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勇  王胜义  查健 《吉林医学》2009,30(23):2934-2936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小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慢性阑尾炎患儿,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3d监测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d两组CD3^+、CD4^+显著降低(P〈0.05),而CD8^+明显升高(P〈0.05),CD4^+/CD8^+比值降低(P〈0.01),术后3d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但LA组术后1d的CD8^+升高幅度及CD3^+、CD4^+、CD4^+/CD8^+比值降低幅度均明显低于OA组(P〈0.05或P〈0.01)。结论:开腹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均可抑制小儿细胞免疫功能,但腹腔镜手术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20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行常规直肠癌根治术。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第3、7天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CD3^+、CD4^+、CD8^+水平和NK细胞活性。结果腹腔镜组术前1dCRP水平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3、7天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均P〈0.05);腹腔镜组术前1d CD3^+、CD4^+、CD8^+水平和NK细胞活性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3、7天CD3^+、CD4^+、CD8^+水平和NK细胞活性均明显高于开腹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较小,并对机体免疫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腹腔镜、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免疫功能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32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腹腔镜组,同时选取35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免疫功能、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d外周血CD4^+(%)、CD8^+(%)、CD4^+/CD8^+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均〈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7d上述指标迅速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而开腹组术后7d内持续处于低水平。开腹组患者上述指标术后3、7d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均〈0.05)。术后1、3、7d两组白细胞计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腹腔镜组较开腹组降低更明显(P〈0.05)。腹腔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较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快,对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芳 《中外医疗》2012,31(33):20-2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手术效果,以及对患者CD4+、CD8+及CD4+/CD8+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在该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22例,设立为A组,另选择同期行开腹子宫切除术20例患者,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CD4+、CD8+及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 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2.5±12.7)min、(98.6±10.8)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5.3±14.8)mL、(152.5±12.2)mL,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分别为13.6%(3/22)、80.0%(16/20),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1.6±6.2)h、(42.1±5.7)h,住院时间分别为(5.5±1.2)d、(7.2±2.8)d,两组上述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 d CD4+、CD8+及CD4+/CD8+分别较术前比较未见明显变化,而B组术后3 d检测CD4+、CD8+及CD4+/CD8+的含量明显低于术前,且与A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分别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手术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早,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且腹腔镜手术能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全宫切除手术对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中腹腔镜手术组30例,开腹手术组30例。分别采集患者术前1d、术后第1天以及术后第3天的外周血标本,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CD16百分比。结果: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第1天时CD3、CD4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并于术后第3天恢复,CD8、CD4/CD8未见明显变化。而开腹手术组CD3、CD4、CD4/CD8术后第1天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3天,CD4/CD8基本恢复,而CD3、CD4仍维持较低水平;两组之间比较,各时点各项指标开腹手术组均低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CD16在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3天无明显变化(P〉0.05);开腹组术后第1天CD16较术前水平降低(P〈0.05),而在术后第3天CD16则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两组之间比较,术后第1天,开腹手术组CD16较腹腔镜手术组低(P〈0.05),术后第3天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对机体T细胞亚群功能的影响小、且恢复的时间短;对于NK细胞数量无明显影响,能够更好的保护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HTD)对患者肝功能、血黏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1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行LCHTD患者50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传统开腹取石术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7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及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HCT),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CD3+、CD4+、CD8+及CD4+/CD8+的变化。结果①术后1 d,两组患者ALT、AST、TBIL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而ALB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后1 d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腹腔镜组患者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血浆黏度术后1 d均较术前明显升高,而术后3 d较术后1 d明显降低,但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 d的血浆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3 d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1 d,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腹腔镜组患者IgA、IgG、IgM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1 d,两组患者CD4+及CD4+/CD8+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 d的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腹腔镜组患者CD3+、CD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HTD较传统开腹取石术对患者肝功能损害小,能明显降低血黏度,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小,能更好地减少机体创伤,保护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老年患者行下肢手术期间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方法25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神经阻滞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神经阻滞组采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后2h(T1)、术后1d(T2)、术后7d(T3)采静脉血2m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的数量。结果两组病人麻醉后2h,除CD8^+外,其他细胞数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1d达最低水平,术后7d基本恢复正常;神经阻滞组CD3^+、CD4^+/CD8^+及NK细胞在麻醉后2h、术后1、7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较小,是老年病人下肢手术麻醉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镜术行子宫肌瘤剔除共28例(LO组),选择同期行传统剖腹手术22例(CO组).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3和7 d测定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率(GRA%);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C4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CD8^+(T抑制/杀伤细胞)的数量.结果:手术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组术后1 d IgG、C3水平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术后3 d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其余指标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CO组术后白细胞计数和GRA%明显增高(P<0.01),IgG、C3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1 d CD3^+、CD4^+、CD8^+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3 d有所回升,7 d后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传统剖腹术小,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杜玲  施晓 《中国医药导报》2013,(13):53-54,57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在非脱垂子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2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的非脱垂子宫患者37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开腹手术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炎症因子、免疫指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2.9±9.8)minl、排气时间[(18.4±2.4)h]及住院时间[(5.0±0.4)d]均短于对照组[(87.6±10.1)min、(159.8±15.3)h、(6.7±0.6)d1,并发症发生率[2.70%(1/37)]低于对照组[18.93%(7/37)],出血量[(123.4±13.7)mL]少于对照组[(159.8±15.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生存质量4个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观察组VAS评分[(6.1±1.0)、(3.8±0.8)d]均低于对照组[(7.8±1.2)、(5.3±1.O)d],而生存质量4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观察组CD3^+、CD4^+、CD4/CD8及IL-2均高于对照组,而CD8^+及IL-6、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在非脱垂子宫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开腹手术,对于患者的整体状态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建立脾细胞移植和脾片联合移植动物模型来观察脾片移植早期细胞免疫功能恢复状况。方法 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行脾切除术,B组为脾片移植组,C组为脾细胞移植组,D组为脾细胞脾片联合移植组,在建立模型前及模型成功后1周、4周、8周抽血,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脾切除后1、4、8周CD3^+、CD4^+、CD8+降低(P〈0.05),B组移植后1、4周CD3^+、CD4^+、CD8^+与术前相比降低(P〈0.05),至8周逐渐接近正常(P〉0.05),C组移植后1周CD3^+、CD4^+、CD8^+与术前相比降低(P〈0.05),至4周逐渐接近正常(P〉0.05),而8周逐渐降低(P〈0.05),D组术后1周CD3^+、CD4^+、CD8^+与术前相比降低(P〈0.05),4周和8周接近正常(P〉0.05);CD3^+、CD4^+、CD8^+在术后1、4周C和D组与A和B组有差异(P〈0.05),在术后8周B和D组与A和C组有差异(P〈0.05)。结论在脾片移植的基础上联合脾细胞移植能弥补脾片移植早期的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同期放化疗对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老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5例60~75岁之间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老年患者,采用术前口服化疗药物卡培他滨(Capecitabine,Xeloda)单药方案,每日1000mg/m^2,连用2两周,休息1周,共两个疗程;放疗选择在口服化疗药物2d后进行,采用常规分割放疗,照射次数10次,三野照射总计量30Gy.治疗结束3周后手术.分别于入院当天、手术前1天,手术后7d,术后1月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ometry,FCM)检测T细胞亚群百分率(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含量变化.结果术前放化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7d、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较入院当天明显降低,CD8^+升高(P〈0.05),术后1月CD3^+、CD4^+、CD4^+/CD8^+及NK细胞含量较术后第7天均升高,CD8^+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相比细胞免疫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同期放化疗对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老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AH)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00年5月至2002年7月因子宫肌瘤行LH的患者48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的患者32例。术前24h、术后24h、72h分别抽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TNF-α,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CD3^ (T细胞总数)、CD4^ (T辅助/诱导细胞)、CD8^ (T抑制/杀伤细胞)、CD16^ (NK细胞)的数量。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7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LH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的升高明显低于AH组(P<0.01)。LH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H组患者在术后24h CD3^ 、CD4^ 、CD8^ 均明显下降(P<0.01),在72h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AH组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对全身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3.
张剑波  屈艺 《四川医学》2009,30(10):1503-1505
目的通过检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 leosis,IM)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诊、治疗2周和随访2个月后IM患儿外周血中CD3^+、CD4^+和CD8^+淋巴细胞分布情况,并分别与健康儿童相比较。结果与健康儿童比较:①IM初诊患儿CD3^+和CD8^+细胞显著升高(P〈0.01),而CD4^+细胞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②治疗2周后,CD3^+细胞明显降低,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和CD4^+/CD8^+仍低于健康儿童(P〈0.01);③随访2个月后,CD3^+、CD4^+、CD8^+细胞及CD4^+/CD8^+比值与健康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对评估IM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瑞萍 《甘肃医药》2009,28(6):434-435
目的:探讨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分别采用白控硬膜外镇痛组(PCEA)和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观察麻醉前、术后2h、术后第3d、术后第5d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百分率以及细胞因子含量。结果:与麻醉前比较,术后第3d、第5dCD4^+明显升高(P〈0.05)。术后4hNK细胞PCEA组明显高于PCIA组;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各细胞因子术后4h有明显增加(P〈0.05,P〈0.01),术后第5d两组TNF—α明显下降(P〈0.05),其他细胞因子比较差异不明显。组间比较,术后4h两组TNF—α、INF-γ,IL-2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镇痛能更好地应用于食管癌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甘露聚糖肽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6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同术期给予甘露聚糖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术前2d(T1)、术毕(T2)、术后1d(T3)、术后3d(T4)、术后7d(T5)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含量以及NK细胞含量。结果术前两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以及术后1d、3d对照组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含量较术前下降,术后7d恢复到术前水平,CD8^+无明显变化。术毕以及术后1d实验组各指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3d、7d各指标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间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露聚糖肽能促进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恢复,对细胞免疫具有保护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白介素-6在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的作用。方法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将24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术前组6只,肝切除术后1d组6只,肝切除术后行肠内营养(EN)5d组6只,肝切除术后行EN+IL-65d组6只。测定大鼠肝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结果与EN5d组比较,EN+IL-65d组血清ALB、IGF-1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CD8+显著下降(P〈0.05),血清IFN-γ、TNF-α、MDA显著下降(P〈0.05),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EN+IL-6可以加快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促进肝脏蛋白合成,改善术后免疫功能低下,减轻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手术对红细胞CD35、CD59及T淋巴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手术对红细胞CD35、CD59及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ECC手术病例18例,于转机前、体温最低点、转机末和术后1d,3d,7d晨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红细胞CD35、CD59,以及T淋巴细胞CD3、CD4和CD8。结果ECC前至ECC末,CD35^+红细胞(CD35^+-E)百分率、CD59几何平均荧光强度比值(CD59-GMFIR)和CD35-GMFIR均逐渐降低,前二者在术后1d至7d逐渐回升,而CD35-GMFIR未见明显阪复趋势。ECC末、术后1d时CD35^+-E百分率和CD35-GMHR,以及体温最低点、ECC末和术后1d时CD59-GMFIR均显著低于ECC前(P〈0.01或P〈0.05)。至术后7d时,CD35^+-E百分率、CD35-GMFIR和CD59-GMHR仍束恢复至ECC前水平。从ECC前至术后7d,CD3^+T淋巴细胞(CD3^+-T)百分率、CD3^+CD4^+-T百分率和CD4^+-T/CD8’-T比值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体温最低点、ECC末、术后1d和术后3d的CD3^+-T百分率、CD3^+CD4^+-T百分率均显著低于ECC前(P〈0.01或P〈0.05),至术后7d恢复至接近于ECC前水平,而CD4^+-T/CD8^+-T比值则恢复至超过ECC前水平。结论ECC手术使红细胞CD35、CD59及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后者于术后7d恢复.前者恢复期长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32例,设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应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30例患者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第3、7、14天CD4+,CD8+及CD4+/CD8+的变化及QOL评分的变化。结果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腹腔镜组CD4+、CD8+、CD4+/CD8+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QOL评分分别较术前显著提高,且腹腔镜组患者的QOL评分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的免疫功能影响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七氟醚或丙泊酚麻醉对肝部分切除术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麻醉组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每组38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L-6的变化及差异。结果 2组患者血清IL-6在术后及术后1 d均较麻醉前升高,丙泊酚组术后3 d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七氟醚组术后3 d仍高于麻醉前水平,且丙泊酚组血清IL-6在术后各时间点均低于七氟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于术后、术后1 d外周血CD3^+、CD4^+、CD4^+/CD8^+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且七氟醚组低于丙泊酚组(P〈0.05),上述指标在2组患者均于术后3 d时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对肝癌患者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且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抑制程度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直肠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肿瘤原位免疫与机体整体免疫状况及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直肠癌患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3、7 d外周静脉血中CD3+、CD4+、CD8+T细胞亚群表达情况和CD4+/CD8+比值;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手术标本中的肿瘤、癌旁和正常肠壁组织中CD3+、CD8+T细胞浸润情况;分析肿瘤原位免疫与外周血T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探讨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免疫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亚群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CD8+T细胞亚群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基本稳定。CD3+、CD4+T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在术后3 d时均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7 d时基本恢复术前水平。直肠癌组织内CD3+、CD8+细胞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均P〈0.05)。肿瘤组织中CD3+、CD8+细胞浸润比例与患者术前和术后7 d外周血CD3+、CD8+T细胞亚群水平成正相关(P〈0.05)。肿瘤分化程度不同的患者间CD3+、CD8+细胞浸润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直肠癌组织内的CD3+和CD8+T淋巴细胞有免疫监视、控制微小转移灶和术后残留肿瘤的发展、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外周血T淋巴细胞状况可间接评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