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敏 《治淮》2008,(4):4-7
几年来,根据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要求,在水利部和流域四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到2007年底,基本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实现了加快治淮建设的预期目标。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抓出了成效,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推动治淮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和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明确目标,布置任务,把握要求,确保2008年全面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推动淮河治理持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我国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以专门章节和较长篇幅深入阐述了“确立三条红线,建立四项制度”等水资源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的重大决策,也是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必然选择,必将对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对中华民族的永续发...  相似文献   

3.
王昀 《江苏水利》1999,(7):42-43
一、节水灌溉是一项革命性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对推广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非常重视。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制定促进节水的政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利用率,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我认为,《决定》提出推广节水灌溉是一项革命性措施,有三方面的寓意。  相似文献   

4.
经过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这是一次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新时期水利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的重要会议;是一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梳理水利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水利发展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会议:是一次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加快推进民生水利、促进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了加快水利改革的发展,提高水能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村用电需要,促进农村水电持续有序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主要阐述了贵州省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的意义和要求,并且实例探讨了贵州省水电站水轮机组的增效扩容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6.
灌溉工程的建设是由于农业生产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因此,灌溉工程体系的布局,应与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换句话说,就是其各项基本设计条件,应直接以农业生产的要求为依据;另一方面,灌溉工程建成后,又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水利条件,必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在进行一项灌溉工程设计时,首先需要认识、研究这种关系,尤其是地区农业发展对用水的要求。而用水要求,又必须通过农作物组成和单位面积产量(简称单产)规划才能具体估算。一般来说,灌溉工程设计要求农业经济规划工作提供以下设计数据: (1)调查研究灌区内水旱灾害,特别是旱灾发生的频率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以阐明该地区水利化的重要意义和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制定灌区农作物组成规划和单产规划,以作为设计灌溉制度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水土平衡和效益计算、比较等,确定灌溉范围和面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于1997年10月28日批准实施的《水利产业政策》,是我国在基础设施领域颁布的第一项产业政策,是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有效防治水旱灾害,缓解水利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该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水利建设的方针、重点和优先发展水利产业的建设目标。它的贯彻落实对我省水利事业的发展势必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这为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优惠。下面为您介绍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等50项主要惠农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临沂市重点平原洼地作为进一步治淮的重要内容,已列入国务院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在2015年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通过临沂市平原涝洼地排涝治理工程的实施,提高该地区的除涝标准,为国民经济和区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1.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2008年11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十项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决定在未来2年内投资4万亿元,以刺激经济。“十项措施”,明确具体,突出重点,统筹城乡,支持发展,改善民生,惠及百姓。  相似文献   

12.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2008年11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十项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决定在未来2年内投资4万亿元,以刺激经济。“十项措施”,明确具体,突出重点,统筹城乡,支持发展,改善民生,惠及百姓。  相似文献   

13.
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是改变山区、丘陵区、风沙区面貌,治理江河,减少水旱风沙危害,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根本措施。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对水土保持做了明确规定。如第五条:“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植被,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第十五条第一款又规定:“各地区应当根据水土资源条件,发展灌溉、排水和水土保持事业,促进农业稳产、高产”。随着国务院《水土保持工作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颁布实施,我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14.
浅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军 《陕西水利》2013,(1):164-165
农业综合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和保护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是其中的项目之一.水利工程是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的主体,占到项目的70%以上,水利工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中低产田改造的成败.  相似文献   

15.
推广节水灌溉是一项革命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昀 《治淮》2000,(2):3-4
党中央、国务院对推广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非常重视。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岚清、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近一段时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制定促进节水的政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利用率,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决定》提出推广节水灌溉是一项革命性的措施,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寓意。  相似文献   

16.
10月1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要求从今年秋冬起,发动群众,集中人力物力,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连续坚持三、五年时间,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是改革开放中加强农业、稳定经济的一项重大决策。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决定》,省政府于10月26日发出了《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通知》。通知总结了经验,明确地提出了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主攻方向、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等,是结合我省实际贯彻国务院《决定》的一个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7.
傅元文 《山西水利》2004,20(3):44-45
忻州市严重的缺水问题趋势影响到农业的生产和人类的生存,旧的灌溉模式已不适应当前节水发展的要求,推广节水灌溉是改善生态环境,搞好水资源管理,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为此提出了关于节水灌溉的二点设想及五项措施,以促进农业的节水增产。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18日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强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工程,是促进粮食发展、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是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我国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以专门章节和较长篇幅深入阐述了“确立三条红线,建立四项制度”等水资源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的重大决策,也是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必然选择,必将对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对中华民族的永续发...  相似文献   

20.
这次会议是继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之后,水利部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任务,全力打好新形势下水利建设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水利任务,推动水利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