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赵红  史新春  王淑勉 《中外医疗》2015,(3):147-148,151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着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骨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6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骨科护理效果显著,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骨科患者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骨折患者15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便秘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9.33%、12.00%、5.33%;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便秘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67%、2.67%、1.3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骨科患者可有效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护理中应用行为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4例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行为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8.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行为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以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2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1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0.20%和70.59%,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61%和56.8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骨科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诊治的200例骨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7.06±6.25)天,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2%;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73±4.80)天,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两组患者总发病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11.95,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出现,这有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构建前瞻性预见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骨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前瞻性预见性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并发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中构建前瞻性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缓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预见性护理指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科患者预见性护理指引可以降低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在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50例骨科患者,通过患者的就诊顺序,分成每组75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4%,而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70.2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焦虑程度普遍减轻,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应用于预防骨科患者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8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7.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骨科术后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骨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韶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宫腔镜手术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李文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1965-1966
目的探讨对老年胆囊炎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老年胆囊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采用预见性护理。分别观察2组的护理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少,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对老年胆囊炎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76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骨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为2.63%,远低于对照组的21.05%,且护理满意度为97.37%,远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方法进行骨科护理,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预见性护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82%比71.42%、36.73%比61.22%和4.08%比2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放疗科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后患者总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的55.5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减少了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以便对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白内障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60.87%,一般满意率为30.44%,护理总满意率为91.31%;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26.09%,一般满意率为39.13%,护理总满意率为65.2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有1例出现了眼压升高、眼内出血等症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5%;对照组患者有7例出现了眼压升高、眼内出血等症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4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手术风险,提高护理人员的评判能力和手术效果,有利于血糖控制并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施丽娟 《吉林医学》2013,(35):7544-754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阑尾炎手术患者8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腹腔脓肿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粪漏发生率、盲肠壁脓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5.12%,对照组总满意度62.50%,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6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拟行骨科手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完成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度,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价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24、48、72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发生10例便秘、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肺炎、4例泌尿系感染,共20例并发症;观察组发生6例便秘、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肺炎、2例泌尿系感染,共10例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3%(Z=3.422,P<0.05)。 结论 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吴相文 《吉林医学》2014,(35):7943-7944
目的:分析流行性小儿腮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流行性小儿腮腺炎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7%(44/45),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6%(39/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共出现并发症9例,发生率为20%,对照组共出现并发症16例,发生率为3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行性小儿腮腺炎患者常存在失落、恐惧、烦躁等心理,在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完善的心理护理对策有利于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