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评估顶板事故风险,建立灰色聚类-IAHP风险评价模型,使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构建评估对象层次结构体系,利用区间数特征根法求得指标权向量,利用灰色聚类法计算出事故风险的综合评价值。评估实例表明,灰色聚类-IAHP评价模型是一种简单实用、操作性较强的风险评估方法,可为顶板事故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四川各重点矿区煤矿巷道顶板事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煤矿顶板事故形成原因 ,就如何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影响煤矿顶板事故的地质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煤层顶底板岩性结合,地质构造,节理和裂隙,煤层赋存特征及地下水等地质因素对煤矿顶板事故的影响,论述了较典型的类矿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倾向断层压垮型冒顶和漏夸型冒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煤矿顶板冒顶的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事故树手段,对煤矿顶板事故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利用布尔代数化简,从中找出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最小割集,以便掌握顶板冒顶的原因及其规律,以及更进一步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顶板事故的分类、影响因素,并采用事故树分析的方法对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根据事故树分析的结果,结合不同类型的顶板事故发生的特点及具体原因,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提出了预防各类顶板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郭隆鑫  李希建  刘柱 《煤炭工程》2020,52(3):172-176
针对我国煤矿顶板事故影响因素多、发生过程复杂多样等问题,提出了将改进层次分析法与突变理论相结合的煤矿顶板事故风险分析模型。根据所分析煤矿实际情况,运用此方法得到案例煤矿顶板事故风险影响指标主观因素重要度大于客观因素重要度,系统突变隶属度为0.79,安全等级一般。该煤矿在主观因素上安全投入到位,客观因素安全投入不足,导致顶板事故风险性突变,符合该煤矿实际情况,表明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突变理论的方法能指导煤矿顶板事故的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耀宗 《矿业装备》2021,(5):112-113
煤矿企业的发展壮大导致煤矿开采的规模越来越大,安全事故也随之增加,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文章对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希望能为煤矿企业安全施工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永安煤矿顶板事故的分析,提出了防范措施,对顶板管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煤矿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价,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之后,对风险的评价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的思考,运用模糊理论,建立了煤矿建设项目风险模糊评价模型,通过量化分析,定量的分析煤矿建设项目所面对的风险等级,通过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风险评价模型建立准确,使风险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可靠和直观,有利于煤矿建设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煤矿事故单危险源管理和控制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基础,基于危险源理论,分析了单危险源管理的基本步骤,结合四类危险源的数据特征提出了单危险源的度量标准和风险评价模型,并对实际应用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非煤矿山顶板冒落事故分析系统偏重于人为原因的问题,本文采用危险源理论,结合顶板事故发生机理,对邹家山矿采场顶板事故进行危险辨识。结果表明:顶板厚度、矿体厚度、矿体埋深、矿体倾角、抗压强度、断层以及空顶时间是影响邹家山顶板冒落事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2006—2009年贵州煤矿顶板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板事故是煤矿的多发事故,发生频率高,总体死亡人数最多。文章通过2006~2009年贵州煤矿顶板事故的统计分析,总结了贵州煤矿顶板事故的变化趋势,分析了不同类型煤矿、不同作业场所、不同月份顶板事故发生情况,找出贵州煤矿顶板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和时间特点,对贵州煤矿的顶板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煤巷顸板事故原因和机理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现有煤巷掘进支护过程中顸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迎头地质情况调查不明、地质条件突变时缺少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合理的应对措施.经过探讨指出利用煤巷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预防顶板事故是可行的.通过对巨野矿区某矿煤巷多次冒顶事故教训的总结,指出建立合理的冒顶事故预警机制并设计相应支护预案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超前地质预报的煤巷顶板事故支护预案防治方法.以“地质先行、物探紧跟、钻探核实、预案配套、监控反馈”为指导方针,注重各预报环节的反复推演与相互修正.利用该方法成功预防了多起冒顶事故的发生,并对其中一起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显示该方法具有较理想的预报效果,以锚索梁为主的支护预案可以有效控制断层区巷道变形,防止冒顶事故发生,并具有很好的经济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证据融合理论的煤矿顶板安全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瑞生  孙红梅  闫相宏 《煤炭学报》2010,35(9):1496-1500
针对顶板监测数据来源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由各监测系统的传感器获得不同信息,根据设定的阈值产生对顶板安全状态的度量,通过构造的基本概率分布函数,对所有的命题赋予一个可信度,应用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合成法则进行多证据融合后,即可凸显顶板安全状态。通过与历史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该模型能显著降低监测系统的虚警率,提高顶板安全状态判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冲击地压作为煤矿生产现场的典型动力灾害,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权重融合方案,将层次分析法与CRITIC赋权法相结合,实现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的结合,减小融合后的权重值与评价指标实际权重值的偏差。根据调研煤矿现场实际及相关文献,建立包括煤岩物理力学因素、地质因素等4个一级指标,单轴抗压强度、自重应力等23个二级指标的融合权重-云模型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通过兖矿集团某煤矿的现场实践,该模型评价结果与煤矿现场冲击地压防治实践得出的结果相适应,融合权重-云模型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平岗煤矿1202工作面的支架载荷观测,确定了该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工作面压力分布规律,工作面支架的适应性。进一步阐明了工作面推进速度和小角度断层对来压步距及压力分布具有较大影响。工作面初次破断呈现横"O-X"型破断形式是造成来压初期中部压力偏小,而上下两端压力偏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陈冲 《煤炭工程》2014,46(5):143-145
文章首次将熵理论引入我国煤炭企业国际化风险的评估研究中。基于我国煤炭企业国际化风险辨识理论框架,通过对煤炭企业国际化路径、发展阶段和面临风险的系统性分析,建立了我国煤炭企业国际化风险指标体系,结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风险指标进行赋值。在此基础上,利用熵权分析法对我国煤炭企业的国际化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完成煤炭企业国际化风险评估由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旨在为我国煤炭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