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易损斑块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MRI尤其是高分辨率MRI是目前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主要热点。文章阐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别、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诊断分析技术,从扫描序列选择、增强扫描和分子影像技术、弥散加权成像到图像分析,综述识别易损斑块的特点。最后提出MRI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成分进行早期准确的分析,为临床提供早期治疗,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CP)脱落可诱发血栓形成,导致脑血管疾病发生。近年来,对于C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易损斑块的性质及数量。因此,有效评价斑块结构及稳定性,对于选择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有重要临床意义。从超声、超声造影成像、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血管内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方面对斑块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并对颈动脉斑块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CAR)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及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76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易损斑块(VP)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分别给予CAR及美托洛尔(MET)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脂、血糖、血清PAPP-A、hsCRP、oxLDL,并通过彩色超声观察患者颈动脉斑块声学密度定量(AD)值及斑块数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斑块AD值较治疗前均有增加(P〈0.01),但以CAR组更显著(P〈0.01);治疗后CAR组与MET组VP数量分别减少3与2个(P〉0.05);两组血清hsCRP、oxLDL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以CAR组更显著(P〈0.01),CAR能明显降低血清PAPP-A水平(10.24±1.21)mlu/LVS(8.83±0.81)mlu/L,(P〈0.01);治疗前后血糖、心率、血压变化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APP-A与斑块AD值呈负相关(r=-0.6107,P〈0.01),而与hsCRP呈正相关(r=0.7638,P〈0.01)。结论CAR较MET有更强的稳定斑块作用,其机制可能在于CAR除β受体阻断作用外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寄  彭小飞 《医学信息》2006,19(6):1097-1097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残率高,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和酗酒等均与其发生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是其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脱落,随时有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为便于临床及早干预,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我们对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规行双侧颈动脉彩超检查,寻找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探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医学信息》2007,20(7):1284-1285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85例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 本组中62例(72.9%)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以多发为主。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栓子来源,斑块不稳定性,即斑块脆性是导致脑梗死的根本原因。颈动脉彩超检查及早发现斑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指导治疗、疗效观察、估计预后及二级预防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5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示有无斑块形成将患者分为斑块组(92例)和无斑块组(66例).统计所有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等一般资料.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因素.结果: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吸烟史,饮酒史,IMT是影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单因素(P<0.05).年龄、高血压病史、高血糖病史、吸烟史以及IMT是影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通过评估颈动脉部超声相关参数,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流体力学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危险因素。阐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及斑块破裂机制对于寻求有效的治疗措施、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至关重要。目前文献研究表明,血管分叉部位低剪切力的产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键因素。在这一部位,降低的剪切力使内皮细胞损害,脂质沉积,从而脂纹形成,形成的脂纹进一步改变局部的血流状态,因而斑块进一步增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最终诱发脑梗死的机制不仅与血管管腔狭窄程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动脉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心宁片对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构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冠心宁片低、中和高剂量组(150、300和600 mg/kg)、阿托伐他汀组(2 mg/kg)、氯化锂[LiCl, 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激活剂]组(15 mg/kg)、冠心宁片高剂量+LiCl组(600 mg/kg冠心宁片+15 mg/kg LiCl),每组12只。第3周开始干预,给药1次/d,持续8周。利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血清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检测大鼠颈总动脉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颈总动脉中Wnt3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β-catenin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TC、LDL、MCP-1、hs-CRP、ox-...  相似文献   

10.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斑块进行充分的组织学判读和研究,将有助于全面把握CEA斑块的组织学表现,进而推进临床辅助诊断。方法本文我们将运用数字病理扫描仪对CEA斑块的切片经H&E染色后进行扫描,介绍数字病理扫描在CEA斑块组织学研究中的应用。结果经数字病理扫描所得的图片,有助于全面掌握和保存CEA斑块组织切片的全层面信息;在软件的帮助下有助于非常方便地测量斑块内各成分的大小;有助于精确评估斑块的狭窄程度。结论综上,数字病理成像应用于CEA斑块,结合MRI,有助于高效且准确地判读斑块组成和预测斑块稳定性,亦有助于人工智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颈动脉分叉处血管斑块的体内应力分布,为颈动脉分叉处血管斑块破裂行为的研究和诊断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力学机理参考。方法基于人体颈动脉分叉血管的平均几何参数,建立三维颈动脉分叉血管及其斑块的几何模型,通过"热-结构"耦合重建颈动脉分叉血管及其斑块的残余应力,并计算血压和血流分别作用下颈动脉分叉处血管斑块的体内应力。结果斑块的肩部同时存在着最大主应力和弹性剪切应力的应力集中。斑块肩部的弹性剪切应力随着狭窄率增大或血压升高均增加。斑块上游区域的流体壁面切应力明显高于斑块下游区域,斑块下游区域的振荡剪切指数则显著大于上游区域。且斑块的弹性剪切应力和流体壁面切应力大小随着狭窄率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斑块从内部中心位置到壁面肩部承受着非均匀的应力分布,血管严重狭窄时"内压外拉"的受力状态更容易导致斑块破裂。随着血压的变化,斑块结构应力的周期性变化可能使斑块产生结构疲劳,增加破裂风险。斑块上下游区域流体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可能是斑块上下游组分、易损程度等性质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将368例住院病人分为MS组、高危MS组和非MS组,应用血管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各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S组、高危MS组和非MS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分别为54.75%、33.21%和12.04%;三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率分别为48.65%、40.54%和10.81%;三组颈动脉闭塞率分别为70.59%、29.41%和0%,MS组和高危MS组较非MS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显著增高(P<0.05)。MS的患病分布即具备诊断条件的个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及高危代谢综合征人群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群体,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作为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的预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形态评估的准确性,以及影响斑块稳定性的病理学因素。方法 对2013年2月—2015年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103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行前瞻性研究。术前均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多序列扫描,术后对斑块切片行HE染色、油红O染色、Masson三染以及CD68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并和MRI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10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共有易损斑块42例、稳定斑块61例。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胶原含量明显降低(10.37%±3.19% vs 17.02%±4.56%),而脂质含量则明显升高(19.14%±3.26% vs 13.99%±3.47%),CD68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69、7.585, P值均<0.01)。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平均管腔面积、最小管腔面积、平均管壁面积、最大管壁面积、平均管壁厚度、最大管壁厚度、平均标准化管壁指数、最大标准化管壁指数均明显升高或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99、7.513、4.068、2.535、3.182、3.503、10.868、6.233, P值均<0.05)。与病理检查比较,MRI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富含脂质的坏死核、斑块内出血、钙化检出率偏低,而纤维帽表面破裂检出率偏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在病理形态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将高分辨率MR多序列技术相结合,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测量其管壁结构、斑块成分以及体积,可用于斑块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对207例患者双侧颈部动脉扫查,并对14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伴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共140例,内-中膜增厚42例,内-中膜厚度在正常范围25例。结论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无创、准确性高、实用性强的检查方法,也是最经济的检查方法,可早期诊断斑块的部位、性质、直观观察血管狭窄面积及范围,并且对指导临床用药和观察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与脑血管发病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认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是反映CAS的早期指标。本文综述CAS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26(5):507-507
西班牙巴塞罗那del Mar医院的Juan Pedro-Botet医生及其同事在3月的《卒中》(Stroke,2006;37:812-817)杂志上报告,联合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HIV患者发生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强独立风险因素。研究者观察到,虽然常规心血管风险因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中起一定作用,但是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起主要作用。他们总结说,应使用不同的、心血管毒性较小的抗逆转录病毒药。  相似文献   

18.
樊建华 《免疫学杂志》2011,(11):969-972
目的探讨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斑块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oproteinase-2,MMP-2)与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予普通饲料喂养28 d、B组予高脂饮食28 d、C组予硅橡胶圈干预联合高脂饮食14 d、D组予硅橡胶圈干预联合高脂饮食28 d。利用超声造影检测C组、D组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斑块内MMP-2、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1,CD31)的表达,进行两者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超声造影检测到C组、D组模型兔颈动脉斑块内有新生血管形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斑块内有阳性表达的MMP-2、CD31,两者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 MMP-2在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生成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深入研究发现,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不仅取决于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更重要的因素是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特别是不稳定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和(或)血栓栓塞[1-2]。因此,斑块不稳定性对血栓或栓塞可能是重要的预警[3]。颈动脉的颅外段是硬化斑块形成的常见部位,是脑缺血发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成为当前科研工作的一个热点。......近年来,无创或微创影像学检查技术,如超声、CT 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发展迅速,这些新技术不仅能清楚显示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而且可以显示管壁和斑块的病变,为准确测量硬化斑块的范围和评估斑块成分、易损程度提供了有效手段[4]。。。。。。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 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 方法  对234例拟诊颈动脉硬化狭窄的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 根据颈动脉有无斑块分为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CT值分析斑块成分和性质。 结果 病变组266支动脉,其中脂肪斑块组51支、纤维斑块组26支、钙化斑块组67支、混合斑块组122支;正常组163支。脂肪斑块组脑梗死出现率明显大于纤维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P<0.01);脂肪合并钙化斑块组脑梗死出现率明显大于纤维合并钙化斑块组(P<0.01);含脂肪斑块组溃疡出现率大于含纤维斑块组(P<0.05)。 结论 256层螺旋CT能够分析颈动脉斑块的成分、性质,初步评价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