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现状,探索普及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随机抽出的541名大学生的现场急救知识及技能进行调查。结果仅12.19%的学生参加过现场急救培训活动;在调查的23个现场急救知识中,有11个问题的知晓率在50%以下;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面较窄,不能满足急危重症伤病员出现时现场急救的需要。结论大学生的急救知识和现场急救能力较差。需多方合作,广泛开展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增强对现场急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2.
邓莉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490-3491
目的了解河南省周口市人民对疾病健康知识、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评价其健康教育效果,并对其物力、人力及财力需求进行调查,以期更好的改善医疗卫生现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增强周口市全民健康素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评价表对周口市人民进行问卷调查,按照随机抽样及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各县两个行政村进行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再根据问卷回答情况分别计算农村、城市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知晓率(含健康常识、烟草与健康知识、肥胖、营养知识等);农村、城市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农村、城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农村、城市安全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含食品安全、环境与水安全、用药安全、伤害等)。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周口市农村、城市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4.79%、81.03%;农村、城市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9.03%、59.6%;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安全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1.87%、70.45%;农村、城市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9.42%、78.74%。结论调查显示,周口市人民的疾病防治知识还是相对比较欠缺的,尤其是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知识知识知晓率很低,应加强后期农村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及城市健康教育巩固工作,达到项目预期目标,提高周口市全民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现状,探索普及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随机抽出的541名大学生的现场急救知识及技能进行调查。结果仅12.19%的学生参加过现场急救培训活动;在调查的23个现场急救知识中,有11个问题的知晓率在50%以下;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面较窄,不能满足急危重症伤痛员出现时现场急救的需要。结论大学生的急救知识和现场急救能力较差。需多方合作,广泛开展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增强对现场急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辽宁省彰武县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实施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以入户询问和现场自填问卷方式,对500名常住村民进行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彰武县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9.1%,其中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58.0%,传染病知识知晓率61.9%,基本急救知识与技能知晓率57.4%。结论彰武县农村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普遍偏低,需探索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与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温州市初二学生安全与急救知识需求及获取途径,为开展学生安全与急救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在温州市抽取11所初级中学初二学生进行调查,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学生的基本情况、健康信息行为、安全与急救知识需求及获取途径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 306份,回收有效问卷2 230份,回收有效率为96.70%。初二学生防避自然灾害、灾后疾病预防、急救互救和意外伤害预防知识需求率分别为80.94%、74.66%、89.96%和75.11%,通过大众媒体、新媒体、教师授课、健康教育资料和应急演练获取安全与急救知识比例分别为61.93%、73.72%、57.31%、33.90%和65.61%。城市学生通过健康教育资料获取安全与急救知识比例高于农村学生(P0.05)。安全与急救知识需求率及通过大众媒体、教师授课、健康教育资料、应急演练获取安全与急救知识比例随学生对本地灾害信息关注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主动学习急救技能的学生防避自然灾害、灾后疾病预防和意外伤害预防需求率及通过大众媒体、教师授课、健康教育资料和应急演练等获取安全与急救知识比例高于不主动的学生(P0.05)。具备安全与急救素养学生相关知识需求率及通过教师授课、健康教育资料、应急演练获取安全与急救知识比例高于不具备的学生(P0.05)。结论温州市初二学生安全与急救知识需求迫切,获取途径主要为新媒体、应急演练和大众媒体,应重点针对农村、不关注或不主动获取相关知识的学生进行多元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统一设计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的调查。结果调查对象1 080人,基本健康素养具备率为9.17%,其中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具备率分别为18.62%、11.76%、15.00%;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素养分别为37.04%,16.67%、7.50%、21.02%、6.20%;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健康素养的水平有影响。调查对象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掌握率分别为58.41%、58.19%、57.26%。结论上海市金山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不高,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根芝  胡高楼  林佳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5):402-403,334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获取途径、掌握现状及学习需求,探讨开展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意义与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师范大学93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师范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参差不齐,大学生急救项目基本掌握情况:能正确拨打120电话的占97.87%,会晕厥急救的占26.12%,心肺复苏术没有人基本掌握,其余各项均在20%以下;是否接受过《大学生健康教程》课程学习,对大学生急救知识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χ2=56.95,P<0.01);96.00%的大学生希望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状况不佳,急需开设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师范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8.
齐亮  刘晓荣  陈国良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112-3114,3129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海员群体的安全文化水平进行的横断面调查以发现目前海员群体安全文化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建立第一份适合中国海员群体的安全文化量表。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得到初始量表,设计问卷后通过预调查将量表加以精简,最终将包含了25个问题的问卷分发给了641位海员,回收有效问卷595份,回收率92.82%。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了海员群体安全文化的三个维度:安全态度、安全管理、安全政策,共解释了总方差的63.84%;采用了内部一致性检验的方法对量表的信度进行了评价,效果良好。结论近1/3的海员都经历过安全事故,总体受伤比例已经接近5%,海员群体的安全应当引起各方的重视。可以认为,海员群体的职业性很强,但是因其环境的独特属性,海员群体的健康促进和安全教育工作还有很大的漏洞。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海南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行之有效的高校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某高校1517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采用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问卷》加上自行设计个人基本情况组成。结果海南某高校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1.60%。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3个方面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5.18%、23.14%和16.08%;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6类问题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为55.96%、25.18%、22.94%、72.12%、7.19%和19.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专业类别、家庭所在地、父亲是否健康以及每周网络游戏时间是海南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海南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基本医疗、健康信息、传染病预防和慢性病预防等方面,需进一步针对薄弱环节开展健康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院前急救知识培训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深圳市福田区抽取两个人口较稳定的社区为研究现场,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健教干预,对社区居民干预前后急救知识的知晓程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进行急救知识技能的干预后,居民核心急救知识知晓率由30.53%上升到60.15%,急救行为形成率由10.39%增长为41.31%,健教干预前后居民急救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培训间隔与最终培训效果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和健康教育,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人群进行针对性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急救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居民现场急救技能的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状况,评价健康教育讲师团的实施效果。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对参加听课的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2013年和2015年两次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和职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调查对象认为授课内容有实用性、感觉授课老师很认真和完全掌握授课知识的比例分别为52.59%、62.07%和58.62%,2015年调查对象认为授课内容有实用性、感觉授课老师很认真和完全掌握授课知识的比例分别为73.38%、70.50%和75.54%,2013年和2015年调查对象对授课内容的满意率和授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授课老师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10%的调查对象对讲师团活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结论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的授课内容和授课知识的满意率偏低,应进一步通过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讲师的传播技能;运用传播技巧,加强传播实效,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大学生安全与急救素养具备水平,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9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586名大学生安全与急救素养具备率为29.69%,其中求助电话知识的具备率最高(59.73%)、海姆立克法的具备率最低(37.8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学类、曾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大学生其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高于非医学类、未接受过培训的大学生(P<0.05)。大学生安全与急救的知识和技能得分与其急救信念水平呈正相关(r=0.242, P<0.01)。结论 大学生安全与急救总体素养水平仍有待提高;应重点培训海姆立克法、心肺复苏术等内容,以满足急救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长春市某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现状,为规范、系统地开展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长春市某高校1 23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及格率为47.5%,不同性别、年级、有无急救知识培训经历的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及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95,7.894,168.032,P〈0.05)。不同性别和是否有急救培训经历的大学生对陌生人施救意愿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169和41.214,P〈0.05)。大学生急救知识来源主要为网络电视和书籍报刊,分别占85.3%和83.1%。96.0%的大学生愿意学习相关急救知识,希望的学习形式为开设急救知识课程、专家讲座和阅读急救手册,分别占83.3%,73.6%和71.2%。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率低,应加强对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以减轻伤害程度,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理工科大学生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现状及需求,为高等院校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 对某高校325名在校理工科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教育调查,并进行现场急救和心肺复苏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于培训教育后再次调查,并将2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被测试大学生的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知识技能水平堪忧.经培训,学生的心肺复苏及其他急救知识水平提高明显,急救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学习前的29.7%上升至培训教育后的69.0%(P<0.01).结论 对大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教育十分必要,建议在全国高等院校普遍实施.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地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使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项目办统一开发设计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询问调查。结果健康相关知识、理念的正答率城乡居民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部分知识点差异明显,如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平衡膳食、控制体重这两项,城市的正答率分别为86.42%、48.30%,农村的正答率分别为62.19%、29.64%;个别知识点,如妇女怀孕后至少要进行5次孕期检查,城市与农村的知晓率均较低,城市为27.07%,农村为23.08%。结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知晓率不平衡,农村普遍低于城市,个别知识点城乡知晓率都很低,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尤其应加强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缩小城乡的健康素养差距。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武汉市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高校和相关部门制定在校大学生健康促进政策以及效果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抽样,于2017年3—6月采用健康素养问卷对815名武汉市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33.0%。从大学生健康素养3个方面来看,其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35.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56.3%,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3.1%。而大学生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65.0%)、慢性病防治(42.8%)、基本医疗(40.7%)、健康信息(36.9%)、传染病防治(24.3%)、安全与急救(16.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历、户籍、学校健康课程开设情况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问卷得分的3个因素(P0.05)。结论高校及相关部门应开设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安全逃生演练及急救技能培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定期监测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针对薄弱部分及时进行反馈、干预并调整健康教育知识结构,以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安全社区教师、中学生现场急救知识掌握情况,为急救知识与技能在学校的普及以及安全社区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上海市红十字会现场急救培训教材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虹桥社区249名在职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和552名中学生进行现场急救知识调查。结果有127名(51.0%)教师和258名学生(46.7%)从未接受过急救相关知识培训。教师与中学生在CPR知识、创伤急救、突发意外伤害急救三方面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均较低。是否参与过急救培训的教师和中学生,其急救知识水平测试平均分均存在显著差异(F=16.692,P0.01;F=25.431,P0.01)。接受过培训的高中生测试平均分显著高于初中生(F=7.196,P0.01)。结论虹桥社区教师与中学生急救知识普及率较低,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很少。应加强学校急救安全方面投入,加强CPR、创伤急救及意外伤害急救方面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教师与中学生整体急救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全面了解沧州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健康教育与促进政策、有针对性的开展综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沧州市城乡居民4801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2013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沧州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1.0%。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的具备率分别为31.3%、17.8%和23.1%。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信息获取具备率分别为51.6%、16.0%、19.5%、54.8%、9.9%和21.9%。调查人群中城乡、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人均收入水平等因素和具备健康素养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干预措施,以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兵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结合部队实施情况,根据《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某部2011年新兵1 670人进行健康素养状况调查。结果调查1 670名新兵健康行为形成率平均为77.4%,健康知识和技能知晓率平均为74.3%,行为形成率、健康知识和技能知晓率在农村兵、城市兵之间和在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1)。结论制定部队新兵健康教育方案时,要从农村兵、低学历兵开始抓起,并针对新兵的来源及学历区分不同群体实施针对性教育,加强健康知识技能培训,以适应未来战争卫勤保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基层医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有效方法. [方法]对66名基层医生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急救技能培训内容包括4项技术(止血、包扎、固定、转运)和心肺复苏等,将培训前、后的考核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学员对培训的认可程度. [结果]培训前学员4项技术平均分数为64.39±21.37,培训后分数为84.46±24.18;培训前心肺复苏平均分数为63.04±24.36,培训后分数为90.81±27.41,学员经培训后4项技术和心肺复苏能力明显提高(P<0.01).不同职称基层医生间成绩无差异,98.3%的学员认为对基层医生有必要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结论]基层医生应定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以提高基层医生的急救技能水平,最大限度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