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肘静脉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肘静脉采血;对照组50例,采用股静脉采血,分别记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无溶血或凝血)、采血时间、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96.0%,对照组84.0%;标本合格率:观察组98%;对照组86%;采血时间:观察组4.0±0.98min;对照组6.0±1.42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观察组3.2%,对照组18.6%;两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新生儿肘静脉采血比股静脉采血成功率高,操作用时少、标本合格率高(无溶血及凝血)、穿刺部位损伤小,是一种较实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肘静脉采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1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采用肘静脉采血;对照组55例,采用股静脉采血,分别记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无溶血或凝血)、采血时间、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 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96.4%,对照组83.6%;标本合格率:观察组98.2%;对照组 87.3%;采血时间:观察组(4.0±1.05)min;对照组(6.2±1.38)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观察组3.6%,对照组18.2%; 两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新生儿肘静脉采血比股静脉采血一次性成功率高,操作省时、标本合格率高(无溶血及凝血)、穿刺损伤小,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家长易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采血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观察组60例采用腋静脉留置针采血,对照组60例常规静脉采血,比较两种方法首次穿刺采血成功率、血标本质量及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采血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标本溶血、凝血和皮下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采血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又能确保血标本质量,可反复采血,减轻患儿痛苦,是安全可靠、切实可行的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比较一次性静脉采血针与注射器应用于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效果。方法将208例患者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注射器连接静脉留置针穿刺212例次;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采血器连接静脉留置针穿刺209例次。结果观察组刺穿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9%VS 66.98%﹙P0.05﹚,出血率、静脉炎症率、血栓形成率均减低(P0.05)结论一次性静脉采血针操作简便安全,实用,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头皮静脉自流式采血法对标本溶血、凝血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采血的危、重症患儿,将其列为观察组,再选取102例同期在我院行择期手术治疗的采血患儿,将其列为对照组,给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的采血法采血,给观察组患儿实施头皮静脉自流式采血法采血,观察并比较两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皮下出血率、标本溶血的发生率和凝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98.04%)高于对照组(79.41%),皮下出血率(0.0%)低于对照组(13.73%),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标本溶血的发生率(0.0%)、标本凝血的发生率(0.0%)均低于对照组标本溶血的发生率(13.73%)、标本凝血的发生率(19.61%),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对小儿行采血时,采用头皮静脉自流式采血法,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比较高,还能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对标本溶血和凝血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新生儿动脉留置针采血与一次性采血针的采血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例,观察组采用留置针处采血针采血法,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选用四肢浅表静脉或头皮直接采血法),比较两组采血方法的采血效果。结果:两组采血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标本质量(溶血、凝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留置针处采血针采血法的采血效果较好,不仅可以保证血标本质量,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虹  梁明娟  邱秀银 《海南医学》2016,(7):1199-1200
目的 比较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和开放式笔杆型带翼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6月我科收治的16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单纯随机抽样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3例,采用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对照组80例,采用开放式笔杆型带翼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种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留置时间、堵管率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4.0%)与对照组(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成功率(55.4%)、堵管率(3.6%)、静脉炎发生率(2.4%)均低于对照组(81.3%、18.8%、12.5%),而留置时间≥3 d率(84.3%)高于对照组(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新生儿输液中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堵管率和静脉炎发生率低,而开放式笔杆型静脉留置针的采血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在急诊新入院患者中进行采血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急诊新入院、无其他静脉置管、经解释后同意进行试验的患者100名,比较两组的采血成功率、标本溶血率、标本检测结果和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性。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采血成功率,标本溶血率,标本监测结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患者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新入院患者中采用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采血,在保证采血成功率和标本溶血率不变的情况下,既能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又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还能降低护士的工作量和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新生儿动脉留置针采血与一次性采血针的采血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例,观察组采用留置针处采血针采血法,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选用四肢浅表静脉或头皮直接采血法),比较两组采血方法的采血效果。结果:两组采血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标本质量(溶血、凝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留置针处采血针采血法的采血效果较好,不仅可以保证血标本质量,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0例患者,中心静脉采血采用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进行(观察组),外周静脉采血采用一次性真空静脉采血器进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化验结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达98%,显著优于对照组(84%)(P<0.05);观察组化验结果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液标本行血培养证实样本中无菌生长;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显著优于对照组(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宋爱珍 《吉林医学》2012,33(17):3777-3778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结合真空采血器采血在心内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50例患者在静脉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采血针再接真空采血器进行采血,采血后利用该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结果:除2例患者血标本溶血外,其余标本均为合格标本。结论:静脉留置针结合真空采血管采血有助于及时获取血标本,及时使用药物,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不同采血部位的效果及血标本的质量;探讨最佳采血部位,提高采血质量;减轻新生儿疼痛。方法:将60例新生儿按单日、双日出生分成两组。观察组采血部位在新生儿手背浅静脉;对照组采血部位在新生儿足跟内侧或外侧缘。结果:观察组采血,一次成功率及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啼哭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t=4.3337,p〈0.01。结论:应用手背浅静脉采血。可以提高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及一次性标本合格率,避免新生儿足底水肿及瘀斑,减轻新生儿疼痛,缩短新生儿啼哭时间。  相似文献   

13.
曾宪英 《大家健康》2016,(1):259-260
目的:探讨采血针配留置针静脉采血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40例和对照组120例 ,实验组将采血针的针头先插入留置针肝素帽内 ,另一端再插入真空采血管内采取血液标本 ;对照组采用常用的将真空采血管打开 ,取下留置针的肝素帽直接滴血留取血液标本.比较两组患者的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 ,家属与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家属与护士满意度分别为98.57% 、100% 、95.71% 、98.57% ,高于对照组的85.71% 、91.67% 、71.43% 、78.57% ,均 P< 0.01.结论:静脉采血针配留置针采血明显提高了采血成功率与标本合格率 ,缩短了采血时间 ,减少了血液污染 ,减轻患儿痛苦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了家属与护士的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留置针颈外静脉穿刺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采血与建立静脉通道所需时间。方法将100例将行留置针静脉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真空负压技术穿刺。结果两组静脉穿刺回血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完成采血与静脉输液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负压技术可提高留置针穿刺回血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采血与穿刺所需时间,经留置针采血成功率高,能同时完成输液和采血两项操作,从而减少护士工作量,并为抢救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5.
任春菊  刘金凤  蔡春妙 《吉林医学》2013,(20):4167-4168
目的:探讨通过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针在急诊患者抢救中进行采血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20例急诊抢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连接头皮针及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法,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针采血法。比较两组在采血中的溶血凝血例数、血源性污染、采血量准确性及平均采血完成时间。结果:观察组溶血凝血发生率、血源性污染、采血量不准确性均低于对照组,平均采血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抢救中采用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针采血,可降低溶血凝血发生率,避免了血源性污染和采血量不准确的问题,同时缩短了操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采用新生儿手背静脉采血,用于新生儿筛查血片标本的制作,探讨其对血片标本一次性成功率及对采集部位发生水肿、瘀斑、疼痛刺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1月在我院出生并符合行疾病筛查的新生儿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行手背静脉采血进行新生儿筛查,对照组采集足跟血。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血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采血部位的肿胀、瘀斑形成总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啼哭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背静脉采集血片标本应用于新生儿筛查减轻了新生儿痛苦,减少了新生儿皮肤受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新生儿股静脉斜刺采血方法,探讨最佳采血方式.方法:选取10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1例.试验组采用一次性7号采血针与皮肤成30°~45°角斜刺进针,穿刺成功后连接真空负压管留置血标本;对照组采用传统5ml注射器斜刺进针抽取血标本.记录两组穿刺成功率、血标本质量、操作各阶段所需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穿刺成功率、准备阶段及用物整理阶段所需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标本质量、穿刺取血阶段所需时间、总耗时的差异性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一次性采血针进行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质量高,用时短,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应用一次性采血针斜刺股静脉采集血标本与传统注射器斜刺股静脉采集血标本2种方法对血标本在凝血、溶血、采血量3个方面的影响。方法本科室将2014年1月至5月60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采血对象均为新生儿,采血部位均为股静脉,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斜刺股静脉留取血标本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斜刺股静脉留取血标本的方法,将2组采血方法对新生儿血标本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斜刺股静脉留取血标本在防凝血、防溶血、达到采血量3个方面统计学的差别有显著性。结论一次性采血针斜刺股静脉留取血标本减少了凝血、溶血现象,更易达到采血量,保证了血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玉贤 《右江医学》2006,34(5):515-516
目的探讨静脉置管术在婴幼儿间接采血法与四肢浅静脉直接采血法,方法将160例采血化验并同时进行静脉输液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置管术套管间接采血法,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直接穿刺采血法,观察两组采血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血标本的质量(溶血、凝血)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首次穿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血标本溶血、凝血和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静脉置管术套管间接采血方法又能进行静脉输液,既能减轻病儿痛苦,又能确保血标本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林碧云 《吉林医学》2015,(10):2157-2158
目的:比较新生儿桡动脉和股静脉采血穿刺的效果。方法:将采集血标本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桡动脉采血穿刺,对照组采取股静脉采血穿刺,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及采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00%,对照组为8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采血时间为(3.85±0.46)min,对照组为(6.77±1.32)min,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00%,对照组为39.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高、采血时间短、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少、患儿疼痛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