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晶质石墨矿体相对于其围岩为低阻高极化体。使用激发极化法测量视极化率、视电阻率作为物性参数,通过激电中梯测量圈定由低阻高极化体引起的异常范围;通过激电测深对纵向异常进行解释推断,再结合地质成果,能很好地对低阻高极化体异常进行验证及解释,达到晶质石墨找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较全面的论述了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在民勤县八浪井晶质石墨找矿中的应用。通过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圈定低阻高极化综合异常区,对圈定的综合异常区采用地质测量、探槽工程、采样及化验测试等进行异常查证,从而圈定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找矿靶区,工作方法可行有效,在同类型矿种勘查方面推广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康保县万隆店一带位于冀西北坝上高原区,区内基岩露头较差,出露的多为新太古界红旗营子岩群区域变质岩,其中已发现大型规模区域变质型万隆店晶质石墨矿床。石墨矿体赋存于红旗营子岩群东井子岩组中部的含石墨变粒岩、含石墨黑云变粒岩及含石墨大理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本区为浅覆盖区,物探异常对圈定含石墨地层的分布有指导意义,以"低阻—高极化"特征明显区别于非石墨化岩石,当视电阻率异常与视极化率异常对应较好时,往往与较强石墨化地层相对应。含矿的红旗营子岩群形成于晚太古代,成矿时代属五台期。变质程度属于低角闪岩相,原岩建造为富含有机质的含砂泥质或粘土质沉积岩,成矿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文章在总结归纳万隆店晶质石墨矿床勘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在该区开展石墨矿资源调查评价发现的后大兴德等矿点资料,主要从矿床地质特征及物探异常特征入手,初步总结分析了该区晶质石墨矿床的成矿规律,并指出了本区石墨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较系统的论述了激电中梯在晶质石墨找矿中的应用。圈定高充电率、低电阻率异常区,指导槽探、钻探施工,揭露、控制矿体,找出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5.
《煤矿机械》2016,(9):74-76
采用激电中梯测量法为云南岩脚铅锌矿区找矿确定靶区。区内铅锌矿化与围岩有很明显的电性差异,方铅矿石表现为明显的低阻高极化特征,视电阻率均值较小,约50Ω·m,视极化率均值12.91%,具备进行激电中梯测量的物性条件。通过激电中梯扫描工作,得出了矿区的视电阻率等值线图及视极化率等值线图,进而推断出原矿区北部空白区存在一级异常2个,南部空白区存在一级异常1个,二级异常1个。  相似文献   

6.
王慧  张伟  ' target='_blank'> 《中州煤炭》2023,(4):166-173,181
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扬子板块西南缘,属三江成矿带。区内构造发育,显示出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是我国重要的Au、Ag、Cu、Pb、Zn、Mo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目前该区由于缺少找矿方向,导致区内找矿工作一直未有重大进展,制约了下一步探矿工程的部署。基于此,通过对研究区开展激电中梯地球物理及土壤地球化学等相关研究,结合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控矿特征,对矿区进行综合找矿前景的分析研究,指明矿区找矿方向。激电中梯地球物理特征结果显示,矿化异常多表现为低电阻率与高视极化率的球物理异常特征,因此低电阻率与高极化率的异常特征可作为区内重要的找矿标志。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研究发现,Au、Ag、Cu、Pb、Zn、Mo等元素异常套合较好,因而这些元素可作为矿化的指示元素。此次研究在矿区范围内共圈定了3个成矿预测区和3个远景预测区,为矿床的勘探和开采等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青海省阿尔金地区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球物理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床成因的研究,认为该区石墨矿大多产于大地构造隆起带和断裂构造岩浆岩带中,矿床点受区域阿尔金北东向深大断裂带控制,矿体一般多沿区域主构造线方向呈北东或北西向产出;赋矿地层为古元古代达肯大坂岩群大理岩,主要成因受古元古代原始沉积以及早古生代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的区域变质作用控制,后期遭受了构造—岩浆叠加作用;找矿标志为古元古代达金水口岩群变质大理岩、石墨矿化及围岩蚀变、自电负异常和激电"低阻高极化"异常;找矿方向为3个远景区6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8.
物探电法是寻找石墨矿产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对地下深部盲矿体的预测上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文章以河北省张北县张汉营一带石墨矿为例,在系统分析了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物理特征后,对含石墨矿体和围岩进行了电性参数的测定,矿体上表现为低阻高极化率特征、围岩上表现为高阻低极化率特征,通过测定的结果表明:该区有利于电法工作的开展。根据在该区实施的激电中梯扫面和电测深工作成果推断的成矿有利区段,以及经过工程验证发现石墨矿体,说明物探电法测量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
马德明  李勃 《现代矿业》2013,29(6):53-54
以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同兴地区铅锌多金属矿1∶10 000激电中梯扫面测量所获得的视极化率、视电阻 率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资料,对该矿区视极化率、视电阻率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利用激电 异常圈定了金属硫化物富集地段;通过激电测深获得了异常体的空间产状和形态。经过钻探对激电异 常进行地面验证,异常与矿体对应良好,说明了激发极化法在寻找与金属硫化物伴生的隐伏矿体方面 更具有独特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0.
阐述激发极化法在西藏申扎县嘎日阿统钼多金属矿区银铅矿的应用效果,通过在测区进行直流激电中梯和直流激电测深工作,圈定五个银铅矿激电异常,结合工区的岩矿石的电性和激电特性,对其场源性质和极化体特征进行了推断和解释,认为Mη1、Mη2、Mη5异常显示相对低阻,ηs异常幅值较低,规模较小,Mη3、Mη4异常显示低阻,η5异常幅值高,规模较大;从物探勘查角度及产生的效果对测区做出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提供依据.用该方法在区域上寻找同类矿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崔中良  洪托  罗大锋  刘洋  贵颖 《金属矿山》2016,45(11):106-112
岩脚铅锌矿床位于兰坪-思茅中生代坳陷盆地南段,普洱-江城坳陷盆地中。为寻求找矿突破,加快江城岩脚矿区探矿工作步伐,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果,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地层、构造、蚀变、物探异常等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找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矿区矿体均赋存于白垩系下统景星组地层中,赋矿岩石为石英砂岩及紫色、浅紫色交互带的泥质粉砂;②根据赋矿地层、容矿构造以及激电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测得的视极化率、视电阻率及电磁异常数据修正了白垩系与侏罗系的地层分界线,得到了4条有利的成矿区带并圈定了4个一级异常靶区。上述分析进一步表明,激电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联合应用,可快速圈定深部铅锌多金属矿化异常体,对于寻找同类型矿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丰宁三道沟钼矿六道沟测区开展激发极化法圈定了极化异常范围,并针对极化异常布置了激电测深剖面。结合激电测深剖面成果及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该区激电测深异常对金属硫化物矿(化)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岩石中金属硫化物越富集,则极化率越高。对该测区的激电异常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中温热液型钼矿床的地球物理勘探及矿体范围圈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嵩县槐树坪金矿床是近期在豫西熊耳山地区发现的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主矿体为隐伏矿体,赋存于缓倾斜断裂构造蚀变带中。矿区矿石低阻、高极化特征明显,矿体与围岩的物性特征差异较大。为进一步揭示矿区矿体的激电响应特征,为矿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在详细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选择ZK24-0510、ZK24-4512钻孔开展了激电测井工作,对测井异常特征进行了详细解译,并进行了钻探验证。研究表明:(1)矿区自然电位和电阻率受地形、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对矿化蚀变带的指示效果较差;(2)黄铁矿化程度高、厚度较大时,激电响应特征明显,故而极化率可以对矿化蚀变带起到明显的指示作用,可以作为矿区井中激电成果解译的重点参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内蒙苏额盖阿勒矿区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以及野外观测数据的处理解释,圈定了激电异常,并对异常进行了解释推断, 预测了区内极化体的位置及走向,给钻探工程验证提供了科学依据。该区激电异常具有低阻和高极化率异常特征,推测为浸染型金属矿体。在确定激电异常源和空间分布范围以及矿体的储量时,认为平面极化率和电阻率测深观测以及三维极化率和电阻率反演与解释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减少钻井成本,提高勘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已知地质资料,某铅锌矿内褶皱不发育,构造以断裂为主,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为探测该铅锌矿隐伏—半隐伏多金属矿化体,在勘探区内首先采用激电中梯方法进行地质扫面,寻找电阻率变化较大、极化率相对较高区域,快速查找并圈定激电异常区域;然后在取得的激电异常区域布设激电测深点,了解极化体的埋深及空间赋存状态。通过分析测量结果,认为两种方式所得的异常结果基本吻合,说明在寻找铅锌矿预查勘探中利用激电中梯扫面快速发现并圈定激电异常、利用激电测深了解极化体的埋深及空间赋存状态,能够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为指导工程验证提供了充分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肯德隆石墨矿位于乌兰县东部布赫特山一带,第四系覆盖较厚,存在常年的冻土层和碎石流。用常规的地质找矿方法在矿区找矿效果不显著。通过自然电场测量圈出了具一定规模的矿致异常带,对异常带进行激电剖面测量,圈定出了高充电率,低电阻率异常区,指导槽探钻探施工,揭露控制矿体,找出了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地段。  相似文献   

17.
河南银洞坡金矿是我国探明的重要的特大型混合热液型金矿床。矿体(或矿脉群)、控矿构造、岩浆岩、赋矿地层以及周围地质体之间存在某种物性差异,因而具有明显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通过对矿床深部激电异常特征进行解译,并对低阻、高极化率异常进行了钻探验证,钻孔深部见矿位置与异常吻合性较好。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地质成矿类型得知,矿床东段主要工业矿体呈鞍状、似层状分布于Pt3W22厚层碳质绢云石英片岩内,由于矿化碳质绢云石英片岩呈低阻、高极化特征,可见具有低阻、高极化特征的矿化碳质绢云石英片岩为矿区金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广水—红安一带为湖北省晶质石墨成矿区带之一,已发现芦花湾、七角山等共6处晶质石墨矿床(点),中元古代红安岩群黄麦岭组下段(Pt_2h~1)、七角山组下段(Pt_2q~1)为石墨赋矿层位,矿石为小鳞片晶质石墨,矿体呈低电阻率、高极化率、自然电位负异常的特征,石墨矿主要受地层控制,成矿经历了沉积成岩、区域变质作用两个阶段,为区域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鄂东北梨木岭矿床北北东向断裂带内发现(铜)钼矿(化)体与钨矿(化)体,结合矿区近几年的普查成果,在综合研究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基础上,构建矿区内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钼矿床综合信息的找矿模型。认为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钼矿床地球化学具有W-Mo-Cu-Ag-Bi-Sn-Pb-Zn元素组合异常特征,地球物理具有高极化率、高电阻率的电性特征;土壤测量W-Mo-Cu-Ag-Bi综合异常和激电中梯高极化率异常与赋矿蚀变断裂带范围吻合,可作为勘查工作的重点地段;激电测深高极化率异常与钼矿(化)体吻合较好,可间接定位深部矿(化)体赋存位置。该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构建对于矿区下步的找矿工作以及东大别南麓同类型矿床的发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蔡家营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Ⅱ矿带采用最新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方法的试验效果研究,提出了找矿模式,为下一步外围及地质环境相似地区找矿提供依据。高精度重力测量效率较高,通过分析浅部剩余重力异常,能够合理圈定地层、深大断裂的分布、走向等;然后进行激电中梯扫面和岩石化学测量,再次对于地层、断裂给予定位,并且进一步确定低阻、高极化率,以及矿体指示元素的平面位置;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确定低阻、高极化体的走向、倾向、埋深等;最后合理布钻,获得较好的地质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