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超声在宫颈癌术前分期及术后盆底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二维超声、超声微血流成像(SMI)及病理组织活检,比较二维超声检查、SMI与病理检查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差异及准确性,并分析超声对术后盆底功能的评估价值。结果:二维超声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70.97%,SMI为80.65%,两者联合诊断为88.71%。术后会阴盆底超声检查有26例(41.93%)患者发生前盆腔脱垂,10例(16.13%)发生压力性尿失禁(SUI),9例(14.52%)发生后盆腔脱垂,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6.45%。且宫颈癌术后患者最大Valsalva下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度、静息下膀胱颈尿道后角、最大Valsalva下膀胱尿道后角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且对术后盆底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经会阴盆底超声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盆底功能。方法应用经会阴盆底超声,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盆腔器官进行观察,并对盆底组织各参数进行测量。以耻骨联合下缘为参考点,分别在静息状态下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观察膀胱颈及近端尿道的移动情况;测量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BSD),膀胱尿道后角,计算膀胱颈下降度(BND),尿道旋转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不同观察者之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在静息状态下BSD测值为(-2.73±0.37)cm,膀胱尿道后角测值为(119.00±22.40)°;最大Valsalva状态下BSD测值为(-0.25±0.67)cm,膀胱尿道后角测值为(114.74±21.50)°;BND测值为(2.46±0.59)cm,膀胱颈旋转角度测值为(70.68±19.91)°,尿道旋转角度测值为(60.81±17.34)°。结合临床及盆底超声测量结果诊断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29例(58.00%,29/50,压力性尿失禁5例,直肠脱垂8例,膀胱脱垂16例)。研究中不同观察者之间测量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BSD、膀胱尿道后角及计算BND的一致性非常好,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89、0.91、0.88、0.92;尿道旋转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88,表明观察者之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可动态观察女性盆底器官的运动变化,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功能进行评估,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超微血流成像(SMI)校正BI-RADS分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个常规超声BI-RADS 3~5类的乳腺肿块,应用UE联合SMI校正B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校正前与校正后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结果以BI-RADS 4B类为诊断截断值,UE联合SMI校正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5.65%、90.00%、93.02%、0.954,均高于校正前(80.43%、67.50%、74.42%、0.8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MI联合UE可以通过校正BI-RADS分类,提高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手指关节亚临床活动性炎症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缓解的30例RA患者480个手指关节(双手2~5指掌指关节和近节指间关节)滑膜区进行SMI检查,半定量评分系统对滑膜区血流进行分级,并与能量多普勒(PDUS)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临床缓解的30例患者中,PDUS和SMI显示的缓解率分别为56.67%(17/30)和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在480个受检关节中,PDUS对滑膜区血流信号的显示率为8.54%(41/480),SMI血流信号显示率为12.50%(60/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US与SMI对滑膜血流分级结果有高度一致性(Kappa=0.732,P<0.001)。结论 SMI技术可更敏感地显示临床缓解期RA患者手指关节滑膜区异常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D盆底超声成像评估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包括无盆底功能障碍患者20例(对照组M)、术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0例(研究A组)、术后器官脱垂患者20例(研究B组),借助4D盆底超声成像,评估其缩肛状态下盆底形态改变情况。结果:于缩肛状态下,对照组M肛提肌裂孔前后径、A肛提肌裂孔面积均较优于研究A组、B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于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4D盆底超声成像技术能够鉴别是否为术后盆底功能障碍,还可直观展现盆底器官变化,具有操作便捷、可重复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TMN分期是评估胃肠道肿瘤患者病程的常用分期系统。肿瘤分期包括临床及病理诊断分期,病理分期决定肿瘤的切除范围,而TMN为临床分期。但最近研究认为。手术范围也可依据肿瘤术前分期进行修正。为治疗决策之关键。大肿瘤手术切除范围较大。多数研究认为,T2-T3期肿瘤,距肿瘤6cm的切缘(手术室内测定)可确保所有切缘无阳性肿瘤细胞发现;距肿瘤3-6am的切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盆底康复锻炼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宫颈癌根治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盆底康复锻炼。比较两组盆底功能、膀胱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肌力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盆底功能,促进膀胱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常规超声联合超微血流成像用于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胎盘植入产妇48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接受产检的无胎盘植入产妇48例为对照组,均接受常规超声结合超微血流成像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胎盘与周边子宫肌层界限呈毛刺、锯齿样改变36例,清楚12例,对照组分别占5例、43例,观察组胎盘附着处肌层厚度>1 mm与≤1 mm分别占12例、36例,对照组分别占34例、14例,观察组胎盘内绒毛部与绒毛间隙的血管紊乱交错占41例,对照组占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指数(F I)、血管指数(V I)、血管血流综合指数(V F I)各项胎盘血流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超声结合超微血流成像用于胎盘植入产前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心脏的变化 ,确定超声所测指标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 :5例接受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患者 ,自术后第 3天起至第 30天 ,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术后第 30天心内膜活检。结果 :左室收缩末期、右室舒张末期、右房收缩末期大小 ,均与术后时间 (天数 )显著正相关 (r=0 .50 0 4 ,P<0 .0 5;r=0 .564 6,P<0 .0 1 ;r=0 .545 7,P<0 .0 5)。左室舒张末期、左房收缩末期大小、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和搏幅、左室心肌重量、 EF、 ΔD与术后时间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各数据在术后第 3天和第 30天的比较中仅左室收缩末期大小有显著变化 [(37.2 6± 8.2 5) cm3 vs (43.91± 1 3.51 ) cm3 ,P<0 .0 5] ,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心内膜活检均为 级排斥反应。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提供重要的心脏形态和功能指标 ,对于观察患者、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会阴四维超声对产后盆底组织解剖结构改变及早期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图像特征。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自然分娩的产妇于产后第42天依照超声检查提示有无盆底组织异常进行分组,进行临床妇科检查及经会阴四维超声检查。其中盆底功能障碍组产妇53例,对照组产妇19例(超声检查未发现盆底组织异常)。对两组72例产妇均检测静息及Valsalva动作两个时态图像;膀胱颈、子宫颈、直肠肛管形态及两时态相对活动度;三维图像重建后的肛提肌裂孔平面上测量肛提肌裂孔长径、面积及耻骨直肠肌厚度;观察耻骨直肠肌的形态及连续性;记录两组产妇临床及超声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72例自然分娩后第42天产妇临床及经会阴四维超声检查和测量结果:(1)盆底功能障碍组53例,经会阴四维超声检出膀胱颈活动度增加38例(71.70%,38/53),阴道前壁脱垂15例(28.30%,15/53),子宫脱垂4例(7.55%,4/53),直肠前壁膨出17例(32.07%,17/53),耻骨直肠肌撕裂8例(15.09%,8/53);临床检查发现产妇压力性尿失禁15例(28.30%,15/53),阴道前壁脱垂5例(9.43%,5/53),子宫脱垂4例(7.55%,4/53),未检出直肠膨出和耻骨直肠肌撕裂。对照组19例产妇经会阴四维超声检查均未见异常表现;临床检查发现压力性尿失禁3例。(2)经会阴四维超声测量结果:盆底功能障碍组产妇Valsalva动作肛提肌裂孔面积测值[(23.33±1.61)cm2]与对照组测值[(19.73±1.74)cm2]比较明显增大;盆底功能障碍组产妇膀胱颈活动度增加[(23.67±1.72)cm2]、阴道前壁脱垂[(25.87±2.28)cm2]、子宫脱垂[(27.95±3.89)cm2]和直肠膨出[(23.68±2.50)cm2]的产妇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面积均较对照组测值明显增大。结论产后经会阴四维超声可早期发现临床检查中不易发现的轻度盆底功能障碍及肛提肌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超微血流成像(SMI)和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缓解期监测关节滑膜血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RA临床缓解期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其双侧腕关节、掌指关节及近端指指关节行超声检查,观察PDUS和SMI检测RA患者缓解情况,记录PDUS和SMI对关节滑膜内血流的显示和分级情况,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滑膜血流分级的一致性及显示率。结果 40例RA临床缓解期患者中,PDUS显示16例存在活动性滑膜炎,缓解率60.0%(24/40);SMI显示25例存在活动性滑膜炎,缓解率37.5%(15/40);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3,P=0.044)。SMI和PDUS对20例健康志愿者关节滑膜血流的显示率均为0,对40例RA临床缓解期患者关节滑膜血流的显示率分别为12.72%和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8,P=0.005)。Kappa检验显示PDUS与SMI对关节滑膜血流分级一致性较好(Kappa=0.741,P<0.01)。结论在RA临床缓解期,SMI和PDUS可通过检测手腕关节滑膜血流提示病情、指导治疗,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SMI较PDUS能更敏感地发现手腕关节滑膜中的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00例,均于术前1 d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静息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BSD和V-BSD)、膀胱尿道后角(R-UJV和V-UJV),计算膀胱颈移动度(BN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乳腺癌超声多参数(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评估与病理对照。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9月我院诊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61例(72个病灶),均行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和病理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种检查方法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准确度。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示:61例(72个病灶)中有43例恶性(51个病灶),18例良性(21个病灶);二维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敏感度47.06%,特异性66.67%,准确度52.78%;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敏感度60.78%,特异性71.43%,准确度63.89%;剪切波弹性成像敏感度82.35%,特异性80.95%,准确度81.94%;超声造影敏感度86.27%,特异性85.71%,准确度86.11%;联合诊断敏感度94.12%,特异性90.48%,准确度93.06%。联合诊断乳腺癌准确率高于单独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检查(P < 0.05)。结论  乳腺癌超声多参数(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后女性盆底功能异常的超声特征。方法将2018年7月~12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6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20例产妇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经会阴盆底二维超声检查以及经会阴盆底四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各项功能指标与盆底超声指标。结果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以及缩肛动作下,观察组盆隔裂孔左右径、盆隔裂孔前后径、盆隔裂孔面积与膀胱颈最大移动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提肌裂孔周长、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逼尿肌厚度与尿道膀胱后角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产后特别是自然分娩后盆底功能损伤较为常见,经会阴盆底二维及四维超声成像检查,可为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损伤的诊断提供依据,利于临床及早发现盆底功能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累及多个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心血管疾病是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左心房对于维持正常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功能不仅直接决定左心室舒张期灌注,还影响心输出量[1]。本研究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2D-STI)技术评价SLE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检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8年3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6例发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阴道分娩96例,剖宫产80例,另择取同期无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患者102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静息状态、Valsalva动态下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双侧肛提肌厚度、盆膈裂孔前后径(LHAP)、盆膈裂孔左右径(LHLR)以及面积(LHA),以及观察组内不同分娩方式患者膀胱膨出率。结果:四维超声不同状态下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双侧肛提肌厚度、LHAP、LHLR和LHA高于对照组,同时阴道分娩患者双侧肛提肌厚度、LHAP、LHLR和LHA高于剖宫产患者,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阴道分娩患者GreenⅡ、Ⅲ型膀胱膨出率高于剖宫产组,GreenⅠ型膀胱膨出率低于剖宫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经会阴四维超声对产妇产后进行成像检测,可发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测量结果有显著改变,有利于进行疾病诊断,便于开展针对性治疗,对患者预后有积极影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研究分析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顺利生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各25例,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24例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指标变化以及与对照组的对比差异。结果:自然分娩组产妇的盆底超声检查结果均显著高于剖宫组产妇,剖宫组产妇显著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组产妇盆底肌力评估结果均显著低于剖宫组产妇,而剖宫组产妇则稍低于对照组,三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均会使产妇盆底肌力下降并使尿道膀胱颈位置发生改变,而选择性剖宫产对于产妇盆底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2年11月至2000年12月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对32例(32只眼)外伤性视网膜脱离进行了术前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认为眼外伤后超声检查能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有无视网膜脱离及其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医学影像技术的高度发展,二维超声诊断已在产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用三维超声表面模式成地胎儿面部成像,在产科检查中已将起到重要作用以弥补二维成像之不足,现将我院的三维超声成像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