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钢板结合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3—2015-10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前柱钢板加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48例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价标准评价患侧髋关节功能。结果本组48例均为单一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50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180~1 200 ml,平均330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0~24个月,骨折均愈合,髋臼前后柱骨折均复位良好,髋臼后柱拉力螺钉位置理想。复位标准按照Matta标准进行评估:优34例,良8例,可6例,优良率87.5%。2例出现腹壁伤口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末次随访疗效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优30例,良10例,可8例,优良率83.3%。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能从骨盆内侧面充分显露髋臼前柱、四方体及后柱,并直视下复位髋臼前后柱骨折,前柱钢板+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能达到稳定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35例髋臼骨折患者。末次随访时,按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价临床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49个月。末次随访时,按Matta标准评价髋臼复位质量:解剖复位25例,满意复位9例,复位差1例;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价临床功能:优23例,良10例,中2例。无切口感染、异位骨化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视野广、骨折复位和固定好、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好的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单一腹直肌外侧切口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单一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前柱钢板加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单一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前柱钢板加后柱拉力螺钉固定治疗28例髋臼前后柱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16例;年龄19~61岁,平均41.4岁。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18例,双柱骨折10例,骨折均未涉及髋臼后壁;其中15例合并骨盆环骨折,9例合并四肢骨折,6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3例为多发损伤。手术经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进入,直视下复位髋臼骨折,将预弯的钢板放置于四方体的内侧面固定前柱,通过牵拉、撬拨复位后柱骨折,经小骨盆环上缘向坐骨棘或坐骨结节方向打入直径6.5 mm空心螺钉导针后,沿导针顺行拉力螺钉固定后柱。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X线及CT检查均示髋臼前后柱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按Matta影像学复位标准:优2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9.2%(25/28)。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髋臼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2周。根据Matta改良的Merle d’ 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优19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2.8%(26/28)。2例分别于术后6、11个月行走时出现疼痛,影像学表现为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口服氨基葡萄糖片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 经单一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术中能充分显露髋臼前柱及后柱内侧面,并能直视下对髋臼前、后柱骨折进行有效复位与固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18例髋臼前后柱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骨痂形成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采用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采用改良的Merle D'Aubigne Postel评分系统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同侧髋臼及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08—2015-08采用经腹直肌旁入路治疗9例同侧髋臼及骨盆骨折。术中采用仰卧位或漂浮体位,运用经腹直肌旁入路或联合K-L入路,采用重建钢板或加空心钉内固定。结果 9例获6~12个月随访,平均9个月。髋臼、骨盆骨折复位良好,依据Matta影像学复位评估标准:优5例,良3例,可1例。术后9个月疗效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 and Postel评分系统评定:优6例,良3例。无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及骨折再移位发生。结论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同侧髋臼及骨盆骨折操作简单、显露充分、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联合翼形跟骨钢板治疗累及四边体的髋臼骨折和骨盆后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累及四边体的髋臼骨折和骨盆后柱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1~73(43.23±6.45)岁。所有患者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联合翼形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12例骨盆合并前后柱骨折,7例髋臼骨折并累及四边体,2例髋臼骨折伴中心性脱位。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18.60±6.45)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根据Matta影像学复位评价:11例骨盆前后柱骨折为解剖复位,1例为满意复位,7例累及四边体的髋臼骨折为解剖复位,1例伴中心型脱位为解剖复位,1例为满意复位。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髋关节评分13~17分。结论: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辅以联合翼形钢板治疗累及四边体的复杂髋臼、骨盆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放射学及临床结果,对复杂骨盆骨折及髋臼四边体骨折的治疗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腹直肌旁斜切口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本院自2010-05—2012-11采用改良腹直肌旁斜切口入路治疗21例骨盆髋臼骨折。其中13例患者按Tile分型:B2型5例,B3型3例,C1型3例,C2型2例;单独使用改良腹直肌旁斜切口入路7例,联合髂窝入路5例,联合经皮骶髂螺钉1例。8例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3例,横行骨折1例,T形骨折2例,双柱骨折和前加后半横行骨折各1例,其中2例用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6例单独使用改良腹直肌旁斜切口入路。结果 19例获得了平均15.6(6~30)个月随访,骨折平均在2.9个月后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根据Matta复位标准,术后解剖复位13例,复位良好7例,复位较差1例。1例患者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无感染、股神经或股血管损伤、静脉血栓、异位骨化及骨关节炎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腹直肌旁斜切口具有切口小、解剖清晰、固定操作简便等优点,作为髂腹股沟入路之外的选择,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时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0):1836-1840
[目的]探讨髂坐钢板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涉及方形区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2017年12月手术治疗涉及方形区的髋臼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1~75岁,平均(43.19±13.19)岁。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7例,双柱骨折9例,横行骨折2例,T型骨折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进行显露,根据骨折线具体位置选择前柱、前壁钢板+髂坐钢板对骨折进行固定。采用改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评价临床结果,应用Matta放射学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50个月,随术后时间推移,21例患者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21例患者中,19例患者完全无痛,2例行走时疼痛,VAS评分3~4分,其中1例患者偶尔需口服药物止痛。影像评估方面,按照Matta影像学复位评估标准:解剖复位17例,良好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1例,优良率为95.24%(20/21)。骨折愈合时间(12.36±1.35)周,无骨折不愈合发生,未见内固定物松动、移位或断裂,20例患者伤髋间隙正常,1例伤髋间隙狭窄。[结论]前柱/前壁钢板+髂坐钢板可为涉及髋臼方形区的骨折提供良好的固定,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可充分显露其放置区域,故而经腹直肌外侧入路联合髂坐钢板治疗涉及方形区的髋臼骨折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旁腹直肌切口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单侧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单侧髋臼骨折采用旁腹直肌切口改良Stoppa入路,复位后用重建钛板固定。结果本组随访3~21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髋臼骨折解剖复位9例,满意复位2例。结论旁腹直肌切口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单侧髋臼骨折,具有操作便捷、显露充分、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直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同侧髋臼前部骨折合并骨盆骨折的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9-06采用腹直肌外侧直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0例同侧髋臼前部骨折合并骨盆骨折,采用Matta影像学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9.2(12~24)个月。骨折复位质量Matta影像学评估结果:优11例,良8例,可1例。1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对症治疗后痊愈。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5.2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优16例,良3例,可1例。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同侧髋臼前部骨折并骨盆骨折具有学习曲线短、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中直视下操作、骨折复位质量高、并发症少及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有移位的髋臼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探讨髋臼骨折手术入路与骨折分型的关系和手术指征。方法对54例髋臼骨折按不同类型选择手术入路进行复位,以重建钢板和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影像学评定:解剖复位31例,满意复位20例,不满意复位3例;术后临床评分按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优良率为83·3%。结论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准确复位,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早期手术内固定是治疗髋臼骨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苏达明  赵军华  胡伟  雷磊  刘建军 《骨科》2020,11(3):234-237
目的探讨前路经腹直肌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骨科采用前路经腹直肌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的19例髋臼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33.7岁(22~66岁);交通事故损伤13例,建筑工地坠落伤5例,重物挤压伤1例。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3例,前柱骨折11例,双柱骨折5例。术后定期进行骨盆影像学检查,术后1周按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术后24周采用改良的Merle dAubigné和Harris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周骨折复位愈合情况:解剖复位13例,复位满意4例,复位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89.5%。术后24周髋关节功能:优13例,良5例,可1例,总优良率为94.7%。结论前路经腹直肌外侧小切口入路显露髋臼前方充分,骨折复位满意度高,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功能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评估单一髂腹股沟入路骨盆缘下钢板弹性支撑固定后柱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06采用单一髂腹股沟入路骨盆缘下钢板弹性支撑固定后柱治疗的29例复杂髋臼骨折,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模型并预手术,术后评价骨折复位质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骨折复位质量按放射学Matta标准评价:解剖复位14例,复位良好8例,复位不良7例。2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22~88)个月。28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5(4~6)个月。末次随访时27例进行髋关节功能Merle d’Aubigne Postel评分,平均16(10~18)分;优12例,良5例,可5例,差3例,较差2例。结论单一髂腹股沟入路骨盆缘下钢板弹性支撑固定后柱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可对抗骨折移位方向,可同时处理髋臼前壁及关节面压缩骨折,固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比较前入路预塑形接骨板联合单枚和多枚后柱螺钉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郴州医院采用前入路预塑形接骨板联合单枚和多枚后柱螺钉治疗的33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男23例,女10例;年龄18~72岁,平均(49.8±14.2)岁。术前利用3D打印骨盆模型预塑形接骨板。单枚后柱螺钉固定组14例,多枚后柱螺钉组19例。采用Matta标准评估髋臼骨折复位质量,采用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4个月,平均(10.3±4.5)个月。骨折均愈合。多枚后柱螺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显著高于单枚后柱螺钉组(P<0.05),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单枚后柱螺钉组优3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85.7%;多枚后柱螺钉组优13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4.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多枚后柱螺钉组解剖复位率明显高于单枚后柱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旁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两种方法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和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直肌旁入路组12例、髂腹股沟入路组13例,分别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根据X线片、CT检查等影像学资料评估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术后6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患者获随访12~1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腹直肌旁入路组和经髂腹股沟入路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5.0±1.2)cm、(224±40)min、(136±22)m L、(17.3±0.7)d和(13.5±2.7)cm、(272±39)min、(396±42)m L、(19.4±0.7)d,骨折复位满意度、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2、12/12、1/12和9/13、8/13、5/13。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骨折复位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能够良好显露四方体、死亡冠等骨盆髋臼解剖结构,利于骨折复位和固定,同时还可缩短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技巧。[方法]经髂腹股沟入路以重建钢板固定前柱、逆行拉力螺丝钉固定后柱治疗复杂髋臼骨折16例,其中双柱骨折10例,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5例,“T”形骨折1例。[结果]解剖复位(移位〈1mm)11例,复位欠佳(移位3mm)4例,复位不满意(移位〉3mm)1例。随访11~37个月,根据改良的Merle d Aubigne及Postel髋关节得分进行功能评价,优9例、良4例、可3例。[结论]前柱钢板固定结合后柱逆行拉力螺丝钉固定,使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大部分髋臼双柱骨折、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T形骨折成为可能,避免了联合应用后方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髂腹股沟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50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5例)和观察组(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5例)。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评估髋臼骨折复位质量,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疼痛情况,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3例发生腹膜损伤。对照组术后5例出现股前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术后3 d疼痛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疼痛缓解较好,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8.
王陶  王军  康斌  刘都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7):532-534
目的研究经髂腹股沟入路和Kocher-Langenbeck(K-L)联合切口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通过前后联合切口手术内固定治疗的38例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骨折复位质量、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远期髋关节功能和异位骨化率按D′Aubigne和Brooker标准评估。结果解剖复位29例,满意复位6例,不满意复位3例。髋关节功能优3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4.7%。髂腹股沟入路无一例异位骨化;K-L入路~度异位骨化4例,度异位骨化1例,无一例感染。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术中能更好的显露,便于骨折复位,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对16例16侧复杂型髋臼骨折,经髋臼正位片、髋臼闭孔斜位片、髂骨斜位片及CT三维重建明确分型后,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10例,髂腹股沟入路2例,王钢改良的髂股入路3例,前后联合入路1例,分别进行复位,应用重建钢板进行固定。对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和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按D′Aubigne和Postel 6分法标准评估。结果随访3~36个月,优良率87.5%。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2例,所有患者均骨愈合。结论术前正确的骨折分型、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术中良好的复位、简单有效的固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手术时机的合理选择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髋臼四方区复杂型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根据复杂型髋臼四方区骨折的不同类型,探讨不同手术入路,以获得更好的手术暴露和更可靠的复住内固定。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58例髋臼四方区骨折,男36例,女22例;年龄23~61岁,平均36.9岁。术前摄骨盆片及双斜位片,辅以CT扫描重建髋臼,按Letournel分型其中前柱15例,横形12例,T形7例,前柱伴后半横形9例,双柱骨折15例。分别采用单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髂腹股沟入路、改良的Stoppa入路手术、组合式联合手术入路,或者经改良Stoppa入路结合经皮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固定。结果:49例患者获随访,时间2~6年,平均32个月,术后其中1例发生深部感染,经创口引流,配合有效抗生素后治愈,2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手术结果复位按Matta标准评定:解剖复位(移位〈1mm)36例,满意复位(移位1~3mm)8例,不满意复位(移位〉3ram)5例。关节功能按Merle d'Aubigne和Postel标准评定:优32例,良12例,可4例,差1倒,总分(15.3±2.5)。结论:采用单一的手术入路只能解决一部分类型的髋臼复杂型四方区骨折,更多的需要采用联合入路,改良的Stoppa入路结合髂腹股沟前入路或者结合前柱髋臼螺钉通常是解决复杂型四方区骨折移位有效的手术入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