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内动脉狭窄多发生在高龄段的患者中,常表现为头晕,一过性黑朦,早期临床表现易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相混淆。近年对于确诊颈内动脉狭窄已不是难事,且经皮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是其中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方法,目前在国内只有少数医院开展了此项技术。临床对于其治疗和护理还处于不断完善和更新时期。我院于2003—10-17首次为1例颈内动脉狭窄老年患者成功实施介入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治疗方法,选择手术方法。方法:选择颈内动脉狭窄大于85%的患者60例,围手术期进行抗凝治疗,全部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超声检查。采用不同支架,分预扩与不预扩两种操作。结果:60例操作顺利,无临床并发症,影像学评价完全成功,超声波检查脑血流恢复正常或好转;49例临床症状消失;11例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好转。3—24个月随访脑血管造影及超声波复查支架形态良好,血流通畅血管无再狭窄。结论:采用正确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手术方法颈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张丽  刘东  赵爱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12):1451-1453
目的:总结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本组患者33例,均为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其中男25例,女8例。年龄38~82岁,平均63.57岁。临床上均有头痛、头晕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颈内动脉狭窄。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好各种急救准备;术后遵医嘱正确完成各项治疗,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特别是要做好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脑过度灌注3例,脑血管痉挛7例,术后低血压心动过缓1例,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效果好。结论:对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其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3月经DSA证实颈内动脉狭窄患者27例,全部经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超声检查后,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术后超声及DSA证实,手术成功率100%,治疗后残余狭窄率均低于30%,27例患者中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包括2例(7.4%)出现可逆性小卒中;3例(11.1%)出现术中球囊扩张时对侧肢体局灶性癫痫发作;5例(18.5%)血管痉挛;6例(22.2%)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18例随访6个月~18个月,无1例再次发生脑梗死。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术者操作技巧及加强围手术期监护可以大大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双侧颈内动脉狭窄的侧枝循环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血管造影技术分析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形态学特点。方法 :2 0 0 0年 9月~ 2 0 0 4年 4月 ,我们收治了 15 5例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 ,其中男 10 9例 ,女 4 6例 ;年龄 2 9~ 73岁 ,平均 4 7.6± 6 .2 4岁 ,借助血管造影技术对其形态学特点进行评价。结果 :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时 ,最常见各种方式的综合代偿 ,单纯依赖Willis环者较少 ,但在单侧闭塞伴对侧狭窄的患者中 ,前交通动脉代偿较多。单侧闭塞伴对侧狭窄的患者多发生狭窄侧脑梗死。侧枝循环代偿尤其是后交通动脉代偿可以防止梗死发生 ,但前交通动脉代偿时梗死的发生率反而增高。结论 :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时 ,应该深入分析血管形态学变化 ,判断其发生缺血事件的危险性 ,从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狭窄仍是血管成形术后最棘手的并发症,其机理尚不明了,本文总结了目前对再狭窄机理的认识,在概括了关于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这一被认为是再狭窄的主要原因的大量研究后,对近来的看法,尤其是重塑形学说予以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中风的主要方法.我院自2003年8月至应用此术治疗10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与DSA对比,评价64层容积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颈内动脉(ICA)狭窄,及其在内膜切除术和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同时进行CTA和DSA检查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40例,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实验(NASCET)的方法,由2名不了解患者情况的放射科主任医生分别对80支颈内动脉进行CTA的曲面重建和DSA测量。以远心端颈内动脉作为参考,以DSA为金标准,以狭窄率50%及70%为界计算CTA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等。内膜切除术和支架置入术前、术后CTA测得的ICA狭窄处直径及横切面面积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以狭窄率超过70%为标准,37支血管中35支DSA和CTA检查结果一致(95%),CTA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95%可信限(CI)为85%-100%]、95%(95%CI为82%-100%)、95%(95%CI为82%-100%)、98%(95%CI为92%-100%)。CTA检测内膜切除术和支架置入术后ICA狭窄处直径及横切面面积较术前有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A是筛查ICA狭窄的一种有效手段,也可作为ICA内膜剥脱术和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 (CTA)在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7例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患者 ,14例行单层CT灌注成像 ,对比剂总量为 50ml ,注射流率为 4.5ml s。 13例行 2次CT灌注成像 ,每次对比剂剂量为 3 5ml。随后使用螺旋CT扫描对颈内动脉颅外段和 (或 )颅内段行CTA。由 2名神经影像医生阅片比较 2种CT灌注成像的最大峰值时间 (timetopeak ,PT) ,以及平均通过时间 (meantransittime ,MTT)和相对血流量 (relativeflow ,RF)图像。观察CT血管成像的螺旋横轴面图像以评价管壁斑块。应用Xtension软件实现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 ,MIP)和表面阴影成像 (thresholdshadedsurfacedisplay ,SSD)以观察血管整体形态 ;使用FlyThrough软件生成CT仿真血管内窥镜图像以观察血管内部形态。结果  2 7例患者常规CT图像检出 2 9个病灶。CT灌注图像共检出 43个病灶 ,其中 8个病灶RF与对侧相比无明显降低 ;其MTT略延长 ,PT明显延长。注射 3 5ml对比剂与注射 50ml对比剂的CT灌注图像的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0 .487,P >0 .0 5)。 13例患者 2 6支颈动脉中 2 1支颈动脉可以观察到动脉管壁钙化斑块 ,15支颈动脉可以观察到密度值为 -12~ 15HU的软斑块。SSD、MIP和内窥  相似文献   

10.
实验性血管成形术后狭窄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球囊成形术后动脉狭窄的简易动物模型,观察成形术后血管壁各部分变化在动脉狭窄发生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用2F Fogarty球囊导管损伤大鼠左颈动脉,分别在8周内不同时间点获取标本,利用光镜和电镜研究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形态变化,另选取2周组和1个月组动物于造模前、造模后进行DSA和MRI检查。结果 (1)光镜与电镜表现:损伤后内皮细胞剥脱,血小板及单核细胞附着,中膜平滑肌细胞坏死和增殖,平滑肌细胞由收缩表型转变为合成表型以及随后的内膜平滑肌细胞出现与复制,弹力纤维、胶原和蛋白成分等细胞外基质的堆积导致内膜明显增厚,管腔狭窄。(2)影像学表现:DSA及MRI均清楚反映出造模后的模型动脉狭窄变化。结论 大鼠球囊损伤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球囊损伤后血管的病理变化过程且经济、简便易行,应是初筛研究的首选模型;DSA、MRI是监测模型血管动态变化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38例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行脑CT灌注成像检查,观察患侧和对侧局部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的变化.结果 在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前,与对侧比较,患者患侧CBF、CBV降低...  相似文献   

12.
应用支架成形术处理颈动脉系血管狭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技术治疗颈动脉系血管狭窄14例,狭窄位于颈动脉分叉部6例,颈内动脉颅内段3例,大脑中动脉水平段3例,颈总动脉起始部2例。均经股动脉入路,依据动脉狭窄的程度和长度,13例分别选用不同型号的Smart自膨式支架和Biodivysio管状支架进行血管内成形,1例行球囊扩张成形。14例均获成功,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卒中量表(NIHSS)测定无卒中发生;随访3-14个月,无TIA等缺血性神经损害发生。本组初步结果表明,应用支架成形技术经血管内治疗颈动脉系血管狭窄操作较安全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随着血管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颈内动脉(ICA)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也成为重度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1],我科近两年开展颈内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14例,现将围手术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经皮血管成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材料和方法:经对侧股动脉或左肱动脉入路,使用5F普通球囊导管和2.6F微球囊导管,分别对8例TRAS行PTA术。结果:经股动脉行PTA成功4例,另4例改由肱动脉入路获成功。其中,4例行普通球囊导管扩张,另4例采用微球囊导管扩张或预扩后行普通球囊导管扩张。肾动脉狭窄率由治疗前的84%—97%降至12%—30%。无并发症。术后疗效:显效率62.5%(5/8),有效率87.5%(7/8)。结论:PTA可安全有效地治疗TRAS。经肱动脉入路和微球囊导管的使用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途径的DSA和MR血管成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DSA、MR血管成像 (MRA)对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途径评价的意义。方法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者 74例 ,DSA和MRA上脑血管正常表现者各 6 0例为对照组 ,分析其DSA和MRA表现。结果  74例患者均有颈内动脉分叉以上狭窄或闭塞。病变同侧后交通动脉在DSA上的出现率 ,疾病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2 5 ) ;在时间飞跃 (TOF)法MRA上的出现率 ,疾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0 )。后交通动脉DSA、MRA测量值均较对照组增大 (P =0 0 0 0 )。眼动脉直径DSA测量值较对照组增大 (P =0 0 0 3)。疾病组后交通动脉出现率在DSA上高于MRA (P <0 0 5 )。结论 DSA对本病侧支途径评价有重要意义 ,为术前必要检查。MRA安全 ,可从形态和功能上评价侧支循环 ,可做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先行血管造影,然后根据血管狭窄情况,选择合适自膨式支架跨过狭窄部位,将支架送至预想的位置释放,覆盖狭窄部位。结果治疗狭窄动脉21支,狭窄程度均明显改善,狭窄程度由原来的(78.94±12.8)%下降至(3.19±3.04)%,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围术期无并发症。随访1~12个月,颈动脉超声检查治疗血管无再狭窄。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正确,围术期处理得当,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不仅临床效果好,而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体会,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并发症防治及初步疗效。方法: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共收治颈动脉狭窄52例,44例表现为反复的短暂脑缺血性发作或脑梗死。7F长鞘置入颈总动脉,预扩张球囊通过狭窄部位行预扩张(19例),自膨胀支架在导丝支撑下通过狭窄部位,回撤外鞘将支架释放,对29例患者应用不可脱卸球囊进行支架内再扩张。结果:支架定位准确,34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16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2例减少70%,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3-13个月(平均7.3个月),均未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颈动脉超声随访45例,DSA随访19例患者颈动脉均无再狭窄发生(6-12个月)。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hronically occluded internal carotid artery,COICA)是临床的常见病变,给予标准药物治疗后患者仍存在卒中发生风险[1-3],且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4-5]。目前,除标准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再通治疗也被应用于COICA。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提示,COICA血管内介入治疗再通率为72.6%,成功再通可使患者缺血性事件发生率下降约80%,但高达18%的患者会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6]。本文报道1例COICA患者行分期闭塞血管再通术及支架置入术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非增强MRA(TOF-MRA)联合CT血管成像(CTA)在颈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行颈内动脉起始段TOF-MRA、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资料,分析3种检查方法对狭窄部位管腔直径、斑块性质、斑块表面形态的判断,比较TOF-MRA、CTA、DSA、TOF-MRA联合CTA在颈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优缺点。结果:以DSA为金标准,TOF-MRA诊断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88.6%,准确性为92.6%;CTA的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94.3%,准确性为96.3%;TOF-MRA联合CTA的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97.1%,准确性为98.1%。CTA对斑块性质、斑块表面形态的判断更具优势。结论:TOF-MRA联合CTA可以提高颈内动脉近端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及表面形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