助克氏针固定碎骨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按TAM标准:优18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7%。结论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琦 《实用全科医学》2004,2(6):532-533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1 2例。结果  1 2例骨折均骨性愈合 ,未发生再移位 ,按Jakim评分标准优良率 83 %。结论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骨折再移位 ,方法简单实用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欧冬全 《黑龙江医学》2011,35(8):594-595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于2005~2010年间,采用超关节微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20例,并进行术后随访及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20例均获随访,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X片示: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骨折线,无针孔感染、第二掌骨骨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解剖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青岛市骨伤科医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病房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其中采用解剖钢板和外固定架固定分别各20例,经治疗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对上述所有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术后应用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标准对两组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价。结果:解剖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疗效显著,优良率分别达到85%和80%。解剖钢板组和外固定架组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远期疗效和功能恢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褚金杰 《中外医疗》2016,(25):88-90
目的:对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在老年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方便抽选该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64例老年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0.3±2.7﹚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4.6±15.3﹚d,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1.3±19.8﹚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的26例,对照组痊愈的24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患者康复速度更快,且无需承担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杉树皮夹板和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夹板固定组和石膏固定组,其中夹板固定组48例,骨折手法复位后全部予以杉树皮夹板外固定。石膏固定组48例,手法复位后全部予以石膏托外固定。两组观察时间均为6~8周。结果夹板固定组的优良率高于石膏固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杉树皮夹板外固定在提高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及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方面比石膏托外固定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stryker生产的HoffmannⅡ型组合式外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1/3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胫腓骨远端1/3粉碎性骨折采用微创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HoffmannⅡ型外支架治疗,其中单臂外支架固定8例,多平面外支架固定14例.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36)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研究对象为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情况、功能评分、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功...  相似文献   

19.
程飞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2059-2060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克氏钉、螺钉)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1 7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克氏钉、螺钉)结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的疗效和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7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24个月,治愈13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术后发生外固定架钉道感染2例,占11.76%,经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并发创伤性关节炎3例,占17.65%;无1例桡神经浅支及正中神经损伤和骨折塌陷等病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有限内固定(克氏钉、螺钉)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疗效确切,并利于对损伤关节软骨的修复,防止骨折碎片向掌侧移位,可有效稳定骨折端,提高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过程中,早期手法复位与随后的内固定手术间的协同作用。方法:所有32例患者治疗分2个步骤:①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②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法复位后9例达到近似解剖对位,行微创切开内固定术;17例对位明显改善,行切开部分复位内固定术;6例对位改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获得3~12个月随访。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25例,良7例。结论:早期手法复位能减轻内固定手术复杂程度,该方法具有骨折复位早,手术损伤小,功能恢复早,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