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制织23种吸湿速干机织物,测取芯吸高度、扩散面积、干燥速率等吸湿速干性能指标,运用模糊相似优先比的方法,对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通过优先比秩位排序,综合评价织物性能的优劣。结果表明,模糊相似优先比在织物比较方面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使夏季织物具有良好的热湿传递性能,穿着者拥有凉爽的感觉,以云母冰凉纱、CoolMax纱和纯棉纱为原料,设计并开发出云母、CoolMax、棉的纤维含量比分别为50/40/10、50/30/20、50/20/30,织物组织为小提花组织和透孔组织的吸湿速干型凉爽织物,并对3种不同纤维含量比、2种不同组织结构织物的基本服用性能、吸湿导湿性能和凉爽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纤维含量比对吸湿速干型凉爽织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纤维含量方面,这3种不同纤维含量比的织物均具有优良的吸湿速干凉爽性能;在组织结构方面,透孔组织的吸湿速干凉爽性优于小提花组织。  相似文献   

3.
纤维组合及组织结构对织物吸湿速干性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采用Coolmax、Coolplus两种吸湿速干聚酯纤维,设计出不同纤维组合与组织结构的织物,并对织物的吸湿性与速干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oolmax、Coolplus纤维织物具有比普通聚酯纤维更好的吸湿性,比棉更好的快干性;随着织物中棉纤维含量的增加,织物的吸湿性提高,干燥性能下降;随着织物单位重量与厚度的增加,织物的干燥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夏季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和防晒性能,并使之具备良好的凉爽感,以AIRCLAD改性涤纶纱线为原料,设计并织造了9种不同组织、不同结构参数的针织面料,同时用普通涤纶纱线编织3种不同组织的针织面料作为对照组。利用PW-5P-AT2自动吸水速度测试仪、紫外分光计、KES-F7接触冷暖感测试仪等仪器测试他们的吸湿速干、接触冷感和防晒性能,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织物结构参数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吸湿速干、接触冷感、防晒性能和组织、结构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用AIRCLAD改性涤纶纱线织造的面料均具有良好的吸湿速干、冷感、防晒性能;织物厚度、纵密与防晒性能呈显著正相关;织物组织与接触冷感显著相关,纬平针组织的接触冷感性能最佳;织物透气率、面密度、厚度与吸湿速干性呈显著负相关,轻薄且透气率大的面料,吸湿速干性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组织结构对吸湿排汗织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织物组织结构对吸湿排汗机织物性能的影响,对不同经纬密度和织物组织的吸湿排汗机织物的性能,如吸水性、透气性、刚柔性及折皱回复性等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纬密度对织物毛细效应、折皱回复性及刚柔性无显著影响,对织物透气率有显著影响,经密对织物吸水时间有显著影响,纬密对织物吸水时间无显著影响;织物组织对织物吸水性、透气性及刚柔性有显著影响,对折皱回复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纯棉织物导湿速干性差、吸湿后衣服与皮肤严重的黏着性等问题,以Coolmax纱线和防紫外竹/棉混纺纱线为原料,设计开发4种不同组织结构的防紫外吸湿速干织物,测试4种不同组织结构织物的基本服用性能、吸湿速干性能和防紫外性能.结果 表明:这4种组织织物均具有较好的防紫外吸湿速干性能.其中,缎纹组织为综合性能最佳的织物...  相似文献   

7.
参考台湾地区相关技术规范,对国内10种针织物进行吸汗速干性能评价,测试了织物的透湿量、吸水速度(滴下法和byreck法)、隔湿性能和干燥速率,结论为除了棉织物和竹炭织物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外,其余8种使用异形截面纤维的织物均可以称为具有吸汗速干性能的功能织物.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纬纱中不同的赛丽丝?可生物降解纤维含量和组织变化对织物吸湿速干及易去污功能的影响,本文以真丝为经纱,赛丽丝?纱和黏胶纱为纬纱,分别试织了投纬比例与织物组织不同的A、B系列的试样。对14种试样进行吸湿速干和易去污功能测试,结果显示:除吸水率与透湿率外,A系列试样的吸湿速干性能随着纬纱中赛丽丝?可生物降解纤维的含量增大而逐渐提升。B系列织物吸湿速干性能整体随着组织浮长线变长而变优。纬纱中赛丽丝?可生物降解纤维含量愈大,织物的易去污性能愈好。组织表面较平的织物易去污性能更佳。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可知,A系列中投纬比例为4︰1时,试样的吸湿速干与易去污综合性能最优。B系列中组织为八枚缎纹的试样,其吸湿速干与易去污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改性低温阳离子可染的十字形截面涤纶长丝与抑菌涤纶长丝开发了一种抑菌吸湿快干的多功能涤纶织物,运用十字正交法以缎纹组织制得一系列具有吸湿速干和抗菌功能的低温阳离子染料可染织物。首先采用振荡法测定织物的抑菌性能,再通过测定其芯吸高度、滴水扩散速度、吸水率、蒸发速率、透湿性等指标对其吸湿速干性能进行评价,然后运用TOPSIS算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交织面料具有优秀的抑菌性能,且十字形截面吸湿快干涤纶纬纱比例越高,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越佳,十字形涤纶与抑菌涤纶比例为1︰4时交织所制得的织物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
根据异形截面吸湿速于纤维织物的结构特点和作用原理,对考核吸湿速干性能的相关标准进行分析比较,以选择合适的检测项目考核异形截面纤维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吸湿速干性能相关的测试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细涤纶长丝与长绒棉丝光纱交织,通过织物组织、经纬密度、织物紧度等参数设计开发出了高吸湿仿真丝涤棉双面机织物;并对织物进行了滴水扩散时间、水分蒸发速率、芯吸高度、吸水率、透湿量等吸湿导湿性能及光泽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八枚缎纹组织、经纬密度400×320、总紧度85.35%的织物其吸湿导湿性能最强,光泽最好。  相似文献   

12.
王明芳  王诺 《辽宁丝绸》2023,(3):23-24+19
基于人们对天然、舒适、亲肤干爽性面料的需求,设计试织6种含棉/Coolmax/PET吸湿排汗机织物,使用液态水动态传递法、单项组合试验法测试评价织物的吸湿速干综合性能。结果表明:高吸湿回潮率天然纤维、Coolmax纤维及涤纶纤维交织机织物的吸湿速干性随Coolmax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研究亲肤同时又具有吸湿速干功能的棉/Coolmax交织面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环保吸湿速干面料,设计新型三维导湿结构织造变化纬编间隔双面针织物,并结合单面和双面组织,采用天丝和再生涤纶制备9种针织面料。在变化纬编间隔组织下,将天丝/再生涤纶织物同天丝/中空涤纶织物和天丝/杜邦TMSorona®织物进行对比。通过动态水分传递法与单项组合试验法对各织物进行测试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织物吸湿速干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2种测试方法得到的面料吸湿速干性能优劣排序存在差异;综合分析发现采用18 tex天丝/33.3 tex(96 f)再生涤纶长丝织造的三维导湿结构变化纬编间隔双面织物吸湿速干性能最好;单层织物中,采用纬平针组织织造的天丝/再生涤纶长丝混合针织物吸湿速干性能较好,有潜力应用于绿色环保型运动服装领域。  相似文献   

14.
贾玉梅 《丝绸》2008,(5):47-48
利用万用表测试9种织物经向、纬向和斜向织物润湿后干燥过程中电阻随时间变化的值.结果证明,织物电阻与时间成线性关系.织物经纬密度和方向对其吸湿件能影响较大,-般织物密度越小,吸湿性能越好;对同-织物,经向吸湿性能最好,斜向次之,纬向最差.织物干燥性能受织物经纬密度、组织和方向影响,-般缎纹干燥速率最好,斜纹次之,平纹最差;织物密度越小,织物干燥就越快;对同-织物而言,纬向干燥速率最大,斜向次之,经向最差.  相似文献   

15.
陈丽华 《纺织学报》2007,28(7):25-28
为了解十字形涤纶机织物吸湿排汗性能,利用不同结构的十字形涤纶混纺纱线,设计开发了平纹和斜纹组织的交织物,并对其吸湿排汗性能如吸湿性、透气性、透湿性、吸水性及干燥性等进行测试,分析了纤维含量及织物结构对吸湿排汗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纤维含量及织物结构对十字形涤纶机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织物结构对吸湿快干面料导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吸湿快干涤纶织物,以国产吸湿快干低弹网络涤丝为原料,试制了具有不同密度和不同组织结构的系列织物,并采用毛细效应和水滴扩散试验测试其吸湿导湿性能,探讨了影响织物吸湿导湿性能的因素。分析表明织物的吸湿导湿性与织物组织结构、密度及经纬纱交织频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纬密过高或过低、交织频率较大的平纹组织与交织频率较小的16枚缎纹组织均不利于导湿性能的提高。当经纬密度分别为64、40根/cm、组织为5枚缎纹或4枚斜纹时,织物的吸湿导湿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微多孔聚酯短纤维织物的湿传递性能,以165 dtex/48 f低弹涤纶网络丝为经纱、14.76 tex×2微多孔聚酯短纤维氨纶包缠纱为纬纱,根据不同的织物组织结构和有无亲水处理,开发了4种平纹和斜纹织物。比较不同组织结构和有无亲水处理织物的吸湿性能。结果表明:较为稀松的斜纹织物吸湿性要比紧密的平纹织物好;经亲水处理的织物吸湿性能与未经亲水处理的织物相差不大;微多孔聚酯纤维因自身具有较好的液态水传递能力,而无需亲水处理;用初始芯吸速率可表征织物液态水传递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混纺比芳砜纶/粘胶混纺织物进行阻燃和吸湿速干复合整理试探试验,确定了阻燃剂和吸湿速干整理剂的浓度范围以及复合整理过程的顺序.根据试探试验结果,对织物进行阻燃和吸湿速干后整理,测试原样和经过整理后织物的阻燃、吸湿、透湿和透气性能,通过对比分析得到最优的整理方案和混纺比例.  相似文献   

19.
刘杰  王府梅 《纺织学报》2018,39(3):50-55
为从机织物结构参数设计的角度开发具有良好单向导湿性能的机织物,构建了性能优异的导湿梯度结构模型,根据结构模型,设计试织了表里层不同松紧组织,表里层不同接结方式、不同原料的9 种织物,通过对9 种织物吸湿、导湿性能的测试和多项综合值计算分析发现:在其他规格相同情况下,表里层采用松、紧组织孔隙呈梯度 结构的织物导湿性能好;液态水的传递效果与接结点的分布和接结形式有关,接结点数目的增加有利于表里层之间的水传递。表里层经纱为木棉/ 棉混纺纱,纬纱为吸湿透气涤纶(Coolmax)纱线,且Coolmax 纬纱采用上下联合接结法,表紧里松的组织配置织物单向导湿性能最好,验证了单向导湿结构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纤维成分的面料通过GB/T 21655.2—2009进行吸湿速干性能测试分析,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对织物的浸润时间、吸水速率、最大浸湿半径、液态水扩散速度、单向传递指数等指标分析,得出纤维成分对吸湿速干性能的影响,其中面料中氨纶含量在11%~18%时,吸湿速干性能较好,而100%聚酯纤维面料吸湿速干性能较差,本文结果为吸湿速干纺织品的选择和评价以及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