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S-100β、NSE及GFAP在颅脑外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07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80例颅脑损伤后12h以及40名健康人的血清S-100β、NSE及GFAP水平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患者组在受伤后12h血清GFA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血清GFAP水平与48h的GCS评分以及6个月之后预后评分(GOS评分)呈负相关性(r=-0.58、-0.27,P均0.05);采用ROC曲线分析方法,血清GFAP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S-100β与NSE,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GFAP检测能够作为诊断颅脑外伤以及早期病情的重要指标,其敏感性明显优于S-100β与NSE。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和血乳酸水平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B)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0月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211例AUGB患者为研究对象,自AUGB患者入院治疗后随访30 d收集患者基本资料。通过不同病情严重程度AUGB患者的血清PGE-2和血乳酸水平,分析影响AUGB患者预后的因素,检测血清PGE-2和血乳酸水平预测AUGB患者预后。结果 重度AUGB病情组血清PGE-2水平低于轻度和中度AUGB病情组(P <0.05),重度AUGB病情组血乳酸水平高于轻度和中度AUGB病情组(P <0.05);中度AUGB病情组血清PGE-2水平低于轻度AUGB病情组(P <0.05),中度AUGB病情组血乳酸水平高于轻度AUGB病情组(P <0.05)。211例AUGB患者随访期间死亡20例,其余191例生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UGB次数[■=4.063(95% CI:1.672,9.875)]、MEWS[■=6.080(95% CI:2.502,14.776)]、Rockall 评分...  相似文献   

3.
血清S100B、NSE和MBP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NSE和MB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0名健康人和146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NSE和MBP水平.结果 146例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血清S100B、NSE和MBP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不同组别颅脑外伤患者血清S100B、NSE和MBP水平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颅脑损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S100B、NSE和MBP浓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血清S100B、NSE和MBP检测可作为诊断早期脑损伤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对评估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及预后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93例颅脑损伤患者及对照组30例血清NSE浓度。结果观察组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GCS评分越低,血清NSE浓度越高(P〈0.01)。根据观察组血清NSE浓度与GOS评分制成的ROC曲线分析示血清NSE截断值为28.85ng/mL。结论血清NSE浓度是一项能反映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效实验室指标,早期测定血清NSE浓度是评估颅脑损伤伤情及预后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和S-100B水平变化在伤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2年间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GCS≤12)分别于伤后4天、24天、72天、7天时测定NSE和S100的血清浓度,同时以同期体检中心就诊的患者(均无神经系统疾病史)30例作为对照组。颅脑损伤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进行GOS评分。结果:100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和S100B水平伤后均有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与恢复良好组之间比较,伤后血清NSE和S100水平均有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NSE和S-100B可以作为早期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微小RNA(miRNA)-124和miRNA-132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B)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 选择颅脑损伤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中度组78例与重度组34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9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血清miRNA-124和miRNA-13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NSE和S100B水平。比较各组血清miRNA-124和miRNA-132水平变化,血清NSE和S100B水平变化;采用ROC曲线分析miRNA-124、miRNA-132、NSE和S100B对颅脑损伤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分析miRNA-124、miRNA-132、NSE、S100B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结果 轻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miRNA-124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miRNA-132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miRNA-124 mRNA表达高于轻中度组,而血清miRNA-132 mRNA表达低于轻中度组(P&l...  相似文献   

7.
黄维  霍秋玉  阳世宇 《浙江医学》2019,41(18):1967-197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神经缺损程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依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结果,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50例,无认知障碍5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及NSE水平,并分析其与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认知障碍组与无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清S100β、NSE水平及NIHSS、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S100β、NSE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2=0.474、0.625,均P<0.05),与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R2=0.491、0.60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100β、NSE水平及NIHSS、MMSE评分均是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病变部位在额颞顶叶的PSCI患者MMSE评分明显低于基底核、脑干病变者(均P<0.05)。结论血清S100β及NSE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认知障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盛朝凯  李映良  刘岚  陈琼 《四川医学》2004,25(3):339-341
目的 了解小儿颅脑损伤血清烯醇化酶含量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酶免疫法测定45例小儿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水平。结果  45例小儿患者血清NSE与颅脑损伤GCS评分呈负相关 (r =-0 .62 ,P <0 0 1) ,伤后第 1天血清NSE呈最高值 ,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预后不良组 2 4小时 ,3~ 5天、7天NSE水平与预后良好组各时段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颅脑损伤患儿血清NSE与损伤程度成正比 ,测定血清NSE可用于估价颅脑损伤的伤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乳酸水平联合检测在惊厥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分为预后不良组(n=27)和预后良好组(n=73)。比较两组外周血NSE、S100β蛋白、乳酸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NSE、S100β蛋白、乳酸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惊厥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和血乳酸水平均低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SE、S100β蛋白和血乳酸水平单项检测评估惊厥患儿预后的cut-off值依次为14.95μg/L、0.22μg/L、4.62 mmol/L,血清NSE、S100β蛋白和血乳酸检测单项及联合检测评估惊厥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81、0.809、0.751、0.969,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最高。结论:外周血NSE、S100β蛋白、乳酸水平联合检测在惊厥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动脉血乳酸检测对心肺复苏(CRP)后患者短期 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43 例CRP 后恢复自主循环患者,依据随访1 个月预后结局差异, 将其分为观察组(24 例,随访1 个月发生死亡、处于植物状态或简单生活不能自理)和对照组(19 例,随访 1 个月后意识清晰,生活能部分自理或合并有轻度神经障碍)。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NSE、动脉血乳酸、N 末 端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指标;评估并比较两组氧合指数(O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II)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应用单因素直线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 分析与CRP 后患者GOS 评分相关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NSE 联合动脉 血乳酸对CRP 后患者预后的最佳预测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NSE、动脉血乳酸及APACHE II 评分较高(P <0.05),而GCS 和GOS 评分较低(P <0.05),OI 与NT-proB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0.05)。单因素直线分析显示,血清NSE、动脉血乳酸、APACHE II 评分及GCS 与CRP 后患者 GOS 相关(r =0.808、0.734、0.577 和0.589,P =0.015、0.030、0.041 及0.04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 清NSE、动脉血乳酸为GOS 的危险因子(P <0.05)。ROC 曲线显示,血清NSE ≤ 84.5 ng/ml 与动脉血乳酸 ≤ 7.25 mmol/L 为预测CRP 后患者预后不良发生标准(AUC=0.832 和0.768,P =0.028 和0.033)。结论 NSE 联合动脉血乳酸检测能较好地预测CRP 后患者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颅脑外伤患者的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及脑保护作用。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住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监控患者用药前(T1)、用药后2?h(T2)、用药后6?h(T3)及用药后24?h(T4)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面部表情分级评分(FRS)、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测定患者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2)、血乳酸(Lac)、血清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记录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T1、T2、T3、T4不同时间点的GCS、FRS评分有差别(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用药后GCS评分高,而FRS评分低(P?<0.05);两组的GCS、FR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别(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T1、T2、T3、T4不同时间点的HR、MAP有差别(P?<0.05),而SpO2无差别(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用药后HR、MAP低(P?<0.05),而SpO2无差别(P?>0.05);两组的HR、MAP变化趋势有差别(P?<0.05),而SpO2无差别(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T1、T2、T3、T4不同时间点的ScVO2、SjVO2、Lac、NSE及S100β蛋白有差别(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用药后ScVO2、SjVO2水平高,而Lac、NSE及S100β水平低(P?<0.05);两组的ScVO2、SjVO2、Lac、NSE及S100β蛋白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别(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地提升颅脑外伤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其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脑代谢、保护脑细胞,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45例进行研究,记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住院经头颅CT/MRI证实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感染、脱髓鞘、变性疾病)、无心脑血管病史,且CSF常规检查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的3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脑脊液NSE、S100β及颅内压(ICP)水平,入组时不同ICP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患者脑脊液NSE及S100β水平,分析患者的ICP及NIHSS评分与脑脊液NSE及S100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组内相比,干预7d后观察组的脑脊液NSE、S100β及ICP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7d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观察组干预前与干预7d后的脑脊液NSE、S100β及IC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两组患者的脑脊液NSE及S100β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ICP轻度升高组,而ICP重度升高组又明显高于ICP中度升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两组患者的脑脊液NSE及S100β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NIHSS评分≤10分者,而>19~42分者的脑脊液NSE及S100β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10~19分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Spearman法对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后发现,患者的ICP及NIHSS评分分别与脑脊液NSE及S100β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NSE和S100β在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的水平明显上升,且二者与患者的ICP和NIHSS评分存在正相关,临床上可考虑对NSE和S100β实施重点监测,从而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心电图(EKG)异常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关系。方法选择92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动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重型颅脑损伤组(GCS3~8分,34例),中型颅脑损伤组(GCS9~12分,19例)和轻型颅脑损伤组(GCS13~15分,39例);入院24h内、72h、7d和15d抽晨血测定CKMB、cTnI,并行EKG检查;住院治疗2周时进行早期预后评分(GOS),分为死亡或植物生存组(GOS1~2分,23例)、残疾组(GOS3~4分,18例)和预后良好组(GOS5分,51例)。研究颅脑损伤患者不同发病时间CKMB、cTnI、EKG的异常变化以及发病早期血清CKMB、cTnI和EKG异常与GCS评分和GOS评分的关系。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发病24h内血清CKMB、cTnI和EKG异常率分别为35.9%、50.0%和51.1%,72h异常率达到高峰,分别为54.5%、55.7%和68.2%,以后逐渐下降。重型颅脑损伤组血清CKMB、cTnI和EKG异常率高于中型和轻型颅脑损伤组(P均〈0.05),中型颅脑损伤组血清cTnI和EKG异常率高于轻型颅脑损伤组(P均〈0.05)。死亡或植物生存组血清CKMB异常率高于预后良好组和残疾组(P均〈0.05),cTnI和EKG异常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残疾组血清CKMB、cTnI异常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普遍存在血清CKMB、cTnI异常升高和EKG异常,其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对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血清CKMB、cTnI监测和EKG检查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调节活化正常T 细胞表达 和分泌因子(RANTE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武警海警总队医院 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0 例作为颅脑损伤组,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150 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 发生主要不良事件分为不良事件组51 例和无不良事件组99 例。测定血清MCP-1、RANTES、C 反应蛋 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100B 水平。结果 颅脑损伤组血 清MCP-1、RANTES、CRP、IL-6、TNF-α 和S100B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颅脑损伤患者血清 MCP-1、RANTES 水平与入院GCS 评分呈负相关(r =-0.627 和-0.634,P <0.05),与血清CRP、IL-6、 TNF-α、S100B 水平呈正相关(MCP-1 :r =0.516、0.497、0.534 和0.558,P <0.05 ;RANTES :r =0.542、 0.485、0.497 和0.516,P <0.05)。不良事件组血清MCP-1 和RANTES 水平高于无不良事件组(P <0.05)。 颅脑损伤死亡组血清MCP-1 和RANTES 水平高于存活组(P <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MCP-1 和 RANTES 水平升高,其水平与脑损伤程度、炎症程度、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血清血管内皮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r-HuEP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VEGF、NSE、S100B蛋白(S-100B)水平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变化,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患者脑血流,统计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两组NSE、VEGF、S-100B水平及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血流速率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两组GCS、GOS评分均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采用r-HuEPO干预,可下调NSE、VEGF、S-100β蛋白表达,减轻脑血管损伤程度,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动态检测脑外伤患者的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变化,以探讨其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本院诊治的脑外伤患者66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将其分为重伤组和非重伤组,ELISA法动态检测其血清S100β和NSE水平变化。另选取40例年龄、性别与体重指数(BMI)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S100β和NSE含量均增高,且于3d达峰值水平;重伤组和非重伤组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S100β和NSE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重伤组亦明显高于非重伤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重伤组和非重伤组患者血清S100β均和NSE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血清S100β和NSE水平变化与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S100β和NSE可以作为评判急性脑外伤患者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曾祥士  何柳芳 《安徽医学》2015,36(10):1187-1189
目的:探讨血清 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 HIE的患儿和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对照组40例,HIE组97例,其中轻度组41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6例。入组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的第1、3、7天晨起空腹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蛋白和 NSE 含量。结果 HIE 组患儿各个时间点 S100B 蛋白和 NSE 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中、重度组血清 S100B蛋白和 NSE含量明显高于轻度组(P <0.05)经治疗后血清 S100B蛋白和 NSE含量均明显下降(P均<0.05)。血清 S100B蛋白含量与 NSE含量呈正相关(P <0.05)。结论血清 S100B蛋白和 NSE在 HIE的早期诊断、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与S100B蛋白水平的动态性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急诊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105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格拉斯哥评分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45例)和重度组(30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动态监测并统计分析患者颅脑损伤后血清NSE与S100B蛋白数据。  结果  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4组血清NSE与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34.51±5.39)μg/L、(19.31±2.72)μg/L、(13.68±3.02)μg/L、(6.11±2.35)μg/L与(2.29±0.28)μg/L、(1.47±0.15)μg/L、(0.81±0.18)μg/L、(0.32±0.09)μg/L,F=357.010,653.126,均P < 0.001;各组同时间点血清NSE与S100B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血清NSE与S100B组间及组内不同时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血清NSE与S100B蛋白水平能够动态性地反映急性颅脑损伤的病情进展,对病情分级修正、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神经功能指标联合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检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良好69例,预后不良3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60例体检的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及PTEN 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TEN mRNA表达量较高,NSE、NPY、S100β水平较高,BDNF水平较低(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因、吸烟、饮酒、受伤至入院治疗时间无关(均P>0.05);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与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PTEN、NSE、NPY、BDNF、S100β有关,预后不良患者GOS评分、BDNF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TEN mRNA表达量、NSE、NPY、S100β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GOS评分、PTEN、NSE、...  相似文献   

20.
王英  廖英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0):1352-1354,139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107例颅脑损伤患者设为颅脑损伤组,同期48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颅脑损伤患者随访6个月时,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进行评估;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清S100B、IL-1β、IL-6对颅脑损伤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颅脑损伤组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比较,重型>中型>轻型颅脑损伤组(P<0.05);随访6个月时,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71例,预后不良(GOS评分2~3分)25例,死亡11例,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比较,死亡组>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P<0.05),且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与GOS评分均呈负相关(r=-0.508、-0.425、-0.35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100B、IL-1β、IL-6三者联合预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或死亡的AUC为0.844(95%CI:0.769~902),分别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UC(P<0.05).结论: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在颅脑损伤患者明显上调,且与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此三者联合检测有较好的预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