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性染料焙固、轧烘轧蒸和湿短蒸染色工艺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侯建龙  刘艳岩  朱京华 《印染》2003,29(1):14-15
根据工厂现有的设备和常用染料,轧染可采用焙烘固色,汽蒸固色和湿短蒸固色三种方法。本文以生产实例,从染色设备,工艺选料,工艺流程以及染色牢度等方面分析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活性染料轧蒸连续染色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活性染料轧蒸连续染色工艺开发的背景,论述了工艺基本原理、工艺特点、从小样到大样生产的重现性、产品的质量和节能、降耗、环保方面的显著效果,肯定了该工艺的先进性、可行性、实用性和工业化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厚重织物活性染料连续轧-蒸染色固色率低的难题,选用活性红3BS对灯芯绒织物进行染色,分析连续轧-蒸染色工艺参数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并将染色灯芯绒织物的颜色参数和固色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活性红3BS用于灯芯绒染色时,适宜的碳酸钠、汽蒸固色和诱导扩散时间分别为25 g/L、5 min和30 min;碱剂对灯芯绒织物颜...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活性染料传统轧-蒸染色的固色率和染深性,将真空脱水技术引入棉织物的活性染料轧-蒸染色过程。研究了棉织物含水率、汽蒸时间和碳酸钠用量对活性金黄SRE湿蒸染色的影响,并比较了活性金黄SRE采用浸轧-真空脱水-湿蒸(P-Vac-S)工艺与传统浸轧-湿蒸(P-S)工艺染色棉织物的染深性和耐摩擦色牢度。结果表明;浸轧含25 g/L活性金黄SRE染液的棉织物,将其含水率真空脱水至20%~30%,再进行湿蒸,棉织物的上染率(K/S值)和染料固色率相对较高;含水率为(25±2)%的棉织物湿蒸染色的适宜汽蒸时间和碳酸钠质量浓度分别为5 min和25 g/L;采用活性金黄SRE经P-Vac-S工艺染色棉织物的K/S值比采用P-S工艺染色的K/S值高15%~30%,但是经前者染色棉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比后者略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活性染料无盐轧蒸连续染色工艺的开发背景、基本原理、工艺特点等,并通过本企业的工艺实践,肯定了该工艺的先进性、可行性、实用性和工业化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活性染料无盐轧蒸连续染色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盐轧蒸连续染色工艺.用活性大红K-2G、活性黄K-R和活性黑KN-B对棉织物进行染色,考察了预烘时间、汽蒸时间、固色碱剂CJ-R质量浓度、皂洗剂用呈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黄K-R、活性大红K-2G和活性黑KN-B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是:预烘时间都为55 s,汽蒸时间分别为90 s、100 s和120 s,固色碱剂CJ-R质量浓度分别为2.0 g/L、3.0 g/L和3.5 g/L,皂洗剂质量浓度为1.0~1.5g/L.染色织物具有很好的匀染性、透染性和较高的K/S值.和传统染色工艺相比,该工艺的染色织物可以达到传统染色工艺的色牢度.K/S值甚至更高.该工艺解决了活性染料传统染色的盐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小文  吴伟  钟毅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2021,42(7):115-122
针对棉织物传统轧烘轧蒸染色工艺存在的能耗高、活性染料易水解、废水含盐量高和排放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利用密封装置固色的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通过测定密封装置中织物表面温度的变化曲线,探讨含水率对织物升温以及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理论。探究焙蒸温度、焙蒸时间、代用碱和Na2SO4质量浓度对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的影响,并且对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与轧烘轧蒸工艺染色织物的染色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染料用量相同时,经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染色织物的K/S值均比经轧烘轧蒸工艺染色织物的K/S值高,采用这2种工艺染色的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相差较小,这为提升棉织物轧染工艺的染色性能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洪海  林明穗  钟建生 《印染》2013,(24):19-22
棉织物活性染料轧染汽蒸两相法染色工艺中,无机盐浓度高,染料利用率低,故对棉织物改性后再进行活性染料无盐轧染汽蒸染色;试验分析棉织物改性后对染料亲和力和染料在固色液中解吸程度的影响,以及碱剂用量、汽蒸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采用无盐轧染汽蒸染色工艺,其K/S值和染料固色效率提高,耐洗色牢度、干摩擦牢度与传统染色工艺一致,湿摩擦牢度相对稍低。染色时,应选择亲和力略低的活性染料,改性剂色媒体用量应控制使染料比移值为0.55~0.75为宜,纯碱用量为30g/L,汽蒸时间为3min。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在传统轧-蒸(P-S)染色工艺中因轧余率高、湿织物升温缓慢而导致的活性染料水解的严重问题,提出了在汽蒸前增加真空脱水工序的棉织物浸轧-真空脱水-湿蒸固色工艺(以下称作低含水率-湿蒸(L-W-S)染色工艺)。以活性蓝19为例,研究了织物含水率、汽蒸时间和Na2CO3质量浓度对棉织物低含水率-湿蒸染色的影响,并对L-W-S工艺与传统轧-(烘)-蒸(P-(D)-S)工艺染色棉织物的表观色深(K/S值)和染料固色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染色深度时,活性蓝19采用L-W-S工艺上染试样的K/S值和固色率始终高于经传统P-(D)-S工艺上染试样,可为提高活性染料轧-蒸染色工艺的固色效率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沈志平  李亮 《印染》2012,38(11):19-21
研究中温型双活性基染料在湿短蒸工艺中的应用。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与常规轧染工艺进行比较,得到湿短蒸优化工艺条件为:汽蒸温度130℃,汽蒸时间3min,相对湿度30%,NaHCO3用量30g/L,Na2SO4用量20g/L,染料用量2g/L。采用该工艺,可获得较轧染工艺更高的染色K/S值,且得色均匀,色光鲜艳。  相似文献   

11.
12.
Stroe.  J 《纺织导报》1998,(5):125-126
瑞士贝宁格公司已扩展其于整理机械的制造计划,决定生产适用于烘干、热固(热熔)和焙烘的热风箱.其在德国的合作公司Stentex公司则负责拉幅架及轧车项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纺织印染企业希望并已经开始采用连续染色工艺,即使是小批量,也采用连续的工艺加工.冷轧堆染色法是一种半自动的工艺,由于应用了活性染料,这种方法对棉织物染色来说十分重要.但与连续染色工艺相比,冷轧堆染色法的缺点是卷取和停留时间过长.连续染色机组的配置多用途连续染色机组的典型配置如下.此机组适用于纯棉织物及涤棉织物的各种染色工艺。浸轧—烘干…  相似文献   

13.
14.
15.
ECO活性染料湿蒸短流程和轧烘轧蒸染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安诺其ECO活性染料对纯棉平绒织物的湿蒸短流程和轧烘轧蒸染色工艺,测试了染色织物表面深度K/S值、固色率、提升力以及染色牢度等性能指标,比较了两种染色工艺的差别.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安诺其ECO活性染料,实施湿蒸短流程染色,缩短了工艺流程,使染料具有较好的提升性,尤其130℃湿蒸短流程工艺具有较高织物表观深度K/S值,牢度与传统轧烘轧蒸工艺相当.湿蒸短流程染色工艺无需食盐,节约了染化料,降低了废水处理的难度,但湿蒸短流程工艺固色率较传统轧蒸轧烘工艺略低,另外,100℃蒸汽湿蒸工艺仅适合染较浅的颜色.对轧染节能减排、环保染色有待于做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针对活性染料轧蒸染色固色率低的问题,通过测试湿织物热常数探究织物表面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了染液组成和带液率对织物热常数、升温速率及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织物升温速率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硫酸钠能够促进织物升温,提高染色织物的K/S值和固色率,但不符合无盐染色的要求;增加带液率,湿织物导热系数和容积热容随之增大,而表面温度却呈现降低趋势;染料固色率与织物表面升温速率变化规律一致,说明提高织物升温速率有助于改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降低织物带液率可提高升温速率,是实现无盐染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何方容 《针织工业》2012,(12):46-47
采用中温型煮练酶LS对棉织物进行酶煮练,对比分析了酶煮练与常规碱煮练对织物白度、毛效以及染色性能的影响.指出织物经酶煮练后,织物的毛效和白度都远高于常规碱煮练的,且织物手感光滑柔软;酶煮练后的织物染色性能也得到提升,对染料的吸收能力增强,染色织物表面得色深,且色泽鲜艳,浮色少,固色率和染色牢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19.
为优化雷马素红RGB染料对棉针织物的轧烘轧蒸(PDPS)染色工艺,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和响应面法(RSM)考察了4组实验变量(NaCl和Na2CO3质量浓度、预烘时间和汽蒸时间)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建立了相关的预测模型。模型的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以及实际染色实验的验证表明,RSM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棉针织物在PDPS染色过程中染色条件对K/S值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为:NaCl质量浓度172.78 g/L、Na2CO3质量浓度38.46 g/L、预烘73 s,饱和蒸汽下汽蒸133 s。  相似文献   

20.
楼卫东 《丝绸》2006,(9):28-30
以桑蚕丝、柞蚕丝和羊毛3种蛋白质纤维为染色对象,研究中性盐、固色温度和碱剂对活性红M-3BE上染率、固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中性盐用量的增加,3种蛋白质纤维的染料上染率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柞蚕丝染料上染率提高最大。当中性盐达到一定用量,上染率达到平衡;随着固色温度的提高,3种蛋白质纤维上固色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当温度大于80℃,固色率均呈下降趋势;对于桑蚕丝、柞蚕丝,碳酸氢钠比碳酸钠的固色率高,对于羊毛纤维,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的固色率高。实验结果对不同蛋白质纤维混纺或交织织物同色染色工艺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