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护理保险要实现可持续性运行,需与基本医疗保险解绑,从制度长远发展的角度构建独立的筹资机制。为了增强长期护理保险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可负担性以及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独立筹资机制的构建应遵循以下逻辑:覆盖全年龄人口,全生命周期定比缴费,个人、企业、政府共担责任,全民参保下的全失能等级受益。基于上述逻辑,以江西上饶作为筹资机制测算的样本地区,并采用ILO筹资模型,依据现收现付的基金收支平衡原则,测算出2025—2050年期间长期护理保险的缴费率区间为1.34%~2.36%。同时,设计个人、企业与政府筹资责任的三种分担方案,并论证了方案的可负担性。  相似文献   

2.
3.
4.
完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民生问题要“保基本、托底线、救急难”.目前中国的2亿老年人口中,处境最为艰难的是1200万之多完全失能老人.如今的当务之急,是立即考虑制定对完全失能老人提供社会化长期照护的政策乃至形成稳定的制度.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联合部分大学和老年服务机构为此做了题为“完全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的课题,并以调研成果为基础,设计一个将市场化的保险项目和准市场化的老年服务结合起来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陈伟 《江海学刊》2023,(3):121-129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长寿风险”与“失能风险”正形成一种叠加型的新社会风险,对我国养老服务事业构成严峻挑战。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秉持着失能困境“有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且包含智力损伤”的“大失能”理念,既非普惠制政府津贴,也非市场化商业险种,而是一种基于社会保险运作逻辑的“医养护”三位一体型独立险种。长江经济带部分城市推出“跨越年龄阶层、入口机制精准”的全人型护理制度尝试,并表现出“经办市场化+险种专项化”“护理精细化+结算精准化”的实践特征,为加快构建一条既与五大保险体系相融,又合乎“常态化与非常态化”双向交织经济形势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化道路增添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6.
7.
韩笑  吴宇凤 《天府新论》2022,(3):108-122
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下的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长期护理保险对参保者健康预防行为的影响,可以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存在“健康抑制”和“健康促进”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长期护理保险存在“事前道德风险效应”,它降低了参保人在失能后面临的边际护理成本,从而使其降低了防范相应疾病风险的投入,对健康预防行为起到了负面作用;另一方面,长期护理保险存在“风险认知提升效应”,它能够提高个体的健康意识和对自身所患疾病的认知,从而增加其健康预防行为的动机。本文建议,我国在推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时,对潜在风险群体进行预防宣传、早期干预及相关培训,建立延缓失能预防医疗保障金,帮助个体提前管控与失能相关的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人口现状及经济发展前景观察,开办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势在必行.长期护理保险是为不断增长的老年群体、残疾病人以及因疾病虚弱或残疾后需要护理的人群的巨额经济支出提供经济保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对此,本研究以失能老人为关注点,并首先对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政策对象作出了一个操作性定义,据此对需要护理补贴的老人作出定量分析。最终设计了一个包括指导思想、管理部门、服务体系、需要评估、政府补贴、资金来源和管理考核等七个方面的失能老人护理补贴的制度框架,希望能在探索中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试点以来,上海市远郊金山区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符合大城市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的优化策略.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金山区11个乡镇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开展随机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结果:583名农村老年人中,期望子女配偶照护服务的占83.8%;65-69岁和70-...  相似文献   

11.
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长期护理的需求呈现持续增加态势。长期护理保险法制的缺位不仅妨碍这一社会性风险的分担,也造成了实践探索的诸多限制。长期护理保险的法律建构应以其理论基础的明确为前提,在诸多争论中逐步确认以保障被保险人的生存权为核心的社会保险选择。同时,基于现有制度与实践模式的比较,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应致力于逐步建构独立的社保险种并单独立法的模式,实现参保主体、运行机制和主体权责等的单独勾画,以完成长期护理风险治理的法治化目标。费用征缴的法律关系和待遇给付的法律关系是长期护理保险的基础法律关系,而各方主体权利义务的配置应以被保险人权利的实现为出发点和归宿,形成以被保险人权利保障为重心的公私法属性兼备的法律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是在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转型以及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而被动面临的战略性时代课题.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已经相继建立起一套相对比较成熟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法律制度体系,在有效缓解老龄化人口浪潮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的福利制度水准.对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适应性学习”外围国家或地区“政策转移效应”下的有益知识,从法律制度系统建构层面有效破解老龄化时代下的老年人照护难题,不仅是一个严峻而紧迫的时代挑战,更是完善和丰富我国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积极提升社会整体福祉水准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从2016年起在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基金支出是长护险制度可持续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长护险最早开始探索的试点城市,青岛市在制度设计和运行方面不断创新完善,建立了覆盖城乡失能失智群体、包含医疗和生活照料服务的一体化制度。本文运用青岛市2012—2017年长期护理保险实际运行的数据,构建基金支出精算模型,对于未来基金的支出进行预测及政策仿真。结果表明,2018年低失能率方案测算时,护理总费用为5.2亿元,占GDP比重0.04%;高失能率方案下,护理总费用为12.94亿元,占比0.11%。与2017年OECD国家长期护理支出GDP占比的平均值1.7%相比,青岛市目前长护险支出水平相对较低,到2050年可与制度运行良好的OECD国家平均水平接近。青岛案例可为全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设计及基金运行推广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我国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面临着未富、少子、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如何解决老年人长期护理的经费问题,使老年人能够过上有尊严的、有质量的晚年生活是当前社会各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通过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障需求和我国目前解决措施的分析,在把握解决我国长期护理保障问题的关键,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对建立和完善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商业保险为补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海珍 《兰州学刊》2012,(10):129-134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空巢家庭的增加,老年人对专业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市场上长期护理保险的销量却十分有限。文章针对我国当前因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单一及条款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现象,在借鉴美日德三国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基础上,从产品形态、保险金给付、保险保障范围等方面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设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长春市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实施以来对失能老人带来的影响的调查分析,得知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对失能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的减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同时改善了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境况,有效降低了医疗保险账户资金的运行和支付压力.但在实施中仍存在养老护理机构力量严重匮乏,专业照护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护理分级缺乏明细标准的问题.通过对长春市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其实施效果的一些内在的因素,从而可以为进一步完善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社会政策的发展过程是对人的需要、社会需要的回应过程,但它并不必然是"善"的。社会政策既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同时又可能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以中国长期护理保险为例,一方面,长期护理保险在"去商品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另一方面,其城市优先于农村的定位、基于就业的参保资格设定、对年龄的限制分别造成社会政策对农村居民、非常规就业者、非老年失能群体的制度再排斥。应通过"社会性规制"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优化,坚持需要本位的原则确定LTCI受益资格,并通过整合基础上的差别政策促进社会成员在长期护理保险上的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19.
20.
在社会保险的各种因素中,保险给付待遇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合理的给付条件、给付内容和给付水平直接反映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有必要参照日本和韩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内容,分析护理保险制度的给付对象、内容和方式,并结合长春市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分析长春市实施这一制度的意义及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