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707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20年病理检出的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在皮肤科门诊就诊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和各种肿瘤出现的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桂北地区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2006—2015年经组织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共有216例诊断为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近2年确诊患者数明显增加;男女之比为1.1∶1,平均确诊年龄(64.4±14.5)岁;组织病理类型以基底细胞癌(71例,32.8%)最常见,其次是鳞状细胞癌(57例,26.3%);头面部是皮肤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好发部位,占51.4%。结论桂北地区的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确诊患者数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老年人好发,其中表皮恶性肿瘤最常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2005-2008年病理诊断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病例资料,重新阅片确认肿瘤诊断和病理亚型分型后,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基底细胞癌及原位和侵袭性鳞状细胞癌最多见,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9.3%及24.2%。在所研究病例中, > 60岁发病者占55.4%,35 ~ 59岁发病比例达到34.3%,青少年患者比例为10.3%。Paget病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接近90.0%,但其他常见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临床与病理的符合率仅在70.0%左右。结论 在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中,头面部皮肤肿瘤及癌前病变病例明显多于其他部位。中青年患者不仅在皮肤淋巴瘤相关肿瘤病例中多见,而且在上皮来源的皮肤恶性肿瘤及黑素瘤病例中占有显著比例。  相似文献   

4.
张敏  黄慧 《皮肤病与性病》2021,43(6):777-778
目的 分析重庆地区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了解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0至2020年经组织病理确诊的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共统计597例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253例,女344例,男女之比为0.73:1,其中基底细胞癌344例(57.6%)...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本院老年患者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特征,为以预防为手段对高危人群的早筛查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2020年皮损位于头面部,组织病理诊断为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老年患者(≥60岁)病例资料,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入选的267例老年头面部皮肤恶性肿...  相似文献   

6.
报告了20例恶性肿瘤伴发皮肤转移性肿瘤,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皮损为无痛性结节多见,组织病理以腺癌多见。在女性乳腺癌发生率高,男性肺癌发生率高。临床上出现皮肤转移性肿瘤,则提示了病情进展程度,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收集和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1991年~2010年经组织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统计1333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男女之比为1.26:1,其中基底细胞癌454例(占34.06%)、鳞状细胞癌235例(占17.63%)、鲍恩病136例(占10.20%)、恶性黑素瘤133例(占9.98%)、乳房及乳房外Paget病104例(占7.80%)。临床诊断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2.4%,符合率最高的是乳房及乳房外Paget病(93.27%)。基底细胞癌主要发生于头面部和颈部,鲍恩病多见于躯干部位,恶性黑素瘤的主要发病部位在足跖。结论相对于国内外其他研究资料,重庆地区的皮肤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8.
皮肤恶性肿瘤568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研究、探讨皮肤恶性肿瘤的流行趋势、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提供思路及线索。方法对1997年~2008年在本科确诊的并符合一定的筛选标准的患者分为"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素瘤、鲍温病、其他恶性肿瘤"几大类。并将入选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收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①共计有568例恶性肿瘤病例入选,其中鲍温病113例(19.9%),基底细胞癌270例(47.5%),黑素瘤27例(4.8%),鳞状细胞癌总计113例(19.9%),其他恶性肿瘤45例(7.9%);②所有病例确诊时平均年龄为(60.4±14.4)岁。所有恶性肿瘤病例发生部位频率最高为头面颈部,总计有319例(56.2%),其中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发生于头面颈部比率最高。黑素瘤多发生于四肢末端,鲍温病多发生于躯干及四肢;③所有恶性肿瘤中,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病例数为320例(56.3%);④在12年间,皮肤恶性肿瘤确诊病例数虽然逐年上升,但确诊病例数占同期病检总数比率却相对平稳。结论云南省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皮肤转移临床少见.据统计,1%~5%内脏恶性肿瘤发生皮肤转移.笔者回顾性分析了78例恶性肿瘤皮肤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生存素(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AP)基因家族新成员。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和调节细胞分裂及参与肿瘤血管形成等多重功能,于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成人组织中一般不表达。Survivin在皮肤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与皮肤恶性肿瘤的演主莹、复发、预后、耐药及病人生存率等有关,可作为皮肤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本院近十年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诊疗情况,为提高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诊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回顾的研究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共946例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946例,占所统计年份皮肤病理活检患者总数的11.30%。男女比例为0.92∶1,中位年龄为66岁,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63.95%。其中基底细胞癌(BCC)264例,占27.91%,鳞状细胞癌(SCC)196例,占20.72%,二者的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18%和59.69%。Paget病68例,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最高(88.24%)。结论近十年本院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诊断病例数整体呈增加趋势,发病情况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感染艾滋病病人中某些皮肤肿瘤发生率和病程有改变.艾滋病病人CD4淋巴细胞减少导致恶性肿瘤危险性增加,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减少对肿瘤的监督和生成肿瘤病毒抑制,因此增加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艾滋病病人常见皮肤恶性肿瘤有淋巴瘤、急性黑素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Kaposi氏肉瘤等.其中恶性黑素瘤(MM)和鳞状上皮癌(SCC)是HIV感染病程中皮肤恶性肿瘤的代表,且较有侵袭性.其他如基底细胞癌(BCC)在这类人群中更为常见,但并非更具侵袭性.随着抗HIV治疗(ART)的开展,HIV伴发Kaposi肉瘤的发病率明显减低.本文论述了此类高危人群中皮肤恶性肿瘤的预防、治疗和随访策略.  相似文献   

13.
1 0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黏膜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肤黏膜损害与系统表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5年4月诊治的SLE患者1 000例。结果:1 000例SLE患者病程中有皮肤黏膜损害者795例(79.5%),主要发生部位为面部(59.8%)和指(趾)部(32.8%);以皮肤黏膜损害为首发症状者418例(41.8%),有皮肤黏膜损害组与无皮肤黏膜损害组进行比较发现前者女性患者发生率较高,患者年龄轻,且关节症状、肌炎/肌痛和抗SM( )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而肾脏、浆膜受累和抗ds-DNA( )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后者,但两者治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LE患者皮肤黏膜损害的发生率高,在SLE的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但皮肤黏膜损害与SLE预后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 1994~1998年 4年间先后收治4例病人 ,分别以不同形态的皮损就诊 ,对症处理无显效 ,经全面系统检查 ,发现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现总结报告如下。例 1,女 ,2 6岁 ,职员。因全身反复起风团 ,痒 1年 ,发热 8月余于 1994年 5月 16日入院。 1年前 ,无明显原因 ,全身散起红色风团 ,痒 ,约 1天左右可自行消退 ,时起时消 ,此起彼伏 ,消后不留痕迹 ,曾服用“扑尔敏、赛庚啶”等药物无显效。 8个多月前出现不规则发热 ,最高达 41℃ ,伴肘、膝、踝关节痛 ,风团发生与发热无相关性。在当地先后给予皮质类固醇、多种H1 受体拮抗剂及抗生素 ,疗效…  相似文献   

15.
皮肌炎是一种以对称性近端肌无力肌痛伴有特征性皮疹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为了解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2~2002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广东地区25例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会阴部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法:总结分析2008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15例会阴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行手术切除治疗,1例介入治疗,2例自动出院。其中3例病灶扩大切除直接缝合;9例病灶扩大切除后,用皮片移植或皮瓣移植修复创面。12例术后局部均行放疗,取得满意疗效,切口Ⅰ期愈合,移植皮片与皮瓣100%成活。结论:在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切除病灶并行局部放疗有助于有效治疗会阴部恶性肿瘤并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内脏恶性肿瘤皮肤转移的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皮肤病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50例内脏恶性肿瘤皮肤转移患者的皮损特征、肿瘤来源、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特征等。结果 50例患者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7.0岁(28 ~ 93岁),从发现皮肤转移癌到就诊平均4.4个月(2周至13个月)。内脏恶性肿瘤皮肤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依次为胸部(16例)、下肢(7例)、头颈部(5例)、背部(5例)、腹部(4例)、外生殖器(4例)、上肢(3例), 6例同时或先后在多个不同部位出现转移灶。皮损形态以单发的肿块最多见(35例,70%),其他还有多发丘疹结节(13例,26%)、浸润性斑块(1例,2%)和非浸润性红斑(1例,2%)。原发肿瘤以乳腺癌(11例,22%)、肺癌(9例,18%)和胃癌(6例,12%)最常见,组织学类型以腺癌(32例,64%)、鳞状细胞癌(8例,16%)最常见。结论 内脏恶性肿瘤皮肤转移好发于老年人,以胸部常见,多表现为单发的肿块,乳腺癌、肺癌、胃癌为最常见的原发肿瘤,组织学类型以腺癌、鳞状细胞癌为主。  相似文献   

19.
Mohs外科手术治疗颜面皮肤恶性肿瘤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皮肤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应用Mohs外科手术切除25例颜面皮肤基底细胞癌和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结果:31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其中采用局部转移皮瓣者16例,全厚皮片移植者10例,其余患者采用直接缝合。术后随访4—26个月,患者均对手术后的外形满意,美容效果好,眼、耳、鼻未见损害,肿瘤无复发。结论:Mohs外科手术治疗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具有损伤小、美容效果好、复发率低和安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角质形成细胞起源的皮肤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包括Bowen病 )及与人乳头瘤病毒有关的肛门生殖器癌、疣状癌、鲍温样丘疹病、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 ,亦提出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