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鞠僖格 《广西教育》2013,(41):55-56
《莫高窟》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致、条理清晰,大量运用了四字词语和排比句,用词精妙、句式整齐,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执教《莫高窟》这篇课文时,笔者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以表达运用为重点,通过体验、熏陶、理解、感悟,将内容感悟与语言训练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学语言、用语言,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
杨晓林 《科学课》2009,(5):24-26
片段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浯吗? 生:喜欢。 师:请同学们注意听:有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他来天就亮,他走黑洞洞。猜一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3.
赵家菊 《江西教育》2002,(10):30-30
《春雨》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首诗歌。其中的教学片段为:师:下面我们来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读了要想一想这是在说什么。来,开始。(师生同读:春雨沙沙,春雨沙沙,细如牛毛,飘飘洒洒。)师:春雨是不是沙沙响?是不是细如牛毛?我们到外面去看看  相似文献   

4.
5.
6.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把谁带到课堂上来了? 生:木头。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木头?(板书:木头)  相似文献   

7.
上课伊始,学生就问:“什么是‘先令’和‘便士’?”如何处理这个似乎节外生枝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八册第一课第四段。  相似文献   

10.
唐锐 《科学课》2009,(3):30-31
教学片段 (前面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种子.激发他们对种子的探究兴趣。)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段 (前面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种子.激发他们对种子的探究兴趣。)  相似文献   

12.
13.
(生初读课文后)师:这一课的题目告诉我们,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呀?生:(齐)称象。师:(指课题)“称”字用什么办法记住它呢?生:“你”字单人旁换上“禾”旁就是“称象”的“称”。生:写“禾”字旁时,第5笔“捺”要改成“点”。师:我们来书写“称”———(师生书写)师:小朋友知道怎么用秤称东西吗?师:(指一生)噢,你会称,你上来做给大家看。(生上讲台,先作用秤钩钩起所称之物状,次作提秤状,再作移动秤锤状,后作审视所称之物斤两状)师:(笑)你做得真像。你怎么会称秤的?生:我妈妈下岗后在菜场摆摊卖菜,星期天我也去帮忙。师:课文里说了几种称象…  相似文献   

14.
15.
【教学片断实录】 师:詹天佑是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下毅然接受清政府的任命而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现在咱们一起走进课,了解詹天佑是怎样修筑这一条铁路的?  相似文献   

16.
17.
《马踏飞燕》是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在学生预习并初步感知了课文大意后的一个教学片断为:师:看了课题后,大家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生:“马踏飞燕”作课题不确切,因为从课文配图看,马是飞奔的,而燕子的“飞”却看不出来。生:我认为用“飞马踏燕”为课题好,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图意,突出马在“风驰电掣般地飞奔”。生:如果燕子停着不动,肯定会被马踏烂,只有燕子在飞,马也在飞,才会有书上的画面。师:多好的问题,会读书,会思考。那么课题叫“飞马踏飞燕”不是更好吗?(…  相似文献   

18.
方艳敏 《科学课》2009,(3):24-26
片段一:游戏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猫钓鱼”的游戏。 生:(非常高兴地)好!  相似文献   

19.
片段一师:先请大家看一部电影片段,这部电影描述了一种自然现象,很多观众都被这种现象深深震撼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影片中究竟描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交流看电影的收获,略。)师:是的,地震太可怕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地震。(板书课题)想一想,你最想研究关于地震的哪些问题?生:我想研究地震的形成。生:我想研究地震能不能提前预报?生:地震前有什么征兆?生:地震会带来哪些危害?生:人们怎么样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20.
师:既然同学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颇有争议,我们现在就来开设一个“多元论坛”。你们可以用多种身份来思考问题,如:环保主义者、爱鸟协会会员、社会学家等。小组长可以组织组员用多种方式来交流。如:就某一个问题直接亮出你的观点;提出一个问题供小组讨论后,将精彩的发言记录下来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