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之一,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分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约占15%~25%。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但该手术存在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治疗方式逐渐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与应用。本文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进展进行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标准手术治疗方式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合并盆腔淋巴结清扫,但该手术仍存在手术复杂、并发症多、术后生活质量差等不足,保留膀胱手术之一的膀胱部分切除术(PC)重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有可能成为治疗MIBC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标准治疗方式是膀胱根治性切除术(RC)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但因其存在手术风险大、部分患者需尿流改道等因素,导致部分患者不能或不愿实施该手术。经尿道手术联合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可以使部分MIBC患者保留膀胱,其中化疗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辅助治疗方式。化疗包括术前新辅助化疗(NAC)、术后辅助化疗、髂内动脉化疗及膀胱灌注化疗,每种化疗方式实施时间及特点有所不同。本文就目前经尿道手术联合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根治性膀胱切除(radical cystectomy,RC)和尿流改道(urinary diversion,UD)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最终选择[1]。但RC+UD手术复杂、风险大,手术并发症高达50%,围手术期死亡率0.3%~5.7%不等[2]。考虑手术时应仔细权衡膀胱癌对生命的威胁程度和手术风险以及尿流改道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过早切除膀胱,控瘤效果好,但以高风险和生活质量受影响为代价;切除膀胱过晚,控瘤效果不好,不易达到根治的目的。任何过于积极或过于保守的治疗都将对治疗效果或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明确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改进手术技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  相似文献   

5.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radical cystectomy,RC)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最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也适用于高危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包括T1G3、Tis、保留膀胱术后反复复发者。盆腔淋巴结清扫(pelvic lymphadenectomy,PLND)是RC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降低膀胱癌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改善患者的生存等均有重要意义。因此,  相似文献   

6.
膀胱癌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部分患者伴有肌层浸润.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较差,标准的治疗方式为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因其手术创伤较大,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且需要进行尿道改道及性功能一定程度受损,一部分患者很难接受.近年来,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应用广泛.它不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长期生存率亦与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相当,适用于部分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本文就目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静脉尿路造影、CT及膀胱镜活检等明确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结果 4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2.4±12.4) min,术后膀胱冲洗量(2.1±0.6)L,术后保留导尿管时间(2.1±0.6)d,术后住院时间(2.5±1.1)d,无严重出血、膀胱穿孔及闭孔神经反射等并发症.4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 ~ 36个月,3例膀胱肿瘤异位复发,无原位复发病例.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操作简单,对膀胱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是一种疗效安全可靠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8.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 RC)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MIBC)的主要手术方式,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但RC手术创伤大, 术后可能出现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肠道功能障碍、吻合口狭窄和输尿管反流等并发症,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会有一定的围手术期病死率。另外, 部分高龄患者由于合并基础疾病不能耐受RC。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可以作为不愿意接受或不适合行根治手术的MIBC患者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案。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经过严格选择的患者中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肿瘤控制效果与RC相当, 同时能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避免RC的手术创伤和潜在并发症[2,3,4]。但保留膀胱综合治疗方案也面临放化疗的毒性作用、可能失去RC最佳手术时机等问题。较为公认的保留膀胱治疗优选方案为三联疗法(tri-modality therapy, TMT), 但目前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在国内开展较少, 缺乏相应标准。因此,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和中国膀胱癌联盟(Chinese Bladder Cancer Consort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联合肌松剂下保留膀胱浆膜层的经尿道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3例,行全麻联合肌松剂下保留膀胱浆膜层的经尿道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对患者围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记录、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46~68 min,平均(56±13)min。术中出现闭孔神经反射1例。术后随访1年总生存率为100%,所有患者术后未见肿瘤原位复发或异位复发。结论该手术方式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根治性膀胱全切术(radical cystectomy,RC)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标准外科治疗手段。另外,对于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包括肿瘤多发、复发肿瘤、G3分级、原位癌CIS等,RC也是可选择的最积极的外科治疗。器官局限性肿瘤(pT1~2N0M0)RC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在80%左右[1-2]。不同于单纯膀胱切除术,RC术中需将膀胱连同末段输尿管、(男性)前列腺和精囊、(女性)子宫、卵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复发与进展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选择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获得系统随访的38例行保留膀胱手术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资料,对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既往复发、手术方式、即刻灌注、静脉化疗等因素进行生存分析,定义复发或进展为终点事件.生存分析运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随访3~36个月,25例复发(复发率65.8%),17例进展(进展率44.7%).复发时间(11.6±0.8)个月,中位复发时间11个月,未复发生存时间(19.9±1.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进展时间(11.2±1.2)个月,中位进展时间10个月.Cox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数目、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既往复发、静脉化疗均是影响肿瘤复发与进展的因素;Cox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数目(RR=2.968,P=0.004)、病理分级(RR=2.128,P=0.027)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数目(RR=4.519,P=0.003)、病理分级(RR=3.137,P=0.014)同样是影响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肿瘤数目、病理分级是影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复发与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尽可能选择肿瘤数目较少、病理分级较低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仍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治疗的金标准。RC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能提高MIBC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对盆腔脏器的保护,保留膀胱的手术以及快速康复外科的临床应用可以进一步加速患者术后的恢复,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之,MIBC的新进展可能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radical cystectomy,RC)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标准外科治疗手段。另外,对于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包括肿瘤多发、复发肿瘤、G3分级、原位癌CIS等,RC也是可选择的最积极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4.
根治性膀胱切除和尿流改道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最终选择[1]。由于手术复杂、时间长、出血和并发症多以及围手术期死亡率高等问题,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既不易为患者所接受,也非医生乐而为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也存在争议,即便在美国一些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药研发、医疗技术进步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 保留器官手术成为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本文围绕如何严格筛选合适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及相关治疗策略、疗效、发展趋势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选择性绿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治疗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7.5min。术中出血少,无膀胱穿孔,无闭孔神经反射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膀胱冲洗2-6h。单纯膀胱肿瘤术后导尿管保留48h,一期行前列腺汽化者导尿管保留72h。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随访3个月至1年,肿瘤无复发。结论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膀胱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e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及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膀胱内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组4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均采用TURBT,术后使用MMC膀胱内灌注治疗. 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完整切除.随访2年,3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无复发,7例分别于1年内复发,2例2年内复发.复发病例均再行TURBT并继续MMC膀胱内灌注. 结论 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手术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和疗效好等优点.MMC膀胱内灌注能明显减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  相似文献   

18.
膀胱癌发病率居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第1位, 是最常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之一, 其中25%~30%的患者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其治疗的标准术式, 能有效避免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 改善患者预后。但由于手术风险高、创伤大, 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差等原因, 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或拒绝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随着对膀胱癌肿瘤异质性、生物学行为等的认识不断加深, 膀胱癌治疗已从手术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 保留膀胱的治疗方式可获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同等的肿瘤学预后, 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佳, 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中的热点和焦点。本文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膀胱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11位,在男性排名第7位~([1])。膀胱癌依据病理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依据《2011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治疗诊断治疗指南》,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首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同时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插管化疗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保留膀胱手术的58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患者术后随机纳入动脉插管化疗组和膀胱灌注组,定期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进展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和毒副作用等.结果经过10~46(中位时间25)个月的随访,动脉化疗组(27例,平均随访23.7个月)1例复发,复发率为3.7%,平均无肿瘤复发生存时间为(38.2±0.8)个月;无肿瘤进展,肿瘤进展率为0.膀胱灌注组(31例,平均随访25.7个月)10例复发,复发率为32.3%,平均无肿瘤复发时间为(29.7±2.3)个月;5例肿瘤进展(侵犯肌层或远处转移),进展率为16.1%.两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7%、37.0%,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66.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6,P=0.030).结论保留膀胱手术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联合动脉插管化疗相比单纯行膀胱灌注化疗能有效降低膀胱癌复发及进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