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前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影响。方法:将本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依据进行辨证施护,观察护理前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护理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疗效及随访半年复发人数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辨证施护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疗效较好且能减少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五炭汤。对比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Baron内镜评分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on内镜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均低于对照组,且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中医证候疗效,能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肠黏膜溃疡,平衡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愈疡止痢方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最小不平衡指数法将60例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愈疡止痢方保留灌肠及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及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肠镜Baron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积分、血清炎性因子、肠镜Baron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6.7%(5/30)。结论:愈疡止痢方保留灌肠用于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能促进肠黏膜修复愈合,改善临床主要症状,未出现不良反应,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5.
李玉锋  郭志英 《光明中医》2022,(20):3723-3726
目的 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内服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肛肠泌尿科收治的辨证分型为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入组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内服药物均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方,在内服药物的基础上观察组加以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栓肛门给药,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内镜疗效、生活质量评分(IBDQ量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内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 <0.05; IBDQ量表评分比较,除社会能力评分外其余3项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寒热错杂型患者,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内服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宋清 《光明中医》2012,27(4):801-802
目的 观察对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PD)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临床观察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以一般护理,治疗组42例给予辨证施护.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后第12周,采用国际通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估患者症状,同时观测患者护理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在入组后第12周UPDRS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施护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比较,各项积分值均有改善,与施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运用中医辨证施护对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PD患者症状,改善中医证候,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免煎颗粒剂联合乐托尔、美沙拉嗪治疗脾虚湿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湿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参苓白术免煎颗粒剂、乐托尔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每次1g,每日4次。两组连续治疗半年后进行主要症状评分及镜检结肠黏膜Baron内镜评分以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及脓血便症状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腹痛、腹泻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参苓白术免煎颗粒剂、乐托尔治疗脾虚湿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疗效肯定,能够改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主要临床症状,促进肠黏膜愈合,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肠温中方对轻中度活动期寒热错杂、湿热瘀阻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轻中度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清肠温中方配方颗粒+美沙拉嗪肠溶片模拟剂,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清肠温中方配方颗粒模拟剂,服用8周。观察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黏膜病变Baron分级、改良Mayo评分及IBDQ量表积分变化,评定单项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黏膜病变疗效、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最终纳入合格病例共61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32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单项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黏膜病变Baron分级、改良Mayo评分、IBDQ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温中方能够明显改善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候评分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肺功能的变化,进行疗效评定并随访统计1年内急性发作人数。结果:两组治疗后在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疗效及随访1年急性发作人数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辨证施护能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肺功能,疗效较好且能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清肠汤内服联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脾虚湿热证慢性持续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脾虚湿热证慢性持续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健脾清肠汤内服,并配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每次1 g,每周4次。两组连续治疗12周后进行主要症状评分及镜检结肠黏膜Baron内镜评分以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83.8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及脓血便症状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腹痛、腹泻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清肠汤内服联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脾虚湿热证慢性持续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疗效肯定,能够改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主要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肠黏膜愈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7,(11):1511-1512
目的:观察肠炎灵水煎剂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活动期,中医辨证为湿热瘀阻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组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组给予肠炎灵I号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灌肠。比较两组主要症状评分、疾病指数及结肠粘膜Baron内镜评分,观察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等炎症相关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及脓血便症状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腹痛、脓血便积分、疾病指数及Baron内镜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均降低(P0.05;P0.01),治疗组血小板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肠炎灵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指数。控制炎症促进结肠黏膜愈合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石超学 《新中医》2020,52(11):161-16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和穴位按摩。比较2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评价2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记录患者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DA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DAI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4.651,P=0.000)。2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荆芥、防风在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脾肾两虚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因溃疡性结肠炎就诊且中医证型为湿热蕴结证、脾肾两虚证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根据证型予溃结Ⅰ号方或溃结Ⅱ号方,观察组在对照组原方基础上加荆芥、防风各10 g,服药周期为14 d。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腹泻、腹痛、黏液血便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腹泻、腹痛、黏液血便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腹泻、腹痛、黏液血便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荆芥、防风对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脾肾两虚证的症状改善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肠炎清治疗大肠湿热证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本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并处于大肠湿热证活动期的患者共147例,按照入组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分组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入组后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同时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肠炎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进行积分比较。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采用黏膜病变活动指数、Baron评分和Geboes指数评价结肠黏膜病变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7%;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积分经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Baron评分,Geboes指数均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治疗后Ig G、Ig M水平及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g 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针刺联合肠炎清治疗大肠湿热证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肠黏膜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方法:将45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辨证施护、对照组予一般护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00.00%,对照组治愈率86.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施护可以提高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同证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33%,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1.67%(P0.05);胃肠湿热型、脾胃虚弱型、肝郁气滞型以及寒热错杂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0%、94.74%、93.33%及78.5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腹泻、脓便血以及腹痛)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疗法干预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一般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加以中医多途径干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4%,对照组总有效率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aron内镜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好转率70.00%,对照组好转率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多途径干预能增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固肠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每次0.5g,餐前服用,每天3次;观察组采用固肠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美沙拉嗪肠溶片服用方法同对照组,固肠愈疡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Baron评分及WilliamsDAI评分,测定治疗前后2组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三叶因子多肽(TFF3)及和黏蛋白2(MUC2)水平,比较2组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GFR、TFF3及MUC2表达明显升高(P0.05),并且EGFR、TFF3及MUC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illiams DAI评分及Baron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的Williams DAI评分及Baro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主症、次症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肠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改善结肠黏膜机械屏障有关。  相似文献   

19.
吴晓晓  吴雪丹  李萍 《新中医》2020,52(13):179-18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在中风急性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风急性期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干预。比较2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运动功能(FAM)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FMA、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FMA、ADL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干预能够提高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葛根红藤解毒汤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浊毒内蕴证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80例UC浊毒内蕴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葛根红藤解毒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Baron内镜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比较2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0.0%(36/40),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2.5%(29/4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便溏腹泻、脘腹疼痛、黏液脓血便、脘腹胀满、里急后重、口干口苦、肛门灼烧感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便溏腹泻、黏液脓血便、脘腹胀满、里急后重、口干口苦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aron内镜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