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肌原纤维肌病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肌原纤维肌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结果本例患者中年起病,表现为进行性四肢近端肌无力,有轻度肌萎缩。肌电图示:双下肢神经源性损害。病理检查示:大量肌纤维内含有胞浆体,偶见镶边空泡,含有胞浆体的肌纤维内,出现肌原纤维网结构紊乱及结蛋白异常沉积。结论肌原纤维肌病在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肌纤维内肌原纤维网结构紊乱,出现大量胞浆体及结蛋白异常沉积是其特征性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
中央轴空肌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轴空肌病是一种非进行性的肌病 ,婴儿期发病 ,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 ,肌张力低 ,肢体近端肌无力。该病较为罕见 ,易误诊 ,现报告 1例经肌活检确诊的中央轴空肌病患者如下。1 病例 男 ,1岁。因进行性四肢无力 9个月 ,颈肌无力 5个月 ,于 1997年 9月 19日入院。患者出生后 3个月家人即发现其下肢蹬踢无力 ,上肢握持无力 ,四肢活动范围小 ,肌无力进行性加重。 3个月时可抬头 ,但 10个月时不能竖颈或后仰 ,1岁时仍不能站立。患者第 1胎足月顺产 ,父母亲职业均无毒物接触 ,均不嗜烟酒。母亲怀孕时健康 ,无药物应用不当 ,无病毒感染史。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成人发病的肌原纤维肌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成年发病的肌原纤维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表现为近端或远近端肌肉无力,进行性加重.光镜下可见肌纤维内和肌膜下颗粒样或团块样物质沉积,免疫组化为结蛋白.电镜发现1例肌膜下及肌原纤维间存在大小不一的包涵体,另1例肌原纤维排列紊乱,Z线不规则样增粗.常见突变基因检测未见异常.结论 成人发病的肌原纤维肌病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其病理学特征为肌纤维内可见异常物质沉积,电镜发现肌原纤维间包涵体结构或Z线异常.  相似文献   

4.
Pelizaeus-Merzbacher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的脑白质营养不良病,是Xq13-q22染色体上蛋白脂蛋白基因突变所致,最常见的突变是基因复制。临床疾病谱有严重的新生儿型、相对良性的成人型及2型痉挛性截瘫。除蛋白脂蛋白异常外,还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其它髓鞘蛋白的改变,包括髓鞘碱性蛋白,髓鞘相关糖蛋白等。异常的蛋白脂蛋白影响少突胶质细胞的蛋白功能导致细胞凋亡。一些自发和蛋白脂蛋白基因突变或缺失的转基因动物模型促进进一步认识PMD脱髓鞘病变、髓鞘形成和修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进行性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的发病特点及其可能的机制,以提高临床医师对MELAS的认识,并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1例以进行性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MELA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21岁,女性,以进行性听力下降起病,之后出现反复头痛、癫痫发作及脑卒中样发作,颅脑MRI显示右侧颞顶叶异常信号,MRS显示高乳酸双峰,线粒体相关基因检测显示m.A3243G异质性突变,最终明确诊断为MELAS。结论 MELAS早期症状不典型,对于一些不明原因的听力下降者应当高度警惕该病,尽早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皮克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克病 (Pickdisease)的发病率是阿尔茨海默病 (AD)的1/ 3~ 1/ 4或 1/ 10~ 1/ 15 (杨玲玲 ,左成业 .器质性精神病学 .第 1版 .长沙 :湖南科学出版社 ,1993:2 0 9 2 13) ,但在临床工作中皮克病远较阿尔茨海默病少见 ,现将笔者所见皮克病 1例 ,报告如下。患者 ,女性 ,5 0岁。于 1996年 9月起无明显原因出现说话无条理 ,常重复一些无意义的话 ,如 :“厂子装修完了么 ?”等。行为幼稚 ,经常购买一些不实用的东西 ,情绪急躁 ,爱发火 ,但记忆力正常。后病情逐渐加重 ,至 1997年底已无法与人进行正常交流 ,总是重复自己或别人说过的某句话。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分析1例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DNA进行基因测序。结果该患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胃肠道症状、脑白质病、恶液质、周围神经病及眼外肌无力。基因检测发现TYMP基因c.417+1GA纯合变异为该患者的致病突变,该突变为新发突变。结论经基因检测确诊TYMP基因新发突变致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  相似文献   

8.
Miyoshi肌病(miyoshi myopathy ,MM )和肢带肌营养不良2B 型(limb 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type 2B , LGMD2B)的致病基因均为位于染色体2p13的DYSF基因[1]。DYSF基因的cDNA 长为69000,编码产物为dys‐ferlin蛋白[2]。经典的M M 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远端的肌肉无力和萎缩,后期可以出现双下肢近端的无力,但是伴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心脏传导阻滞以及交替性外斜视的MM国内外均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发现Dysferlin蛋白新突变并伴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心脏传导阻滞以及交替性外斜视的MM。  相似文献   

9.
目前已明确原发性肌张力障碍(PTD)与14个遗传基因位点(DYT1~DYT14)有关。DYT1基因上3个碱基对 (GAG)的缺失引起早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鸟苷三磷酸环化水解酶1和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的突变引起多巴反应 性肌张力障碍(DRD、DYT5);ε-sarcoglycan基因突变和D2多巴胺受体基因的错义突变与肌阵挛-肌张力障碍 (MDS)有关;DYT3为菲律宾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XDP)的病因;DYT13-PTD为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DYT14则表现为DRD。  相似文献   

10.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临床罕见,发病率低。本文报告1例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基因新型突变致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患者为29岁女性,肢体震颤伴手足姿势异常19年,儿童期急性起病,慢性加重,主要表现为四肢震颤,行走时足尖着地及双手肌肉痉挛,症状存在昼夜波动性特点。查体可见双上肢轻微姿势性及静止性震颤。基因检测提示患者TH基因EXON9 C.943G>A错义突变(遗传自父亲)及TH基因EXON8 C.851A>G错义突变(遗传自母亲)的杂合突变,C.851A>G位点既往未见报告。予小剂量左旋多巴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分析该病例特点及文献回顾表明,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诊断主要依赖于基因检测,且不同的临床表型对左旋多巴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为1%~2%[2]。P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等,其特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ZASP基因突变所致肌原纤维病一家系报道及文献复习,了解该病的临床、病理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分析1例远端肌病患者的临床、肌肉MRI及肌肉病理特点,并追踪其家系家族史。先证者外周血提取DNA,进行目标区序列捕获二代测序(含58个肌病相关基因),明确存在ZASP基因变异。对家系其他成员进行Sanger测序进一步明确及验证突变位点。结果先证者为中年女性,52岁起病,表现为进行性双下肢无力伴双腿变细。先证者家系2代15名中,除先证者外共6名存在肌肉受累,4名为先证者同代亲属,临床特点与先证者类似;2名为先证者下一代亲属,其中1名仅有闭目肌受累及肌酸激酶(CK)轻度升高(291 U·L-1),另1名仅有CK轻度升高(199 U·L-1)。先证者肌肉病理发现肌细胞内有异常嗜伊红物质沉积和镶边空泡形成,免疫组化染色可见肌纤维内desmin蛋白沉积。电镜下可见Z线附近致密颗粒沉积。目标区序列捕获二代测序及Sanger测序确定该家系致病基因为ZASP基因已报道错义突变p.A147T(c.G439A)。结论 ZASP基因突变所致的肌原纤维病家系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报道 1例因伴发周围神经炎住院 ,后经肌肉活检、肌电图检查及 2年随诊观察确诊为中央轴空肌病的患者。并对本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及神经电生理改变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DRD)[1]是1976年由Masaya Segawa首次报道,又称Segawa病,其临床特征包括肌张力障碍、步态障碍、僵硬、轻度帕金森病、日间波动和对左旋多巴的剧烈反应等.患者通常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眼咽远端型肌病(OPDM)的临床表现、肌肉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报道1例临床疑似OPDM患者的临床和肌肉病理资料,对患者及其亲属共3名行多聚腺嘌呤结合蛋白核1(pabpnl)基因突变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病例予以比较.结果:患者24岁起病,表现双侧眼外肌麻痹、声音嘶哑.肌肉病理显示个别肌纤维萎缩为主的肌源性损害,pabpnl基因检测无异常GCG重复序列扩增.结论:OPDM起病早,早期仅表现眼外肌及咽喉肌群麻痹,pabpnl基因GCG重复序列无异常扩增.  相似文献   

16.
不典型的远端肌病(calpainopathy)1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1例表现为“远端肌无力”的calpainopathy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并与其他远端肌病相鉴别。方法:以“双下肢远端肌无力”起病的患者1例,完善体格检查、血生化、肌电图和肌肉MR检查。肌肉活检后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肌细胞各种胞膜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半定量法分析dysferlin蛋白及calpain-3蛋白水平。结果:肌肉MRI示患者以臀中肌、臀小肌、大腿后群及小腿内侧群肌肉受累为著,肌肉病理提示“肌病样”改变,组化染色未发现胞质内存在镶边空泡,免疫组化染色提示dysferlin蛋白无缺失。最终经免疫印迹检测发现该患者肌肉组织calpain-394000/60000谱带完全缺失,诊断为calpainopathy。结论:远端肌病包含疾病种类繁多,calpainopathy亦可为其中之一。肌肉影像学可为其鉴别提供一定的线索,确诊需依赖免疫印迹检测。  相似文献   

17.
脂质沉积性肌病(1ipidstoragemyopathy,LsM)是由于影响脂质代谢的线粒体酶或肉碱缺乏,干扰了肌纤维内脂质代谢,导致肌细胞内脂肪堆积而引起的肌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肌病。肌肉中脂肪滴聚集是本病最显著的病理改变特点,不伴其他肌肉病理学改变。本研究报道1例LSM,从临床和病理角度进行分析,为诊断和治疗这类肌病提供参考,并结合文献初步进行分型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肌原纤维肌病(MFMs)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病理确诊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MFM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7岁起病,表现为四肢无力,缓慢进行性加重,由近端向远端发展,伴有心脏损害.其父母为近亲婚配,其兄自幼年出现相似的肌无力,38岁时猝死.肌肉病理检查示肌纤维空泡性改变,以非镶边空泡为主,部分肌纤维内出现结蛋白沉积;未发现结蛋白基因、αB晶体蛋白基因及肌收缩蛋白基因突变.结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MFMs可幼年期发病,四肢无力由近端向远端发展,累及心肌;病理学特点为肌纤维空泡性改变和结蛋白沉积.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分析 1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ICCA)患者CCM1基因 17号外显子新的同义突变位点。方法 :收集 2 1例ICCA患者及 3 0例正常健康人外周静脉血 ,抽提DNA、PCR法扩增 17号外显子后直接测序 ,并与Genebank比较。结果 :1例ICCA患者的CCM1基因17号外显子第 1875位碱基C被T取代 (1875C→T) ,为新发现的同义突变 ,位于编码的KRIT1蛋白FERM结构域内。其余检测均无异常。结论 :在 17号外显子中未发现致病的CCM1基因突变位点 ,但仍然存在 1875C→T的基因变异 ,可能与 1CCA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