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凉血祛风颗粒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IL-4、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凉血祛风颗粒组(9.45 g/kg)、高剂量凉血祛风颗粒组(18.9 g/kg)、氯雷他定组(0.9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四组采用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双侧鼻腔滴鼻激发制备AR大鼠模型。于第22天起,连续灌胃给药14天后处死大鼠,取血清和鼻黏膜组织,观察一般情况及鼻部症状评分;运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形态学改变;运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4、IFN-γ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干预后鼻部症状评分及IL-4含量升高,IFN-γ含量降低(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凉血祛风颗粒组及氯雷他定组鼻部症状评分及IL-4含量降低,IFN-γ含量升高(P0.05,P0.01)。HE染色显示,模型对照组大鼠的鼻黏膜损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增生;各药物干预组较模型对照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凉血祛风颗粒可以有效缓解AR大鼠鼻痒、喷嚏、清涕等症状,减轻鼻部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与抑制IL-4和增强IFN-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袁颖  郭忻 《江苏中医药》2008,40(6):78-79
目的:通过研究鼻炎喷剂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4、IFN-γ含量的影响,探讨鼻炎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喷雾的方法致敏造成大鼠AR模型,经鼻腔给予鼻炎喷剂治疗后,分别用放免法及酶免法测定大鼠血清IL-4、IFN-γ的含量。结果:OVA致敏模型组动物血清IL-4含量升高,IL-4/IFN-γ也明显升高;鼻炎喷剂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IL-4含量降低,且各剂量组IL-4/IFN-γ均显著降低。结论:鼻炎喷剂治疗AR的作用途径之一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平衡,从而减轻鼻黏膜变应性炎症。  相似文献   

3.
向阳  王寅  李宁 《吉林中医药》2014,(6):620-623
目的探讨经方薯蓣丸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通窍鼻炎片组、辛芩颗粒组、经方薯蓣丸高、中、低剂量组(32、16、8 g/kg),每组10只。采用OVA复制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干预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薯蓣丸浓缩水煎液灌胃。干预14 d后,比较干预前后各组大鼠行为学积分、血清IgE、IL-4含量及鼻黏膜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干预后各组行为学积分、血清IgE含量(辛芩颗粒组13.30±4.76μg/mL、通窍鼻炎片组11.45±5.27μg/mL、高剂量10.78±5.32μg/mL、中剂量8.10±6.16μg/mL、低剂量13.56±3.41μg/mL)、血清IL-4含量(辛芩颗粒组20.03±3.91 pg/mL、通窍鼻炎片组17.26±8.02 pg/mL、高剂量14.84±7.37 pg/mL、中剂量14.40±5.22 pg/mL、低剂量15.91±6.93 pg/mL)较模型组(19.42±2.97μg/mL、30.60±4.83 pg/mL)均有降低(P<0.01);中剂量组的行为学积分和血清IgE、IL-4含量较辛芩颗粒及通窍鼻炎片明显降低(P<0.01,P<0.05);干预各组鼻黏膜炎症细胞浸润减轻,中剂量组对组织的修复效果突出。结论经方薯蓣丸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有显著干预作用。降低血清IgE、IL-4含量,减少鼻黏膜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从而缓解变应性鼻炎大鼠行为学症状,可能是该方干预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198-203
目的:研究苍耳子散合过敏煎对大鼠变应性鼻炎(AR)的治疗作用,及对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途径蛋白P-JNK和P-c-Jun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白蛋白(OVA)全身致敏合并局部激发的方法复制大鼠AR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苍耳子散0.35 g/kg组、过敏煎0.46 g/kg组、苍耳子散合过敏煎0.81 g/kg组(合方组)、阳性药氯雷他定1.0 mg/kg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次/d,连续14 d。观察致敏后动物的喷嚏、流涕、搔鼻等行为学变化并计分;ELISA法测定血清IgE、IFN-γ及IL-4含量;取鼻中隔黏膜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鼻黏膜IFN-γ、TNF-ɑ及TGF-β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JNK、p-JNK、c-JUN、p-c-JUN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过敏症状积分、血清IgE、IL-4含量明显升高,IFN-γ含量明显降低。鼻粘膜中IFN-γmRNA显著下调,TNF-ɑ、TGF-βmRNA显著上调;p-JUN蛋白、p-JNK蛋白显著上调(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苍耳子散0.35 g/kg组、过敏煎0.46 g/kg组及合方可显著减轻AR大鼠鼻部过敏症状(P<0.01);明显改善鼻黏膜病理变化。过敏煎0.46 g/kg及合方组IgE含量显著降低、苍耳子散及合方组IFN-γ含量显著升高,IL-4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苍耳子散0.35 g/kg、过敏煎0.46 g/kg及合方均可明显上调鼻黏膜IFN-γmRNA表达、下调TNF-ɑ、TGF-β1 mRNA表达(P<0.05或P<0.01);显著下调p-JNK和p-c-Jun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合方组较苍耳子散0.35 g/kg组和过敏煎0.46 g/kg组局部症状改善更加明显(P<0.05或P<0.01);且合方组IgE和IL-4水平显著低于苍耳子散0.35 g/kg组及过敏煎0.46 g/kg组、IFN-γ含量显著高于过敏煎0.46 g/kg组(P<0.05或P<0.01);IFN-γmRNA水平显著高于苍耳子散0.35 g/kg组、TNF-ɑmRNA水平显著低于苍耳子散0.35 g/kg组(P<0.05或P<0.01)。结论:苍耳子散0.36 g/kg、过敏煎0.46 g/kg及合方均可通过抑制JNK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的磷酸化而对AR大鼠产生治疗作用,两方合用可增强对AR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AR)鼻黏膜上皮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清白蛋白致敏建立AR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玉屏风散低、中、高剂量组。采用AR行为学指标进行评分,HE染色观察大鼠鼻黏膜形态;ELISA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5、IL-10、免疫球蛋白E(IgE)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Western blot、RT-PCR检测大鼠鼻黏膜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NF)-κBp65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4、IL-5、IgE含量显著升高,IL-10和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1),鼻黏膜TLR4、NF-κBp65蛋白和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玉屏风散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4、IL-5、IgE含量显著降低,IL-10和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鼻黏膜TLR4、NF-κBp65蛋白和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玉屏风散可能通过调节模型大鼠TLR4/NF-κB信号通路及相关炎性因子,而起到治疗AR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1):140-143
目的:观察小儿肺咳颗粒对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的作用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卵蛋白氢氧化铝溶液7次后连续卵蛋白溶液滴鼻激发10日造成未成年小鼠过敏性鼻炎模型,通过对小鼠行为学的观察,鼻粘膜病理学的研究以及变态反应相关指标免疫球蛋白E(IgE)、组胺(HIS)、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测定对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卵蛋白引起的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效果及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小儿肺咳颗粒能够减少AR小鼠的喷嚏和挠鼻次数,同时病理结果显示鼻腔分泌物一定程度地降低,提示其能够缓解AR发生时的症状,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IgE和HIS含量,增加IFN-γ/IL-4比值有关。结论:小儿肺咳颗粒对卵蛋白引起未成年动物过敏性鼻炎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IgE及HIS的产生并调节Th1/Th2细胞活跃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欧博鼻炎冲剂和辛芩颗粒对IL-2、IFN-γ和IgE含量的影响,对比欧博鼻炎冲剂及辛芩颗粒对变应性鼻炎大鼠的疗效。方法: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总IgE、IL-2和IFN-γ的水平。结果: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辛芩颗粒血清中的IFN-γ、IL-2和IgE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剂量与辛芩颗粒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欧博鼻炎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比辛芩颗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AR)大鼠的疗效,并从IFN-γ、IL-4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穴位假埋线组、穴位埋线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经改进后的卵蛋白注射及鼻黏膜刺激法制作AR模型,分别予不同治法。治疗末日在卵白蛋白激发后,观察30min,采集鼻中隔黏膜,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IFN-γ、IL-4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变应性鼻炎行为得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西药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治疗后变应性鼻炎行为得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与空白对照组相当(P0.05),西药组和穴位埋线组疗效相当(P0.05);穴位假埋线组大鼠症状得分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仍然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黏膜组织IFN-γ表达明显降低(P0.05),IL-4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IFN-γ表达明显升高(P0.05),IL-4表达明显降低(P0.05);西药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鼻黏膜组织IFN-γ、IL-4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明显缓解AR大鼠变应性鼻炎症状(喷嚏、流涕、抓搔鼻部),其可能的机制是对AR大鼠鼻黏膜中IFN-γ、IL-4含量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鼻敏感方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鼻敏感方治疗变应性鼻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鼻敏感方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1·d-1),氯雷他定组(1.67 mg·kg-1·d-1),共6组,每组8只。以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行为表现,测定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细胞因子水平,观察鼻黏膜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鼻敏感方各剂量组及氯雷他定组鼻痒、喷嚏、清涕等症状明显减轻(P0.01),鼻黏膜炎症程度减轻(P0.05),血清IFN-γ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P0.01)。结论鼻敏感方可显著改善大鼠鼻部症状,减轻鼻黏膜炎症程度,影响IL-4、IFN-γ水平,对AR病理模型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9,(11)
目的探索鼻沁滴鼻液对豚鼠过敏性鼻炎的影响。方法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法造模,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麻苯滴鼻液)及鼻沁滴鼻液高、低剂量组。喷鼻给药4周后,行为学评分评价过敏性鼻炎症状严重度,HE染色观察鼻黏膜的组织形态学,ELISA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E)、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及鼻沁滴鼻液高、低剂量组过敏性鼻炎症状显著减轻(P0.05),鼻黏膜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血清IgE、IL-4水平显著减低(P0.05),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鼻沁滴鼻液对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4、IgE水平和促进IFN-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鼻炎喷雾剂对慢性单纯性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简称慢性鼻炎)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用鼻炎喷雾剂、麻黄素生理盐不、水理盐水治疗,并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近期总有效率3组分别为89.3%、66.7%、8.0%;鼻炎喷雾剂对减轻患者症状、升高鼻分泌物IgG水平、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与鼻粘膜纤毛传输功能均具有显著作用。结论:鼻炎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李青  冯蓉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2):1111-1112
采用禾邦鼻炎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65例,总有效率92%。结论:禾邦鼻炎胶囊适用于各类鼻炎,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鼻炎片防治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将2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用鼻炎片、对照组80例用酮替芬及强的松治疗,分别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半年、1年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半年、1年两组比较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疗效,能显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微波疗法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以来应用微波疗法治疗460例共660侧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结果:390侧获得治愈,210侧好转,60侧无效,治愈率为59.09%,有效率为90.91%。无鼻中隔穿孔、黏膜撕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波疗法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一种理想方法,操作简单,痛苦较少,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杰  高超 《陕西中医》2004,25(6):550-550
目的 :观察针刺穴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针刺足三里 ,合谷 ,迎香治疗过敏性鼻炎。结果 :共治疗 60例 ,总有效率 96.7%。提示 :本方法具有疏风散寒 ,温通鼻窍 ,益气固表之效 ,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力 ,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鼻鼽病是中医耳鼻喉科的常见病,近年来出现很多鼻鼽实证诊疗的相关报道,但对于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常见实证的分型没有系统的整理.本文立足于临床,将气郁、痰阻、湿热、瘀血证所导致的鼻鼽的发病机理、常见症状、与虚寒证候的鉴别要点及常用方药进行总结,以期对鼻鼽病的病因病机、转归预后等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  相似文献   

19.
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 ,临床上以阵发性鼻痒为先发症状 ,并伴鼻塞、喷嚏、随即流大量清水涕 ,症状消失后一如常人。是五官科的常见病。药物治疗常效果不显 ,本人治疗数例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治疗方法  主穴 :上星、攒竹、迎香  配穴 :足三里、风门、风池、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后移约 0 .8cm处 (此为经验穴 )  药物 :维生素B6 注射液 ,维生素B1 2 注射液  取维生素B6 注射液 5 0mg抽于 5ml注射器 ,每次取 1个主穴 ,取双侧、针尖 1 5度斜刺入皮肤 ,得气后推注药水每穴 0 .2ml,隔天 1次 ,3个主穴轮流交替使用 ,1…  相似文献   

20.
芪升参味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1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新艳  韩静 《陕西中医》2003,24(3):225-226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 ,补肺敛气类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自拟方(黄芪、升麻、党参、五味子等 )加减辨证治疗变应性鼻炎 1 50例。结果 :有效率94.7%。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扶助正气 ,健脾益气 ,补肺敛气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